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玲四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1页
马秀玲四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2页
马秀玲四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3页
马秀玲四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4页
马秀玲四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课题一: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学习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材50-51)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前置作业1.填空(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整数的计数单位有(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1米=()分米=()厘米=()毫米(3)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410个0.1是()。10个0.01是()。2.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3.预习书50、51页的内容4、试着完成书51页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 (一)、学习小数的产生(1)让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口答下面的题: 100010=1010=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你会遇到什么问题? (二)、学习小数的意义1、自学例题1让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在图1中填出分数和小数。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2)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2、看图2: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小组讨论,填出分数和小数 。说出你的发现:3、完成图3,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该怎样写?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1,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4、小数的计数单位。什么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交流展示1、教材51页做一做2、练习九第1题和第2题.过关检测1、 填上适当的小数。米=( )米 米=( )米 =( )米=( )米 =( )千克=( )千克2、的计数单位是( ),写成小数是( )。的计数单位是( )写成小数是( )3、填一填。整数 2厘米 5角 500克分数 小数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二:小数的读写法学习内容小数的读写法(教材52-54)学习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教学流程前置作业一、复习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预习书52、53、54页的内容4、试着完成书53、54页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 认识小数。(1)小数的组成1)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如:1.25 2)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什么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表示什么意义?小组讨论,举例说明。2、 小数的读法。读出下面各数。并说说是怎样读的?0.58 读作 3.5 读作: 41.47 读作:3、小数的写法。1)自学例3(教材54页)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写的。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2例3,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1、 说出下面各数中的“2”所表示的意思。20.04 5.42 0.25 0.672( ) ( ) ( ) ( )2、 第53页的做一做。3、 第54页的做一做。过关检测1、 填空。(1)0.8里面有( )个0.1 . 0.32里面有( )个0.01.(2)5.125是由( )个一、( )个0.1、( )个0.01和( )个0.001组成。(3)由2个十、3个一、和14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2、读数和写数。29.42 读作 1.2 1.8 0.4563、写数零点二五 写作 四十五点二四七 写作十四点零八五 写作 二点三四 写作 4、完成课本56页第6题、7题。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三:练习课学习内容练习课(教材56-57页练习九的习题)学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2、 巩固小数的读写法,会正确读写小数。3、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让学生说说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2、怎样进行小数的读写,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说,不完整的进行补充。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 练习九第8题。提示:数轴上从0开始,依次表示1、2、3、4、5,相邻两数之间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表示0.1.小组讨论,这些数在数轴上怎样表示?2、练习九第9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涂?1.7该怎样涂?先涂一个长方形,再涂0.7,及把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7份,合起来表示1.7。3、练习九第10题。让学生根据题意说说每个小数表示什么意义?如2.6元表示2元6角 3.5米表示 0.9元表示4、练习九第11题这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填在表中。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第7、8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1、练习九第11题这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填在表中。2、第13题。过关检测1、找朋友。 0.15 0.015 0.05 0.5 0.51 0.0512、小小空,填一填。(1)、0.6里面有( )个0.1;(2)、0.38里面有( )个0.01;(3)、0.7里面有( )个0.1;(4)、8个0.1是( );7个0.01是;(5)、34个0.01是( );0.65里面有( )0.01.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四:小数的性质学习内容教材58-59页例题1-例题3及相关练习学习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教具准备准备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填空。3分米=( )米 32厘米-( )米0.30有( )个百分之一 7角=( )元2、 2是( )数,如果在2的末尾添上一个0会怎样变化?添上两个0呢?反过来如果把200的末尾去掉一个0 会怎样变化?去掉两个0呢?2.预习书58、59页的内容4、试着完成书58、59页的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 学习小数的性质(1)提问、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用小数表示各是多少米? 小组讨论,展示结果。1分米 = ( )米 (2)你有什么发现? 10厘米 = ( )米100毫米= ( )米(3)说说0.1米、0.10米和0.100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总结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讨论学习例2和例3. 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1例2例3,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1、教材58页的做一做。2、教材59页做一做1、2题过关检测1、 化简小数。7.90米 0.090千克 12.3003.1000 3.0550 100.202、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5 = 12.98 20 1.2380 5.4 1.200003、 把相等的数连起来。2.70 31.0100 72.060 0.0050 4.404.4000 0.005 2.07 31.01 72.60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五:小数大小的比较学习内容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材60页例题4)学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请你们在各题里填上“”、“”或“=”。(口答)832799 61246214 1003999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2.