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doc_第1页
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doc_第2页
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doc_第3页
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孩子总是喜欢别人称赞他,这是他们的天性,恰到好处的表扬既是对学生个人的一种激励,又是对全体学生的正面引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荣誉感与自尊心有着不可言喻的积极作用。但过于夸大其辞则会宠坏孩子,仅有赞美教育而缺少挫折教育会使孩子们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难以立足于社会。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参阅相关文献,谈谈表扬与批评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一、表扬方式为主导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对成功的夸奖,在成长过程中,受表扬多的孩子往往容易取得成绩,但也需要讲究方法,讲究艺术性。1.善于表扬。老师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审视学生,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说服教育,效果会更好。在表扬学生时,应该态度诚恳,语言亲切,眼睛应注视学生,切忌面无表情。2.及时表扬。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以强化刺激,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因为在学生心目中,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否则,表扬会使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表扬不会有好的印象,更谈不上起到教育的作用。3.乐于表扬。对学生的表扬应是老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小学生的行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需要表扬学生。须知良好的品质与大的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与环节组成的,要求学生一下子由“差”变优是不现实的,而只要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顺利转优,老师就应乐于表扬学生。4.真实表扬。为了表现自己尊重学生,不论回答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老师总是表扬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赞美之声络绎不绝,一声声的表扬看上去是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可这样的表扬会让学生沾沾自喜,滋生自满情绪。陶行知说过,当我们在赞美学生如何“了不起”时,要想一想他是否真的“了不起”,不要忘了,我们该做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5.具体表扬。表扬越具体越好,如学生这次作业字写得端正,应表扬“你今天做作业字写得很好”,而不是表扬“你真用功”、“你真聪明”,如果笼统地表扬,学生就会认为自己什么都行。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小孩在受到某些表扬后往往会“翘尾巴”。6.多样表扬。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故老师应因人因时因地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创造有利于学生树立优秀品质和行为的环境;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可单独谈心,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对考试进步大的学生,可以发笔记本或钢笔以示奖励,等等。二、批评教育为辅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批评,放任自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往往会事与愿违。提起批评,在人们的脑海中有一种固定模式,那就是教师异常严肃,对犯错学生训斥一顿,学生因慑于老师的威严而收敛。这种批评方式老师们常用,原因是能“立竿见影”,杀鸡儆猴,但这种速效就像西药治病一样,副作用很大。常用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情感由敬到怕、由怕到烦、由烦到恨,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对此学科失去兴趣。因此,老师、家长要善于分清是非,注意掌握技巧。1.以理服人的批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小学阶段也正是培养他们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事实为依据,用道理以启迪,“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老师要以“爱”为核心,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用和风细雨的手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千万别带有个人偏见,采用粗暴手段。2.有的放矢的批评。学生的个性特征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在教育过程中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对自尊心强的要用“商讨式”,对上进的要用“鞭策式”,对不思进取的要用“鼓励式”,对学习拖拉的要用“触动式”,对好胜心强的要用“冷处理式”。总之,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矫正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错误的性质及危害性,进而引起内心的自责和内疚感。3.合适时间、地点的批评。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在批评时应当选择合适时间、地点,目的是既要达到教育作用,又要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底线是保护他们追求进步的自尊心。总之,小学教育既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