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氧制度 供氧制度 供氧制度 使氧气射流最合理地供给熔池 创造良好的物理化学反应条件 供氧作用保证杂质去除速度熔池升温速度造渣速度控制喷溅去除钢中气体与夹杂控制终点碳和温度 供氧设备氧枪供氧制度的主要内容喷头结构供氧强度氧压枪位控制 氧枪 构造喷头 嘴 紫铜锻造后切削加工而成直接铸造成型的枪身无缝钢管 三层同心钢管组成 内层走氧气中层走进水外层走出水 枪尾 喷嘴 喷嘴的作用将氧气的压力能转换为动能 将高压低速氧气流转化为低压高速的氧射流 形成超音速气流 马赫数 M 气体流速 v 和出口条件下音速 a 的比值 M M1时 超音速气流 马赫数 目前国内推荐M 1 9 2 1 马赫数过大喷溅大 热损失加大 增大渣料消耗及金属损失 而且转炉内衬易损坏 马赫数过低 搅拌作用减弱 喷嘴结构 拉瓦尔管收缩段 氧气流速度提高喉口 速度 音速扩张段 体积膨胀 达到超音速 喷头种类 单孔喷头多孔喷头 单孔喷嘴 构造 收缩段扩张段 两段相交处 喉口特点 氧射流对熔池的冲击能力强 冲击面积小化渣速度较慢 喷溅较大 很少使用 多孔喷头 多孔喷头 优点1 提高了供氧强度和冶炼强度 供氧量 2 增大冲击面积3 化渣好 4 操作平稳 不易喷溅 缺点喷头端面的中心区域 俗称鼻子尖部位 冷却效果较差 吹炼过程中该区域气压较低 钢液和熔渣易被吸入并粘附到喷头上而被烧坏 多孔喷头 种类 三孔冶炼强度高 热效率稳定 枪龄较高 但加工不便 四孔及五孔喷嘴 中心一孔 其余均布 四周均布双流道喷嘴 二次燃烧喷嘴 付流道使 燃烧 提高炉内热量 提高废钢比 组合式喷头 随着喷头孔数的增加 铸造及机加工不便 所以采用组合式喷头 多孔喷头 多孔喷头 多孔枪 氧流运动规律 自由流股冲击深度与冲击面积流股衰减规律多股氧流实际流股氧流与熔池运动规律 自由流股 射流高压气体从喷嘴喷出后所形成的定向流股 首段超音速氧流包括等速段等速段后周围有亚音速气流扩张角小10 12尾段亚音速气流扩张角大22 26射流的衰减 流股衰减规律 流量增速度降横截面增边缘速度降低快 实际流股 运动规律复杂 氧流与熔池运动规律 形成冲击区形成三相乳浊液部分氧流形成反射流股 形成冲击区 氧气流股挤开液面 形成了冲击区 在熔池内部也产生了强烈的循环运动 流股对熔池的冲击力强 形成的冲击区深度就深 熔池内的循环运动也越强烈 形成三相乳化液 氧气流股将金属液和熔渣击碎 溅出许多小液滴返回熔池氧气流股本身被破碎 与碳氧反应产物一起汇集形成了大量小气泡气 渣 金属组成三相乳化液 也称泡沫渣 氧气流股的动能越大 产生小液滴和气泡的数量也越多 部分氧流形成反射流股 反射氧流的最外圈所包围的熔池面积 就是通常所说的 冲击面积 对液面可以起到搅动作用和氧化作用 习题 1 马赫数的定义式是 A 音速 气流速度B 光速 气流速度C 气流速度 音速D 气流速度 光速2 M 1的气流是 A 超音速气流B 音速气流C 亚音速气流D 什么也不代表3 以下符号 代表装入量 A QB tC TD I4 单孔枪喷嘴氧流运动的规律是 A 形成冲击区B 形成三相乳浊液C 部分氧流形成反射流股D 各氧流向氧枪中心线汇聚 习题 1 马赫数的定义式是 C A 音速 气流速度B 光速 气流速度C 气流速度 音速D 气流速度 光速2 M 1的气流是 C A 超音速气流B 音速气流C 亚音速气流D 什么也不代表3 以下符号 C 代表装入量 A QB tC TD I4 单孔枪喷嘴氧流运动的规律是 ABC A 形成冲击区B 形成三相乳浊液C 部分氧流形成反射流股D 各氧流向氧枪中心线汇聚 习题 5 转炉炼钢要获得超音速氧流 必须采用 A 文氏管B 直管C 收缩管D 拉瓦尔管6 M 1的气流是 A 超音速气流B 音速气流C 亚音速气流D 什么也不代表7 双流道氧枪的作用是 A 增大供氧强度B 稳定枪位C 保证化渣D 提高废钢比8 供氧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A 确定氧枪喷头结构B 确定氧流量C 确定供氧时间D 确定供氧强度 习题 5 转炉炼钢要获得超音速氧流 必须采用 D A 文氏管B 直管C 收缩管D 拉瓦尔管6 M 1的气流是 A A 超音速气流B 音速气流C 亚音速气流D 什么也不代表7 双流道氧枪的作用是 