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编号 模拟报告报告编号 模拟报告 X XX X 矿矿产产有有限限责责任任公公司司 年年选选 2 20 0 万万吨吨铁铁矿矿项项目目选选矿矿工工程程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42014 年年 2 2 月月 2 85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 委托方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 受托方 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 2011 52 号 和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三同时 监督管理 暂行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 2012 第 51 号 的有关规定 根据我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实际 需要 特委托赤峰天硕安全 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单位 选矿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 果评价 委托评价的项目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年选 20 万吨 铁矿项目 特此委托 委托方 公章 委托方负责人 签 字 2014 年 01 月 04 日 2 85 声声 明明 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 法 规 在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工程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 效果评价过程坚持客观 真实 公正的原则 并对所出具的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 选 20 万吨铁矿项目 选矿工程职业 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机构名称 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签字 年 月 日 姓名 技术职称 职 务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签字 项目负责人段志刚工程师2013050241 曹会学工程师2013050238 段志刚工程师2013050241 报告书编写 人 崔玉红工程师2013050240 报告书审核 人 于景富高级工程师2013050239 报告书签发 人 任胜杰总经理 2 85 3 85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 1 1 1 项目背景 1 1 2 评价目的 1 1 3 评价范围 2 1 4 评价内容 2 1 5 评价方法 2 1 6 评价工作程序 3 1 7 质量控制措施 4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6 6 2 1 项目概况 6 2 2 职业卫生 三同时 执行情况 8 2 3 试运行情况 8 第三章第三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 9 9 3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单元 9 3 2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单元 17 3 3 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单元 22 3 4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单元 23 3 5 综合评价单元 24 第四章第四章 措施建议措施建议 3434 4 1 防护措施 34 4 2 管理措施 34 第五章第五章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 3636 附件附件 3939 4 85 附件一 评价依据 39 附件二 职业卫生调查与分析 42 附件三 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63 附件四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 68 附件五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建筑卫生学检测过程 73 附件六 防护设施设置调查 77 附件七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 50 附件八 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有关文件 77 1 85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 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2 月 注册资金 7000 万元 是以铁矿石采选及销售的中型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 230 多人 其中 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和采矿 选矿 地质 测量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30 多人 经过 13 年多的发展 公司已实现年收入过亿元 在 xx 地区 铁矿石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现已探明 铁矿储量 2 3 亿吨以上 远景储量将超过 3 1 亿吨 具备大规模开 发的基础条件 为加快 xx 地区铁矿资源的综合开发 使 xx 地区的 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高矿山开发的规模化 集 约化水平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建设年处理能力超过 20 万吨 的铁矿选矿工程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1 年修正 第十八 条规定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 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 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 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 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受建设单位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 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了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工作 并编写评价报告 1 2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 法规 规章和标准 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 2 识别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析其危害程度 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 对未达 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评价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3 针对该建设项目的特征 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和防 护的特殊要求 4 为有关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 2 85 科学依据 5 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 3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本次控制效果评价主要针对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工程项目 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 