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2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象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探索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抓住“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想象文章描写了怎样一组画面?思考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4)结构图示研读赏析: 思考问题:“大海”、“山峦”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探究“大海”、“山峦”的象征意义。)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的主旨,并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学法指导:首先要调动联想和想像去感受文章给我们提供的情境:清晨,在被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一个少年正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汗珠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当他站在山顶往前望去时,前方仍然是绿色波浪一样起伏的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少年继续赶路,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又一座山顶,然而前方仍然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垂头丧气,疲惫不堪,他在想什么呢?突然,一只海鸥掠过,像一束亮光少年蓦地站起来,望着前面的山道及山道上空淡蓝色的天空,一片雪白的羽毛翩然落下,落入少年伸出的双手中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其次,在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基础上,应探求和领悟“大海”与“山峦”的象征意义: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然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在此基础上,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各自的心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大海,还需要翻越怎样的“山头”。再次,要探究“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是一种反复修辞格。从表达效果上看,它一唱三叹,令人回肠荡气。最后,要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前,应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好朗读方案。朗读时,应调整声音的强弱与语速的快慢,处理好重音与停顿,用明快、舒展的语调,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反思1、丰富的象征意义作者笔下涛声回荡的大海已经不是自然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山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向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一片片荆棘。飞翔的海鸥也不是自然界的水鸟,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将这些崭新的含义赋予大海、山脉、海鸥等意象上,使文章给人回味无穷的启迪与感悟。2、“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在朗读时,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相同吗?为什么?拓展延伸 少年在倍感失落的时候,海鸥传来了大海的信息,少年最后战胜了疑惑和动摇,讲述一下你的类似经历和体验。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要翻过那座山 3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教学准备:搜集摘抄励志的格言警句或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有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2.我们要学的文章将会给我们启迪。 3.揭示课题:只要翻过那座山。 二、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简要说说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理解词语。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词义,用词语说一说。 (3)关于文章的内容。 文章生动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文章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年牢记祖母的话,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但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少年再次聚集力量,继续攀登,还是不见大海,他很气馁,甚至决定放弃。 第三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海鸥送给少年的羽毛,给了少年希望和动力。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少年在一次沿着山道缓缓爬去,而畔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4.指名度课文。 四、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 3.班内整理提问提纲。 五、课堂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总结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口述课文主要内容 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提纲。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安提问提纲自读课文,在书中圈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 3.班内由小组推荐代表汇报交流。 (1)少年经历的困难。 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湿气。 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这条山道的前方,仍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以上是环境方面的困难。 还是算了吧! 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 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以上是自我的困难:少年的情绪有了波动,有怀疑,有气馁;有身体上的疲劳。 (2)少年战胜困难。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 a、第一次作为祖母的话出现,是少年翻山的原因。 b、第二次是少年的动力。 c、第三次让少年获得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3)少年一定能翻过那座山,看到大海。 文章结尾,表明少年已坚定了信念,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