D A 增大供氧强度B 稳定枪位C 保证化渣D 提高废钢比8 供氧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ABD A 确定氧枪喷头结构B 确定氧流量C 确定供氧时间D 确定供氧强度 习题 9 拉瓦尔管具有以下特点 A 具有收缩段B 具有扩张段C 喉口速度 音速D 出口速度 音速10 多孔枪相对单孔枪的优点有 A 供氧强度高B 冶炼周期长C 操作平稳D 化渣效果好11 多孔枪喷嘴氧流运动的规律是 A 形成冲击区B 形成三相乳浊液C 部分氧流形成反射流股D 各氧流向氧枪中心线汇聚 习题 9 拉瓦尔管具有以下特点 ABCD A 具有收缩段B 具有扩张段C 喉口速度 音速D 出口速度 音速10 多孔枪相对单孔枪的优点有 ACD A 供氧强度高B 冶炼周期长C 操作平稳D 化渣效果好11 多孔枪喷嘴氧流运动的规律是 ABCD A 形成冲击区B 形成三相乳浊液C 部分氧流形成反射流股D 各氧流向氧枪中心线汇聚 习题 12 氧枪喷嘴就是压力 速度的能量转换器 也就是将高压低速气流转化为低压高速的氧射流 13 单选 氧枪喷头的马赫数为M 氧气流速为V 音速为a 则马赫数表达式为 A M V aB M a VCM V a14 单选 马赫数 M 是氧枪喷头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决定了氧化流股对熔池的冲击能力的大小 一般M都在 A 1 0左右B 2 0左右C 3 0左右15 喷枪枪身由直径不同的三根无缝钢管同心套装在一起 中层管叫中心氧管 是氧气的通道 内层和外层则为冷却水通道 习题 12 氧枪喷嘴就是压力 速度的能量转换器 也就是将高压低速气流转化为低压高速的氧射流 13 单选 氧枪喷头的马赫数为M 氧气流速为V 音速为a 则马赫数表达式为 A A M V aB M a VCM V a14 单选 马赫数 M 是氧枪喷头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决定了氧化流股对熔池的冲击能力的大小 一般M都在 B A 1 0左右B 2 0左右C 3 0左右15 喷枪枪身由直径不同的三根无缝钢管同心套装在一起 中层管叫中心氧管 是氧气的通道 内层和外层则为冷却水通道 炼钢过程的氧化反应 脱碳 C O CO G0 4900 3 36T脱磷2 P 5 O P2O5 G0 747850 558 4T硅锰氧化 Si 2 O SiO2 G0 140200 54 27T Mn O MnO G0 68050 29 85T 控制氧流量 供氧强度 枪位最终获得合适的终点成分 温度 31 熔池内氧来源 氧化性气体 固体氧化剂 分解压 在一定温度下 固体 液体 化合物分解出气体 达到平衡时气体产生的压强 温度升高 分解压增大 氧化物分解压越小 元素易被氧化 氧化物不易分解 在炼钢温度下 常见氧化物的分解压排列顺序如下转炉内吹炼开始元素氧化顺序为Fe Si Mn P C等 熔池内氧的存在形态 以气态氧 O2 渣中氧 与 FeO 钢中溶解氧 O 或 FeO 氧压或者氧化物分解压排序 PO2 O2 PO2 FeO PO2 FeO 氧从气态向熔渣 再向钢液传递 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 直接氧化气相中的氧与熔池中除铁外的各种元素直接发生氧化反应 如 O2 2 Mn 2 MnO O2 2 Si 2 SiO2 间接氧化氧首先与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FeO FeO 扩散并溶于钢中 其他元素和溶解于钢中 O 的或渣中的 FeO 发生氧化反应 如 O2 2 Fe 2 FeO FeO O2 Fe O Mn MnO 钢渣界面 FeO Mn Fe MnO 炼钢熔池中以间接氧化为主 氧气转炉炼钢的传氧方式 金属液滴传氧 氧流与金属熔池相互作用 形成许多金属小液滴被氧化又返回熔池成乳浊液传氧 金属液滴未落回钢中 存在于渣中 形成气 渣 金三相乳浊液熔渣传氧 金属液裸露在氧流中 大量氧化 形成高氧化铁炉渣 铁矿石传氧 2 3 3 4 在炉内分解并吸收热量 氧气转炉主要靠金属液滴和乳化液传氧 吹炼中钢水及渣成分的变化 85吨转炉 36 炼钢过程的氧化反应 