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八) 化学反应与热能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CH2OCOH2CZn2H=Zn2H2D2NaOHH2SO4=Na2SO42H2O解析:选BA和D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图示可以表示吸热反应的是()解析:选AA项,图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正确;B项,图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错误;C项,锌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浓硫酸稀释放热,但属于物理变化,错误。3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2的能量一定高于2 mol SO2的能量B2 mol SO2和1 mol 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2 mol SO3的总能量C1 mol SO2的能量一定高于1 mol 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解析:选B1 mol O2的能量不一定高于2 mol SO2的能量,A错误;已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2 mol SO2和1 mol O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SO3的总能量,B正确;1 mol SO2的能量也不一定高于1 mol SO3的能量,C错误;该反应虽是放热反应,但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D错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解析:选A氧气不充分时,化石燃料会不完全燃烧,A错误;化石燃料中含碳、硫等元素,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B正确;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可使燃烧效率更高,C正确;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增加了氧气与燃料的接触面积,燃烧效率更高,D正确。5已知断开1 mol H2(g)中HH键需要吸收436 kJ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断开1 mol HCl(g)中的HCl键要吸收432 kJ能量B生成1 mol Cl2(g)中的ClCl键放出243 kJ能量CH2(g)Cl2(g)=2HCl(g)H864 kJmol1DHCl(g)=H2(g)Cl2(g)H92.5 kJmol1解析:选C由图知,断开1 mol HCl键要吸收864 kJ432 kJ能量,A项正确;设生成1 mol Cl2(g)中的ClCl键放出能量为E(ClCl),则436 kJE(ClCl)679 kJ,可得E(ClCl)243 kJ,B项正确;由图知,H2(g)Cl2(g)=2HCl(g)H(679864)kJmol1185 kJmol1,则HCl(g)=H2(g)Cl2(g)H92.5 kJmol1,C错误,D正确。6.如图所示,对于A生成C的反应,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进行时,一定有能量放出CA物质比C物质稳定D该反应肯定很容易,不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解析:选B据图可知,反应物A的能量大于生成物C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进行时,一定有能量释放,A错误,B正确;A物质的能量高于C,则A不如C稳定,C错误;放热反应并不一定很容易进行, 也可能需加热等反应条件,D错误。7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ABC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解析:选A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导致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反应放热,A错误;由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装置内温度升高,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8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E1,生成物总能量为E2,如果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看成是物质内部的能量与热能之间进行转变。则:(1)若E1E2,则该反应为_热反应,该反应的过程可看成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_能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2)若E1E2,则该反应为_热反应,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需要_才能转化成生成物。该反应过程可看成是_的过程。解析:(1)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理解为“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释放出来。(2)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时需吸收能量,可理解为热能转化为物质内部能量而被“储存”起来。答案:(1)放热(2)吸吸收能量热能转化为物质内部能量而被“储存”起来9已知2 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热量,反应的方程式是2H2(g)O2(g)=2H2O(l)。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填“”“”或“”)572 kJ。(3)与化石燃料相比,利用氢能源有很多优点,请说出其中一点_。解析:(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小于反应物能量总和。(2)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即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小于572 kJ。(3)与化石燃料相比,利用氢能源有很多优点,如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燃烧热值高等。答案:(1)小于(2)(3)热值高(或清洁,无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10.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再用胶头滴管滴入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O2和H2O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2O2的总能量。解析: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O2和H2O的总能量小于H2O2的总能量;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答案:(1)试管内有气泡冒出,烧杯内溶液变浑浊(2)H2O2分解放出O2,该反应放热,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的温度升高而析出氢氧化钙晶体(3)2H2O22H2OO2(4)小于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1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 kPa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总能量高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物理变化解析:选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性强,A正确,B错误;根据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能,说明1 mol石墨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低,C错误;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D错误。2据人民网报道,有一集团拟在太空建立巨大的激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气,其反应式可表示为2H2O2H2O2。有下列几种说法: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氢气是一级能源;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ABC D解析:选C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氢气是二级能源;温室效应主要是CO2气体导致的,使用氢气作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利用多余二氧化碳与氢气,生成甲醇,可以做能源,实现变废为宝。3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储存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FFNF键能/(kJmol1)946.0154.828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应N2(g)3F2(g)=2NF3(g)为吸热反应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解析:选B断裂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A错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正确;反应N2(g)3F2(g)=2NF3(g)中断开旧键吸收能量为946.0 kJ154.8 kJmol13 mol1 410.4 kJ,形成新键时放出能量为283.0 kJmol16 mol1 698 kJ,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必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错误。4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1 mol白磷反应放出的热量,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 kJB(4c12b6a5d) kJC(4c12b4a5d) kJD(4a5d4c12b) kJ解析:选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放出热量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的总能量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总能量。该反应中断裂6 mol PP键和5 mol OO键和12 mol PO键;故该反应中放出能量(4c12b)kJ(6a5d)kJ(4c12b6a5d) kJ。5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键、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151 kJ、299 kJ。则由1 mol 氢气和1 mol 碘反应生成HI会_(填“放出”或“吸收”)_kJ的热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将_转化为_。(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物质燃烧炸药爆炸酸碱中和反应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食物因氧化而腐败Ba(OH)28H2O与NH4Cl反应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答案:(1)放热(2)放出11化学能热能(3)6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X溶液是_,滴入的量一般为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乙同学的理由是_。(2)丙同学利用“保温瓶式量热计”(图略),测出10 mL 10%氢氧化钠溶液和不同体积的10%盐酸混合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见下表(假设两溶液密度相同)。加入盐酸的体积(V)/mL24681012141618溶液温度变化(t)/5.29.612.016.018.216.715.714.713.7就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盐酸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内部审计服务合同
- 安全日培训学习课件
- 一号车库租赁合同3篇
- 瑞安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课件
- 东莞工程打井方案报价(3篇)
- 店铺改造提升工程方案(3篇)
- 球车安全培训课件
- 乐山鑫金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年存栏200万羽蛋鸡项目环评报告
- 猫郑振泽课件
- 猫狗体外驱虫知识培训课件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医院培训课件:《胰岛素规范化注射》
- 木材加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考核试卷
- 《布病防控知识》课件
- 低空经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研究
- 保育员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完整版)
- 贵州省遵义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模拟((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路灯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024年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版) 第三章 流动资产
- ps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