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变计算及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焓变计算及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焓变计算及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焓变计算及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焓变计算及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冶金热力学1 1冶金反应焓变计算及应用1 2标准吉布斯自有能变化的计算及应用1 3埃林汉 Ellingham 图及其应用1 4活度与活度系数1 5热力学在冶金中应用实例 1 冶金热力学 内容 反应的方向 限度和可能性对象 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宏观体系 不适合微观对象理论依据 热力学三大定律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与转化 焓变第二 三定律 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吉布斯自有能变化方法 体系始 末态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2 1 1冶金反应焓变计算及应用 研究化学反应 溶液生成 物态变化 如晶型转变 熔化或蒸发等 以及其他物理变化和化学过程产生热效应的内容 称为热化学 冶金反应焓变的计算实际上是冶金热化学的主要内容 冶金反应的特点是高温 多相 为了获得高温 依赖于物理热和化学热 高炉炼铁为半自热熔炼 其热量来源既有物理热 又有化学热 电炉炼钢则需要电能转变为热能 而转炉炼钢则为自热熔炼 主要的热源是化学热 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为例 把1350 的铁水升温到1650 主要依赖于铁水中的 Si Mn C 等元素氧化反应放热 即由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要控制氧气顶吹转炉的温度 需要进行冶金热化学计算 热平衡计算 温度偏高加降温剂 如废钢等 温度偏低则要加入提温剂 如硅铁等 以达到控制冶炼过程的目的 总之 金属的提取过程一般都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因此 计算冶金反应焓变 不仅有理论意义 还有实际意义 3 1 1 1物理热的计算纯物质的焓变计算 一是利用热容 二是应用相对焓 用恒压热容计算纯物质的焓变一定量的物质升高一度所吸收的热量 称为热容 C 单位为J K 1 若物质的量以kg g 计 则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质量热容 用c表示 若质量是1kg g 则称为比质量热容 单位是J K 1 kg g 1 若物质的量为一摩尔 则称为摩尔热容 用Cm表示 单位是J K 1 mol 1 对于成分不变的均相体系 包括纯物质 在等压过程中的热容称为定压热容 Cp 在等容过程中的热容称为定容热容 Cv 物理热计算 4 物理热计算 在恒压下加热某物质 温度由T1升高到T2 对式 1 积分即得到该物质加热过程中所吸收的物理热 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时 必须考虑相变焓 及相变前后同一物质的定压热容不同 因此 计算公式需改写为 1 2 3 5 一定量的物质在恒温 恒压下发生相变化时与环境交换的热称为相变焓 相变焓包括固态物质由一种晶型转变成另一种晶型时晶型转化焓 固体变为液体 或液体变为固体 熔化焓或凝固焓 由液体变为气体 或气体变为液体 蒸发焓 气化焓 或冷凝焓 及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 或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 升华焓 物理热计算 由此可见 将固态1mol某纯物质在恒压下由298K加热到温度T时 期间经固态相变 固 液 液 气变化 其所需的全部热量的计算式为 4 6 物理热计算 利用摩尔标准相对焓 计算纯物质的焓变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量热给出了纯物质在298K时的热化学常数 所以 积分下限常定为298K 于是 称为摩尔标准相对焓 即1mol物质在常压下从 298K加热到K时所吸收的热量 若物质的量为nmol 其相对焓为 7 如在变温过程中有相变发生 则 物理热计算 如得到T1 T2温度时的摩尔标准相对焓 则可求得T1 T2范围内的焓变 8 1 1 2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在化学反应进行的同时 往往有放热和吸热现象伴随着发生 在恒压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决定于反应的进度 定义为反应的摩尔焓变 即反应进行到生成或消耗1mol某物质时的焓变 其单位为J mol 1 如果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处于标准状态 此时反应焓变就称为标准焓变 记为 压力对凝聚态物质的焓变影响不大 可认为 9 利用盖斯 Hess 定律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1840年赫斯 Hess 总结了大量的实验结果 提出了一条定律 