评价 主要包括 矿石运输 碎矿 磨矿 选矿和排尾等工序 以 及生活福利设施 供电 给排水等 1 4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 本项目评价内容为上述评价范围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 尘 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进行评价 包括对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建筑卫生学 现 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 辅助卫生用室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 防护用品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内容进 行评价 1 5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按照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和评价方案的要求 根 据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职业卫 生检测 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表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结合职业 病防护设施 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 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 1 5 1 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 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主要包括 工程概况 试运行情况 总体布局 生产工艺 生 产设备及布局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及辅料 副产品及企业职工 人数 各个岗位的设置情况 工作制度等 2 职业卫生情况调查 在分析本项目初步设计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对本企业的职业 卫生情况进行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 3 85 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 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 建筑卫生学 辅助用室的设置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管理等方 面的内容 3 工作场所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 总平面布置 设备布局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 过程中的原辅料 给排水 绿化 采光照明 采暖通风及岗位运行 规程 运行管理制度 1 5 2 检查表分析法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 法规和技术规范 标准 以及 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 通过对本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 和研究 列出检查单元 检查部位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要 求等 编制成表 逐项检查符合情况 确定本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 缺陷和潜在危害 1 5 3 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检测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 分析 对本评价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 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1 5 4 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等 有关规定执行 1 6 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 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 法规 和卫生规范及标准 以及公司制定的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 导书中规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进行 评价工作程序见 图 1 1 4 85 注 专家评审的组织 程序与内容按安监部门规定执行 图图 1 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图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图 1 7 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和建 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相关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项目受理阶段 通过合同评审 确定项目负责人及质量监督员 项目实施前 进行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1 收集有关资料 法规 标准 技术资料 2 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 3 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拟订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确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质控审查 依据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1 职业卫生调查 2 收集有关资料 3 职业卫生检测 4 职业健康监护 汇总 分析资料 明确问题和结论 提出对策和建议 国家 地方 有关法规 标准单位 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三级审核 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 准 备 阶 段 实 施 阶 段 报 告 编 制 及 评 审 阶 段 5 85 评价方案审核 实施过程中 质量监督员全程跟踪 在项目完成阶 段 对于原始记录 评价报告书实行三级审核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 害评价质量控制线路图见图 1 2 项目受理 签订技术服务委托 委托评审 评价及检测通知书 报告编号质控 编制评价方案 质控通知 项目实施 方案评审 评价报告书初稿 部门质控 评价报告书内审 评价报告书技术审核 评价报告书领导审签 质量审核 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图图 1 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措施线路图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措施线路图 6 85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2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选 20 万吨铁矿项目选矿工程 项目性质 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xx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市xx县政府所在地xx镇 西偏南约48 km处 行政区划隶属于xx县xx镇 建设规模 年处理铁矿石 20 万吨 年产铁精矿 10 万吨 辐射源项 该工程项目无辐射源项 2 自然环境概况 1 地形地貌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地处燕山中段北坡 属中低山区 山势为 东高西低 西部地势较陡峭 地形切割较强烈 起伏较大 海拔标 高 1230m 880m 相对高差 350m 区内水系不发育 地表无常年性水 体 区内植被不发育 局部有人工林覆盖 