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上学期).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上学期).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上学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练习。(一) ( l )一顿夹七杂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2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说:“噫,好了!我中了! ( 3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 4 )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拍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1 段( l )和段( 2)塑造人物形象时,依次侧重运用了( )A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B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C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D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 2 范进受了无数的奚落、挖苦,但还是想:“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他到底追求什么?_。3 在世俗眼光里,举人是文曲下凡,了不得。可在 范进中举 中的这位举人却丑态百出。任屠户辱骂,最后竟疯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_。 4 范进终于中举了,看了榜,“笑了一声,说:噫,好了!我中了! ,这“好了”二字的意思是_。5 这 4 段文字,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共同的特点是夸张。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二)案子到了乡法庭,张庭长正捉摸着怎么判呢,党委来电话让他去,张庭长吓一跳,以为又出了什么漏子,到了那儿,才知道是让他陪客。张庭长感到奇怪,县工商局的谭副局长检查工作,为什么要让他作陪?张庭长的疑问在席间才解开:谭副局长当着乡领导的面向张庭长敬了三杯酒,请他认真审一下这件案子,原来郑大逵是他表弟。张庭长心里有了底,正想按郑大逵状子的要求来判,却又接到了县法院的副院长老常的电话,要张庭长一定帮帮武贵祥。张庭长掂量来据量去,觉得这双方都不能得罪,便把这案子暂时压了起来。起先,武贵祥和郑大逵还天天来催,一副势不两立的样子。张庭长只是拖,县里来电话也不接。到了割麦子的时候,武、郑双方谁也顾不上了。割完麦子后,郑大逵和武贵祥双双来到法院,说是谁也不告谁了。张庭长一问,才知武贵祥从驴蹄子下救出了郑大逵的宝贝儿子,郑大道当天便帮武贵祥扛麦子,晚饭两家凑到一块吃。郑大逵解释说这树绝对不是他砍的。武贵祥说别再提这树了,砍了好。张庭长很高兴,马上让他们撤了诉,也没收手续费。张庭长觉得这样挺好,谁知告诉谭副局长时,谭副局长气得直拍桌子,说这官司明明郑大逵有理,为什么要撤诉。老常听完电话后也气得跺脚,埋怨张庭长怎么这么糊涂,为什么就不能替武贵祥索回砍树的损失。张庭长心里说,人家事主都和好了,你们俩较的什么劲儿!他哪里知道谭副局长和常副院长为这件案子的事已翻了脸,都扬言一定要胜了对方。这事儿已在县城机关内闹得沸沸扬扬。 6 根据所选语段,推测事情的起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_。7 从第 3 自然段看,张庭长判案的标准是_。8 有一句可以解释“张庭长只是拖,县里来电话也不接”的原因,用波浪线画出来。9 解释下列词语。 势不两立: 沸沸扬扬: 10 根据第 5 自然段的内容,概括郑大逵和武贵祥的性格特征。11 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小说的主人公是郑大逵武贵祥,主题是表现他们先兵后礼,互帮互助的性格。 B 小说的主人公是张庭长,他是以权谋私、徇情枉法的牺牲品。 C 小说的主人公是谭副局长和常副院长,小说揭露了他们以权谋私、无视纪律、死要面子的丑恶。 D 小说的主人公包括郑、武、谭、常等人,他们对表现小说主题都有作用。(三) 在一个雨雪霏霏的日子,我收到了小妹从家乡寄来的母亲的一帧照片。凝望照片上母亲慈祥的面孔,我心底顿时生出诸多温暖,驱散了身体上的寒意。我的心也随着回程的信飞到了温馨的家园。 母亲苍老了许多,才四十多岁,看起来竟像六十来岁的老人。沧桑似利刃增刻了她的皱纹,岁月如严霜增添了她的白发。 20 年来,母亲干着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承受着连男人也难以忍受的精神压力。她用羸弱的身躯苦苦支撑起一个贫困但很祥和的家庭。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明白上学的重要性。她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坚持供养我们姐弟上学。 1993 年祖母祖父相继去世,父亲不堪重负病倒了。家里负债累累,生活异常拮据。开学的日子日益逼近了,家里连吃盐的零钱也没有。看着日渐消瘦的母亲和本村日渐增多的少年打工仔,作为长女的我产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母亲第一次含泪打了我。翌日,母亲步行到十里外的血站卖了血,为我缴上了学费。