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试漏机的的改进设计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气密性试漏机的的改进设计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气密性试漏机的的改进设计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欧阳高云学 号0510012130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课题名称气密性试漏机的的改进设计阅读文献情 况国内文献15篇开题日期2009年3月24号国外文献10篇 开题地点浙江龙游万捷机械有限公司一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设计是利用气密性设备对汽车轮毂进行密封性检测,以确定该产品在生产制造中是否存在泄漏的现象,保证汽车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不因轮毂的泄漏而发生事故。该设备具有自动在线及半自动成品检两种规格。在国内,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实现检测自动化,目前比较流行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是差压法。即如果被测容器有泄漏,必然造成容器内气体质量的流失,使容器内原有的气压减低,通过测量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可以推导出实际容器泄漏的气体量,以达到检测气体泄漏量的目的。基于上述基本原理,国内外众多厂家都开发出了气密性检测仪,比较著名的有法国ATEQ公司,美国的USON公司,日本的COSMOS公司等。然而当被测工件的容积较大时,为了保证一定的检测精度,必须保证足够的充气时间和平衡时间。因为,在充气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果充气时间和平衡时间不足够长,温度变化不能稳定下来,进入检测过程时,温度变化会引起差压的变化,使检测精度下降。此时,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就成为了矛盾的关系。为了提高泄漏检测效率,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分别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快速充气法、温度补偿方法、加装填充物减少被测工件内容积等方法。这些检测效率改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轮毂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零件之一,轮毂承受着汽车和载物质量作用的压力,受到车辆在起动、制动时动态扭矩的作用,还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弯、凹凸路面、路面障碍物冲击等来自不同方向动态载荷产生的不规则交变受力。轮毂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但关系到车辆和车上人员物资的安全性,还影响到车辆在行驶中的平稳性、操纵性、舒适性等性能。气密性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的重要工序,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从以前的汽车制造业己经拓展到了现在的一般日用品行业、家用电器、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设计旋转式气密性试漏机采用水压法对汽车轮毂进行密封性检测,水压试验是在 04MPa的气压下保压30s,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水面有无气泡溢出,以此判断工件是否泄漏。通过观察气泡的大小和数量,可估计出泄漏量的大小,并可从气泡发出的部位,判断出工件的泄漏部位。此方法具有经济可靠,判断直观等优点。而试漏机的改进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通过研究设计,可以培养自身运用机械制造及相关课程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提高结构设计能力。3、参考文献1 邱宣怀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编 . 液压传动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徐灏 .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4 吉卫喜 . 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朱小明 . 气压检漏仪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范围J. 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30(1):7-116 李开国,李小波,熊先志 空气检漏仪及其测量技术J汽车研究与开发, 1999,6(3):32-407 张津津,白果差压检测法在汽车制动主缸气密性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3(2):29-348 关伟宏,宋宝玉泄漏检测方法及试漏机设计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2007,2(2):18-249 何平压铸壳体试漏机的改进J轮毂设计与制造,2006,5(2): 60-7210 何平压铸壳体试漏机的改进J轮毂设计与制造,2006,4(2):18-25 11丁晨旭,赵燕平汽车零件的密封检测技术J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1,2(4):30-5112 励季年 气密性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 1995 ,4(2):82-9013 龙飞,邢武,盛曾慰气密性检测方法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0,4(3):40-53 14 陈江丹,万雪梅气压式泄漏检测装置及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01,3(1):21-25 15 苏小平,徐诚,王良模 汽车液压零部件定量气密性检测的研究J汽车技术, 2001,5(4):32-4016 E GHoffmanjigs and fixture design MLondon,199017 jigs and Fixtures-standard clamping deviceMichi-gan,1997 18 John JPippengerIndustrial Hydraulics , Third EditionMcGraw Hill , inc ,200319 James EAnders , SrIndustrial Hydraulics TroubleshooingMcGraw Hill , inc ,1980 20 M L Berins, Engineering Handbook of the 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 Inc. , 5th Edition,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MA, p.136 21 Zhu Y , Zhang S and Rong YExperimental study on Fixturing stiffness of slot based modular fixtureTransaction of NAMTI/SME, 1993 22 Yang Yanxi, Liu Ding. Fuzzy simula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A Proceeding of the 4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C, June 10EE14,2002,Shanghai,China,p722-724,IEEE Catalog Number:02Ex527 23 Frederick B, Carrell R M, Alexander E and Vansant G. Singulation of irregular mailpieces by adaptive roboticsA Proc. IEEE Int. Conf.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C,Pennsylvania, USA,1988,1448-1454 24 TONG Bingshu Li Jianming. Product Databa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025 ZHANG Heming, Xiong Guang len. Step Bas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Concurrent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Management 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35, no.2,pp.1-5 February 1999 二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本课题主要对气密性试漏机的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包括机械结构和相关的自动控制要求。从而扩大其自动检测工作范围,减轻工人的劳动。围绕上述目标,本课题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试漏机的支架设计;2、 试漏机水箱设计;3、 试漏机传动设计(含过桥传动和旋转传动);4、 试漏机液压和气动控制要求设计分析。预解决的难题:1、 试漏机压杆的行程控制;2、 过桥轴承的选用;3、 油路块的设计分析。三 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本课题分析方法和设计思路为:收集资料,检索有关文献,完成英文资料翻译撰写开题报告-分析试漏机的运动结构分析试漏机的控制系统要求分析现有结构的缺陷了解机械各种运动结构研究试漏机结构的改进方案试漏机结构改进方案的论证试漏机结构图纸改进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资料汇总课题总结。四 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1.计算机;2.CAD软件3.相关资料和设计手册。五、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3.103.17了解熟悉课题,查阅资料,翻译英文资料;3.183.31撰写开题报告;4.014.07分析气密性试漏机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原理;4.084.14分析现有气密性试漏机的结构问题;4.154.22分析气密性试漏机的结构改进设计方案及论证;4.235.14绘制试漏机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