2 气候特征 本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具冬季漫长而寒冷 春季 干旱多大风 夏季短促炎热 雨水集中 秋季短促 气温下降快 霜冻降临早 年平均气温 5 2 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 15 12 最热月 7 月 平均气温 26 24 年降水量 370mm 700mm 年蒸发量 1900 2810mm 7 85 日照时数为 2700h 3100h 全年主导风向 WS 夏季主导风向 WS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SES 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NEN 全年平均风速 4 5m s 夏季平均风速 2m s 3 社会环境概况 xx 市位于 xx 区东南部 总面积 xx 万平方公里 辖 xx 区 xx 旗 xx 县 xx 属于东北经济区 是东北振兴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 也是内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 距离 xx 港 xx 公里 xx 港 xx 公里 建设项目所在地非自然疫源地 无地方病爆发历史记录 4 主要工程内容 该选矿工程主要包括破碎车间 磨矿车间 选矿车间 过滤间 尾矿浓缩车间 变电所 锅炉房等车间及设备 以及办公室 仓库 职工宿舍等 5 工作制度 企业工作制度生产班制为连续工作制 年工作日为 250 天 每 天 3 班 每班工作 8 小时 6 辅助工程 1 给排水 本项目选矿工程规模为 800t d 总用水量 4635m3 d 其中新水 用量 862m3 d 循环水量 495m3 d 回水用量 3278m3 d 选矿工艺排水为随尾矿进入尾矿库废水 经澄清 蒸发后全部 返回工艺重复利用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 排入生活区氧 化塘进行处理后 达到新建一级排放标准后 可作为厂区绿化 道 8 85 路洒水使用 剩余部分排放 2 供电 已架设有 xx 镇 矿区 10kv 外部高压输电线路 供电电压 10kv 备用电源为选厂旁的柴油发电站 1 座 内装 1 台 1000kw 出 线电压 10kv 的柴油发电机组 2 2 职业卫生职业卫生 三同时三同时 执行情况执行情况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工程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编制 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卫生专篇 提供了当地卫 生行政部门审核 备案记录 在设计阶段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 计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 该项目在设计 施工中 对多数产生粉尘 和有毒物质的工序安装了通风排尘 毒 设施 并与生产装置同时 投入运行 2014 年 1 月委托我公司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 价并出具评价报告 2 3 试运行情况试运行情况 本项目选矿于 2013 年 10 月开始投产试运行 在试运行期间 选矿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建设施工均已完成 所有职业病 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试生产期间职业病 危害防护设施运行基本正常 自开车试运行以来 没有发生职业病 事故 另外 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 已逐步建立了各项职业卫生制度 和基本的职业卫生台帐 选矿设备运行工况正常 整体工程系统工 艺畅通 运行工况良好 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 9 85 第三章第三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次评价各项目相关评价资料 结合该项 目的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原辅料特点 为便于分析与评价 将本 次评价划分为 5 个评价单元 5 个评价单元分别是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单元 2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单元 3 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单元 4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单元 5 综合评价单元 3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单元 3 1 1 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与评价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与评价 1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检测地点检测结果 粉尘性质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头3 62其他粉尘 选矿单元铁精粉装车2 62其他粉尘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8 88煤尘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超限倍数 检测结果接触限值 检测地点CSTEL mg m3 超限 倍数 PC TWA mg m3 最大超 限倍数 结论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 上煤 总尘 12 13 0242 0超标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 上煤 呼尘 3 31 322 52 0合格 3 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 TWA 浓度 检测结果接触限值 检测地点 CTWA mg m3 PC TWA mg m3 结论 10 85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 煤 总尘 6 54超标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 煤 呼尘 2 82 5超标 4 工作场所空气中其他粉尘 铁矿石粉尘 浓度 检测结果接触限值 检测地点CTWA mg m3 CSTEL mg m3 超限 倍数 PC TWA mg m3 最大超 限倍数 超限 倍数 结论 TWA 结论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头31 238 34 7882 0超标超标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30 236 54 5682 0超标超标 选矿单元球磨机2 73 30 4182 0合格合格 选矿单元旋流器旁2 73 30 4182 0合格合格 选矿单元磁选机旁4 05 40 6882 0合格合格 选矿单元铁精粉装车22 627 13 3982 0超标超标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0 91 20 1582 0合格合格 5 工作场所空气中个体其他粉尘 铁矿石粉尘 浓度 检测地点CTWA mg m3 PC TWA mg m3 结论 破碎皮带巡检工3 48合格 球磨工208合格 选矿工1 18合格 尾矿工1 28合格 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铁矿石粉尘 其他粉尘 煤尘的 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上煤 总尘 选 矿单元输送皮带头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及选矿单元铁精粉装车岗 位工人在工作日内接触的粉尘的时间加权浓度不符合 工业场所有 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 1 2007 职业接触限 值的要求 11 85 其他各检测点劳动者接触的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均符合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 1 2007 职业接触限值 3 1 2 作业场所化学毒物测定结果与评价作业场所化学毒物测定结果与评价 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一氧化碳浓度 检测结果 mg m3 接触限值 mg m3 