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下 化学反应焓变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末态 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即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焓变相同 化学反应焓变可以用量热法 测量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 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关系等方法进行实验测定 然而 化学反应种类极多 不可能一一测量 而且有些化学反应或反应速度极慢 或反应温度太高 或伴有副反应等等 使测量难以实现 因此 要利用已知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进行计算 10 赫斯定律奠定了热化学的基础 它使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像代数方程式那样进行运算 从而 可以根据已经准确测定的反应焓变来计算难于测定 甚至是不能测定的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例 已知2000K时 反应 求反应 焓变 11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C s O2始态 CO2终态 根据赫斯定律 在恒温 恒压下 途径I和II的反应焓变相同 117 755kJ mol 12 利用基尔霍夫 Kirchhoff 公式积分计算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反应的等压热容差 即生成物的热容总和减去反应物的热容总和 化学反应计量数 对于反应物取负号 生成物取正号 Cp a bT cT 2 dT2 eT 3 C D E依次类推 若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温度从298K变到TK时 而且各物质均无相变 式 5 定积分得 5 6 13 为室温下标准反应焓 可由纯物质的标准生成焓计算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在标准压力和一定的反应温度下 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焓变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由盖斯定律可推得 对任意化学反应 标准焓变可写成 7 若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中在变温过程中有一个或几个发生相变 则应考虑相变焓和相变前后物质的定压热容不同 14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8 对相变焓 生成物质发生相变取正号 反应物发生相变取负号 例题四氯化钛镁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钛TiCl4 g 2Mg s Ti s 2MgCl2 s 试计算TiCl4和Mg在1000K反应时的焓变 已知下列数据 15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16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解根据巳知数据 在1000K以下经过了两个相变 即923KMg熔化 987KMgCl2熔化 因此 相应的热容差有 298 923K 923 987K 987 1155K 首先计算上述三个热容差 求室温下的焓变 519 6 第二步计算 17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代入数据得 该式适用于987 1155K范围内 计算任一温度下镁热还原TiCl4反应焓变 将T 1000K代入上式 即可求出1000K的反应焓变 433950 18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利用相对焓 焓变的计算比较繁琐 利用相对焓进行计算 则比较简单 目前已有的热力学数据手册 列出上千种物质的相对焓 利用相对焓计算某温度下反应的焓变公式为 9 例题用氢还原三氧化钨制取钨粉反应为 1 2 19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巳知各物质在1100K时的相对焓如表1 2所示 试计算1100K时各反应的焓变 表1 21100K时各物质的相对焓 解根据式 9 得 589690 242460 842910 57490 30150 76280 23840 1720 20 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同理 由上述计算结果不难看出 用氢还原钨的氧化物制取钨粉为吸热反应 因此 在还原工艺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供热措施 21 热化学应用 1 1 3热化学应用实例 材料和冶金过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错综复杂 故各类反应的焓变的计算也比较复杂 因此 往往需要把条件进行简化才能进行运算 最高反应温度 理论温度 计算 利用基尔霍夫公式计算化学反应焓变 前提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温度相同 