预习书60页的内容3、试着完成书60页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1)小组交流讨论,说说是怎样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2)汇报讨论结果。2、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6.45.9 12.412.08 2.923.145.25.178 9.148.3 30.630.0993、小组交流讨论小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4,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多个数的大小比较(1)讨论例题4。(2)把这4名学生的跳远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说出他们所排的名次。(小组交流讨论)交流展示1、 教材60页的做一做。2、 练习十第4题。 过关检测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7.9 8.2 0.51 0.509 1.374 1.35.7 5.8 0.6 0.60 1.23 1。32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六:小数点的移动学习内容教材61、62、63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填空。3 ( )=30 1800 ( )=183 ( )=300 160 ( )=162、 0.4米=( )分米 0,05米=( )毫米5分米=( )厘米=( )毫米3、比较大小。34.56 3.456 345.6 3456说说这几个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比较大小。4.预习书61、62、63页的内容5、试着完成书63页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 1、学习例题5(1)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讨论发现规律。(2)验证规律把6.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小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两位呢?2、学习例题6(1)把0.01扩大到它的10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2)完成例题6.3、学习例题7.教师提示:缩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5例6例7,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小结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交流展示1、教材63页的做一做。2、练习十第8题。过关检测1、 填空。(1)把0.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到它的( ),得( )。(2)把3.9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到它的( )。(3)把2.7扩大到它的( )倍是27.(4)把60缩小到它的( )是0.06.(5)一个数缩小到它的 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三位得7.04,原数是(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七:生活中的小数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小数(教材67、68页例题1)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3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填空。1千米()米1千克()克 1米()厘米1吨()千克 1时()分 1分()秒2.预习书67、68页的内容3、试着完成书69页上面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 学习单名数和复名数(1) 读出下列数据。7米 3分米2厘米 67千克 3元2角 26克(2)给上面各数进行分类单名数:复名数:(2) 明确什么是单名数和复名数(3)列举生活中的单名数和复名数。2、学习名数的改写。(1)教学例题1 80厘米=( )米小组讨论,汇报方法。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1,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小结方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 )交流展示1、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方法。1米45米=( )米2、教材69页做一做。过关检测名数的改写。13厘米=( )米 86克=( )千克109分米=( )米 535米=( )千米30分米=( )米 2.6厘米=( )分米2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8米21厘米=( )米 3千克35克=( ) 千克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八:名数的改写学习内容名数的改写(教材69页例题2)学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2、 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重点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流程前置作业、你们知道什么是高级单位?什么是低级单位吗?、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填空。12厘米=( )分米 130千米=( )米12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5千克24克=( )千克4.预习书69页的内容5、试着完成书69页下面的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 小组交流:学习例题小组讨论:()把米化成厘米,是把什么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什么单位的名数?()怎样进行名数的改写.米()厘米分米厘米()厘米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2,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交流展示、教材页做一做下、练习十第三题过关检测、1.9米( )毫米 2.56吨=( )千克2.3千克=( )克 4.6米=( )分米2.95元=( )元( )角 ( )分( )分米=1.5米 ( )千克=4.08吨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2、在括号里填上或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九:练习课学习内容练习课(教材练习十一的习题)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灵活地进行小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掌握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能够进行正确的改写。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千米=( )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1千克=( )克 1( )毫米=( )分米1平方分米=( )平分厘米1吨=( )千克 1米=( )厘米 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名数的改写34厘米=( )米 5厘米8毫米=( )厘米10.7元=( )角 5厘米8毫米=( )毫米2065千克=( )吨( )千克2.5千克=( )千克( )克2、 教材72页第10题提示:把四种动物奔跑的速度的单位统一。3、第11题4、第12题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第8、9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1、 由3、9、6、9四个数组成下面的数。(1) 大于6并且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2) 小于9并且读出一个零的三位小数。(3) 所以小于1的三位小数。过关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米38厘米=( )米 8.09千米=( )米2480千克=( )吨( )千克0.56吨=( )千克 10吨60克=( )吨2、填上适当的单位。数学课本长2.05( ) 一张儿童床长1.8( )一块手帕面积约0.04( ) 一个苹果重0.2( )3、修筑铁路,平均每100米需要16根钢轨。要修筑1000米铁路,需要多少根钢轨?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习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73页例1)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534 31200 3980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 4660547万3、怎样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4.预习书73页的内容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小组讨论,怎样求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0.984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0.984保留整数 (精确到个位) 0.984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1,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全班讨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交流展示练习十二第1题练习十二第2题过关检测1、 填空。