检测地点 CSTELCTWAPC STELPC TWA 结论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11 48 23020合格 选矿单元球磨机旁8 54 33020合格 选矿单元磁选机旁8 45 0302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9 05 3302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7 94 9302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 理加药 5 77 1302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机旁5 43 6302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 理加药 7 75 83020合格 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二氧化碳浓度 检测结果 mg m3 接触限值 mg m3 检测地点 CTWACSTELPC TWAPC STEL 结论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9981012900018000合格 选矿单元球磨机旁973994900018000合格 选矿单元磁选机旁1021104990001800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987101290001800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87690190001800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 理加药 743901900018000合格 12 85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机旁50066290001800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 理加药 560780900018000合格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一氧化氮浓度 检测结果接触限值 检测地点CTWA mg m3 CSTEL mg m3 超限 倍数 PC TWA mg m3 最大超 限倍数 结论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 上煤 0 950 990 07152 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0 990 990 07152 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 机旁 0 980 990 07152 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 水处理加药 0 970 990 07152 0合格 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二氧化氮浓度 检测结果 mg m3 接触限值 mg m3 检测地点 CTWACSTELPC TWAPC STEL 结论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0 640 8351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0 630 7051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机旁0 911 0651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理 加药 0 921 04510合格 5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二氧化硫浓度 检测结果 mg m3 接触限值 mg m3 检测地点 CTWACSTELPC TWAPC STEL 结论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0 20 251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0 20 2510合格 13 85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机旁0 30 351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理加药0 50 5510合格 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硫化氢浓度 检测结果 mg m3 接触限值 mg m3 检测地点 CMACMAC 结论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低于检出限1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低于检出限1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机旁低于检出限10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理加药低于检出限10合格 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氢氧化钠浓度 检测地点 CMAC mg m3 MAC mg m3 结论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水处理加药0 222合格 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等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工作场 所空气中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的短时间接触 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一氧化碳的最高浓度均符合 工业场所 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 1 2007 职业接触 限值 3 1 3 作业场所物理因素测定结果与评价作业场所物理因素测定结果与评价 工作场所噪声检测与评价 a 工作场所非稳态噪声声级 一 检测地点 最低值 dB A 最高值 dB A 测量值 LAeq 5 min dB A 接触 限值 dB A 结论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头82 187 985 685超标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81 988 286 485超标 选矿单元球磨机80 586 795 285超标 14 85 检测地点 最低值 dB A 最高值 dB A 测量值 LAeq 5 min dB A 接触 限值 dB A 结论 选矿单元旋流器旁81 185 283 385合格 选矿单元磁选机旁82 487 185 985超标 选矿单元陶瓷过滤机80 885 983 285合格 选矿单元铁精粉装车77 587 180 485合格 选矿单元尾矿库泵旁81 287 785 885超标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66 769 268 570合格 锅炉上煤75 286 781 985合格 锅炉水处理加药80 286 783 885合格 锅炉引风机旁89 595 090 685超标 b 个体噪声声级 流动岗位名称测量值 dB A 接触限 dB A 结论 天车司机76 885合格 破碎工80 285合格 球磨工82 185合格 磁选工75 785合格 选矿皮带巡检工77 985合格 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以及劳动者接触的个体噪声强 度的检测 结果表明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头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 选矿单元球磨机 选矿单元磁选机 选矿单元尾矿库泵旁 公用工 程单元锅炉引风机旁岗位接触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 值 其他各检测点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以及劳动者接触的个体噪声强 度均符合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 GBZ2 2 2007 职业接触限值 2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与评价 15 85 检测地点 检测结果 kV m 接触限值 kV m 结论 备用 10kv 发电机组0 195合格 公用工程单元选矿 10kv 变电站0 775合格 