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药业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报告书.doc_第1页
某药业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报告书.doc_第2页
某药业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报告书.doc_第3页
某药业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报告书.doc_第4页
某药业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 论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民营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于2001年5月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期投资2300万元,在原破产业企业(市抗菌素厂)的基础上建成一条年产2000吨牛磺酸的生产线(该项目曾于2000年被国家科委纳入企业发展计划),公司落户潜江以来,深得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依靠自身独特领先的技术优势及地区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产品呈供不应求之势。因此,公司董事会决定在现有产量规模的基础上,结合GMP改造,再次追加投资1200万元进行二期技改扩规,形成年产6000T牛磺酸的生产能力。本次扩规自今年4月启动,力争用4个月的时间,于今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工,形成年产6000T牛磺酸的生产能力,并如期申请GMP验证。根据永安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T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于2003年4月委托荆州市环科所承担该项目的环评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对技改工程厂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并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它环保法规要求,编制完成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以下简称评价大纲)。根据审批后的评价大纲及环保局的批复要求,我所编制完成了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1 编制目的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促进评价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该公司整改工程环评,将做好以下工作:(1)通过实地考察,环境现状监测以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系统工作,全面分析工程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环境影响的特点以及影响范围、程度等。(2)根据国家对“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等有关要求,对工程项目的生产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提出了具体意见。(3)对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提出意见。(4)为项目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委托文件1、药业有限公司关于二期技改扩规申请环评的报告。2、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t 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2.2 工程资料及有关批复文件(1)永安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t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环保局 关于确认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t牛磺酸生产新工艺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标准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函1.2.3 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2.4 导则(1)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2)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见表11表11 评价标准一览表标准类别标准号标准名称评价对象级(类)别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厂区居民生活区二级GB303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生活区工作区交通干道2类3类4类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汉南河IV类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废气表2中二级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废气表2中II类区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产、生活废水表2中二级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厂界类1.4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永安药业有限公司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环境规划要求,该技改工程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为:(1) 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保持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 受纳水体汉南河保持GB388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3) 厂区周围居民区、声环境保持GB350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4) 扩建工程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具体见表1-2表1-2 技改工程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列表环境要求目标名称目标性质或功能目标规模距中心方 位距离(米)保护等级空气环境和声环境1.