望着脸色蜡黄的母亲,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母亲用血延续了我的学业,重塑了我的信念和人格。 母亲的辛勤能干、吃苦耐劳,在全村是出了名的。她总是第一个起床,早早做完饭后下田地干活,日落很久才回来。可以说是披星戴月、栉风沐雨。霜降那天,冻得瑟瑟发抖的我顶着凛冽的朔风返家拿衣服。路过那块母亲经常在周末等候我的棉田,我看见一个消瘦而又熟悉的背影正在专心致志地捡拾被人遗弃的烂棉花。啊,是母亲。“妈妈!”母亲慈祥地朝我笑了笑:“丢掉挺可惜的,捡些为你做被褥。”我不由泪水盈眶,为了多卖些钱还债,母亲把家里的棉花几乎卖净了。 母亲俭朴、善良。几乎每年春节我和弟妹都添一身新衣服,而母亲和父亲却好几年穿着破旧但整洁的衣服。有个失去母亲的叫瑛的女孩,在她上学那天母亲还特地为她买了一身新衣服并缝制了一个新书包。 经过刻苦攻读,我有幸挤过独木桥迈进了大学殿堂。然而为了节省往返路费,母亲只能让我少回家多寄信 在这风雪飘飘的日子里,我在异乡望眼欲穿,守望母亲。 12 给加点字注音。 一帧( ) 温馨( ) 羸弱( ) 拮据( ) 翌日( ) 栉风沐雨( ) 13 . “母亲第一次含泪打了我”是因为( ) A . “我”不愿意读书,“母亲”很生气。 B . “母亲”明白上学的重要性,无论家庭生活多么困难也要让我上学。 C . “母亲”对生活无望的一种发泄。 D . “母亲”对我很失望。 14 第 段的中心句是: 15 第 段中,“母亲”具有的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其具体事例有哪些?16 下列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看起来竟像六十来岁的老人。 B 沧桑似利刃增刻了她的皱纹。 C 岁月如严霜增添了她的白发。 D 我有幸挤过独木桥迈进了大学的殿堂。 17 通过新闻记者这篇文章,你认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8 这篇文章最恰当的题目应该是( ) A 怀念母亲 B 母亲的美德 C 母亲的一生 D 守望母亲(四) 1968 年,蒙哥马利将军 81 岁了。这一年,将军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要求:一定要佩戴帝国剑参加国会开幕典礼。帝国剑是英国政府给予功勋卓著的军官的一种崇高而特殊的荣誉,但按礼宾规定,戴国剑有一套严格的要求、国剑很长而且非常笨重,佩剑人员必须举着它从皇家画廊走到上议院,在女王讲话时,佩剑人也要将它举起并不能有丝毫的摇晃。要完成这一整套的仪式,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也感到非常吃力。将军周围的人都劝这位 81 岁的老人放弃这个想法。但蒙哥马利拒绝了。他说,他没有老,他要试一下自己的体力。将军佩剑出场。他手中举着的是一柄剑,但在他自己的心中和别人的眼里,这柄剑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一个军人对荣誉的尊敬和对自己的军人本色的骄傲。英雄和美人一样,都是有敌人的:而英雄和美人的敌人都是岁月。将军毕竟老了, 81 年的时间足以将沧海变为桑田。英雄或许可以抗拒一切,但他惟一战胜不了的敌人就是时间。在女王讲话的时候,蒙哥马利手中的剑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接下来,晃动的不仅是将军的剑,而且还有将军本人了。女王停止了自己的讲话,将军被人扶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国会开幕典礼在继续进行,而蒙哥马利却从会场上消失了。没有人注意到将军的离去,人们只知道那个白发老者直到耄耋之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军人本色挑战自己并且不怕失败。 (作者舟舟)19 蒙哥马利将军为什么提出“一定要佩戴帝国剑参加国会开幕典礼”的要求?用文中第 2 段中的语句回答。20 本文第 3 段中的两个短语准确地写出蒙哥马利将军佩剑出场时的内心活动,它们分别是:21 阅读文中画横线语句,本文第 2 段中与它照应的语句是:22 本文使用了顺叙的方法,从将军的行动中找出 4 处能表明这种记叙顺序的语句,将它们依次写下来。第(1)处:第(2)处:第(3)处:第(4)处:二、作文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正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书写认真。附:参考答案一、(一)1、A 2、范进一生追求的是“中举”,是功名利禄。3、通过鲜明的对比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4、一旦“中举”,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5、对当时读书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欣喜若狂的普遍心理的辛辣讽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二)6、郑大逵与武贵祥因树的纠纷而闹官司。7、以权力的大小来判断谁赢谁输。8、张庭长掂量来掂量去压了起来。9、指敌对的事物同时存在。 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10、淳朴、不计前嫌。11、C(三)12、zhn xn li ji j y zh13、B14、母亲用血延续了我的学业,重塑了我的信念和人格。 记叙。15、辛勤能干,吃苦耐劳。总是第一个起床, 早早做完饭下田地干活,日落很久才回来。捡拾被人遗弃的烂棉花。16、A17、“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