为了使化学反应温度保持恒定 过程放出的热要及时散出 对吸热反应则必须及时供给热量 如果化学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 或因反应进行得快 过程所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出 此时也可视为绝热过程 在类似的体系中 温度将发生变化 对于放热反应 生成物将吸收过程发出的热 使自身温度高于反应温度 如果已知反应的焓变 以及生成物热容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即可计算该体系的最终温度 该温度称为最高反应温度 又叫理论最高反应温度 对燃烧反应 就称为理论燃烧温度 绝热过程是理想过程 实际上体系和环境发生能量交换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反应所能达到的实际温度总是低于理论最高温度 22 热化学应用 计算放热反应的理论最高温度 非等温过程焓变的计算 一般假定 1 反应按化学计量比发生 2 反应结束时反应器中不再有反应物 因此 可认为反应热全部用于加热生成物 使生成物温度升高 计算理论最高温度的方法是理论热平衡 例题镁还原制钛的总反应为TiCl4 g 2Mg s Ti s 2MgCl2 s 1 当反应在298K 恒压下发生 2 当反应物TiCl4和Mg分别预热至1000K 再使它们接触发生反应 试用第一节的数据表 用试算法计算最高反应温度 23 热化学应用 解 1 计算反应TiCl4 g 2Mg s Ti s 2MgCl2 s 在298K发生反应时 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该反应在298K时的反应焓为 519 65kJ 此反应产生的热全部用于加热生成物Ti和MgCl2 使其温度升至TK 运用理论热平衡方程得 519650 由相对焓定义式积分可得到各纯物质在各温度段的相对焓 钛的相对焓计算如下 298 1155K 当1155K时 转变成 24 热化学应用 1155 1933K 当1933K时 熔化 J mol 1 1933 3575K MgCl2的相对焓计算如下 298 987K 当987K时 25 热化学应用 987 1691K 当1691K时 1691 2000K 计算不同温度段生成物相对焓之和 298 987K 当987K时 298 987 1155 1691 1933 26 热化学应用 987 1155K 当1155K时 1155 1691K 当1691K时 1691 1933K 当1691K时 27 热化学应用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 298K时Mg s 还原TiCl4 g 反应放出的热量 519 65kJ 大于加热生成物2MgCl2 l 和到1691K所吸收的热量 372 73kJ 但小于加热生成物和2MgCl2 g 到1691K气化所需吸收的热量 685 19kJ 因此 最高反应温度介于MgCl2液态与气化温度之间 即生成物的最终温度为1691K 28 热化学应用 2 计算当TiCl4 g 和Mg均预热到1000K 再使其接触引发反应 所能达到的最高反应温度 1000K 298K 298K 29 热化学应用 在此条件下 热平衡方程为 用试差法计算最高反应温度 若生成物加热至T 1600K时 则 30 热化学应用 若生成物加热至1700K时 则 因此 生成物的最高反应温必定在1600 1700K之间 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此温度 Tmax 1600 1689K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 镁热还原TiCl4制取海绵钛的反应 若不排出余热 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理论温度已接近MgCl2的沸点 1691K 远超过了Mg的沸点 因此 反应开始后 排出余热是控制工艺过程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 镁热还原TiCl4工艺通常控制在900 左右 防止了镁的蒸发和高温下Ti与反应器作用生成Fe Ti合金 31 热化学应用 炼钢过程中元素氧化发热能力计算 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所需的热量来源 一是加入转炉内1350 左右的铁水带来的物理热 但主要还是在吹炼过程中 铁水中各元素 C Si Mn P Fe 等氧化反应放出的化学热 虽然炉渣 炉气 炉衬等升温消耗一定热量 但过程产生的化学热仍过剩 因此 在氧气转炉炼钢过程中要加入冷却剂 借以消耗多余的热量 例题要计算铁水的总化学热 必须了解各元素氧化发热能力 当转炉开吹后 吹入298K的氧 溶解在铁水中的 Si Mn 优先氧化 并释放化学热 使铁水温度升高 当炉温达到1400 左右时 大量溶解在铁水当中的 C 开始氧化 约90 的 C 被氧化成CO 10 被氧化成CO2 现以 C 氧化成CO为例 计算当铁水中碳由w C 为1 降至0 1 时将使炼钢熔池温度升高多少度 并计算添加废钢的冷却效果 32 热化学应用 解该问题属非等温条件下焓变的计算 1 计算 C 氧化放出的热量 33 热化学应用 物理热 化学热 可从前面介绍的计算方法求得 将1mol C 氧化放热量折合成1kg C 的放热量 kJ 34 热化学应用 2 计算氧化1 C时 炼钢熔池温升值 碳氧化所产生的化学热不仅使钢水升温 而且也使炉渣 炉衬同时升温 通常 渣量 Qsl 约为钢水量 Qst 的15 被熔池加热部分炉衬 约为钢水量的10 并忽略其他的热损失 含 C 1 钢水 1kg C 对应99kgFe 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