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课件_第1页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课件_第2页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课件_第3页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课件_第4页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1 泌尿外科2017年02月23日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2 一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 衣帽每周更换1次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 持续使用4小时要更换 3 病房与诊室保持整洁 4 病床应湿式清扫 一床一套 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 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 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5 患者床单 被套 枕套每周更换1次 随脏随换 患者出院转科后枕芯 棉胎 垫被要消毒 若被血液 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药杯 便器固定专用 不得重复使用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3 6 建立门诊预诊分诊制度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 应指定诊室诊治 并及时对所污染的物品及场所消毒 病房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 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 7 各种治疗 护理 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 感染伤口 隔离伤口依次进行 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 气性坏疽 破伤风等应就地 诊室或病室 严格隔离 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不得进入治疗室 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防渗漏的污物袋内 及时处理8 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用品先去污染 彻底清洗干净 再消毒或灭菌9 体温计 治疗盘等物品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 雾化器 呼吸治疗装置等器材 必须每日消毒 用毕终末消毒 干燥保存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4 10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 过期重新灭菌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 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11 碘酒 酒精应密封保存 每周更换2次 无菌敷料包中的灭菌物品 棉球 纱布等 一经打开 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12 垃圾及时分类处理 医疗废物放置标识 封闭运送作无害化处理 杜绝医疗废物回流市场 13 特殊区域 治疗室 处置室 手术室 供应室 内镜室等 布局合理 分区明确 标识清楚 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14 收治传染病患者时安排单间 食品 物品不混用 不互串病房 严格探视陪住制度 物体表面及地面应每天用消毒剂消毒1 2次 如遇分泌物 血液污染时即刻消毒 床单 被套 衣物应与其他患者分开收集 消毒 洗涤 用后的器械 用品等均应先消毒 后清洗 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 尸体必须消毒处理 尽快火化 终末消毒有记录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5 二 无菌物品 药液开启后使用时间 1 无菌纱布 棉球开启后应注明开启时间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 无菌盘须注明开始使用时间 每4小时更换一次 3 抽出药液如未能及时注射 应注明抽吸时间 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4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要注明抽吸时间 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5 使用裸蒸灭菌的无菌器械 裸放无菌盘内 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6 含氯消毒液要求现配现用 使用中要加盖保存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使用中的戊二醛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6 7 碘伏 酒精开启后有效期为7天 500ML 8 手消毒液开启后有效期为30天9 胰岛素开启后有效期为7天10 棉签开启后有效期为24小时 11 肌肉注射 皮试液配制有效时间为2小时12 无菌物品储存柜 包括药品柜 液体柜 距离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以上 距墙壁5cm以上 不得将纸箱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7 三 冰箱消毒管理 1 冷藏室温应恒定在2 8度 监测温度 每天用干净抹布擦拭一次 每周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清洁消毒一次 每周除霜一次 如冰箱有积水 污迹随时清理 保持冰箱干净整洁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8 四 体温计的消毒方法 1 体温表收回后 置于浸泡容器中 500mg L有效氯 浸泡30分钟 2 护士戴无菌手套后 将体温表取出 体温表甩至35度以下 用清水冲洗 3 再将体温表用无菌纱布擦干放于干燥容器 中 备用浸泡容器 每日更换消毒液 容器每周更换消毒一次 注意事项 凡误差在0 2度以上或玻璃管有裂痕的不能再使用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9 五 医院废物的分类收集与运送管理 1 医疗废物的处理2 医疗废物储放时间不得超过天 日产日清理 包装物或容器的3 4时 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 严密 如包装物或容器被污染应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10 六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1 接触以空气传播的疾病 如肺结核 水痘等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 有条件时 应收住单间 或同种感染病人住院病室 3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病房时 应戴帽子 医用防护口罩 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 及时更换 4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 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5 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6 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时戴手套 7 保持门窗关闭 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8 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 陪护人员串门 病情容许时戴外科口罩外出 9 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 医疗废物密封运送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11 七 标准预防及个人防护 1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 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 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 也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 强调双向防护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接触隔离 蓝色 空气隔离 黄色 和飞沫隔离 粉红色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 12 2 在标准预防基础上 还需根据导致感染风险程度评估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脱手套后洗手 2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 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护目镜 穿隔离衣 3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护目镜 穿隔离衣 4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护目镜 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 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 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 处理所有的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