硅锰的氧化碳氧反应 硅锰氧化 硅 氧化 反应式直接氧化 Si O2 SiO2 KJ间接氧化 Si 2 FeO SiO2 2 Fe KJ Si 2 O SiO2 O 含量低 很少发生放热 还原 碱性条件下2 CaO SiO2 2CaO SiO2 炉渣中没有以 SiO2 形式存在的简单分子不能还原后期硅含量痕迹 转炉冶炼中硅含量的变化 锰 氧化 反应式 Mn 1 2 O2 MnO kJ Mn FeO MnO Fe kJ Mn O MnO kJ放热产物 MnO 可以帮助石灰的渣化 MnO SiO2 MnO SiO2 还原 MnO 呈自由状态 MnO SiO2 2 CaO 2CaO SiO2 MnO 吹炼后期炉温升高 MnO 被还原并吸热 MnO C Mn CO MnO Fe Mn FeO 余锰或残锰 吹炼终了钢中锰含量 降低钢中硫的危害降低含锰合金消耗 余锰量影响因素 反应式 MnO SiO2 2 CaO 2CaO SiO2 MnO MnO C Mn CO MnO Fe Mn FeO 影响因素吸热温度高 余锰高碱度高自由 MnO 多 余锰高 Mn 高余锰高 FeO 低终点碳高补吹少平均枪位低余锰高 碱性操作条件下 冶炼初期硅 锰氧化冶炼终了硅含量为 痕迹 冶炼中后期锰被还原 金属液中锰硅含量的变化规律 习题 1 转炉炼钢碱性操作冶炼后期有余锰而硅含量为痕迹 2 转炉炼钢 情况下余锰量增高 A 后吹多B 后吹少C 终点碳高D 终点碳低3 转炉炼钢 情况下余锰量降低 A 后吹多B 后吹少C 终点碳高D 终点碳低4 转炉炼钢 情况下余锰量增高 A 温度高B 温度低C 终点碳高D 终点碳低5 转炉炼钢 情况下余锰量降低 A 碱度高B 碱度低C 平均枪位低D 平均枪位高 习题 1 转炉炼钢碱性操作冶炼后期有余锰而硅含量为痕迹 2 转炉炼钢 BC 情况下余锰量增高 A 后吹多B 后吹少C 终点碳高D 终点碳低3 转炉炼钢 AD 情况下余锰量降低 A 后吹多B 后吹少C 终点碳高D 终点碳低4 转炉炼钢 AC 情况下余锰量增高 A 温度高B 温度低C 终点碳高D 终点碳低5 转炉炼钢 BD 情况下余锰量降低 A 碱度高B 碱度低C 平均枪位低D 平均枪位高 习题 6 转炉炼钢锰还原是 反应 A 放热B 吸热C 先吸热后放热D 不吸热不放热7 转炉炼钢炉内有 等种氧形态与金属液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8 转炉炼钢炉内硅能与 等种氧形态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9 单选 转炉炼钢锰氧化是 反应 A 放热B 吸热C 先吸热后放热D 不吸热不放热10 转炉炼钢炉内锰能与 等种氧形态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 习题 6 转炉炼钢锰还原是 B 反应 A 放热B 吸热C 先吸热后放热D 不吸热不放热7 转炉炼钢炉内有 ABC 等种氧形态与金属液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8 转炉炼钢炉内硅能与 AB 等种氧形态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9 单选 转炉炼钢锰氧化是 A 反应 A 放热B 吸热C 先吸热后放热D 不吸热不放热10 转炉炼钢炉内锰能与 ABC 等种氧形态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 习题 11 硅的脱氧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2 炼钢中硅和氧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13 氧气顶吹转炉中氧的传递方式一般有直接传氧和间接传氧两种方式 14 硅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高温有利于硅的氧化 15 低温有利于锰的氧化 16 硅的氧化反应全部在炉气与金属 炉渣与金属界面上进行 17 由于碱性氧化物CaO与SiO2生成稳定的硅酸盐 使碱性渣条件下自由SiO2很小 因而提高炉渣碱度不利于硅的氧化 