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基于河北省某高校的调查学 院:政法学院专 业:社会工作班 级: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张红霞2016年5月20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北省某高校的调查【摘要】大学生人际问题是世界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并致力解决的的社会问题。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与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问题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本文通过社会工作者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分别解决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引起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原因 社会工作介入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and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university in hebei province【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problem is one of the world is common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At present, some bad tendencies and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ious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mental health.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face of fierce competition and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social psychological pressure, how to recognize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terpersonal problems to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life, emotions, health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to bring a series of adverse effect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show students how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goo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form a kind of unity friendliness, vigorous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and develop healthy personality trait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ocial workers involved i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use case work, group work, community work,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method respectively to solve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so on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problem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ason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目 录一、绪论1(一)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研究意义1(二)研究方法概述2二、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3(一)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表现3(二)人际交往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4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5(一)个人及家庭因素6(二)学校因素7(三)社会因素8四、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分析9(一)微观介入策略10(二)宏观介入策略12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II石家庄学院毕业论文一、绪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发生诸多新变化。据调查反映: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都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 然而48%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知心朋友,人际关系状况很糟,感觉自卑、孤独。同时也有不少同学指出大学校园里存在“性格孤僻者的数量在增长”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日渐淡漠”等现象。目前国内缺少专业化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得不到社会力量的及时干预和帮助。而人际交往问题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是不容忽视的事情。(一)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及研究意义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大学是青年学生跨入社会的“预备”阶段,同时也是他们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复杂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 人为什么需要交往?人际交往对于个体有什么具体的益处?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 其余时间中的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尤其在当代外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探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对于构建与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1、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追求稳定、安全的环境,希望得到保护,能够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种需要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2、促进个人成长如果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发现,他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开放自己,与更多的人和更广范围的人交际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封闭自己,他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二)研究方法概述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些有人际交往问题的潜藏大学生无法采取传统的抽样方法,我所调查的是河北某高校潜在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这所高校是一所综合类本科大学,女生比例相对略高些。在调查中我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开展河北某高校的调查和分析,既能直接、具体、生动地了解调查对象,又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1. 文献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通过网络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了解到已有的研究基础;通过学校社工了解到针对“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的文献等。