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变色花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变化单元的第三课变色花,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依据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2、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3、乐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教学难点是: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选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具准备:试纸、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浸过,叶子用碱水浸过)、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厚塑料袋。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通过变魔术导入新课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老师最近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 板书:变色花然后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 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这里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知道指示剂可以让酸性物质变红,碱性物质变绿,中性物质不变色。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刚才的疑问:白花是如何变色的。 然后教师说: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1、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会说:紫甘蓝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教师告诉学生: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板书:红酸性物质绿碱性物质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学生解释后,教师接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然后用紫甘蓝汁检测家里面做汤用的盐,在盐水中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会发现盐水不变色。教师接着告诉学生: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板书:不变色中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板书:酸碱指示剂2、自制指示剂。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第一步:将紫甘蓝(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甘蓝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2)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能否做成指示剂将决定下面能否检测各种物品的酸碱性。同时学生如果不能成功做成指示剂,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打击,会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上面所学的知识也会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建议教师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烧杯中,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或检测纸检测自己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农村的学生可以检测井水、河水的酸碱性;并建议学生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板书设计: 3、 变色花红酸性物质酸碱指示剂绿碱性物质不变色中性物质附送:2019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登月之旅。本课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范畴。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依据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3、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4、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是: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选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具准备:1.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音箱、屏幕、激光教鞭。2.课件:(1)月球视频录像资料:(2)伽利略观察月球图片(3)幻灯片(4)阿波罗登月实况图片。3.模拟环形山成因记录单。4.沙子、盘子(或用报纸、纸盒代替)、石子(可安排学生准备,带来后教师设计布置)、手电筒5.收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有关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模拟实验、研讨探究;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请看大屏幕。(播放“月球月色录像资料)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月亮、月球)3.你去过月球吗?想去吗?4.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月球旅游。板书:1.登月之旅5.讲述:每当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升上天空,月亮就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不像现代人业余生活这样丰富多彩,每当夜幕降临,美丽的月亮自然而然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那么,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学生资料交流,32个同学即可!)二、模拟实验、研讨探究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逐渐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播放 “伽利略观察月球的图片”并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配合介绍)1609年,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他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叫做环形山,他还发现了高地和“月海”(月海有引号,教师心里要明白怎回事,防止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发问解释不了)。30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间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注意:课件此时定位在环形山画面)这就是陨石坑也叫环形山。7.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环形山,你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火山喷发、陨石撞击。一般学生此时已经认同陨石撞击)(提示:教师心里要知道环形山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一解释:根据人类登月后在月面设置的“月震仪”的探测资料得知,和地球相比,月球是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在过去的46亿年间,月球从来不曾有过频繁而激烈的火山活动)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各组汇报)8.老师也为大家设计了一个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方案,供大家参考。播放课件:(幻灯片)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方案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大约3厘米的细沙。2.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3.再从不同高度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下发记录单,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下去巡视,做有必要的点拨与指导)9.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陨石撞击)10.下面请同学们用手电筒直射和斜射沙盘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教师下去巡视指导点拨,时间不宜太长)(各组汇报交流)11.在这个实验中,手电筒代表着什么(太阳)?石子坑呢(环形山)?12.结合这个实验,你认为我们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每月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月亮最亮最圆)(提示:直射时看的清楚全面;斜射时看不全,而且有阴影)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13.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那么人类对月球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资料交流,教材44页上要考虑到:科学家们发现,月球像地球的卫士一样绕地球环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提示:恒星月周期是27.3天;朔望月周期是29.5天)14.讲述:(课件配合:图片阿波罗登月实况,教材44页上有)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实施了登月计划,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以每小时40000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三天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兰德林离开指挥舱,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激动的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从此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播放课件(幻灯片): 月球概况.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此时课件定住,不关闭,为后面的问题做准备)15.我们即将前往月球旅行,想一想,去月球旅行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结合课件里的月球概况交流,交流后关闭课件。)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医疗趋势分析报告:精准医疗与大数据融合应用
- 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发新趋势分析:市场前景与产业布局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切片技术在智慧工厂生产安全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报告
- 日照航海考试题及答案
- 癌症耐药凋亡机制-洞察及研究
- 设备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装修材料保证合同范本
- 酒店供货付款合同范本
- 风场道路维修合同范本
- 【组织沟通障碍及其对策探究-以A企业为例12000字(论文)】
- 殡葬礼仪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建八局后备安全总监竞聘
- 血液灌流治疗癌症的原理与前景
- 2024年四川能投宜宾市叙州电力限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告制作报价单-明细
- 屁屁辅助脚本
- 【顺丰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运作问题与优化建议探析15000字(论文)】
- 肺功能科普知识宣传
- 中医科室发展规划方案
- 食药环侦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