18 随着渣中CaO含量的增高 使一大部分 MnO 处于游离状态 并且随着熔池温度的升高 锰发生逆向还原 19 熔炼过程中 随着熔池温度的上升锰与氧的亲和力上升 习题 11 硅的脱氧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2 炼钢中硅和氧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13 氧气顶吹转炉中氧的传递方式一般有直接传氧和间接传氧两种方式 14 硅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高温有利于硅的氧化 15 低温有利于锰的氧化 16 硅的氧化反应全部在炉气与金属 炉渣与金属界面上进行 17 由于碱性氧化物CaO与SiO2生成稳定的硅酸盐 使碱性渣条件下自由SiO2很小 因而提高炉渣碱度不利于硅的氧化 18 随着渣中CaO含量的增高 使一大部分 MnO 处于游离状态 并且随着熔池温度的升高 锰发生逆向还原 19 熔炼过程中 随着熔池温度的上升锰与氧的亲和力上升 习题 20 单选 炼钢过程中 硅与吹入的氧直接氧化反应表达式为 A Si 2 0 SiO2 B Si O2 SiO2 C Si 2 FeO SiO2 2 Fe 21 炼钢炉内氧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以气态和溶解在炉渣中两种形式存在 22 单选 炼钢过程中 锰与溶于金属中的氧作用反应式为 A A Mn O MnO B Mn 1 2 O2 MnO C Mn FeO Mn 十 Fe 23 转炉炼钢传氧的载体有 A 炉渣传氧B 铁矿石传氧C 金属液滴D 乳浊液 习题 20 单选 炼钢过程中 硅与吹入的氧直接氧化反应表达式为 B A Si 2 0 SiO2 B Si O2 SiO2 C Si 2 FeO SiO2 2 Fe 21 炼钢炉内氧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以气态和溶解在炉渣中两种形式存在 22 单选 炼钢过程中 锰与溶于金属中的氧作用反应式为 A A Mn O MnO B Mn 1 2 O2 MnO C Mn FeO Mn 十 Fe 23 转炉炼钢传氧的载体有 ABCD A 炉渣传氧B 铁矿石传氧C 金属液滴D 乳浊液 碳氧反应 碳氧反应作用 脱碳反应产物CO加大钢渣界面搅动熔池 均匀成分和温度 背夹杂 抱气体利于成渣放热升温爆发性的碳氧反应会造成喷溅 碳氧反应 直接氧化 C 1 2 O2 CO 放热kJ间接氧化 C FeO CO Fe 吸热 主要反应kJ C O CO 放热kJ C FeO CO Fe 产生爆发性喷溅转炉炼钢炉渣氧化性高 温度突然上升 碳氧反应速度快 排出大量CO气体 带出熔渣和钢液 C O CO 应用炉口 样模看碳花原理 CO气体带出钢液滴在空气中继续氧化 生成CO气体将钢液滴炸开产生碳花 碳含量越高 产生的CO气体越多 碳化密集且分叉多 碳氧浓度积 C O CO 1atm碳氧浓度积 温度一定 m恒定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 所以m只与温度有关 1600 下 m 0 0025 m实际在0 0020 0 0025之间 随温度升高 K值降低 m值升高 碳氧浓度积 C O CO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 外压降低 保持平衡常数不变 碳氧浓度乘积降低 真空处理或氩氧精炼降低外压 从而降低碳和氧含量 冶炼低碳钢以及低氧钢 碳氧反应速度 碳氧反应的机理接触 反应 排出理论反应物向反应地点扩散 碳氧接触 反应物彼此发生反应转变为生成物 碳氧反应 生成物从反应地点排出 CO排出 影响反应速度因素 C 高 O 传输出问题 O 高 C 传输出问题 C O 均高 CO 排出出问题 碳氧反应的地点 单一均相平静的金属熔池中 不可能产生CO气泡2 r 2X1 5 3X10 9 109Pa 103MPa相界面处产生CO气泡氧流作用区钢渣界面钢液与炉衬界面三相乳浊液沸腾熔池气泡表面等 转炉炼钢碳氧反应速度变化规律 反应 C FeO CO Fe初期 C 高 FeO 低 速度慢中期 