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名二子说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携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苏洵文章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婉转见长。苏洵的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写法。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1老泉苏洵之号。因苏家有“老人泉”,著名诗人梅尧臣又曾为之作诗,故苏洵自号“老泉”。苏洵通晓先秦诸子百家散文,喜读贾谊、司马迁的作品,尤其对战国策推崇备至。嘉祐年间,得到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称于世。2名联四川眉山县城西南,坐落着我国北宋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三苏祠,有副对联悬挂在大殿两侧: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后一句指三苏的文章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的文章一样流传千古。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轼”、“辙”二字给儿子命名。这是告诫苏轼不要过于外露,告诫苏辙要善于避祸为福,实际上是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实际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1读准字音(1)轮辐(f)(2)轸(zhn)(3)轼(sh)(4)辙(zh)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天下之车莫不由辙:经由(2)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在其中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职(2)辙(3)去(4)乎(5)若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虽然,车仆马毙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一般与“但是”相搭配。5说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6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皆有职乎车:介词结构后置句(2)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名二子说1苏洵为什么用与车辆相关的一些词语为儿子起名?这中间寄寓着对儿子怎样的情怀?答:答案苏洵为大儿子起名为“轼”,轼是车辆中的装饰器件,对车辆无用;为二儿子起名为“辙”,辙就是车辙,更与车辆的作用无关联。苏洵在这里是针对两个儿子的性格特点起名的。劝诫大儿子要多加外饰以免遭祸患,劝诫二儿子要善处祸福之间,又要努力向前。言语间流露着对儿子的深情厚爱。2苏洵对两个儿子有什么不同的希望?结合所了解的知识略作分析。答:答案对苏轼是“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对苏辙是“辙乎,吾知免矣”。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如此处世容易获罪,苏洵语含告诫和担忧。从以后苏轼屡遭贬斥,险致杀身之祸的经历看,此言不谬。苏辙性情冲和淡泊,深沉不露,苏洵由此预见他可以免祸。其后苏辙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得以悠闲安度晚年。由此看来,苏洵是“深知二子”的。该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答: 答案引物托喻,字少蕴深。一门三文豪,苏洵教子有方在唐宋八大家里,苏家独占三席,可以称得上是文坛奇观。李白、杜甫、陶渊明才华出众,可是他们的后代都很平庸,中国古代文坛如果按家庭为单位比赛,冠军非苏家莫属。在苏家,苏轼无疑是代表人物,在唐宋八大家中有实力争夺第一,而苏洵、苏辙在其中则不太出众。不过论对苏家团队崛起的贡献,苏洵是最大的。传说中苏轼、苏辙小时候都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苏洵用了许多办法,都不见效。后来他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当两个儿子在玩耍时,他就躲在一个他们看得见的角落看书。两兄弟好奇,跑过来看老爸偷偷摸摸在干什么。苏洵每每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于是苏轼兄弟更好奇了,想方设法偷老爸的书看。由于本身天资聪慧,他们渐渐都迷上了读书。中国古代盛产严母,比如岳母、孟母,她们在教育领域名气很大,被千古传颂。其实从素质教育角度而言,苏洵善于利用青少年逆反心理,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儿子把读书当成乐趣,这种思路更为科学,效果也更为理想。也许因为中国人在教育上推崇“严”,不太喜欢“慈”,苏洵这位慈父在教育界没有赢得多少名气。除了在家庭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材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在27岁前是不爱学习的,自我感觉却还不错,在第一次进京考试惨败之后终于幡然醒悟。回来后他把自己多年的文稿送进了火炉,搞得满屋黑烟,让邻居们以为失了火。发愤苦读五六年后,苏洵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其时已经三十多岁了。苏洵的成材经历对于“年过三十不学艺”的旧思想是一种否定,论证了多大年纪开始学习都不为晚,不必以年龄作为不学习的借口。作为文人,苏洵颇喜言兵,写了许多用兵方面的文章。由于没有机会参军,这些言论当然最终只是纸上谈兵。应该说苏洵的运气不错,假如皇上真的给他统兵的机会,焉知他不会像赵括一样成为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千古典范。古代文人社会地位通常高于武人,因此文人常常以为打仗是不需要实战经验的。苏洵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写作的目的是“言当世之要”,为了“施之于今”。嘉祐元年,他带着苏轼、苏辙进京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欧阳修赏识后在京城名声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面试,他却推托有病,不肯应诏。此举颇令人费解,联系到苏洵喜欢言兵,或许是出于欲擒故纵的考虑。从诸葛亮开始,文人似乎都在潜意识里期盼着主子三顾茅庐来请自己,似乎这样才有了体面。从苏洵托病来看,他也算是个典型的中国文人。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然而因为苏轼太出名,苏洵的文名相当程度被世人忽略了,可见凡事有利必有弊。一、基础巩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答案(1)作用(2)车厢前供人倚靠的横木(3)车辙,即车轮行进而压出的痕迹(4)在其中(5)这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译文: (2)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译文: 答案(1)即使这样,若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2)天下的车子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而谈到车子的功劳,没有辙的份。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3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为其二子命名,根据文义:轼,是诫子_;辙,是诫子_。答案不要过于锋芒外露要善于避祸为福4试模拟作者的口气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乎,吾知免矣”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谈谈作者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希望。答: 答案“苏轼啊,我担心你直率无所掩饰啊。”“苏辙啊,我知道你能够免于祸害了。”劝诫苏轼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劝诫苏辙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5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答: 答案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主事。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送石昌言为北使引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注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大旆:大旗。介马:披甲的战马。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始数岁,未学也始:开始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答案A解析始:才。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A项中是说二人的亲近。B项中是昌言举进士后的名气影响,是苏洵听到昌言的称赞感到高兴。D项中是说苏洵很晚才求学,虽每天写文,但心中自惭。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为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答案B解析没有反感之意,作者认为石昌言的富贵在情理之中。9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译文: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译文: (3)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 译文: 答案(1)(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2)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3)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参考译文昌言应进士科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上学。回忆当时同一群小孩在我父亲身边嬉戏,昌言从旁边拿枣子和板栗给我吃;我们两家相距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我同他很亲近。昌言应进士科考试后,一天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稍微懂得读书,学习断句、对对子及声韵格律,没有学成功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口里虽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遗憾。此后十多年,昌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我一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变过去的旧习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昌言已在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竟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虏庭,(出发前)竖起了大旗,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慷慨激昂。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言,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富贵没有什么稀奇,我对昌言独自有些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航空器飞行数据记录器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耐磨球段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数字智慧方案5473丨人力资源HR信息化解决方案
- 《化学键的性质》课件
- 2025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项目建议书
- 中学数学课件:正确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
- 找拼音小游戏课件
- 2019-2025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银行管理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大作业参考答案
- TCAICC 001-2024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 人教版一下数学克的认识公开课课件
- 走进重高-培优讲义-数学-八年级-上册-(浙教版)
-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集(共14讲)含答案
- 22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
- 《24时计时法》素养课件
-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课件
- 30题仪表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规范》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