2. 访谈法与“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面对的问题和他们的内心感受;另外还访谈了社区工作者和“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家长。深度访谈的目的在于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通过访谈者的口头表达以及了解其对某些具体事件的切身感受,获取更为详尽的研究资料。重点是对受助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舒缓内心的压力,接受社会主流人际交往文化,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帮助大学生摆脱不利处境,最终实现自我改变和救助。二、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发生诸多新变化。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之前有个调查,同学们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44.8%,位列首位。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意义。但是,从当前总体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不很理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一)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表现 1. 自我中心倾向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别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而对自我要求过低。因而,在与朋友、同学、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以一种“自我中心”的心态去要求别人却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经常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至于部分大学生很难真正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2. 功利化倾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深化,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有用即真理”的实用功利价值观在当前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占有一定的市场。部分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只关心自己的播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看作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个别大学生甚至将功利主义作为人际交往的指导思想, 表现出了有用的人才交,无用的不交,用处大的深交,用处小的浅交的交往观念。3. 消极闭塞倾向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交往的主动性,甚至将孤独作为了一种“时尚”,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缺少交流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少大学生视人际交往为畏途,为此常陷入焦虑、痛苦和自卑中,进而表现为回避同学,躲避交谈。即使在与别的大学生进行交往时,也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藉要掩盖起来。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消极闭塞,不与别人沟通,常常容易导致性格的偏执,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危机之中。4. 虚拟淡漠倾向网络虚拟交往具有两面性, 在扩大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与对象的同时, 也易使大学生出现忽视了现实的人际关系,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网络虚拟交往一边是活生生的人,另一边却是符号,虽然这些符号可以传递思想和感情,但是却无法通过现实人际交流中感情色彩,久而久之必然引起交往者情感的匾乏和冷淡。再加上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具有很强的主体能动性。大学生一旦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阻, 就会转向虚拟社会寻求安慰和满足,淡漠面对对现实人际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他们更加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最终导致退缩孤僻、自我封闭,际关系出现淡漠与疏离。(二)人际交往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成长,而且对于家庭、学校及社会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导致学业不成功,自信心下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导致他无法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极易导致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如内向、情绪不稳定,即表现出孤独、麻木、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孤僻、对他人冷漠等人格特征。再加上父母对于自己抱有过高的期望,还有来自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使得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不懂得与他人交流缓解压力情绪,整日生活在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常常困于其中,难以自拔,导致心理失衡,疲劳,挫伤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2.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家庭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易对人对事产生不良认知,过于敏感,不喜欢与他人交际,不信任他人,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冲动倔强,难以适应环境。 在家庭中,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容易与父母关系紧张,甚至顶撞父母,无法体谅父母。3.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利于社会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大。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利于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新的知识,不利于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也将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其二,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时又该面对新的环境,这时候他会无所应从,无法安下心好好工作,不利于自我发展。总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无论对于自身、家庭、还是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度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中学生自身因素、中学生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四个方面。(一)个人及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且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肤浅、思想意识单纯。学习内容多集中于书本与理论知识,虽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理论与书本知识,但因生活阅历简单,心里承受能力差。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多以学习为基点,被幸运的光环所笼罩,往往过誉自己。但在正确分析自己、恰当地处理同学关系的问题时,极易产生困惑与错觉。