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刺伤的防范及应急措施 针刺伤的防范及应急措施 ? 指导老师:唐莹 小组成员:庞娜?、陈淑冰、李月桃 ? 【摘要】? 针刺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等的不正当处理造成的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进行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经常接触到锐利的器械,因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势必不可免的。尤其是在工作繁忙和抢救患者时,极易忽略个人防护,受到针刺伤的伤害,锐器刺伤及其有关的侵害是护理人员一个很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00万医护人员意外刺伤,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被传染。在工作中临床护士应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而在工作中规范的安全操作流程,掌握锐器废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可有效的避免和减少针刺伤害、加强个人防护,维护自身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感染。近几年来,护士的职业安全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并制定了预防针刺伤应遵守的条例,同时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将针刺伤这种职业伤害降到最低,使护士更好地履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神圣职责。 ? 【关键词】? 护理人员;针刺伤;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针刺伤是一种意外伤害,可导致受伤者局部出血。同时被病原体污染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经常接触注射器等锐利的器械,由此,极易引起针刺伤,随着针刺伤而来的就是令人生畏的乙型肝炎、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因此,如何让预防针刺伤及针刺伤后的处理成为护理工作迫不急切关注的问题,现就针对针刺伤的相关问题,预防及处理进行综述。 1、? 资料和对象 1.1? 临床资料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2007 年中国学者对 780 名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显示,年平均针刺伤的发生率是 88.84%,其中内科针刺伤的发生率为 95.16%【1】。毛秀英等 对 1075 名临床护士在过去一年里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 866 人发生 过针刺伤,发生率为 80.6%;被调查者人均针刺伤 3.5 次,其中 74.5%被污染针 头所刺伤【2】。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 2000 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 57 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 有 24 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 48 人,占 84.2%【2】。最新统计显示,全世界每 30 秒便有 1 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每年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发生。美国 血 液 暴 露 防 治 通 报 网 络 系 统 ( Exposure Prevention Information Network,EPINet)报告护士被针刺伤的概率 2002 年占医护人员的 45%,2003 年 占 37.8%。关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美国报道为 10%?34%;意大利报道外科护 士为 11%,内科护士为 10.6%。据统计,全世界针刺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因此而致命的有180万人(WHO,1998)。针刺伤时,只需0.004毫升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的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 2、? 针刺伤的常见部位 在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部位很多,因操作时因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常见的部位有指尖、手掌、手背、前臂、身体背部等,其中最容易被刺伤的部位是医务人员的手指。 3、? 针刺伤的危害 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是院内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的原因是由于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 。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危险。 4、 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4.1人为因素 工作时间短 由于工龄短的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时间短,注射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对使用后的针头处置不规范,工作忙时很容易出现忙乱 4.2 不良工作行为 针头回套 虽然标准预防明确禁止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医务人员也接受过相关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极易导致针刺伤,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4.3 环境因素 针头裸露 各种注射、采血及拔针大多在病房进行,而目前没有在每一个病房设置利器桶;遇到需拔针头时,很难做到再回去推治疗车,需将针头连同注射器或输液、输血器带回处置室进行处置,导致针头裸露,很容易导致针刺伤,也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4.4防范意识薄弱 由于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浅薄,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极易发生锐器伤后又不报告,甚至对伤口不作任何处理,极易发生血源性医院感染。 5、 防范措施 5.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 日常工作中严格普及标准预防,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3】,进行规范化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树立全面防护观念、规范操作行为。美国CDC已将持续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作为强制执行的项目推荐给美国的所有医院,值得借鉴。我国相关研究也已经证明,实施针刺伤的防护培训教育可明显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因此,第一,应建立制度化的培训:包括在校期间的理论培训;实习前培训;上岗前的培训等,有利于护士从开始就具有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保护患者和自身,而且也会相应的减少其由于技术不熟练、不规范所造成的医院感染。第二,对在职护士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 如举办护士职业防护培训班、各种讲座、宣教等,促使护理人员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第三,在临床工作中,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比如:护士应立即处理使用过的裸露针头;医院管理者应提供针器收集容器,应能将其携带到病人床旁或使用针器的地方,以便操作者在使用后及时将针头处理,减少污染针头裸露的时间,避免引发针刺伤。 5.2 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有可能接触到病人的体液、血液时要及时带手套,若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并及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程序做好合理的规划,物品摆放应方便自己的操作,锐器盒因置于自己便于丢弃锐器的地方,切不可拿着锐器随意走动。养成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不徒手将静脉穿刺针插回墨菲氏管内,不套回使用过的针头,不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操作完毕及时处理相关锐器,医疗垃圾与锐器分类,专用锐器盒装盛锐器不超过其容积的80,搬运锐器盒途中应小心谨慎,不可随意抛丢,避免锐器漏出。 5.3 改变护理人员危险的工作行为 ?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尽量避免手与锐器直接接触,在处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锐器时,每位护士应遵守以下条例: 5.3.1在进行有侵入性操作时,应带薄膜手套以及乳胶手套,并将锐器盒置于尽可能接近锐器使用的区域,以便于第一时间丢弃使用后的锐器。 