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十九讲 议论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十九讲 议论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十九讲 议论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十九讲 议论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十九讲 议论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讲议论文阅读 二 1 分清文章结构 划分文章层次 2 了解文章段落间的关系 理清论证思路 3 理解词句的含义 品味词句的作用 一 分析论证结构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 引论 开头部分 提出问题 引论 又叫 绪论 是提出问题的部分 2 本论 主体部分 分析问题 本论 又称 正论 是分析问题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 是文章的主体 3 结论 结尾部分 解决问题 结论 是解决问题的部分 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后 与引论相呼应 2 常考题型 1 分析论证结构并列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 2 分析论证思路 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论证过程怎样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 引论 分析问题 本论 解决问题 结论 然后分析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 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 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 是否有总结 回答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 首先 然后 接着 最后 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答题格式 作者为了证明 观点 先通过 引出论点或分论点 再使用 论据 然后对论据进行了 分析 从而证明了 观点 或得出 的结论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中间本论部分还应考虑从几个方面论述和先后次序问题 3 从结构角度分析文段作用 1 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 论题 的作用 那么 我们可以参考下面具体答题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 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 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 或 的奇闻趣事 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也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2 中间文段结构作用 承上启下 3 结尾段的作用 深化中心论点 提出 的结论 重复或强化 的中心论点 发出 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补充论证了 二 品味议论文的语言1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 严密 语言准确 严密表现为 概念使用准确 定语 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判断和推理严密 语言表达周密 逻辑性强 2 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语言概括性和简洁性表现为 议论文中事实叙述 要求简明 因其目的是以理服人 不宜详细叙事 否则会喧宾夺主 3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 生动和感情色彩 语言鲜明生动表现为 态度明确 爱憎分明 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2 词语常考题型 1 某个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 不能 词语起修饰 限制作用 紧扣论点和分论点答出词语在文中含义 去掉的后果 准确周密 逻辑性强 形象生动 2 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 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 表层 含义 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 深层 作用 3 词语顺序能否颠倒 答题格式 不能 解释词语的含义 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 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4 代词的指代现象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这种情况 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 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 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2017 预测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晨光初露 夕阳西下 在城市的公共绿地 在乡间的草丛花径 总不乏行走者的身影 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 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行走是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 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 佝偻的腰背 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 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 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 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获大于利益的活动 因为从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 是的 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行走 让你放松心情 获得心灵的自由 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 抛却烦恼 忘记自己的身份 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 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时 那种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的自由心境 行走的人们 关闭了手机 远离了微信 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 乱石间生长出的一棵树 天上飞过的鸟群 顺道而流的小溪 身处大都市 行走也会让你发现 春天 街心花园还是鸟语花香 秋天 梧桐树照例被秋风染成一片金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 体验自然力量的真实存在 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 邂逅创造的灵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 墨子 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 汉代的司马迁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在雅典吕克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 喜欢一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 因此而拥有 漫步者 的雅号 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条路行走思考 后人便将此路命名为 哲学家之路 梭罗把他以 行走 为主题的哲学随笔 命名为 散步 可见 无论中外 那些卓越的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 多是行走的热爱者 影响世界的许多创新思想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出来的 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 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年轻的朋友们 请迈开你的双腿 甩开你的双臂 开始行走吧 4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行走已经成为人们认同的生活时尚 b 行走能获得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 c 只有行走才能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 d 影响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来的 5 有人认为 第 段可以删去一个外国哲学家的事例 你同意吗 请阐述理由 思路点拨 第1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理解某个词的意思 就要把这个词放在语境里加以解释 本句说行走可以让佝偻的背像花一样开放 实际就是指行走可使腰背伸展开来 第2题考查正确使用连词的能力 连词一般能够显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所以选择连词就要联系上下句间的逻辑关系 第3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能力 理解文章内容要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 以此来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 了解文章的结构 第4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理解要与文意相吻合 不能出现偏差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通览全文 围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作答 答题的模式是 亮明观点 围绕文章主题与材料的关系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伸展 舒展 2 c3 1 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 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2 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3 行走可以体验自然力量的真实存在 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4 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 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