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质量检测(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在这里康有为提出( )A剪辫易服B实行君主立宪C发展近代交通 D采用机器生产3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4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51912年,蔡元培等人曾经发起一个“进德会”,定下三条基本信条:不赌、不嫖、不娶妾;五条可以选任的戒条: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不饮酒、不食肉,不吸烟。到北大后,他也身体力行。这说明蔡元培()A支持新文化运动 B抵制北洋政府C教育理念先进 D强调个人品德修养6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近代科技出现在上海与重庆的时间表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A.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7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8. 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的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了解9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为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10. 右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杨门女将11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的情况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12“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批网络流行语,它们均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下列有关网络说法正确的是 ()A80年代开始,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飞速B网络使大众的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C网络赋予人们发言的自由D网络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指破烂的旧衣服)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褴褛而自惭形秽。材料二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只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材料三 风俗之靡不自今日始矣,服色之奢亦不自今日始矣。溯当立约互市之初,滨海大埠,富商巨贾与西商懋迁有无,动致奇赢。财力既裕,遂于起居服食诸事斗异矜奇,视黄金如粪土,见者以为观美,群起效之。近今风俗之侈靡日甚一日,较之三十年前已有霄壤之别。 以上均摘自申报(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出现材料一中情况的主要原因。(4分)(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风气?(6分)(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二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6分)(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6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6分)(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4分)专题质量检测(四)1选D材料明显反映的是对西方舞会的认同态度。A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上海各家报纸的评论,不能反映B项;中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C项说法错误。2选A从材料中“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可知是中国的服饰和发辫与机器生产不协调,故倡导断发易服,故选A项。实行君主立宪制是维新派的政治主张,题干没有涉及政治观点,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3选B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人阶级地位提升,B项正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出现于古代社会,A项错误;“斗私批修”体现在“文革”时期,C项错误;“万元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D项错误。4选B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B项正确。唐胥铁路开通于19世纪80年代,A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C项错误;由“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看出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D项错误。 5选D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与题中时间不符,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对北洋政府的态度,B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教育,C项错误。从“三条基本信条”和“五条可以选任的戒条”可知是个人修养问题,D项正确。 6选C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到在接触近代科技的时间上,上海要比重庆早,这说明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C项正确。A 项“最早”说法有误;B项不是最佳选项;D项与题干内容不符合,排除。7选B本题需抓住时间限定“1915年”。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迅速,A、D两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民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C项正确。B项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出现于1920年,时间不符合,符合题意。8选D1920年中国民航才拉开序幕;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而20世纪初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且发展缓慢。因此选D。9选C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开始,报刊可以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在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刊被称为宣传政治纲领的武器。 10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1选A申报创办于1872年,A项错误,符合题意。渔光曲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时间是1935年,B项正确;广播在中国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C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D项正确。12选B结合日常用语在网络中的“变化”思考,可知答案为B。13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变化进行回答。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因素是通商口岸开放后洋货大量涌入,材料三反映商业繁荣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发展变化。第(3)问,根据三则材料的信息来回答社会风气的变化情况。第(4)问,考查综合分析概括能力。答案:(1)从重社会身份、出身门第,到以衣冠取人、看重钱财。(2)通商口岸开辟;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尊卑失序;不念故旧;以钱衡人;崇洋;奢侈。(4)有利于冲击旧的社会风气;容易导致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1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抓住关键词“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办报觉天下”概括“原因和目的”。第(2)问,注意关键词“中国人自办”“政治性报刊”“各行各业报纸”。第(3)问,注重图片信息。第(4)问,总结近代报刊在宣传进步思想文化、唤醒民众觉悟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押题模拟及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白莲河水库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答案详解(典优)
- 智能楼宇与设施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第五小学分校塔拉壕小学招聘1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包及参考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考点攻克公务员考试《常识》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白酒生产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店面劳动合同范本:超市收银员专项协议
- 《树之歌》课件 小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展会联合承办协议书范本
- 2025-2026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设备担保抵押借款合同
- 《水循环》-完整版课件
- 轮胎印痕分析与运用课件
- 库房温湿度记录表
- 10KV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报告
- (精选word)英语四线格(a4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