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鹬蚌相争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3、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结果,从中受到启发,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与人相处时应该宽容、谦让。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2)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2)懂得宽容、谦让,与人和谐相处。教学方法:“问议导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PPT展示:地图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吞并其他六国,统一天下。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这是什么故事呢?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居然能够阻止一场战争?二、出示动画,了解故事PPT展示:鹬 蚌 渔翁1.指出动画中的两种动物和人物。(1)看动画,回答。(嘴巴又尖又长是什么?) 板书:鹬(有坚硬的外壳儿是什么?)板书:蚌(还有个人物?渔夫)。板书:渔夫。(2)这就是鹬蚌相争,渔夫得利的故事板书: 鹬蚌相争三、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分析课题,齐读课题。2.学生质疑,问题导航:( 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它们是怎样争斗的?结果怎样了?)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比较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五、品读课文,理解寓意(一)1. 设疑: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 2. 是鹬鸟的错?是河蚌的错?3.学生自由分组,展开辩论: 正方:是鹜的错,因为它想吃蚌的肉 反方:是蚌的错,它不应该夹住鹬的嘴教师:两者都有错(无论学生先说是谁的错,均可回到两者同时有错的回答中) 教师:是这样吗?让我们来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 (二)自学课文。小组讨论:(1) 鹬蚌为什么争斗?怎样争斗的?结果怎样? (2) 导致鹬蚌被捉的结果是谁的错?谁胜利了?谁受益了?(3) 讨论本课蕴涵的道理。(三)揭示寓意。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重温寓意。(PPT展示:故事哲理:互相争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六、回归文本,总结升华1回顾课文,体会寓意。(出示板书)2根据提示,复述故事。(出示提示)七、课文延伸重点理解:(1)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2)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八、拓展练习续写:鹬鸟和河蚌躺在渔夫的鱼筐里九、创新提高结合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该怎样和同学们、邻居相处 ?十、板书设计 鹬:今日下雨 死蚌鹬蚌相争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蚌:今日不出 死鹬十一、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鹭鸶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2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描景状物的能力,或用其他种形式(语言表述、写作、绘画等)表达对抒情散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重点语句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鹭鸶(杜牧):“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2.激趣:“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一种我国南方的水鸟,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鹭鸶的美丽图片,同时板书课题:鹭鸶,并带领学生一起写。4.课文导入:白鹭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鹭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在作者的眼中,鹭鸶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划下来。2课文朗读结束后教师总结: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3.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三、检查自学课文情况。1.出示生词卡片,朗读,识记。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问题。四、再读课文。1.简要介绍课文的作者郭沫若及他的作品。2.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3.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五、板书设计鹭鸶诗: 色素、身段、站立、飞行 (精巧优美)五、课后反思:文中运用衬托对比手法,有助于学生感受鹭鸶的精巧。本节是在读中感悟,体会写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背诵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2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描景状物的能力,或用其他种形式(语言表述、写作、绘画等)表达对抒情散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1.全体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2.教师提问: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时一首诗呢?3.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1. 请学生回答:“精巧”是什么意思?2.点名朗读1-5自然段,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想想是什么原因?把具体写白鹭精巧的语句划下来。3.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4.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作者是怎样描写鹭鸶的外观的?(2)白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5.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是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三、品味“文中画”,体会“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6-8自然段,看看你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3.教师请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地方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4.品味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讲解的重点。(1)鹭鸶钓鱼图 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引导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2)鹭鸶远望图 引导学生理解: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鹭又是怎样的? 你认为它是在嘹望吗?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鹭鸶低飞图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5.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读读第9自然段,想想自己想说些什么?(1)自由朗读体会。(2)指名汇报6.总结升华:齐读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权转让合同范本
- 拆除窗户出售合同范本
- 购房定向开发合同范本
- 个人安全用工合同范本
- 社区工会消防知识培训班课件
- 限期包销房合同范本
- 甲方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施工框架搭建合同范本
- 盖房施工合同范本
- 广告物料结款合同范本
- 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迈瑞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制度编写书写规范
- 安徽涵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磷酸酯阻燃剂DOPO、4800吨磷酸酯阻燃剂DOPO衍生品、12000吨副产品盐酸、38000吨聚合氯化铝、20000吨固化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制造业业务流程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对铁路机车乘务员规章培训的探讨与实践
- 临床医学实验室 仪器设备一览表格模板
-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课件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登记申请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