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1 唐诗发展四个阶段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2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另有 陈子昂 贺知章 3 欣赏 登幽州台歌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登幽州台歌 这首短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 寂寞无奈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 富有感染力 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4 盛唐 1 两个流派 A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孟浩然 过故人庄 春晓 王维 鸟鸣涧 山居秋暝 苏轼赞曰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内容主题 孟诗 生活气息浓王诗 自然景物色 声 动 5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 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 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 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6 山居秋暝 作者 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 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7 B 边塞诗派代表 高适 燕歌行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主题 歌颂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 8 燕歌行高适朝代 唐开元二十六年 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 燕歌行 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 因而和焉 汉字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 c ng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天宝十三载 754 岑参再度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某或即其前任 10 两个巨星 A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擅长七言古诗和七言绝句 杜甫评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被誉为 诗仙 11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文赏析 置酒会友 乃人生快事 又恰值 怀才不遇 之际 于是乎对酒诗情 挥洒个淋漓尽致 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 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12 B 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石壕吏 兵车行 登岳阳楼 他的诗作大致分为叙事诗 抒情诗 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被誉为 诗史 13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赏析 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 公安一路漂泊 来到岳州 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凭轩远眺 面对烟波浩渺 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 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 国家多灾多难 又不免感慨万千 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14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赏析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 身历逆境思家情切 不免感慨万端 全诗沉着蕴藉 真挚自然 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 眷怀家人的感情 15 中唐 新乐府倡导人 白居易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作分为四类 A 讽喻 卖炭翁 B 感伤 琵琶行 长恨歌 C 闲适D 杂律其他诗人 韩愈 柳宗元 李贺 刘禹锡 孟郊 贾岛 元稹等 16 晚唐 代表诗人 小李杜李商隐 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杜牧 代表作 过华清宫 赤壁 山行 17 赤壁杜牧朝代 晚唐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 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 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 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有情有致 18 过华清宫 一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本诗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 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 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 广州给她运来 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件事写成的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 有感于唐玄宗 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本诗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 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以史讽今 警戒世君 19 晚唐 词开始流行 花间派代表词人 温庭筠 韦庄 20 词的起源与昌盛 21 词体简说 词是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学形式 它从发生发展到繁荣兴盛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曲折的过程 一般认为宋代是词的繁荣鼎盛时期 宋元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 宋词 与 唐诗 元曲 并称 视之为 一代之文学 22 词的定义别称 词最初称为 曲词 或 曲子词 在唐五代时期 起源于隋唐之际 是配合隋唐流行音乐 燕乐曲调歌唱的一种诗体 并以 依调填词 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 词最初是配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 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 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 逐渐跟音乐分离了 成为诗的别体 所以称词为 诗余 小令 词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所以又称 长短句 23 它在体制上 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 有词调 多数分片 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一般说 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 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 有些词人为表明词意 