碳氧反应以较高速度进行供氧强度后期 FeO 高 C 低 速度慢速度曲线梯形浓度曲线反S形 LD反应速度快原因 纯氧 量大金属液滴 乳浊液传氧 速度快CO排出条件好热损小 升温快 有利吸热反应 C FeO CO Fe 习题 1 单选 转炉炼钢碳与钢中氧是 反应 A 放热B 吸热C 先吸热后放热D 不吸热不放热2 转炉炼钢炉内碳能与 等种氧形态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3 碳氧浓度乘积在 条件下是一个常数 A 温度一定B 外压一定C 浓度一定D 密度一定4 脱碳反应速度越快 终点氮含量就越低 5 转炉炼钢碳氧反应发生的地点有 A 氧流冲击区B 钢液炉衬表面C 沸腾熔池气泡表面D 钢液中 习题 1 单选 转炉炼钢碳与钢中氧是 A 反应 A 放热B 吸热C 先吸热后放热D 不吸热不放热2 转炉炼钢炉内碳能与 ABC 等种氧形态发生反应 A 气态氧B 渣中氧C 钢中溶解氧D 耐火材料氧3 碳氧浓度乘积在 AB 条件下是一个常数 A 温度一定B 外压一定C 浓度一定D 密度一定4 脱碳反应速度越快 终点氮含量就越低 5 转炉炼钢碳氧反应发生的地点有 ABC A 氧流冲击区B 钢液炉衬表面C 沸腾熔池气泡表面D 钢液中 习题 6 外压升高 碳氧浓度乘积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判断7 单选 1600 常压下碳氧浓度乘积为 A 25B 0 25C 0 025D 0 00258 脱碳反应激烈时 中期 脱碳速度取决于 A 铁水碳含量B 钢中硅锰量C 供氧强度D 渣中 Feo 9 己知LgKc 1860 T十1 643 计算1700 时的碳氧浓度积 A 0 0021B 0 0023C 0 0026D 0 0030 习题 6 外压升高 碳氧浓度乘积 A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判断7 单选 1600 常压下碳氧浓度乘积为 D A 25B 0 25C 0 025D 0 00258 脱碳反应激烈时 中期 脱碳速度取决于 C A 铁水碳含量B 钢中硅锰量C 供氧强度D 渣中 Feo 9 己知LgKc 1860 T十1 643 计算1700 时的碳氧浓度积 C A 0 0021B 0 0023C 0 0026D 0 0030 习题 10 碳氧反应的作用是 A 脱碳B 搅拌熔池C 上浮夹杂气体D 利于脱硫11 温度升高 碳氧浓度乘积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判断12 单选 关于碳氧反应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A 冶炼前期铁水含碳量最高 碳氧反应速度最快B 冶炼中期碳氧反应速度最快C 冶炼后期炉况温度最高 碳氧反应速度最快13 脱C反应的意义在于把铁水中的含C量降到钢种规格要求范围内 习题 10 碳氧反应的作用是 ABCD A 脱碳B 搅拌熔池C 上浮夹杂气体D 利于脱硫11 温度升高 碳氧浓度乘积 A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判断12 单选 关于碳氧反应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B A 冶炼前期铁水含碳量最高 碳氧反应速度最快B 冶炼中期碳氧反应速度最快C 冶炼后期炉况温度最高 碳氧反应速度最快13 脱C反应的意义在于把铁水中的含C量降到钢种规格要求范围内 习题 14 碳氧反应具有一定的开始氧化温度 因此 在氧气转炉中 当铁液中的硅首先被氧化以后且当熔池温度上升至一定值以后才开始有少量的碳开始被氧化 15 单选 转炉脱碳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于 A 铁中碳含量由高变低 所以脱碳速度由高变低B 炉内温度和含碳量变化 其脱碳速度是低 高 低变化C 熔池温度由低到高 碳氧是放热反应 所以脱碳速度是由高 低16 单选 碳氧乘积m C 0 在一定温度下的m是一个常数 它表示金属熔池中碳氧的数量关系 在t 1600 Pco 0 1MPa时 m A 0 25B 