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的检测 结果表明 各检 测点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3 工作场所气象条件检测与评价 检测地点检测项目检测结果 温度 11 4 选矿单元球磨机 风速 m s 0 41 温度 11 0 选矿单元旋流器旁 风速 m s 0 37 温度 9 4 选矿单元磁选机旁 风速 m s 0 47 温度 6 9 选矿单元尾矿库泵旁 风速 m s 0 34 温度 9 3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 风速 m s 0 42 温度 10 3 公用工程单元场区锅炉上煤 风速 m s 0 24 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气象条件的检测 结果表明 各检测点 工作场所气象条件均符合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要求 16 85 3 1 4 超标原因分析超标原因分析 粉尘 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铁矿石粉尘 其他粉尘 煤尘的 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公用工程单元厂区锅炉上煤 总尘 选 矿单元输送皮带头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及选矿单元铁精粉装车岗 位粉尘浓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 主要与选矿行业的特殊性 破碎 筛分过程中扬尘较大 目前工艺水平难以有效控制粉尘浓度有关 同时 也可能与选厂通风状况不佳 所配置的除尘器不能发挥最佳 性能有关 此外 选矿过程中产生粉尘与矿石皮带转运 破碎过程中落差 较大 设备密闭性不佳除尘器性能有限有关 也与现场管理不严格 控制室 装车行车门窗未按要求紧闭有关 且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较恶劣 采样地点自然风风速较大 地面和设备上的积尘在机器运 行和自然风力作用下容易引起二次扬尘 进一步造成工作场所粉尘 浓度较高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上煤岗位接触的煤尘 总尘 和煤尘 呼尘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主要原因是该岗位未设置局 部除尘设施 人工上煤时容易造成较大的扬尘 噪声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头 选矿单元输送皮带尾 选矿单元球磨机 选矿单元磁选机 选矿单元尾矿库泵旁 公用工程单元锅炉引风机 旁岗位场所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主要原因是在破碎和磨矿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由设备运转和铁矿石相互撞击作用产生较大噪声 17 85 3 2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单元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单元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以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 度或强度 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 达到 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如通风 排毒 除尘等设施 这些设 施应当能有效地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 使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 2 1 防毒措施评价防毒措施评价 本项目防毒主要采用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 通过生产组织管理 减少劳动者接触毒物的几率 并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隔离 自然通风 选用电力设备替代柴油设备 选矿厂机械排风等措施 根据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规定 因此 本项目采取的 防毒措施基本达到了防护效果 3 2 2 防尘防尘设施设施评价评价 本项目采取了系列防尘设施 主要采用机械化操作 通过生产 组织管理 采用撒水 密闭化的车内操作 尽量减少劳动者接触粉 尘的几率 并结合生产工艺在破碎站等处设置局部除尘措施 通过 对本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铁矿石粉尘 煤尘等粉尘的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本项目所检测的 9 个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劳动者个 人接触的粉尘浓度中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还有 5 个工作场所空气 中粉尘浓度 劳动者个人接触的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劳动者个人接触的粉尘浓度超标的主 要原因包括 破碎 筛分 皮带转运 装载 料仓放料过程中 造 成了较大的扬尘 同时地面的积尘在车辆运行以及自然风力作用下 引起了二次扬尘 锅炉进料口未设置局部除尘设施 人工上料时造 成较大的扬尘 因此 建设单位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尘设施 以降低粉尘 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18 85 3 2 3 防噪声防噪声设施设施评价评价 本期项目采取了一系列的隔声 降噪措施 根据噪声检测结果 可知 本项目检测的 12 个工作场所噪声强度 劳动者个人接触的噪声 强度中有 6 个工作场所噪声强度 劳动者个人接触的噪声强度超过职 业接触限值 由超标原因分析结果可知 碎矿 振动筛 球磨机 尾矿库泵旁等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主要原因是在 破碎 筛分 磨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由设备运转和铁矿石相互撞击 作用产生较大噪声 因此 建设单位还需进一步完善防噪措施 以降低噪声对劳动 者健康的影响 3 2 4 防寒防寒设施设施评价评价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查情况见下表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查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查表 序 号 检查内容采用标准检查情况 评价 结论 1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 技术和无毒 害 或低毒 害 的原材料 消除或 减少尘 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对于工艺 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 应根据生 产工艺和粉尘 毒物特性 参照 GBZ T194 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 防 毒通风控制措施 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 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 GBZ2 1 要求 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 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 参照 GBZ T 195 GB T19664 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效 的个人防护措施 GBZl 2010 第 6 1 1 条 本项目设有完整的 通风系统 并采取 湿式作业 对难以 控制粉尘浓度的作 业场所为劳动者配 发个人防护用品 基本 符合 19 85 2 对产生粉尘 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 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 应优先采 用机械化和自动化 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GBZl 2010 6 1 1 2 选矿厂磁选等工序 自动化方式完成 