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 而词牌与题目用 隔开 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 调有定句 句有定字 字有定声 并且各不相同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 有一定的格式 一般上下阕 片 像对联一样相对 词的特点 24 词一般都分两段 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 片 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 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 称双调 有的分三段或四段 称三叠或四叠 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 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25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 基本上是长短句 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 用字要分平仄 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 各不相同 26 词的分类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小令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中调 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 长调 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27 词牌 词牌 就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西江月 风入松 蝶恋花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 忆秦娥 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念奴娇 又叫 大江东去 这由于苏轼一首 念奴娇 的第一句是 大江东去 又叫 酹江月 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 酹江月 28 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 本意 的 因此 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 这种情况下 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 一首 浪淘沙 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 一首 忆江南 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这样 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29 词的发展过程 词始于南梁代 形成于隋唐 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 至宋代达到顶峰 故俗称宋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 30 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西蜀与南唐二地 经济文化最为发达 成为词人汇集的两大基地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集在 花间集 里 西蜀花间词人中 以韦庄的成就最高 而南唐词人中则以李璟 李煜 冯延巳最为出色 31 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流派 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词风雄浑开阔奔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 词风缠绵细腻 多写儿女风情 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狭窄 32 谁知道 唐诗共多少首宋词共多少首 33 似花还似非花 走近李清照 2020 4 17 34 李清照 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赵明诚题词 清丽其词 端庄其品 35 学习目标 1 总结意象 花 在李清照生命流程中的展现 2 挖掘其含有意象 花 的词中蕴涵的深刻情感 36 生于书香门第嫁于豪门贵族老于国破家亡 以纤纤素手写下传之后世的扛鼎之作 2020 4 17 该课件由 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37 一 误入藕花深处 的少女时代 二 人比黄花瘦 的少妇时期 三 满地黄花堆积 的孀居时期 38 一 误入藕花深处 的少女时代 39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40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 袜刬 ch n 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41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42 赵明诚幼时 其父将为择妇 明诚昼寝 梦诵一书 觉来惟忆三句云 言与司合 安上已脱 芝芙草拔 以告其父 43 二 人比黄花瘦 的少妇时期 44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待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45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 46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47 三 满地黄花堆积 的孀居时期 48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49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50 总结 作家郁达夫先生说 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李清照词中的 花 意象 折射出作者一生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 承载着词人家国兴亡的悲哀历史 充分展示了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旷世才情 2020 4 17 该课件由 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51 因此 少女时她有 误入藕花深处 的欢乐和愉快 新婚时她有 犹带彤霞晓露痕 鲜花般的灿烂和清新 相思别离时她有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的孤独和凄清 屏居乡里时她有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的色淡香浓 老年时她有 良宵淡月 疏影尚风流 的孤芳自赏 这些花儿都是她内心世界的渲泄和衬托 是她人生每一阶段自我形象的写照 2020 4 17 该课件由 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52 延伸 诗歌鉴赏方法 一要知人论世 了解创作背景 二要捕捉意象 体会艺术境界 三要品味语言 把握作家风格 意象在分析 鉴赏诗歌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抓住重点的修饰词进行分析 2020 4 17 该课件由 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53 思想复杂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 旷达的苏轼 仕途坎坷 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54 苏轼与黄州 1 东坡居士2 创作的高峰 一词两赋 三咏赤壁 湖北黄冈也因此被后世称为 文赤壁 黄州成就了苏轼 苏轼也成就了黄州 55 念奴娇 赤壁怀古 56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把江山 历史 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意境阔大 气势雄浑 