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践和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课件)_第1页
第二章 实践和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课件)_第2页
第二章 实践和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课件)_第3页
第二章 实践和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课件)_第4页
第二章 实践和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实践和世界,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一、实践概念和本质1、实践概念辩析现在约定俗成的或日常人们对“实践”的理解往往只是把它等同于人们的所作所为,或者说人的“行事”。但“实践”在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中着重为人,而非“行事”,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实践就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指有关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实践与生产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实践与生产的区别,1)实践是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自身即是目的的活动,而生产却是一次性的,以自身以外的东西为目的的活动。一个在活动本身找到其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就叫实践2)实践涉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生产只关心人的欲望与要求的满足。,3)实践的对象是人事,生产的对象是物体。4)实践行为是相当模糊的,没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它是以人必死的生命的多样性为过程,它是不可重复的;而工作在过程中失败了可以重来。,近代西方哲学传统的实践观,近代西方思想从一开始就倾向于抹平实践与生产的根本区别,实践被用来指称一切人类活动,实际上却用“生产”偷换了原来的“实践”概念。1)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个人的生活实践,是一种类似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2)黑格尔认为,实践指的是与外在世界的积极关系,他甚至把有机物趋向外部世界的过程叫“真正的实践过程”。在主观精神阶段,实践表现自身为“意志实践的精神”,实践精神不是行为和活动。只有到客观精神阶段,才成为活动和活动和行为。他认为这实践的理念是“无限的中介过程”,即是达到绝对精神的中介。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而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2、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黑格尔相反,马克思一开始就突出了实践的地位,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传统的实践概念不同,它不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生命直接相关的物质生产和这种生产联系在一起,由它产生的交往方式。在这意义上,实践被理解为“全体活动”,是“历史的真正基础”。,2、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实践就是“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对象性:主观愿望、认识把客观规律等“物化”到对象,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是一种“主客体活动”,3、实践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1)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2)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3)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主体,实践工具,实践客体,时空条件,实践结果,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愚公移山,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三、 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四、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1、主客体概念的历史演变主体:原意为“放在下面”即subjective客体:原意为“放在对面”即objective1)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多使用主体概念,把主体理解为某种特性、功能、状态的承担者。,2)中世纪经院哲学对主客体概念方面没有突破。3)近代哲学在认识主体上终于明确起来,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有所表示。贝克莱是把主客体的概念提出来的第一人。,2、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观。,1)主体概念主体是人、社会集团,是现实存在的实体。这里的人和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人,是实在的人,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能和知识的人,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条件下都可取得主体地位。,2)客体概念,列宁: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反映。客体是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或精神产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没有进入人的认识范围、实践领域的东西不是客体。,3、主客体的属性,1)主体的属性:自然的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2)客体的属性客观性对象性,4、主客体的形式,1)主体的形式单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2)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精神客体,5、主客体的关系,1)实践关系2)认识关系3)价值关系4)主客体的中介,6、主客体的辩证关系,1)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两者的产生是同时的。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把握的自然力影响着改造的客体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对客体改造的加深,对主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两者相互制约3)两者相互转化主体可以转化为客体。主体的思想、目的、计划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变成现实,成为客体,即对象化。主客体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客体也能转化为主体。,第二节 实践与世界的关系,一、实践是人类世界的本体“本体”就是存在,不是某种具体的存在形式,而是超出具体存在之上的存在本身。或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实际上是指事物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基础和根据。具体的存在形式是相对的,有始有终的;存在本身即作为存在的存在,则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对于前者来说,它是逻辑上在先,而不是时间在先。,1、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使马克思被“费尔巴哈化了”,扩而言之,则被“一般唯物主义化了”。支持自然存在本体论,是一种“时间在先”的,发生学的考察方式,这种考察方式是直观的,朴素的考察方式。在哲学史上,越往前追溯,这种考察方式就越占上风。因为在人类社会发端之初,自然或物质世界几乎还没有被人化,还作为一种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峙。但是,在商品经济已获得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况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土地所有制处于支,配地位的一切社会形式中,自然联系还占优势。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优势。在现代社会中,哲学考察所要坚持的方法应该是“逻辑在先”。这里所说的“逻辑在先”指的是在现代社会的生活结构中,从最具前提性的因素出发。显然,这个最具前提性的因素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社会)。所以,一旦坚持“逻辑在先”的研究方式,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实践是人类世界的本体。,比如,我们都知道,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已经存在数十亿年了,这也正是自然存在本体论的最有力的依据之一。但我们是如何获得这一知识呢?显然,是通过社会实践(如科学实验)的媒介才获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