符合 3 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 应对产尘设 备采取密闭措施 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 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 生产工艺和 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 应采取湿 法抑尘 GBZl 2010 6 1 1 3 本项目破碎 锅炉 出渣等均采用湿法 作业 并在破碎站 筛分车间 转运皮 带 原料仓放料等 处设置局部除尘装 置对尘源进行控制 但部分场所缺少湿 法抑尘措施 设施 的密闭性应进一步 加强 基本 符合 4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 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 高毒物 质工作场所墙壁 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 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 不吸收 不吸 附毒物的材料 必要时加设保护层 车 间地面应平整防滑 易于冲洗清扫 可 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 并 采用坡向排水系统 其废水纳入工业废 水处理系统 GBZl 2010 6 1 2 本期项目使用单一 磁选工艺 磁选过 程中无有毒有害物 质 将尾水排入尾 矿库 符合 20 85 5 为减少对厂区及周边地区人员的危害及 环境污染 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所 排出的尾气以及由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 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应通过净化处理设 备后排出 GBZl 2010 6 1 5 1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 出风系统等产生的 烟气通过除尘处理 后排放 符合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检查表物理因素防护措施检查表 序 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采用标准检查情况 评价 结论 防噪 1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应按 GBJ87 设计 对生产工艺 操作维修 降噪效果进行 综合分析 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新 材料 新工艺 新方法 对于生产过程 和设备产生的噪声 应首先从声源上进 行控制 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 级符合 GBZ2 2 的要求 采用工程控制 技术措施仍达不到 GBZ2 2 要求的 应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息时间 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GBZ1 2010 6 3 1 1 本项目对进入不 能采取噪声综合 防治措施的噪声 环境 如进行碎 矿 球磨等作业 的劳动者配发防 护耳塞 符合 2 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 宜选用噪 声较低的设备 GBZ1 2010 6 3 1 3 本项目优先选用 噪声较低的设备 符合 21 85 3 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 宜将高 噪声设备相对集中 并采取相应的隔声 吸声 消声 减振等控制措施 GBZ1 2010 6 3 1 4 本项目固定安装 的高噪声设备如 锅炉房风机 水 泵房 破碎筛分 装置等相对集中 布置 并采用基 础减振等措施 符合 4 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方法避免振动 对健康的影响 应首先控制振动源 使 手传振动接振 强度符合 GBZ2 2 的要 求 全身振动强度不超过表 6 规定的卫 生限值 采用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仍达不 到要求的 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 动作息时间 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 施 GBZ1 2010 6 3 2 1 本项目选用控制 柜控制 工人不 直接接触振动源 符合 防寒 5 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 8 的 月数 3 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 2 个月的地区应设局部采暖设施 当 工作地点不固定 需要持续低温作业时 应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取暖室 GBZ1 2010 6 2 2 1 本项目设置有锅 炉供暖系统对选 矿去各建筑物进 行供暖 符合 本项目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寒措施 包括在办公室等人员长期固 定活动的场所设置取暖设施 并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加强建筑 物墙体和屋顶的保温性能 生活区设有取暖锅炉 各办公场地和生 活场地设有供暖设施 本项目采取的防寒措施基本达到了防护效果 22 85 3 3 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单元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单元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个人随身穿 佩 戴的特殊用品 这些用品能消除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 响 如防护帽 防护服 防护口 面 罩 防护耳塞 罩 等 用人单位 应当根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对人体的影响途径等特 点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个人防护用品 通过对 xx 矿产有限公司选矿工程中个人防护用品的调查分析 用人单 位已制定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制度 并根据各岗位作业人员接 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制订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制标准 且防护用品基本已落实到位 该企业能够按照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T11651 2008 和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试行 国家经贸安全 2000 189 的要求 根据工人工种和所在岗位的特点及接触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不同 配备不要的防护服 防尘 毒 口罩 防护眼镜 防护手套 等防护用品 能满足部分工种个人防护的要求 但是部分岗位的操作工 巡检工以及管理人员和维修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佩戴防毒口罩和护耳器 不及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职工预防职业 病的防护效果 建议矿山在以后的生产中 加强对生产人员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的监管力度 23 85 3 4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单元应急救援设施评价单元 经过现场调查 选矿厂办公室内配置了医用柜 柜里配备了应急救援 的医药箱 救护器材等 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医药箱配备有足够的消毒 解暑等药品 救治 救护器材数量可满足应急救援使用 另在易发生急性 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配备了洗眼器 担架 氧气等现场急救用品 配备位 置合理 数量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设置了职业健康警示标识 对应急撤离 通道予以明示 可满足工作场所应急救援的需要 