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57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诗意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 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 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哪些字写得生动 传神 58 乱 穿 写出岩峰错列 直插云霄的态势 惊 写出浪涛的惊人的汹涌澎湃 拍 传神地写出了巨浪猛烈地冲击着岩石的情状 就好像是有意而为之 卷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势的汹涌 场面的宏阔 夸张对偶比喻 59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在全词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由景及人承上启下 60 下片着力塑造周瑜 为何要插入 小乔初嫁了 这一细节 1 以美人衬托英雄 2 着力表现周瑜年轻有为 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61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描绘周瑜什么形象 足智多谋 指挥若定 62 周瑜 年龄 24婚姻 美女相伴外表 英俊儒雅职位 东吴都督际遇 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 47婚姻 屡遭不幸外表 早生华发职位 团练副使际遇 功业未就 63 由此可见 作者在情感上倾向周瑜 是因为他渴望建功立业 希望自己也能像周瑜一样能为国家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但自己年近半百 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 无所建树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 悲观 失落 无奈之情 64 绘奇景 雄伟壮阔 颂周瑜 功成名就 发感慨 壮志难酬 怀古伤今 65 豪放词特点 情感内容 多表达对国计民生的关心 壮志难酬的苦闷 情感特征 大气磅礴 气势雄壮 写景特征 大处着笔 视野开阔气象恢宏 抒情特点 慷慨激昂 直抒胸臆一泻千里 66 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元丰五年 1082年 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 今湖北省黄冈县 偏居荒野 躬耕自乐 是年春 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 归途遇雨 心有所感 遂赋此词 苏东坡 定风波 67 小序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众人在雨中狼狈乱跑 苏轼却泰然面对风雨 竟迎来了雨后的天空放晴 人生态度截然不同 68 整体感知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 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 69 上片中 一蓑烟雨任平生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双关 句中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 又暗指人生的风雨 政治风雨 面对风雨 不惊恐 不逃避 不哀伤 从容淡定 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70 下片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一语双关 既指自然界的阴晴变化 又暗指人生的变幻 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和人生 潇洒从容 宠辱皆忘 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71 感悟 自然界的风雨过后 一切都又归于平静 风雨不过一瞬间 人生经历的风雨不也如此吗 回首过往 所有的经历都无所谓风雨 无所谓晴 逆境不足以使人消沉痛苦 成就也不至于拿来炫耀 人生最终是要归于平静的 平静才能沉淀出大气度 大情怀 大境界 72 江城子 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73 江城子 词牌江城子 唐词单调 始见 花间集 韦庄词 单调三十五字 七句五平韵 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 如 衬字 西子镜照江城 句而取名 宋人改为双调 金奁集 入 双调 七十字 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 开宋词衬字之法 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 开宋词减字 摊破之法 晁补之改其名为 江神子 韩调有 腊后春前村意远 句 故又名 村意远 定格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 仄平平 仄 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平仄仄 仄平平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 仄平平 仄 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平仄仄 仄平平 本是单三十五字 宋人改为双调 根雕 74 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 这时苏轼正在密州 今山东诸城 作知州 这首词是本年正月为悼念妻子王弗而写的 王弗十六岁与苏轼结婚 她聪颖贤惠 又有识见 夫妻感情一向笃厚 但她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 1065 二十七岁时便在汴京 今开封 谢世 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祖茔 经过十年宦海沉浮的苏轼 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思念之情 三清山仙女 75 上片写梦前 几经分合转折 抒发了对亡妻思念不已的一片真情 此词发端从夫妻双方十载生死相隔 音容渺茫写起 正所谓开篇顿入正意 两茫茫 是说自己和亡妻十年来互相遥念却又各无消息 两 字一笔双写 茫茫 状述出双方实即自己无边怅惆 无限空虚的情怀 此词开头却兼及叙事与言情 并为全篇定下伤悼的感情基调 作者本在时时思念亡妻 但偏用 不思量 逆接首句 再反跌出 自难忘 三字 笔势摇曳跌宕 即使不去思量 亡妻的影象也时留脑际 愈见感情深挚 如果说上面是写生死相隔时间之久 那么下面则是说分处两地 相距之遥 作者时在山东密州 妻子葬在故乡四川 故曰 千里 亡妻孑然埋于旧茔 故曰 孤 既遥远又孤单 满腔凄苦情景无由向亲人倾诉 故接以 无处话凄凉 夫妻不能共话 不仅由于地域遥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塘乡村旅游土地资源整合开发管理协议
- 2025年35kV输电线路改造项目施工及延误责任追究合同
- 2025年高标准学校浴室环保设施采购与集成安装服务协议
- 2025年环保不锈钢驳接爪产品定制化销售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环保型仓储设施租赁与维护管理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技术研发成果转让佣金分配及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特色民宿项目合作经营合同
- 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团队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住宅区绿色环保清洁与绿化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山塘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承包合同
- 八大特殊作业管理培训
- 费用报销合规培训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Q-GDW11628-2016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导则
- 十五五文物规划思路
- 2025年修订版《雇佣合同》全文
- 公安宣传工作管理制度
- 咨询行业流程管理制度
- CJ/T 96-2013生活垃圾化学特性通用检测方法
- 呆滞库存考核管理制度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答案0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