此外,自我适应环境、自我认知、人格健全等方面存在问题,也在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表现为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他们经常会认为和中学时代比现在的人际关系有所倒退变得更加虚伪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部分的同学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第二性情孤僻,自我封闭,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就算是同个宿舍的也很难知道她在想什么。家庭背景的攀比也是导致寝室关系极端化的一个原因。第三有害羞自卑的心理。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气吞声,沉默寡言,最终导致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的很不如意家庭教育的原因当代大学生多位独生子女,自幼受到父母宠爱,习惯于自我为中心,缺乏迁就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从小受到父母的过多保护、控制,致使缺少与人交往的原则以及个人的心理空间,对与人交往中的许多问题不知所措。社会贫富的分化,经济条件的差异,致使有些学生悲观退缩,也成了大学生间交往的障碍。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真正的去为人处世。(二)学校因素长期以来,学校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过分追求分数与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智商高、情商低的现象。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等问题。高校教学方式的相对滞后,致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很多中小学校,包括有的大学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很多时候,有的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面红耳赤,羞羞答答,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其实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么面对和接触社会,时刻让同学们明白,虽然他们不能改变一个社会,但他们一定要适应这个社会。(三)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日趋加剧,人际间无利害关系,温情共处的状态,被无情的竞争所取代,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人情冷漠,产生了人际交往的壁垒。过去那种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中国社会所弘扬和提倡的,但市场经济中追逐利润是客观规律。金钱、财富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物欲、功利意识浓厚起来,致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嫌贫爱富”、追逐名利的思想意识。青年学生嗅觉敏感,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因此,功利意识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体现较为明显。“穷学生”与“富学生”间产生了交往壁垒。四、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分析 (一)微观介入策略1、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的运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而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并结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及社会政策等专业的工作方法,对受助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舒缓内心的压力,接受社会主流人际交往文化,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帮助大学生摆脱不利处境,最终实现自我改变和救助。个案工作在处理案主问题上具有一对一的针对性的优势。在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上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本着为案主保密、接纳案主和尊重案主和案主自决的原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针对大学生人家交往问题,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工作中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治疗。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社会工作者是如何运用个案工作介入并解决大学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主资料:李某,男,河北某高校,岁,大学三年级。小学时父亲突然患上重病,使得家里贫穷,特别害怕听到别人议论他及他的家庭,特别自卑,从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走路,在学校也很沉默,很少与同学交往,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原来与他要好的同学突然疏远了他,更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对他态度恶劣,这使得他心理上造成了对老师的恐惧,不敢跟老师说话,更害怕老师找他。高中时父亲去世,使他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母亲因为要照顾整个家庭,也没有时间与他沟通,这使得本来就沉默寡言的他变得更加忧郁,因此高考成绩不理想。母亲四处借钱给他找了个补习班复读了一年,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变得憎恨自己。考取大学后原本不愿去上,在母亲和亲友的苦苦劝说下才迈进了大学的大门。进入大学后,自卑感更加严重,从不和同学谈论自己的家庭,也很少与同学交往,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除了和同宿舍的同学说过几句话外,他基本上没有和其他同学说过话,学校老师忙也没有注意到他。因为现在已经大三,即将面临毕业,他自己也想改变自身的现状,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决定向社工求助,帮助他改变现在的处境。(一)问题与现状不敢与同学讲话,还怕同学主动和自己讲话;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走,感觉别人都在注视自己,不敢抬头看别人;害怕老师,回答问题时脸红、心跳加快、结巴。(二)分析与诊断案主个人系统分析:个人系统包括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和动机等方面的因素。朱某小学时父亲生病,这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一些阴影,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因为家庭条件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别人对他的议论使他不安,产生厌恶情绪;同学的疏远更让他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没有资格和其他同学交往;而老师对他的不公待遇,让他觉得贫穷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从此也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进入大学后他的自卑心理更加严重,为了不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而对自己另眼相看,他选择了逃避,这样反而使他成了同学眼里的怪人,很少有同学主动与他交往了。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交流,朱某的人际交往能力很低,不但要改变他的观念,使他能够克服人际交往的恐惧,还要帮助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1)情感方面的介入: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来处理案主情感方面的问题,观察他们的信仰、态度及价值观,并帮助他们提高自尊,更好地接受自己和学会感恩,提高案主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对情感问题的处理,必须有宣泄之处,就是让案主倾诉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个人经历,这样的宣泄有助于案主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营造一种安全的、开放的氛围来倾听案主的心声。在个案中案主朱某虽然希望解除自己的心头负担,但却不愿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需要采用引导宣泄的方式来帮助他释放郁积已久的情感,打开他的心门,鼓励他说出经历的悲伤、恐惧、羞愧、愤怒和紧张等。