企业制定了急性职业损伤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预案中突出急性职业损 伤急救措施 建立了企业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配备了专职 或兼职 的事 故应急救援人员 同时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 并定期进行检 测 检验和维护保养 对全体员工已进行了应急救援训练并已进行过应急 救援的演练 选厂应急救援依托 xx 镇医院 该医院距厂区相距约 2km 该医院可以 承担应急事故的医疗抢救处理工作 24 85 3 5 综合评价单元综合评价单元 3 5 1 总体布局评价总体布局评价 经过对该项目的总体布局的现场调查 再参考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资 料 按照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中的规定 总平面布置的 检查结果如下表 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的检查表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的检查表 检查项目与内容依据检查结果结论 1 平面布置 1 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 能分区 可分为生产区 非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 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 要求 结合工业企业性质 规模 生 产流程 交通运输 场地自然条件 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GBZ1 2010 5 2 1 1 本项目生产区 碎矿 磨矿 选矿 尾矿 非生产区 选 矿办公生活区 分区明确 布 局考虑了生产流程 交通运输 环境保护 自然条件 技术经 济等要求 布局比较合理 符合 1 2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的分 区原则应遵循 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 整体规划 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 区内有序合理 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 原功能分区 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 非生产区 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 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 产生有 害物质的建筑 部位 与环境质量较 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 部 位 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GBZ1 2010 5 2 1 3 本项目一次整体规划 生产区 和非生产区分区明确 行政办 公用房均设置在非生产区 符合 25 85 1 3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 在满足主 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宜将可能产生 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 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 应 将车间按有无危害 危害的类型及其 危害浓度 强度 分开 在产生职业 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 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GBZ1 2010 5 2 1 5 本项目选矿场地距离各非生产 区均相距 0 1 公里 符合 2 竖向布置 2 1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 在单层厂房内 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 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 宜将其 安装在底层 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 振措施 GBZ1 2010 5 2 2 2 锅炉房鼓风机布置在独立的锅 炉房内 破碎机等布置在独立 厂房内 符合 项目总平面布置结合了项目自身特点和建设场地的地形 地貌 自然 环境等条件进行布置 并考虑到了发展的余地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区 分区较明确 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 按照工艺流程的合理性以及厂区地 质条件的特点布置 噪声 振动较大的设备如锅炉房鼓风机布置在独立的锅炉房内 破碎 机 球磨机等布置在独立厂房内 综上所述本项目工艺选择 设备选及布置基本符合 GBZ1 2010 工 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的要求 3 5 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经过参阅 XX 矿山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 XX 矿产有限责任公司 选矿工程初步设计 及现场调查 选矿工艺采用单一磁选工艺 生产工艺 比较成熟 碎矿 磨矿 选矿 排尾 供配电等均形成完善的系统 可保 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条件 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T12801 26 85 2008 的要求 经过对该项目的选矿工艺及设备布置的现场调查 再参考委托单位提 供的相关资料 按照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中的规定 设备布局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设备布局检查表设备布局检查表 检查项目与内容依据检查结果结论 1 1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 单层厂房内 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 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 宜将其安装在底层 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GBZ1 2010 5 2 2 2 厂房为单层厂房 破碎机及 球磨机等均布置在独立的厂 房内 符合 1 2 生产设备上供人员作业的工作位置应 安全可靠 其工作空间应保证操作人员的 头 臂 手 足在正常作业中有充分的活 动余地 危险作业点应留有足够的退避空 间 GB5083 1999 5 7 各设备均留有足够的活动余 地 工作位置安全可靠 符合 1 3 生产设备上的操作位置 宜能保证操 作者交替采用坐姿和立姿 通常宜优先设 计坐姿 GB5083 1999 5 7 1 操作者采用战姿进行操作 符合 选厂噪声 振动较大的设备如破碎机 球磨机 锅炉房鼓风机均布置 在单层 独立的厂房内 生产设备上供作业人员的工作位置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项目设备布局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 1999 的要求 3 5 3 建筑卫生学评价建筑卫生学评价 该选厂的建筑结构一般为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采用了防腐 隔 27 85 音的材料 结构合理 建筑物的构造可使产生粉尘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 尘 并易于清除 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的要求 厂房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能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 该厂房 均采用自然通风和轴流风机通风方式配合通风 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 GBZ1 2010 的要求 建筑物采用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结合 