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常用对药.doc_第1页
肺病常用对药.doc_第2页
肺病常用对药.doc_第3页
肺病常用对药.doc_第4页
肺病常用对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病常用对药(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目录肺病常用对药(1) 当归配杏仁 肺病常用对药(2) 杏仁配薏苡仁 肺病常用对药(3) 枳壳配桔梗 肺病常用对药(4)牛蒡子配山药 肺病常用对药(5) 知母配贝母 肺病常用对药(6) 麻黄配熟地 肺病常用对药(7) 瓜蒌配牛蒡子 肺病常用对药(8) 五灵脂配柏子仁 肺病常用对药(9) 人参配代赭石 肺病常用对药(10) 钩藤配薄荷 肺病常用对药(11) 旋覆花配代赭石 肺病常用对药(12) 麻黄配杏仁 肺病常用对药(1) 当归配杏仁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编者按:肺病指肺脏的各种病证,多由外邪侵袭,或痰饮内聚,或肺气肺阴不足所致,亦可因其他脏腑、血脉病证传变而致。治有祛风宣肺、清热润燥、肃肺化痰、温肺化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李耀辉等总结了肺病的常用对药,今起本版将陆续刊出。当归配杏仁出自外台秘要当归含丸,治疗口中咽喉不利,药用当归二两,杏仁一两,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含化,日三夜二。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咳逆上气”,并把此作为当归的第一个功效。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相伍具有如下作用:当归属于辛润之品,杏仁质润多油质,二者相伍可以润咽喉,治疗咽喉不利,可以配伍桔梗、生甘草、玄参、麦冬等;当归“主咳逆上气”,杏仁肃降肺气,二者相伍可以降肺之逆气,治疗咳嗽、气喘,可以配伍麻黄、熟地、补骨脂、沉香等;二者可以润肠通便,常配伍肉苁蓉、枳壳、生地等。肺病常用对药(2) 杏仁配薏苡仁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果仁多油质而润,杏仁、薏苡仁二者相伍,性平质润,可降肺、润肺、利肺。仲景用杏仁、薏苡仁配伍麻黄、甘草即麻杏苡甘汤,治疗风湿“一身尽痛,日哺所剧者”。朱丹溪治疗肺痈,咳嗽脓血,咽干多咳,大小便赤涩的桔梗汤即由杏仁、薏苡仁配伍贝母、当归、瓜蒌仁、枳壳、桑白皮、防己、甘草、百合、黄芪组成。叶天士治疗咳嗽常用二者润肺燥、利湿热:用杏仁、薏苡仁配伍麻黄、甘草、半夏治“伏邪久咳,胃虚呕食”;配伍白蔻仁、芦根、冬瓜子、枇杷叶治疗“寒热,右胁痛,咳嗽”;配伍石膏、天花粉、通草、紫苑、木防己治疗“渴饮咳甚,大便不爽”;配伍桑叶、玉竹、沙参、天花粉治“秋燥,痰嗽气促”;配伍桂枝、大枣、炙甘草治疗“脉沉细,形寒”之咳嗽。吴鞠通在杏仁、薏苡仁配伍的基础上加白蔻仁、半夏、厚朴、通草、竹叶、滑石,创制出治疗湿热的经典名方三仁汤肺病常用对药(3) 枳壳配桔梗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枳壳配桔梗出自苏沈良方枳壳汤,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桔梗性味苦辛平,开宣肺气,祛痰排脓,能开肺气之结,宣心、肺之郁,属于上焦药。枳壳性味辛苦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内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壳味苦,能泄至高之气。二者相伍,升降气机,有“通肺利膈下气”之效。配伍陈皮、姜半夏、茯苓、炙甘草,为医宗金鉴枳桔二陈汤,治疗小儿胸膈膨满、呕吐痰涎;配伍大黄、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甘草,为症因脉治枳桔大黄汤,治疗肺热膨胀作痛,胃火熏蒸,大便秘结;配伍苍术、陈皮、厚朴、甘草,为症因脉治枳桔平胃散,治疗气结腹胀、胸前饱闷;配伍桂心、细辛、青皮,为证治准绳枳实散,治疗胸中气坚急,心微痛,气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饮食。叶天士用枳壳、桔梗配伍疏散风热,健脾化痰之品治疗风温咳嗽,并称这种治法“辛以散邪,佐微苦降气”。祝谌予教授用枳壳、桔梗配伍桃仁、杏仁、薤白治疗舌红、便干、胸闷之症,并谓之“上下左右汤”。肺病常用对药(4)牛蒡子配山药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具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之功。山药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具益气养阴,补肺脾肾之功。二者相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认为山药可以补肺脾肾之气,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子性较滑利,又能降肺气之逆,二者相济为用,可以清痰涎、利肺气,为养肺止嗽的要药。“牛蒡子山药并用最善止嗽”,故张锡纯所拟治咳喘的方药多不离牛蒡子、山药。