“国际战略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请注意.doc_第1页
“国际战略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请注意.doc_第2页
“国际战略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请注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战略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请注意:1、将答卷的打印稿交至国际关系学院一楼大厅中我本人的信箱内。交稿时间不要超过1月13日下午2时。答卷上写明姓名、学号和邮箱(方便的话,留个电话也行。万一有什么问题,我借此联系)。2、按课堂考试中论述题的回答方式答题即可。答卷上不需要重复题目和附加图片,不需要添加注释。以阐述要点为主;要点阐述完毕后,结尾不需要用“总之”、“所以”之类的字眼打头去作修辞性的小结,把已经说过的又简述一遍。3、打印时,建议选用5号字,行距选最小值(这样A4纸每页有44行),以节约纸张。在每道题后,我写上了所建议的答题篇幅(在遵循上述格式的前提下),总共将近3页A4纸。根据我的尝试,在所建议的篇幅范围内,可以把有关问题回答清楚。4、考虑到语言和对相关问题的熟悉程度,从早稻田大学来进修的日本同学不必回答第一和第四题,并可选用中文或英文答题。其他同学均用中文回答所有问题。 祝考试顺利,假期愉畅! 梅然关于考试安排的基本考虑1.我个人愿意大家在没有考试的轻松氛围中学习,但考试又是当今的各种竞争性制度所要求的。既然如此,就应该尽可能比较科学地去设计考试。2、我觉得,与需要在短期内突击记背大量笔记内容(随后可能很快就被忘掉)或在课堂上回答若干论述题的闭卷考试相比,让大家在没有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去分析一些问题更有意义,也更为务实,也有利于减少大家的考试负担(我觉得闭卷考试的复习和答题带来的压力更大)。3、既然大家是在课堂外开卷和有三周左右时间的情况下完成,题目设计应尽力体现两点:一是,较全面地涵盖课堂教学内容(课堂考试由于时间有限,不一定能做到这点);二是,需要大家作一定的思考(换言之,给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将现成的答案从笔记或书上直接抄下即可,不然采取课外开卷的考试方式也没有意义。所以,大体针对每一讲设计了一个题目,而且它们需要大家根据教学内容和有关书籍(这些书籍并未专门和集中地回答有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总结。这些题目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而且绝大多数是以两本主要参考书中有关章节为依据,所以最多只是适中的难易程度。包括看书的时间在内,用一个白天的时间大概即可完成。4、这些题目是让大家结合教学内容和有关资料来进行回答,这可以起到帮助大家回顾教学内容和利用教学内容去做一些案例分析的作用。而且,作为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基本上都是上课时作为阅读材料布置过的。如果大家先前已经大致看过,也不会觉得那般陌生。问题:1、地理因素影响着进攻和防御的效率,进而从多方面影响着对外战略(课堂上主要是分析对军事战略的影响,但对外交战略的影响也是存在的)。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主动缓和对美关系,最终促成了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访华,并导致了中国外部环境的明显改善。请根据地理因素对进攻和防御效率的影响,来分析地理因素如何促使中国选择了优先对美而非对苏缓和的战略方针?(A4纸的1/4篇幅即10行左右即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探讨地理因素,不需要把课上分析到的所有地理因素比如气候等都列上。下页地图供参考) 2、关于地理的第三讲论述了海陆态势对战略的影响,基本观点是:海陆态势导致有关国家必然要奉行某种海陆分配战略,而该战略的合理与否影响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大国的兴衰第3章也认为,海陆分配是英国崛起而荷兰和法国衰落的一大原因所在。在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对法战争中,英国海军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维护了英国本土的安全,防止了敌人的海上入侵,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海外商业和殖民利益,同时扩展英国的海外利益。但是,马汉对英国海军的重要性有夸大之嫌,似乎认为海军是英国击败法国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很多人所指出的,英国在上述时期其实也很重视对陆权的投入:它不仅也建设了一支实力不俗的陆军,还提供资助帮助欧洲大陆盟国发展陆军。请列出若干理由以证明如下观点:英国单靠海权难以战胜法国,也需要重视陆权并在欧洲大陆上击败法国军队,这样才可维护自身的生存、繁荣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可参考大国的兴衰第3章,其中的“金融革命”和“赢得战争I”两小节不用看。也可列出该书中没有言及但您认为合理的解释。A4纸的1/3篇幅即可) 3、从地理和军事技术对战略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希特勒德国却未实现自己的霸权图谋?(地理角度的分析从本课三讲的角度即可。若从地理对进攻和防御效率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不必把每个地理因素都说到,因为不是每个因素在每个案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纳粹德国处于第二次技术革命背景下军事技术革命的时代。该军事技术革命的内容比较多,可见军事技术一讲的ppt。我们上课时只侧重分析了飞机的出现导致的主要战略变革,大家可以再多做些思考。A4纸的2/3篇幅即可。战国时代的地图和欧洲地图见后)4、在缔造战略一书关于中国的第四章中,作者认为中国明朝在中后期未能对北方游牧民族制定出合理战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4纸的1/2篇幅即可。本题不需要对应着教学内容去回答,根据书中观点去平实地做些总结即可)5、在制定对外战略时,维护自身的国内政治地位是领导人或统治阶层十分关注的。在这方面,第四讲有选择地列举了一些主要表现形式。但在现实中,一些战略选择有可能既有助于当权者的国内政治地位,又不免带来国内政治风险。对于这样的战略选择,当权者有可能进退两难或三心二意。施利芬计划是德国在一战初期的主要军事战略。根据缔造战略第九章的内容(256-258以及“外部威胁”和“实施战略:大战”两节可以不看),请论述:德国当权者对国内政治地位的考虑为什么既导致了施利芬计划的出台,又造就了该计划的失败?(A4纸的1/3篇幅即可) 6、关于政治体制的一讲提到,政治体制影响着领导人在决策时对政治地位的考虑程度、也影响着对外战略制定和执行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范畴内,关于民主体制对于赢得战争胜利的积极作用,我们做了专门探讨,也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命题。不过,关于民主体制对于军事胜利的消极作用,我们涉及不多。古希腊时代的雅典是一个民主制国家(但它实行的不是现代的代议制民主,而是古典的直接民主),但它输掉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根据缔造战略中第二章的内容,请论述:对于雅典在此次战争中的失误或战败,雅典的民主体制起到了哪些消极作用?(先指出消极作用是什么,然后可用事例简单说明)(A4纸的1/3篇幅即可) 7、关于组织的一讲指出:组织层次上的多个因素影响着组织在战略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和行为;最高决策者对组织有着多方面的必然依赖;各组织都希望在战略决策中具有更积极的角色。然而,组织对战略进程的参与既是不可或缺的,但也可能带来风险。所以,需要采取某些措施来提高组织背景下战略制定和执行进程的质量。 (对于克服上述风险,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即学识、决断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也至关重要,这在缔造战略一书中也多有表述。但是,卓越的领导人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根据缔造战略中关于以色列的第17章584-595页的内容,请论述:为什么以色列军方能够在该国的对外战略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