厂居住区厂职工居住区78户E80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GB3036-93中2类标准2.汉南村村民居住区120户N1000地表水汉南河农灌WS2000GB3838-2002中IV级标准1.5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 1.5.1评价等级环境空气 本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在HJ/T2.293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规定等标排放量Pi由下式计算:Pi=Qi/Coi109式中:Pi第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Nm3/hQi第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Nm3/hCoi第i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浓度值,mg/Nm3参照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本评价有关参数取值如下:Q粉尘=1.68kg/hQso2=6.39kg/hCo粉尘=1.12108 C0so2=1.28 108P粉尘=1.12108 Pso2=1.28108在HJ/T2.2-93标准中,对于平原地区,当Pi212重量法GB/T15432-95SO2液体吸收0.50.75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NO2液体吸收0.30.75GB/T15262-94(4)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2003年5月8日2003年5月12日,连续监测5天,采样频率为每天3次,时间为07:00、11:00、15:00;(5)监测结果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3表4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表点位项目月均值范围超标率日均值1#大门SO20.0400.08500.058NO20.0170.06600.042TSP0.1780.31420%0.2362#厂东南SO20.0280.05900.039NO20.0150.05800.030TSP0.1220.28500.1913#厂东SO20.0390.09200.060NO20.0250.08400.042TSP0.1830.29200.2114#厂南SO20.0220.05600.032NO20.0130.05300.031TSP0.1130.24300.1784.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Ii=Ci/Cs:Ii=Ci/Csi式中:Ii:第i项污染物单因子质量指数; Csi:第i项污染物实测日均浓度值,mg/Nm3; Csi第i项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标准值,mg/Nm3。(2)评价标准技改工程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具体见下表44 评 价 标 准 一 览 表项 目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050.150.06TSP0.300.20NO5(3)评价结果各项污染物单因子质量指数Ii值见下表45 环境污染物单因子质量指数表监测点编号监测点名称SO2NO2TSP1#大 门0.380.350.792#厂东南0.260.250.643#厂 东0.40.350.704#厂 南0.210.260.59Ii平均值0.310.300.68评价区内各污染物单因子质量指数排序为ITSPISO2INO2,TSP单因子质量指数最大。各监测点位SO2、NO2、TSP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评价结果说明该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4.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布设本次环评在厂区废水的排放口设置 了1#监测点位。同时在汉南河上游500m,下游500m,下游1000m,分别设置了3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的位置见附图3。1#:厂区总排放口。2#:汉南河上游500m(对照断面)3#:汉南河下游 500m(控制断面)4#:汉南河下游1000m(消减断面)(2)监测项目根据行业特点,确定监测项目为:pH、SS、CODcr、NH3-N、S2-(3)监测时间及频率2003年5月8日2003年5月9日进行一期两次监测,采样时间为两天,每天上午、下午各采样一次。(4)采样及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按照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样品保存与分析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进行,见下表:表46 水质采样与监测分析方法分析项目测定方法分析方法规范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SS重量法GB1190189CODcr重铬酸钾法GB1191487S2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三版)NH3-N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三版)(5)监测结果表47列出了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47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项目监测点pHSSCODcrNH3-NS21#(排放口)10.2593281.5124.276.082#(对照断面)7.268337702.1390.0283#(控制断面)8.163729.8520.060.0424#(消减断面)7.427632.808.5220.0234.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评价要求,采用单因子达标率法进行评价。(2)评价标准表48 地表水评价标准一览表监测项目PHSSCODcrNH3-NS2GB3838200269150301.50.5注:(1)单位为mg/L,PH除外; (2)SS标准值借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标准。(3)评价结果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达标情况见表39。可以看出,汉南河的环境质量现状较差,各监测点除pH、SS、S2达标外,CODcr、NH3-N均有超标。表49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达标率 (%)项目监测点pHSSCODcrNH3-NS221001000010031001001000100410010000100注:1监测点为该厂污水外排口,故此点不作为地表水评价点。