二药配伍玄参、于术、鸡内金组成“资生汤”,治疗“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配伍人参、麦冬、清半夏、苏子、生杭芍、甘草组成“参麦汤”,治疗“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有肺结核者”;配伍大熟地、山萸肉、生杭芍、苏子、生龙骨、甘草组成“薯蓣纳气汤”,治疗“阴虚不纳气做喘逆”;配伍于术、广陈皮、生杭芍、玄参、生赭石、炙甘草组成“滋培汤”,治疗“虚劳喘逆,饮食减少,或兼咳嗽”;配伍野台参、生赭石、知母、生地、生杭芍、三七组成“保元寒降汤”,治疗“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二气亦将脱”;配伍清半夏、山萸肉、生代赭石、生杭芍、甘草组成“清降汤”,治疗“因吐衄血不止,致阴分亏虚,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配伍麻黄、石膏、麦冬、清半夏、玄参、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配伍金银花、生杭芍、黄连、肉桂、甘草组成燮理汤,治疗痢疾。祝谌予临床经验辑要中认为,山药、牛蒡子相伍具有补益脾肾,清热解毒,利咽喉之效,适用于喉中水鸣声,胸膈闷,但咳之不甚者,可供临床参考。临床上依据二者的药性特点,可以应用于热邪、燥热、湿热、痰热、阴虚引起的咳喘而见咳嗽、气喘、痰黏难咯出者。肺病常用对药(5) 知母配贝母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知母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具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贝母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具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都属于肺经气分药。二者相伍即是二母散,出自证治要诀类方,原方配有生姜,治疗咳嗽遇冷、遇热发作。知母、贝母清肺化痰,润肺燥,多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咳嗽,也用于水亏火旺之咳嗽。对于干咳无痰或痰黄质黏难以咯出者较为适宜。症因脉治中二药配伍石膏即二母石膏汤,治疗外感燥痰咳嗽;配伍天门冬、麦门冬即二母二冬汤,治肺热身肿,燥咳烦满;配伍陈皮、姜半夏、茯苓、甘草即二母二陈汤,治燥咳,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古今医鉴中二药配伍黄芩、栀子、生石膏、桑白皮、茯苓、瓜蒌、陈皮、枳实、五味子、生甘草即是二母宁嗽丸,治疗因伤酒食,胃火上炎,冲逼肺金,咳嗽吐痰,经久不愈。肺病常用对药(6) 麻黄配熟地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效。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益精髓。二者相伍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鹿角、肉桂、麻黄、姜炭、熟地、白芥子、生甘草)。麻黄平喘,归肺经;熟地补肾纳气,归肾经。一肺一肾,肺肾同补。麻黄辛散,可以去除熟地的滋腻,熟地可以制约麻黄的温燥辛散,二者相伍可以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亏虚者。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作用,虽为阴疽效方,但对于肾督阳虚、寒痰凝滞的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治之意。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记载胡翘武主任医师用熟地30克、麻黄6克配伍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紫石英3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组成“阳和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久咳久喘属于肾督阳虚、痰瘀凝滞证者。祝谌予临床经验辑要记载祝谌予用麻黄、熟地配伍治疗久嗽久咳和妇女经期哮喘,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肺病常用对药(7) 瓜蒌配牛蒡子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瓜蒌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化痰热,宽胸理气,润肠通便。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二者相伍,出自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山栀、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原方治疗乳痈初期寒热往来,红肿热痛,但由于本方具有疏散风热,清肺化痰之效,所以也可用于痰热壅肺,表邪未尽之证。瓜蒌、牛蒡子相伍具有清肺热,润肺燥,化痰热;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适用于肺中痰热、肺中燥热以及肺肠同病之证,有类似于吴鞠通宣白承气汤的“脏腑合治”之意。