5.3.2避免用手分离裸露的针头;不可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集血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接触过病人体液血液的器具传递给别人;不可徒手处置接触过病人血液的锐利物品;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疗时必须有同事或家属协助等。 5.3.3绝对不要将针头套回针帽,有意折弯、损坏、将针头与 次性注射器分开,或者用手摆弄针头和注射器。 5.3.4用过的针头等锐器必须丢弃在锐器收集盒内,锐器盒应具有防刺、防漏、易于管理等特点。 5.3.5锐器收集盒应放在所有经常使用锐器的地方,以便操作者能马上就近丢弃锐器。 5.3.6 锐器收集盒还应放置在病人的检查室、治疗室以及经常需要抽血和使用针头的地方。 5.4 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医院应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此外减少滥用注射治疗,即在口服给药有效或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注射治疗的则不用注射治疗,以减少非安全注射几率。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4】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用于防止针刺伤的产品【5】。一是无针头的产品。二是具有安全保护性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等。三是个人保护产品,如外科医生使用的顶针。四是锐器盒的使用也十分有效。 另外,工作环境安静,灯光明亮,患者配合良好都可以使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集中精力,有效减少针刺伤害的发生。 5.5合理调配人员 工作量越大,工作越忙乱,越容易发生针刺伤,这要求医院的管理者要合理安排、调配人员:对工作较忙的科室,要增加人员,减轻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发生的频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另外,应补充适当的护士编制。要采取科学的实行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减轻护理人员职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效地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5.6建立针刺伤报告制度 医院处理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5】,制定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伤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指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规程。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OeeupationsafetyandHealthAdministration,OSHA早在1991年就已经规定,医院必须上报医务人员血液暴露及针刺伤发生的情况。而且采用了维吉尼亚大学JanineJag-ger,M.P.H.,Ph.D.等建立的“血液暴露防治通报网络系统ExposurePreventionInformationNet-公务员之家”。并制定了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以达到对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目前EPINet系统除在美国应用外,英国、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国对其修改后也在使用。美国CDC也倡议各医院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以便在发生针刺伤后对医务人员做必要的检查哪。然而迄今在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尚未制定相关制度,绝大多数医院也没有严格的刺伤发生后的上报制度。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系统势在必行,进一步浅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作用。 5.7针刺伤后心理预防对策 大部分医务人员对血液传播性疾病刺伤的职业暴露存在惧怕被传染而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医院应定期开展关于针刺伤知识教育讲座及心理培训等活动,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乙肝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阴性者免费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提高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正确认识及心理承受能力,减少针刺伤发生的概率,保护医务人员【6】。对明显心理焦虑者的心理干预,对掩蔽性的心理焦虑者给与心理支持,解释针刺伤的情况,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减轻心理反应。以及管理者对受伤者的支持,争取国家立法来保证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着的健康权,以减轻针刺伤后的负性心理反应。对于中重度焦虑的医务人员,要循环给予心理干预和焦虑量表评估【7】。 6、? 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有关临床资料显示:对某院55名护理人员曾发生针刺伤后对伤口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1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情况构成比 项目? 轻轻挤压伤口? 轻轻挤压伤口? 挤压伤口血并在流动? 未作处理 并消毒? 水下冲洗加消毒 人数(n)? 5? 12? ?35? 3 构成比(%) 9.1? 21.8? 63.6? 5.4 6.1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发生皮肤黏膜针刺伤、切割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2% 一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同时,对受伤医务人员要进行血液监测,改善工作条件,提供避开和预防针刺伤用具,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医院应免费为每名职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检查是否有相应抗体产生。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和医学观察确定暴露级别、对于暴露源开展针刺伤后感染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案例,以便根据病人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和跟踪检查。如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或采取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等。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7、? 总结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工作繁忙,治疗处置多,与病人接触多,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而由此引发的职业伤害没有引起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招生宣传管理办法
- 郊区矿产开采管理办法
- 驻马店休学管理办法
- 行政科仓库管理办法
- 高端商务综合办公服务与智慧交通信号系统合同
- 高端酒店厨师团队聘用及服务质量协议
- 马铃薯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与产品销售合同
- 连锁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品牌授权与区域经营合同
- 跆拳道广告管理办法
- 专用发票日常管理办法
- 职业等级考评员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细胞培养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兵团普通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品数据管理实务讲授人王婧64课件
- 2025年《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应知应会测试考试题库
- 2024-2025学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单招《语文》题库试题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118)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公布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课件-第四章 教师的自我发展
- 2025-2030中国魔芋胶行业营销渠道与重点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小学生书法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