0 025C 0 0025 习题 14 碳氧反应具有一定的开始氧化温度 因此 在氧气转炉中 当铁液中的硅首先被氧化以后且当熔池温度上升至一定值以后才开始有少量的碳开始被氧化 15 单选 转炉脱碳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于 B A 铁中碳含量由高变低 所以脱碳速度由高变低B 炉内温度和含碳量变化 其脱碳速度是低 高 低变化C 熔池温度由低到高 碳氧是放热反应 所以脱碳速度是由高 低16 单选 碳氧乘积m C 0 在一定温度下的m是一个常数 它表示金属熔池中碳氧的数量关系 在t 1600 Pco 0 1MPa时 m C A 0 25B 0 025C 0 0025 枪位对冶炼的影响 软吹枪位高 氧压低的吹炼模式 氧流速度低 对液面压力小 反射流股多 主要氧化铁硬吹枪位低 氧压高的吹炼模式 氧流速度高 对液面压力大 冲击深度深 主要氧化碳 软吹与硬吹 软吹 枪位高炉温低氧压低冲击面积大熔池表面搅拌大 FeO 高冲击深度浅熔池内部搅拌小脱碳慢反射流股大 硬吹 枪位低炉温高氧压高冲击面积小熔池表面搅拌小 FeO 低 熔池返干 引起金属喷溅冲击深度大熔池内部搅拌大脱碳快反射流股少 工艺参数 氧流量供氧强度氧压枪位 氧流量 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Q V tQ 氧气流量Nm3 h 一炉钢的消耗的氧体积 Nm3标准状态 0度 101 325kpa1mol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 4升 一炉钢吹炼时间 秒 分 时 in 供氧时间一般在14 25分钟 大了冶炼时间长 热损失多 小了易喷溅 氧流量计算 30吨转炉 装入量46吨 吹炼17分钟 氧耗量为2600Nm3 求此时氧气流量为多少Nm3 h 解 练习 转炉装入量225吨 吹炼16分钟 氧流量为47250Nm3 求此时氧耗量为多少Nm3 h 吨金属氧耗量 吹炼1t金属料所需要的氧气量吨金属48 54Nm3 t吨钢50 60Nm3 t 吹损 供氧强度 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消耗氧气的数量 I Q T单位Nm3 t min范围2 5 4 5方向 5 0供氧强度过大 不易化渣 会产生严重金属喷溅 氧枪容易粘钢而损坏 供氧强度过小延长吹炼时间 转炉向大型化 精料化发展 计算 30吨转炉 装入量46吨 吹炼17分钟 氧耗量为2600Nm3 求此时的供氧强度是多少 若将供氧强度提至3 6 冶炼时间可缩短多少 解 供氧强度为3 6时冶炼时间缩短 t 17 15 7 1 3min 氧压 工作压力过低 难保证 0 过高 出喷嘴后继续膨胀 喷嘴前压力 0 784 1 176兆帕 炉子大 压力高出口压力 1atm约为0 118 0 123MPa 枪位 枪位 喷头端面与平静熔池面的距离 过高 冲击面积大 冲击深度不够 过低 冲击面积小 冲击深度大 喷溅烧炉底烧枪 供氧操作类型 恒流量调枪位恒枪位调流量变枪位变流量 恒压变枪恒枪变压变压变枪 恒枪变流量操作 枪位不变调整氧流量改变氧气流股与熔池的作用 变枪位变流量操作 枪位和供氧流量交替变化通过调节供氧流量和枪位来改变氧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 控制吹炼过程 恒流量调枪位 恒压变枪 开吹枪位过程枪位终点枪位实例 恒流量调枪位 开吹枪位确定原则多去磷 早化渣 灵活控制影响因素化渣升温液面操作 开吹枪位影响因素 化渣易化渣 低枪位铁水硅锰高铁水带渣矿石萤石多石灰活性好 块度小喷嘴孔多难化渣 高枪位铁水磷硫高装入量大石灰生 过烧率高冶炼中高碳钢 升温温度高枪位高回炉钢要升温枪位低废钢生铁块多铁水温度低开新炉 液面液面高枪位高炉容比小前期炉溅渣护炉炉底上涨熔池深液面低枪低低炉龄高 装入量小 操作 吹炼前期 硅锰氧化期 加造渣料 采用较高枪位 提高 FeO 加速石灰溶解 保护炉衬 FeO 15 R 2左右 过程枪位 确定原则快速脱碳不喷溅均匀升温化好渣枪位过低产生炉渣 返干 金属喷溅 甚至喷头粘枪而损坏 枪位过高渣中 FeO 含量较高 脱碳速度快 引起大喷或连续喷溅 操作降枪 防止喷溅提枪 防止炉渣返干FeO 