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PPT幻灯片_第1页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PPT幻灯片_第2页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PPT幻灯片_第3页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PPT幻灯片_第4页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PPT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JohnDewey1859 1952 1 杜威 2 3 杜威雕像 4 杜威学校中的幼儿探索原始社会生活时建造的印第安人的小屋 5 一 生平及教育代表作 一 生平1859年出生与佛蒙特州柏林顿一个小商之家20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2年 23岁 进入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哲学与教育 1884年 25岁 获博士学位1893年 34岁 任芝加哥大学哲学 心理学 教育学系系主任1896年 37岁 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杜威学校 6 1904年 45岁 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19 1921年 60 62岁 在华讲学平生有论文815篇 专著44本 其中11本论教育曾担任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会长 美国哲学学会会长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美国南卡帮戴尔大学建有杜威研究中心 出版了40卷的杜威全集 7 二 教育代表作 我的教育信条 MyPedagogicCreed 1897 学校与社会 SchoolandSociety 1899 明日之学校 SchoolsofTomorrow 1915 民主主义与教育 DemocracyandEducation 1916 经验与教育 ExperienceandEducation 1938 8 二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实用主义哲学其核心概念是 效用 实用主义首先由皮尔斯 C Peirce 1839 1914 提出 后由詹姆斯 W James 1842 1910 予以发展 最后由杜威集其大成 并运用于教育实用主义表现在真理论上为 工具主义 认为哲学是人用以辨别方向 适应环境和整理世界秩序的工具 9 实用主义表现在认识论上则为主观经验论 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表现为 行动和遭遇之间的密切联系 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 杜威声称 在我的教育著作的背后 存在着一个思想 这就是颇为抽象的知和行的关系 10 二 心理学理论 1 机能心理学由詹姆斯与杜威创立 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 认为认知和行为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或工具 强调心理 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 11 2 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 认为儿童的心理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天生心理机能不断展开 生长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 提出儿童出生即具有各种本能 基本本能 的确立与生长是 教育的天国 此类观点又被称为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人与生具有语言社交 制作 探究 艺术的本能 或称兴趣 冲动 按 福氏提到的儿童本能是活动 认识 艺术 宗教 12 三 社会学理论 1 人性论认为要使社会进步 只需采用发展人性 激发智慧的方法2 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逐渐的进化 量变 而否认质变3 民主主义即指 民治 民有 民享 的社会 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 首先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 要 打破阶级 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 共同参与的事业的范围扩大 和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 是民主主义的特征 13 四 思想渊源 1 西方历史上重视儿童 以儿童为本位 内发论的思想2 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及其他杜威吸取了前人的一切重要思想遗产 并结合现代科学新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 熔古今于一炉 批判性 综合性为其理论重要特色 14 三 教育的双中心说 一 儿童中心说杜威于1899年在 学校与社会 中首先提出了 传统教育 的概念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 并针对时弊 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将其特点归纳为 三中心 教师中心 书本中心 课堂中心 并以新的 三中心 儿童中心 作业中心 活动中心 来对抗之 某些言辞激烈 震聋发聩作业 occupations 一般是指模仿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职业性活动 15 二 社会中心说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由社会学与心理学两个方面组成 并认为他所开办的实验学校是把 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 儿童中心说与社会中心说的关系前者是就心理的因素 也即就方法论来说的 后者是就社会的因素 亦即就道德教育的目的而言的 二者相辅相成 16 四 论教育的本质 一 历史上关于教育本质的代表性观点 byJohnDewey 1 形成说 外铄论 教育即外部塑造 或教育即通过表象形成心智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 2 开展说 内发论 教育即潜在能力或理性向着一个确定不变的目标的展开 以福禄倍尔为代表 二 杜威的观点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教育即生活 17 一 教育即生长 生长是机体与环境 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目标是未来生长体现为身体 知识 能力和道德等方面释义即教育必须从儿童固有的本能 兴趣 包括社交 制作 探究 艺术的本能 出发 通过动态过程 促成本能兴趣及身心的继续生长发展 并引导形成各种习惯 18 要点杜威的生长论要求重视儿童 使一切教育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兴趣针对性传统教育不注重儿童需要及兴趣的弊病 19 二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是主客体的统一 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行动 操作的结果杜威经验论两原则 1 交互作用原则 2 连续性原则经验改造的意义 1 使儿童认识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 2 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 20 释义教育过程即通过活动 使儿童主观经验不断得到改组改造的过程 这种改造既包括对机体内在因素的改造 反映在教育上 主要是塑造或形成儿童的新经验 即新的知识 能力 品德 态度等精神因素 也包括对外部条件 环境 的改造 21 三 教育即生活 生活与经验是同义词 包含个人与种族全部经验生活就是发展 不断发展与生长 就是生活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 既包括机体 也包括环境 既包括个人生活 也包括社会生活 此处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 儿童本能生长 经验改造的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 