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地税及审计影响的思考 _第1页
营改增对地税及审计影响的思考 _第2页
营改增对地税及审计影响的思考 _第3页
营改增对地税及审计影响的思考 _第4页
营改增对地税及审计影响的思考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营改增对地税及审计影响的思考自2013年8月1日起,国家开始先后将交通运输、部分现代服务、邮政、电信等行业纳入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直到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场仅次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实现了增值税的全覆盖。这就意味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这些对地方税收收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行业也将纳入“营改增”。可以预见的局面将是对地税贡献突出、影响深远的营业税将结束辉煌成为历史,地税系统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迎来全新的挑战。因此,准确分析“营改增”后对地方税收征管的影响,做好审计工作的应对,也成为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的影响地税收入明显减少。多年来,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源的主体和支柱,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收入的稳定性、管理的可控性、对相关税种的带动性、对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都是其他地方税种所无法比肩的,因此一旦改为增值税征收,地税收入将出现雪崩式下滑,并由此对地税部门带来一系列影响。截止到2015年11月,区前后共四次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累计17163户企业纳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营改增”试点的范围。2014年,区改征增值税完成521亿元,2015年改征增值税完成652亿元。随着2016年营改增的全覆盖,预计2016年区营业税收入将会进一步减少,对区地方税收收入任务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营改增产生的“蝴蝶效应”导致其他税费流失。一是随营业税附征的城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附税,全面移交国税后随增值税附征,加之与国税部门的信息无法实时交换,只能依靠定期比对补征的方式弥补,时间滞后且增加额外工作量,漏征漏管的风险增大。二是按照规定,新办企业的所得税管辖权是随着主体税种走,全面实行营改增后,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全部划归国税征管,地税部门管辖的户数将面临萎缩。三是由于缺乏营改增户的管理手段,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户、“以票控税”的个体工商户、建筑安装企业附征的所得税流失,地税部门代征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随之下降。征管模式面临重构。营改增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缴纳方式,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由国税征收,其余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依然由地税部门管理,地税部门肩负的征收和管理责任并未减轻。地税部门行之有效的“以票控税”手段随营改增后失去功效,由于国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税管理自成体系,大量的基础信息不能共享,造成零散户纳税人在国税取得增值税发票后可能会无视地税部门管理,选择性避开申报地方税费环节,相关企业所得税、城建税等地税收入难以保证,征管难度加大。二、营改增模式下地税审计方式的转变对附税的审计。现行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税与其他税种不同,没有独立的征税对象或税基,而是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实际缴纳的税额之和为计税依据。营改增后,原有的营业税纳税人在缴纳附税时在国税部门实行单独申报,计税依据全部在国税部门,地税部门很难实现源头控管,无法从地税部门自身掌握的信息来预测收入。因此建议这部分采取趋势分析法来筛选疑点然后选取重点进行核实。即通过移动平均法对营改增后的附税收入进行预测然后与实际入库值进行比较,然后选取差额比较大的月份来进行核实,然后再将此月的纳税企业再次进行移动平均预测,然后选取预测与实际入库差距比较大的即为审计疑点,将这部分企业的纳税申报与国税进行核实并确定是否最终少缴漏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对营业税欠税追缴的审计。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不等于营业税就彻底消亡,而从营业税的后续管理来看,按照税法“实体从旧”的法律适用原则,“营改增”前发生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行为仍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应依法履行营业税纳税义务;对于在“营改增”前已发生但未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相关经济活动,在法定追溯期和追征期内仍负有监管职责。因此在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历年欠缴的营业税并进行延伸追缴,此外还需要格外关注2016年1至4月本地区纳税人营业税征缴情况,避免企业“打时间差”、“钻空子”。对土地增值税的审计。营改增后并不是意味着土地增值税也随之消失,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后,由地税部门征收的主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由国税部门征收,作为附税的土地增值税仍由地税部门征收,这就在实际征管中出现“共管户”。而在以前的审计中,我们一般通过比对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否一致来核实是否存在少缴漏缴营业税或者土地增值税,而营改增后就无法将营业税改增增值税这一部分计税依据进行统计进而也无法比较两者计税依据是否一致问题。因此,在今后土地增值税审计上,建议分为两步走。对于未清算而预缴土地增值税的企业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以将其申报报表作为补充资料,将其利润表里的营业收入作为参考指标与土地增值税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