8 降枪 终点枪位 确定原则保证达到出钢温度 拉准碳 磷硫含量达到控制要求操作脱碳速度下降 FeO含量增加硫高降低枪位接近终点时 适当提枪 加强搅拌 均匀成分温度 判断终点 提高R 3 5 高 低 高 低枪位操作 开吹枪位较高 形成初期渣 二批料加入后适时降枪吹炼中期炉渣返干时又提枪化渣 吹炼后期先提枪化渣后降枪 终点拉碳出钢 高 低 低的枪位操作 开吹枪位较高 形成初期渣 吹炼过程枪位逐渐降低吹炼中期加入适量助熔剂调整熔渣流动性终点拉碳出钢 习题 1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供氧操作有 类型 A 软吹B 硬吹C 轻吹D 重吹2 软吹的结果是 A 冲击面积大B 冲击面积小C 氧化铁多D 氧化碳多3 硬吹的结果是 A 反射流股大B 反射流股小C 氧化铁多D 氧化碳多4 单选 以下符号 代表供氧时间 A QB tC TD I5 转炉炼钢供氧制度的类型有 A 恒枪变压B 恒压变枪C 变压变枪D 恒压恒枪6 恒压变枪操作是在整个炉役过程中 氧压保持不变 改变枪位控制冶炼 习题 1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供氧操作有 AB 类型 A 软吹B 硬吹C 轻吹D 重吹2 软吹的结果是 AC A 冲击面积大B 冲击面积小C 氧化铁多D 氧化碳多3 硬吹的结果是 BD A 反射流股大B 反射流股小C 氧化铁多D 氧化碳多4 单选 以下符号 B 代表供氧时间 A QB tC TD I5 转炉炼钢供氧制度的类型有 ABC A 恒枪变压B 恒压变枪C 变压变枪D 恒压恒枪6 恒压变枪操作是在整个炉役过程中 氧压保持不变 改变枪位控制冶炼 习题 7 吹炼前期原则是早化渣 化好渣 最大限度去磷 硫 吹炼过程任务是继续化好渣 化透渣 快速脱碳 不喷溅 熔池均匀升温 8 恒压变枪操作过程枪位的控制原则是 A 早化渣 多去磷 灵活控制B 快速脱碳不喷溅 均匀升温化好渣C 保证拉准碳D 自由控制9 恒压变枪操作开吹枪位 应该降低枪位 A 石灰活性好B 氧枪孔多C 铁水磷硫高D 铁水磷硫低10 供氧强度的数值大致在 Nm3 min t A 1 0 2 0B 2 0 3 0C 2 5 4 5D 4 0 习题 7 吹炼前期原则是早化渣 化好渣 最大限度去磷 硫 吹炼过程任务是继续化好渣 化透渣 快速脱碳 不喷溅 熔池均匀升温 8 恒压变枪操作过程枪位的控制原则是 B A 早化渣 多去磷 灵活控制B 快速脱碳不喷溅 均匀升温化好渣C 保证拉准碳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物流保证承诺书(6篇)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综合测评试题(解析卷)
-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考核试卷
- 2025年燃气管道行业反垄断考核试卷
- 2025年工业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考核试卷
- 借助数学文化理解数学本质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监理合同协议(质量监督)
- 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
- 技术部经理竞聘演讲稿
- 电动车 - 雪佛兰Bolt减速器拆解分析报告
- 2025年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腻子班组安全教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
- 考点解析自考专业(小学教育)(黄金题型)附答案
- 具身智能+军事模拟训练系统研究报告
- 交通志愿者培训
- 二甲评审院感工作汇报
- 2025年军考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政务服务面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