22 释义杜威认为 教育不应是生活的预备 而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 学校应具有社会生活的特点 学校中的课程不应着眼于文字科目 而应着眼于儿童的生长及现在的生活经验 教学应从儿童现在的直接经验开始针对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 脱离生活的弊病 23 四 三个命题的关系及杜威本质论的特点 上述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其中 教育即生长 与 教育即改造 分别从心理学和哲学立论 构成杜威教育理论的两大支柱所要论证 或体现 的乃是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后者乃杜威教育思想的实质 核心所在 24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主要特点 及与外铄论 内发论的主要区别 1 属于主客体相互作用论2 既重视主体 又重视客体3 既重视内因 儿童身心特征 又重视外因 社会需要及社会特征 25 五 论学校 一 学校的特点及作用 成年人控制儿童教育的惟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学校的特点及功能 1 是简化的社会环境 2 是净化的社会环境 3 是平衡 可发挥协调同化作用的社会环境 26 二 学校即社会的意义 有助于消除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隔离有助于更好和更生动地塑造儿童的心灵有助于儿童成为社会的有能力及有用的成员有助于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27 六 教学理论 一 课程与教材 课程论以教材心理化和经验不断改造为原则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儿童已有的经验是教育过程的起点 各门学科包含的事实 真理是终点 二者构成教学教师指导教学时应使教材变成儿童经验的一部分 通过经验改造 最终达到掌握各们学科真理的目的试图以作业为媒介 将儿童引入正式课程 28 二 教学方法论原则 从做中学 LearningbyDoing 从做中学 产生的时代背景针对性 传统教育的 三中心 理论基础 经验论 本能论特点 注重活动与经验的获取 取消分科 班级授课 考试制度 教师成为指导者 引导者 29 二 思维步骤与教学阶段 思维的开头是迷惑纷乱的情境 结果是澄清解决的情境 思维即在两端间进行 1 思维五步骤疑难的情景 暗示 确定疑难究竟在何处 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假设 推断那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 推理 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验证 30 2 教学阶段 学习者有一种 经验的真实情境 暗示 在情境中产生促使儿童学习的的真实问题 问题 从资料的占有和必须的观察中产生对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考和假设 假设 学习者自己负责逐步展开他所设想的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推理 将设想付诸实施 并检验其有效性 验证 31 七 德育理论 1 重视道德 认为道德是民主社会最基本的 最可贵的柱石2 否认一般的 永恒的 普遍的 超验的道德观3 将 关于道德的观念 ideasaboutmorality 与 道德的观念 moralideas 区别开来 前者是以记诵文字的方式传授的观念 影响微弱 后者则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足能影响行为 是形成道德的主要途径 32 4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 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5 儿童与生具有利他的自然欲求 教育者要因势利导6 主张将学校布置成活生生的社会环境 令儿童生活在必须由自己作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 从而理解人与人相处之道 形成善良的习惯和态度 33 7 形成儿童品格的源泉除了社会生活外 还有方法和教材 在方法方面主要应抓住儿童的情感反映 培养儿童爱善的精神 在教材方面 知道如何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加到学校所用的教材上 亦属重要 34 八 职业教育观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职业教育的含义反对把职业教育解释为 工艺教育 或狭隘的职业训练 与文化修养对立起来认为职业是指任何形式的继续活动 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务性的职业 也包括任何艺术的能力 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必需的公民道德品质杜威认为学校实施职业教育主要目的不应是培训某种职业的工人 而是获得与普通教育结合的职业训练 了解现代工业的基础 养成对工作 职业及社会的明智态度主张学校改革课程体系 将职业课程与普通课程结合起来 35 九 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一 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1 具有独创的理论基础及完整的体系2 反对各种二元对立 具有综合性 批判性3 力图使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4 针对时弊 谴责了传统教育的弊病 高度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 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5 凿通了教育与生活的隧道 架设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36 二 评价 1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20世纪前后美国政治 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 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病 加强教育与生活及社会的联系 培养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 个性化与社会化结合 具有一技之长的人2 但是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一要求 由于杜威过分强调儿童当前的直接的经验 忽视间接经验 不可避免地降低智力训练标准 并因此而遭到抨击 37 3 杜威对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形式主义的批评异常深刻 他的一些主张 如重视儿童自身的活动 需要和经验 强调培养儿童的首创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 以及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协调等观点都具有长久的价值4 杜威曾被视为新教育的旗手 进步教育之父及 现代教育 的代表 与传统教育形成了对立 38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一词是杜威1899年在 学校与社会 中首先提出来的 一般指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 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主要有如下主张 1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2 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3 根据各科的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实行分科教学4 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主 强调纪律和教师的权威简而言之即为所谓 三中心 课堂 书本 教师中心 39 现代教育包括欧洲的新教育与美国的进步教育等 一般以杜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验为代表 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反对系统传授知识 主张按儿童的兴趣活动 从经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