姜良铎教授常用瓜蒌、牛蒡子相伍治疗肺热、肺燥咳喘、肺燥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肺病常用对药(8) 五灵脂配柏子仁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五灵脂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二者相伍治疗肺胀出自圣济总录“皱肺丸”,该方由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组成,主治“咳嗽肺胀,动则短气”。具体用法:五灵脂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上三味,研成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五灵脂、柏子仁治疗肺胀组方比较奇特。朱良春教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认为五灵脂“降浊气而和阴阳凡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撑塞,而致腹痛撑胀,此药悉可以应用,往往可奏浊气下趋,阴阳调和,胀消痛定之效。”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柏子仁“止咳治喘,收敛止血,润肺健胃,利尿消炎”,岭南采药录记载柏子仁“能治咳嗽”,这说明柏子仁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加之柏子仁归肾经,药品化义谓之“又取气味具浓浊归肾,同熟地、龟板、枸杞、牛膝,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有补肾纳气之功。显然五灵脂、柏子仁相伍具有祛瘀化痰,敛肺纳肾功效,适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两虚之证。据“十九畏”记载,“人参畏五灵脂”。肺病常用对药(9) 人参配代赭石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二者相伍,可以大补元气,引气归元,纳气平喘。张锡纯认为“生赭石压力最胜,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隔、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人参借代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基之”。常喜人参、代赭石同用:配伍生芡实、生山药、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苏子组成治喘息的“参赭镇气汤”,治疗“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配伍苏子治疗“痰涎上涌,堵塞咽喉几不能吸”;配伍山药、牛蒡子、知母、生地、生杭芍、三七组成“保元寒降汤”,治疗“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二气亦将脱”。配伍生芡实、生山药、生杭芍、牛蒡子、生甘草组成“保元清降汤”,治疗“吐衄证,其人下元亏损,中气疲惫,冲气、胃气上逆,脉弦而硬急”;张锡纯多用人参、代赭石来治疗咳喘、衄血、冲胃气上逆、元气将脱等症,范围极广。肺病常用对药(10) 钩藤配薄荷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钩藤配薄荷主治久咳不愈,是名老中医祝谌予发掘的民间验方。上世纪30年代曾治疗一例久咳不愈的老年妇女,经多方医治无效,后服用某民间验方霍然而愈,索方观之,仅用钩藤、薄荷两味,沸水冲后代茶频饮。钩藤甘寒,入肝、心包经,熄风解痉而轻清透热;薄荷辛凉,入肺、肝经,清热透表而芳香疏风,二药相伍,清肺平肝,疏风清热,利咽止咳,且用沸水冲饮取其轻扬之性,适用于肺肝风热,咽痒喉干,久咳不愈之证。后祝谌予凡遇此病,用之颇验。肺病常用对药(11) 旋覆花配代赭石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旋覆花配代赭石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花入肺、肝、胃经,苦辛而咸,下气消痰,降气行水。代赭石重镇降逆,长沙药解谓之“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二者相伍,对肺气不降、痰浊、水饮蓄积、胸膈滞塞,气机不畅所致的咳嗽、痰多黏稠、气逆作喘之症常可以配伍桑白皮、杏仁、苏子等有效。祝谌予教授多用二者治疗肺胃气逆所致的哮喘、咯血、呃逆、呕吐等疾患。方药妙用记载用旋覆花、代赭石配伍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甚佳。施今墨临床上常把旋覆花、代赭石同布包煎,在用法上让人耳目一新。肺病常用对药(12) 麻黄配杏仁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麻黄性味辛温而苦,为肺经专药,有解表、平喘、利水之效,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一宣一降,相互为用,咳嗽、气喘,肺寒肺热皆可用之,止咳如治感冒风邪之三拗汤,治风寒无汗之麻黄汤,治伤寒无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等;平喘如治肺中邪热壅滞的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利水如治疗风水的越婢汤、治肾炎水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等,都是麻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