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药方法PK PD_第1页
不同给药方法PK PD_第2页
不同给药方法PK PD_第3页
不同给药方法PK PD_第4页
不同给药方法PK P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给药方法对美罗培南PK PD参数影响 PK PD参数描述基本知识 1 2 小结 3 内容 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法对PK PD参数影响 抗菌药物的PK PD参数 c 常用PK参数 血浆半衰期 t2 1 表观分布容积 Vd 曲线下而积 AUC 达峰时间 Tmax 达峰浓度 Cmax PAE 抗生素后效应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 当药物清除后 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王睿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版 262 263 AUC MIC AUIC Cmax MIC T MIC AUC MIC AUIC 指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中MIC以上的AUC部分 Cmax MIC 抗菌药物血药峰浓度 Cmax 与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比值 T MIC 表示在给药后 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持续时间 PK PD结合模型能描述和预测一定剂量方案下药物的效应时间过程 科学的揭示药物剂量 相应时间与机体的效应关系 王睿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版 262 263 T MIC C t Cmax AUC MIC AUIC MIC Cmax Cmax MIC PAE 王睿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版 262 263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与药物在体内大于对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时间相关 与血药峰浓度关系并不密切 当血药浓度 致病菌4 5MIC时 其杀菌效果便达到饱和程度 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杀菌效应也不再增加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Cmax 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 即血药峰浓度越高 清除致病菌的作用越强 这类可以通过提高血药峰浓度来提高临床疗效 C C 4 5MIC 效应 效应 不良反应 王睿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版 262 263 王睿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版 262 263 美罗培南最佳PK PD评价参数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传统滴注与延长给药时间对美罗培南PK PD参数的影响 文献一在健康人群中美罗培南间断给药与一次性给药药代药动学参数对比 SutepJaruratanasirikulandSomchaiSriwiriyajan Comparisonofthepharmacodynamicsofmeropeneminhealthyvolunteersfollowingadministrationbyintermittentinfusionorbolusinjection J 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 2003 52 518 521 结论 美洛培南1g或0 5gq8h持续输注3小时优于1gq8h一次性输注 文献二美洛培南不同给药方法与剂量下经蒙特卡罗模拟后药动学比较 达到T MIC40 统计分析A组 每天1gq8h30min内间断滴注B组 每天0 5gq8h30min内间断滴注 WolfgangA Krueger JurgenBulitta andMartinaKinzig Schippers EvaluationbyMonteCarloSimulationofthePharmacokineticsofTwoDosesofMeropenemAdministeredIntermittentlyorasaContinuousInfusioninHealthyVolunteers J 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 May2005 p 1881 1889 文献二 美洛培南不同给药方法与剂量下经蒙特卡罗模拟后药动学比较 增加剂量 持续静脉滴注利于提高T MIC40 WolfgangA Krueger JurgenBulitta andMartinaKinzig Schippers EvaluationbyMonteCarloSimulationofthePharmacokineticsofTwoDosesofMeropenemAdministeredIntermittentlyorasaContinuousInfusioninHealthyVolunteers J 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 May2005 p 1881 1889 两步滴定法对美罗培南PK PD参数影响 第一步 在30分钟内把单次剂量中的一半药物快速滴注完 使尽快达到峰浓度 大于4 6倍的MIC 使药物尽快产生杀菌效果 第二步 把单次剂量的剩余一半药物在2 5小时内持续缓慢滴注 使血药浓度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在细菌MIC值之上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杀菌效果 文献五 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 本试验总体设计为随机 盲法 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各组10人实验组 美罗培南 O 25g 0 5h 0 75g 2 5h 静滴1 8h对照组 美罗培南 O 5g O 5h 0 5g 2 5h 静滴1 8h 对照组开始时的血药浓度高于实验组 对照组峰浓度高于实验组 但实验组给药4小时后的血药浓度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 沈惠峰 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 J 苏州大学 2012 5 文献五 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 沈惠峰 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 J 苏州大学 2012 5 在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按0 5h 250mg 2 5h 750mg的点滴方法比0 5h 500mg 2 5h 500mg的点滴方法Cmax MIC小 但实验组的 T MIC大于对照组 两组的达标概率都为100 结果显示可能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 在临床上可以采用0 5h 250mg 2 5h 750mg的点滴方法抗感染 文献六 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 PIT延长输注法 TIT传统输注法 OTIT优化两步滴定法 沈惠峰 张睢扬等 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 17 5 529 535 文献六 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 沈惠峰 张睢扬等 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 17 5 529 535 PIT延长输注法 TIT传统输注法 OTIT优化两步滴定法 两步滴定法比传统滴定法能较快到达到峰浓度 同时尽量延长 的时间 文献七 美罗培南溶液配置后的稳定性研究 0 5g美洛培南溶于0 9 NS100ml后分别在0 1 2 3 4 6 8小时后分别在20 30 下测定美罗培南含量下降百分率的变化 JaruratanasirikulS SriwiriyajanS Stabilityofmeropeneminnormalsalinesolutionafterstorageatroomtemperature J SoutheastAsianJTropMedPublicHealth 2003Sep 34 3 627 9 四 小结 1 美罗培南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T MIC在给药间隔的40 以上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 增加剂量 持续泵入比静脉滴注能达到较高的T MIC40 持续时间 3 对于MIC较高的病原菌通过增加给药剂量 延长给药时间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