4.5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1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 监测点布设沿厂界每条边设两个监测点,在汉南村居民点附近和公司住宿区各设一监测点,见附图3。(2) 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进行一期(2003年5月8日),监测一天,各监测昼间上午、下午各监测一次,夜间监测一次。其中1#8#监测点在工厂正常生产时段进行。(3) 测量仪器、方法及数据处理测量仪器采用HY104型数字显示精密声级计,每次测量前后对声级计的传声器进行标准,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小于2dB(A),否则测量数据无效。(4)监测方法测量方法按照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和GB/T146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的规定进行。(5) 监测结果见表410。表410 监 测 结 果监控类别编 号测量时间等级声级声源类型厂界一般监控点1昼间62.1企业设备噪声及环境噪声夜间54.72昼间65.9夜间52.13昼间43.7夜间46.34昼间52.6夜间43.95昼间54.1夜间47.6昼间50.8夜间45.97昼间53.6夜间47.18昼间59.3夜间50.0敏感点9昼间56.0生活及环境噪声夜间48.410昼间49.1夜间 声环境现状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各监测点所在功能区规定,厂界周围1#2#监测点必须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36-93)中的4类标准;3#8#监测点必须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控制,各标准值见表4-14。表4-11 噪声评价标准一览表监测特征评价标准标准值适用监测表代 码类 别昼间夜间交通干线GB3036-93470551#、2#工 作 区GB12348-9065553#、4#、5#、6#、7#、8#生 活 区GB3036-93260509#、10#(2) 评价方法以等效声级Leq为评价量,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Pi=Leq/Ls其中:Pi监测点i的标准指数Leq等效声级Ls评价标准(3) 评价结果:根据监测结果计算,各监测点Pi值如下表表4-12: 各噪声监测点标准指数一览表编号标准指数Pi超标情况编 号标准指数Pi超标情况1昼夜0.89达 标6昼夜0.78达 标夜间0.99达 标夜间0.83达 标2昼夜0.94达 标7昼夜0.82达 标夜间0.95达 标夜间0.86达 标3昼夜0.83达 标8昼夜0.91达 标夜间0.84达 标夜间0.91达 标4昼夜0.81达 标9昼夜0.98达 标夜间0.79达 标夜间0.96达 标5昼夜0.83达 标10昼夜0.82达 标夜间0.86达 标夜间0.88达 标由表4-12可知:厂界噪声昼夜间均未超标;厂外居民和厂内住宿区昼夜间均未超标;厂界噪声和居民区噪声可以满足当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要求。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5.1.1 评价区污染气象特征调查与分析评价区环境气象资料引用气象站近五年(19982002年),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评价区地面污染气象特征如下:(1)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及污染系数评价区年主导风为东北风(NE),频率为9%,次主导风向为南风(S)、西北风(NW)、北西北风(NNW),频率均为7%。评价区年静风频率为34%。东北(NE)风向的污染系数最大,西(W)风向、西南北(WNW)风向的污染系数最小。这说明西南(SW)方位受污染较重,东(E)方位、东东南(ESE)方位受污染较轻。全年(2002年)及四季的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及污染系数详见表5-1、5-2,全年(2002年)及四季的风向频率玫瑰图5-1。(2)近五年各气象要素平均值根据近五年(1998-2002年)的资料,评价区年平均气压1012.2hPa,,年平均降水1215.0mm,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湿度77%,年平均风速1.6m/s。近五年各气象要素平均值详见表5-3。(3)大气稳定度评价区大气稳定度分四级:强不稳定(A-B类)、弱不稳定(C类)、中性(D类)、稳定(E-F类)。其季及年变化(出现频率)见表5-4。从表5-4可以看出:评价区大气稳定度以E-F类为主,D类次之,这表明评价区大气处于稳定和中性状态的频率偏高,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季节上分析,大气扩散条件由坏到好的顺序为:冬、秋、春、夏。(4)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评价区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见表5-5。从表5-5可以看出:静风状态下,评价区大气稳定度以E-F类为主(20.486)。图5-1 全年(2002年)及四季的风向频率玫瑰图潜江四季及年风向频率玫瑰图(2002年)(每圈间隔频率为4)表5-1 潜江四季及年平均风速及各风向频率(2002年)风向项目季度春夏秋冬年N频率84776风速2.12.2NNE频率66977风速2.42.3NE频率10118109风速2.62.5ENE频率33343风速2.01.9E频率43243风速1.92.2ESE频率44213风速2.01.7SE频率34334风速1.81.7SSE频率33122风速1.42.0S频率714337风速1.62.4SSW频率55144风速1.82.4SW频率23022风速2.32.5WSW频率10211风速1.61.8W频率11011风速1.01.9WNW频率10111风速1.81.9NW频率66957风速2.22.4NNW频率74987风速2.52.5C频率2929403734表5-2 潜江四季及年各风方位的污染数(2002年)位方、度季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W春3.03.03.02.21.02.22.5夏1.71.02.81.9秋4.0冬3.1年3.03.02.82.8表5-3 近五年潜江各气象要素平均值(19982002年)季、年项目春夏秋冬年气压(KPa)1010.81001.01014.71022.41012.2降水(mm)405.3580.6142.386.91215.0气温()16.727.318.36.517.2温度(%)7781757277风速(m/s)1.41.6表54 潜江四季及年各类大气稳定度频率(%)(2002年)稳定度季、年A-BCDE-F春10134037夏9123841秋15112717冬973252年10113544风速稳定度表55 潜江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2002年)风向1.01.92.02.9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