在会谈中,案主对工作者朗读了一些给父亲的信,实际上是宣泄了压抑在心里很久的情感,“空椅子”练习也是一种帮助案主宣泄情感的方式,情感得到宣泄之后,困扰案主的许多情感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并且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问题。有些人因为长期郁积起来的某些情感可能会使自己的社会功能无法有效实现,这样会出现退缩、逃避,乃至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情感上的疏远。尽管这些行为可能是眼前才发生的,但往往源于过去的某些经历。与这些经历相伴随的深藏的感觉尽管没被表达出来,但需要有机会宣泄、释放积压的紧张和焦虑,使人恢复到更适应的行为上来。(2)认知方面的介入:认知理论学家认为,大多数行为的不良是直接起因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不同生活情境的错误认知。因此,工作者可通过认知重建来改善案主的情绪和行为,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是人们的一种认识和想法,通常表现为自我的对话,个案中的案主朱某感觉没有人关心他、理解他,觉得同学都瞧不起他,这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感觉,而只是他的想法、观点而已。感觉是由想法而产生的并进一步演化为情绪,因此要澄清感觉和想法的区别。在治疗中工作者首先帮助案主了解他的自我对话、假设和信念对他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然后再去探讨真实生活中造成他的困惑与问题的想法和信念,并一起为改变这样的想法和信念做出努力。(3)行为方面的介入:在案主渐渐建立起新的自我对话后,需要进一步帮助他进行行为方面的改变,这样有助于案主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行为。在案主朱某的认知得到改善后,工作者对案主进行了行为疗。首先采取简单的系统脱敏,针对案主感到害怕的一些交往场景建立焦虑等级层次,然后根据层次由高到低进行行为脱敏,使案主逐步消除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感,最终达到正常状态。在这过程中,工作者帮助案主进行一些交际技巧练习,要求案主定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主动与同学说话并将自己每天的行为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四)环境方面的介入:社会工作介入不仅着力于案主本身问题的解决,而且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加强对环境介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会对案主社会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个案中的案主朱某来主要是对他的社会持系统的介入,因为案主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他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社会支持系统中人们最依赖的是自然支持系统,它一般是指家庭成员、朋友、亲戚、邻居等。如果案主的家庭、亲朋、邻里能对案主伸出援手,案主的改变就有了动力和支撑。个案中,工作者与案主的母亲联系,沟通了案主目前的现状,并让其配合与案主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案主的母亲很关心他,在得知案主的情况后,她非常难过,觉得是自己忽视了对案主的关爱,并表示一定会多多关心案主,工作者建议她多与案主沟通,了解案主的想法。在与案主的交谈中,工作者得知案主的母亲现在每个星期都会打两个电话给案主,了解案主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案主多与同学交帮助其申请了助学贷款,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支持体系。2、 社会工作者小组工作的运用小组工作在处理案主问题时,能够把具有相同问题的案主组织起来,社会工作者会要求组内成员签署组内契约,其中包括尊重、接纳、保密、案主自觉等原则,因此组内成员不会担心别人嘲笑自己和自己的秘密被泄露。社会工作者组织因人际交往受挫而产生问题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组工作。通过小组工作,可以使人际交往问题的大学生在良好的组内氛围中找到归属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组员间可以相互交流,交流过程中组员会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共性,社会工作者可以调动组员的积极性,让组员根据自身的厌学问题,提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给组员传递出“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小组活动的开展,为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增加他们人际交往成功的机会,丰富他们成功的体验,提高进行人际互动的信心,获得成就对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大学生增强自信心和保持良好的心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二)宏观介入策略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宏观层面的介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社会工作者运用宏观社区工作的方法,深入中学生所在的学校和生活的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厌学问题。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上,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在大学生所在的学校或社区建立关系,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及社区组织的活动,可以开拓中学生的视野,帮助大学生解决人家交往问题。成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提供表达自己利益和需求的渠道心理辅导机构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成熟。大学阶段作为走出校园和踏入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高校应在这特殊阶段做好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和咨询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大学生们通过系统、全面的心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二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组织心理专家或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保健等工作。从而使大学生获能够获得有效的资源,更有利地实现自身的目的。1、加强学校宣传与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宣传的内容包括人际交往障碍问题教育和学校支持网络建设等,通过提高大学生对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认识,扩大群体的人际交往网络,强化人际交往障碍问题者的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中介作用,消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这些社区宣传形式主要有:校园BBS大型宣传、固定专栏、宣传单发放、签名活动、知识竞赛等。同时,将学校社区宣传和教育相结合,不仅要让同学们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桥梁梁板运输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与供应合同
- 纪念白求恩图文课件
- 语音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专卖店装修租赁经营合同
- 语言文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合同履行规定
- 2025年解除汽车租赁合同范例
- 2025科技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 营销团队激励计划设计模板
-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策划及实施跟踪工具
- 国际托育政策比较-洞察及研究
- 武术五步拳教学课件
- T/HQPA 5-2019防倾覆弹性滑板支座
- 茶馆承包协议书
- 93阅兵仪式观后感400字(9篇)
- 产后出血护理授课课件
- 行动研究的历史演变、思想内涵及实践意义
- 自行缴纳社保协议书模板
- 输液港的护理及进展
-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前列腺癌护理业务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