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初一历史课件教案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初一历史课件教案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初一历史课件教案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初一历史课件教案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初一历史课件教案 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学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吉林省洮南市二龙乡中学殷 浩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2、学 科:历史课程3、课 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知识内容。并对教材中的问题及故事运用百度搜索加以解决。利用百度搜索春秋战国时期的图片资料和成语、典故故事资料。具有收集、分析、整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对待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科学的探究能力、以史为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养成教育。二、 教学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引领学生紧紧围绕“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具体从春秋争霸相继称雄(前770前476)、战国七雄七雄并立(前475前221年)二个层次开展探究,以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纷争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教师引领学生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 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称雄斗争的史实,(2)通过讨论春秋时霸主的共同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搜集、讲述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2)昏君误国反衬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国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3)认识到纷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对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热爱。三、 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册,第6课。本课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着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 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称雄斗争的史实;通过讨论春秋时霸主的共同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利用百度搜索信息时,关键字和词的确定。教学准备:教学之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历史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并从学生常见的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入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来开展探究,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加强学生对春秋战国纷争的认知,进而运用百度搜索引擎来搜索有关的信息,并选取部分图片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flash短片,增强学生对春秋战国纷争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春秋战国纷争的理解和认知。四、 教学方法本课的学习主要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首先是师生共同来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纷争的具体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成语故事、典故入手,来认识春秋战国纷争,并根据春秋与战国时期纷争的差异来认识当时的情况,进而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昏君误国反衬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国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认识到纷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对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热爱。在此过程中,由于有些内容比较具体,教师通过讲述历史史实与对有关的典故与成语故事的,辅以百度搜索相关内容,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且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请一位同学讲一讲齐桓公不计前仇任用管仲为相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对于有些知识点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百度搜索这一有效工具,搜索相应的教学信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昏君误国反衬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国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认识到纷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培养学生对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热爱的意识。树立热爱和平和观点。这样就在轻松愉快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就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落实。五、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利用【百度搜索】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question/35069468.html选取部分图片,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flash短片播放。 师问: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由此导入新课。【板 书】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师:同学们,读一下教材,说一说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争霸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此问题。教师:(1)周王室日益衰落,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 (2)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国的支配权,胜者成为霸主,这也是春秋争霸的实质。教师:齐国是春秋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齐桓公则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教师:请一位同学讲一讲齐桓公不计前仇任用管仲为相的故事。学生讲述后教师展示故事:/Article/weny/weny200807/weny200807104.html教师:“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故事分析并归纳:齐国富庶有盐池之利,任用管仲,尊王攘夷。教师: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学生:葵丘之盟教师展示史实资料:/content/10/0916/17/919228_54146280.shtml教师:晋文公是怎样成就霸业、成为霸主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共同得出结论:晋文公长期流亡在外,历经风险,成长为性格坚毅、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采取选用贤能、论功行赏的用人政策。经济上救济贫弱,减轻赋税,发展农工商业。城濮之战中采取退避三舍的策略。教师展示成语:退避三舍。并提醒学生注意其读音。/view/18049.htm 教师:同学们知道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吗?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楚庄王即位后,问鼎中原饮马黄河,成就霸业。/view/32363.htm 教师:你们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吗?生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理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含义,知道勾践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教师:现在抢答“春秋五霸”。 生抢答,说出春秋五霸。生说出春秋五霸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地图上指出。/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CE%E5%B0%D4&in=14822&cl=2&lm=-1&pn=0&rn=1&di=4184074846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然后,让学生看书的注释,知道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学生结合地图找到秦宋两国的位置,并指出其都城和今地名。/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CE%E5%B0%D4&in=14822&cl=2&lm=-1&pn=0&rn=1&di=4184074846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接着学生讨论:春秋五霸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明确: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军事上的优势,争霸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在客观上又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并组织学生讨论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教师:战国七雄有哪些?引导学生读课文回答,并观看战国地图。/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CE%E5%B0%D4&in=14941&cl=2&lm=-1&pn=2&rn=1&di=880146576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教师: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有什么不同?找出七国的地理位置,都城名称和今地名(结合现在的中国政区图),齐不是春秋时的姜氏齐国,而是田氏齐国,晋则被韩、赵、魏取代。然后找出记忆方法: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后中间。并结合现在的有关知识进行识记(如山东又叫齐鲁大地等)。/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0%B9%FA%D5%FE%C7%F8%B5%D8%CD%BC&in=13330&cl=2&lm=-1&pn=3&rn=1&di=1246887591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CE%E5%B0%D4&in=14941&cl=2&lm=-1&pn=2&rn=1&di=880146576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教师:同学们通过百度搜索,是不是对春秋战国的纷争有了更多的了解。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本课的学习任务就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总结一下。【课堂总结】学生:发言总结。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收获,以及他们内心的微妙变化,并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和鼓励及赞赏。强化他们保护和平的责任感使命感,因为思想是行为的指导。教师:同学们,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春秋战国的纷争的知识,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借助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继续学习。 好了,下面我们做练习,来巩固今天我学习的知识:【课堂练习】1、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3、“春秋五霸”?4、评价春秋争霸现象学生回答问题。【布置作业】请学生用课文中出现或涉及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老马识途、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纸上谈兵)串起来。写一段春秋战国故事。(约500字左右)【课后拓展】教师: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访问下列网站,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更多信息。 /history/cqzg/(华夏历史纲/view/489477.htm(百度百科)/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4%BA%C7%EF%D5%BD%B9%FA%CA%B1%C6%DA&fr=ala0(百度百科) 【板书设计】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前770前476)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1)政治上:号令诸侯(2)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2.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1)齐桓公首成霸业(前7世纪中期) 自然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2)晋楚争霸城濮之战3.争霸战争的影响二、战国七雄七雄并立(前475前221年)1.战国初期:七雄的形成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3.战国末年:长平之战(前260年)六、 教学反思本课紧紧围绕“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主题展开探究学习,学生对于“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内容有很多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们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和典故等知识入手开展探究,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更容易进入学习的主题了,这样学生的学习只是把自己知道的有关故事进行一下理顺,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本课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起着引导作用,并且在学生理解发生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必要的解释和阐述,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