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教案长春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教案长春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教案长春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诗歌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九叶诗派”的相关文学常识。2.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一、导入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这个诗派的诗人,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画了经过战争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这一诗派就是九叶诗派。二、作者介绍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袁花。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他身上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作品呈现出诗人对人类生存状况、民族前途命运思考的痛苦。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韧的风格,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创作于1942年2月。三、朗读诗歌1.听范读,仿读。2.自由朗读,熟悉诗歌。3.全班齐读。四、诗歌赏析1.解题: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氛围?明确:寒冷、寂寥2.年仅23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写诗?联系写作背景:1941年,中国处于抗战最激烈的阶段,中国土地大片被日本占有,此时的中国正是灾难最深重的年代。3.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写出这种氛围的?这些事物是什么样的?明确:寒冷的腊月的夜、枯干的田野、大麦和谷子、古老的路、憩息的牲口、冻结的小河、闪着的灯光。厚重的、多纹的脸。4.腊月已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为什么作者还要再加上寒冷这个词?明确:冷到极致,死气沉沉之感,萧瑟荒凉,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正处在最黑暗的日子里。5.诗歌中的意象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无止境的苍凉与衰败。6.在这苍凉与衰败之中,你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枯干的田野、大麦和谷子、冻结的小河?明确:大麦和谷子是收获的象征,牲口憩息了但是也有醒来的时候,小河冻结了但是也有解冻的时候,田野里还闪着一盏灯光,这是作者眼中的希望。7.文中的“他”指的是谁?明确:这个“他”不仅仅是指村庄里某一个老人,也象征着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在艰难的生存着,艰辛的劳作者。8.怎样理解“他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的打鼾”?明确:他长大了依旧还是会和他的父辈们一样打辛苦劳作,变成一幅厚重的、多纹的脸,这是生命的悲剧性的轮回。9.怎样理解“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明确:对中华名族生命轮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是第二节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与追问。10.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剩下灰烬的遗留,这灰烬中会埋藏着什么呢?明确:希望的火种。小结:穆旦,一个早慧而且早熟的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以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抒写了深沉雄浑的生命之歌。他的诗,“给人一种难得的丰富和丰富到痛苦的印象,甚至还有一些挣扎的痛苦印记,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韧的风格,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11.齐读结课。五、作业熟读、背诵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