能够满足各操作岗位对照度 的要求 主要厂房和辅助工序的照度测量结构均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 GBZ1 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04 生产过 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T12801 2008 的要求 作业场所照度检测结果与评价作业场所照度检测结果与评价 检测地点采光方式 检测 结果 Lx 最低卫生 限值 Lx 结论 碎矿车间天然 人工471300合格 皮带廊道天然 人工477300合格 磨矿车间天然 人工321300合格 选矿车间天然 人工418300合格 筛分车间天然 人工346300合格 选矿单元选矿控制室天然 人工869500合格 3 5 4 辅助用室的评价辅助用室的评价 参照本项目的工艺特点及生产原辅料 根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中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 本项目生产车间按 3 级车间确定 本 项目的辅助用室的检查结果见下表 辅助用室检查结果表辅助用室检查结果表 序号检查内容采用标准检查情况 评价 结论 28 85 1 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 实际需要和使 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 包括车间卫 生用室 浴室 更 存衣室 盥洗室以及在 特殊作业 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 生活室 休息室 就餐场所 厕所 妇 女卫生室 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 GBZ1 2010 第 7 1 1 条 用人单位设置有办 公室 卫生间 食 堂等辅助用室 并 符合相应的卫生标 准要求 符合 2 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 病原体 高温 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内部构 造应易于清扫 卫生设备便于使用 GBZ1 2010 第 7 1 2 条 辅助用室设置基本 避开有害物质 病 原体 高温等职业 性有害因素的影响 符合 3 车间卫生特征 1 级 2 级的车间应设浴室 3 级的车间宜在车间附近或厂区设置集中 浴室 4 级的车间可在厂区或居住区设置 集中浴室 浴室可由更衣间 洗浴间和管 理间组成 GBZ1 2010 第 7 2 2 1 条 本项目的生产车间 属于 3 级车间 在 选厂职工宿舍内均 设有洗浴间 符合 4 就餐场所的位置不宜距车间过远 但不能 与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相邻设 置 并应根据就餐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洗 手设施 就餐场所及所提供的食品应符合 相关的卫生要求 GBZl 2010 第 7 3 3 条 本项目建有食堂作 为员工就餐的场所 符合 本项目的车间卫生等级属于 3 级车间 辅助用室的数量与位置分布基 本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和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04 要求 能满足作业人员生活的需求 29 85 3 5 5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评价 1 建设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设置 配备 基本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的要求 2 用人单位已初步建立了职业病防治组织体系和责任制 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本年度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作业场所的中文警示说明的更新已经完成 符合 工业场所职业病危 害警示标识 GBZ158 2003 要求 3 用人单位制定的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中包含有职业卫生教育与培 训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培训制度比较完善 建设单位 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已制定的制度要求 认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做好培训记录并妥善保管 4 该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中规定 人力资源科根据公司存 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及时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 接受监督 5 人力资源科工作人员负责将职业卫生资料整理后归档管理 基本 确保职业卫生档案的完整 有序 6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建设单位计划每年设定当年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主要包括个人劳 动防护用品的购买 工作场所卫生检测评价 防护设施的更新维修 职业 卫生培训 工伤保险 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 满足职业病防 治工作的经费支出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表 序号检查内容采用标准检查情况 评价 结论 1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 建设 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 效果评价 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六条 本项目正在进行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符合 30 85 2 应当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 构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 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企业职业 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九条 成立职业健康领导小组 由 人力资源科兼管职业卫生工 作 配备专职和兼职职业卫 生管理人员 符合 3 制定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三方借款合同
- 2025年厨房设备租赁与改造工程合同
- 2025版高空作业平台外架工程班组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汽车4S店专用汽车运输服务合同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借款合同
- 2025版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维护保养协议
- 2025版土建资料承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港口码头施工总价合同模板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土地测绘与规划合同协议
- 2025第一部生物科技药物研发与生产合同协议书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及答案
- Unit 5 Reveling nature Understanding ideas A journey of Discovery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剪映操作全教程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公安基础知识辅警考试1000题
- 佳酿贺喜升学宴金榜题名踏新程热烈庆祝某同学金榜题名模板
- 2024-2029年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九年级语文下册3武松打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
- DL-T 572-202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