(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位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2)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3.7,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2、把下面的小数精确到十分位。2.81 0.296 7.083、保留两位小数.0.347 12.008 1.996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十一:小数的改写学习内容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材74 页例2)学习目标1、通过用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求近似数。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 0.347 12.008精确到十分位:2.61 7.96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15500000 = 万 23000000= 万5000000000= 亿3.预习书74页的内容4、试着完成书74页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学习例2(1)让学生自学例2,教材74页。(2)读题,理解题意。(3)尝试数的改写。142800千米= 万千米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4)把77833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778330000千米= 亿千米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2,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3、在进行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应注意什么?交流展示1、教材74页做一做1、2题。2、练习十二第3题。过关检测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并保留一位小数。14400 = 万 235600 = 万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3672800000 千米 = 648500000 米 = 3、下面的说法对吗?(1)3.56精确到十分位是4。( )(2)6.05和6.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6.1.( )(3)近似数是6.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4)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5)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十二:练习课学习内容练习十二的习题(教材77页)学习目标1、会熟练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按要求进行数的改写。2、会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会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前置作业算一算。2.9710 42.8100 32.5 1005.346 1000 4200 100 982 10003.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练习十二第9题。让学生独立练习,并说说应该怎样涂。让学生明白0.039该怎样涂?把大正方体平均分成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1000个)应该涂上多少个小正方体?2、第10题 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用的时间越短跑得越快。3、第11、12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第5、6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1、比一比7.2千米 7150米 7千米20米( )( )( )2、练习十二第13 题。过关检测1、判断。(1)49200050万 ( )(2)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 )(3)近似数5.0与5.0末尾的0都可以去掉。 ( )(4)38.8与38.80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 (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45960 6412900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4567800000 1234500004、李叔叔骑自行车每分钟行0.25千米,1小时40分可以行多少千米?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十三:整理和复习学习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78页)学习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 掌握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3、 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流程前置作业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内容。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读写法。2、 小数大小的比较。3、 说说生活中的小数。4、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6、完成教材78页的习题。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78页的习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1、将下面各数填在适当的( )里。1.65 4.5 0.8一个转笔刀的价钱是( )元李阿姨的身高是( )米一个书包重( )千克2、 课本79页第3题。3、 课本79页的4题过关检测1、 名数的改写。950米=( )千米 3560千克=( )克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7分米=( )米0.56吨=( )千克 4米35厘米=( )米360平方米=( )公顷 1870克=( )千克2、 求近似数。(1)3.54 (保留一位小数)(2)20.463 (精确到百分位)(3)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约是( )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课题一:三角形的性质学习内容三角形的性质教材80、81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和三角形的高。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及其应用。3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流程前置作业1、我们学过三角形,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2.预习书80、81页的内容3、试着完成书81页做一做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小组交流:1用小棒摆三角形,想一想你是怎样摆的?2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就是三角形。3认识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1) 画一个三角形。(2) 观察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3) 在你画的三角形上分别标明边、角和顶点。4认识三角形的高(1)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 ,顶点和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2) 画一个三角形,画出它的高,并标明高和底。议一议:三角形有几条高?二、全班交流、1、汇报展示,每组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例1,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指导。交流展示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1用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拉一拉。2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过关检测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明高和底。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习内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材82页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知道当“较短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时,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流程前置作业打开书82页例3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那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