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格第一.doc_第1页
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格第一.doc_第2页
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格第一.doc_第3页
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格第一.doc_第4页
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格第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所属学校 山东协和学院申报形式(单门申报/多门联合申报) 多 门课程名称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课程类型(本科/高职) 高 职 所属专业大类 制 造 所属专业类 机械设计制造 申报日期 2012.4.10山东省教育厅制填 写 要 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每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情况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基本信息姓名阎鹏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08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电终学位博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2号山东协和学院(北校区)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复合加工的计算机控制1-1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一、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必修 ,2学时/周 ,数控08-2 ,98人2. 金属切削机床 专业必修 ,3学时/周 ,数控08-1 ,91人数控08-2 ,98人数控09-1 ,90人 二、 实践教学金工实训 专业必修 , 48学时, 数控08-1 ,91人数控09-1 ,90人数控10-1 ,86人数控11-1 ,56人三、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1. 山东省工程制图精品课程 山东省教育厅 2004年 2. 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山东省教育厅 2009年 3.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材 校级十一五教材立项 2007年四、教学获奖 1.机械制图教材及配套习题集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副主编 2011年 1-2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及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参与的科研项目1、智能控制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复合加工技术研究(No.505751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07至2009.07 第四位 参与智能控制研究工作2、超声振动辅助精密微铣削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 (No. 508751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8-07至2011.07第四位 参与加工技术研究工作3、多传感器监测和信息融合在磨削-脉冲放电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 负责人第一位 2011.07-2014.07 负责数据处理和设备研制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 闫鹏,张建华,白文峰,徐文文.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加工表面粗糙度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2):1462-1465 (EI:083011399963)2. 闫鹏,张建华,张洪丽,白文峰.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复合加工工艺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6):1986-1989 (EI:084011607056)3. 闫鹏,张建华.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电火花脉冲放电复合加工数据库构建与开发.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344-347 4. 闫鹏,张建华,白文峰. 基于力和放电状态信号的磨削-电火花脉冲放电加工智能控制. 电加工与模具.2008,(1):52-555. Yan Peng,Zhang Jianhua,Xu Wenwen,Li Chenguang.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Ultrasonic Vibration Aided Electrical Discharge Grinding Process.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Sept,Tianjin,2008,519-523注:本表及以下各表内容较多时可将栏目加长。2主讲教师(一)基本信息姓名刘兴国性别男出生年月1958.12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终学位硕士职务教师传真无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mailX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2号山东协和学院(北校区)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数控设备2-1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一、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必修 ,2学时/周,数控08-1,91人;机电09-1,92人;数控10-1,88人;机制10-1,87人2.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专业必修,4学时/周;数控08-1,91人;数控08-2,98人;数控09-1,90人;机电09-1,92人;机电09-2,91人;数控10-1,88人;机电10-1, 78人 3. 机械设计基础 专业必修,4学时/周, 数控08-1,91人;数控08-2,98人;机电08-1,48人;数控09-1,90人;机电09-2,91人;机电09-3,79人 4.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验 专业必修,18学时,数控08-1,91人;数控08-2,98人机电08-1,48人;数控09-1,90人;机电09-1,92人;机电09-2,91人;机电09-3,79人;机电09-4,90人;数控10-1,88人;机电10-1,78人5.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专业必修,16学时,数控08-1,91人;数控08-2,98人;机电08-1,48人;数控09-1,90人;机电09-2,91人;机电09-3,79人6.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验 专业必修,18学时, 数控08-1,91人;数控08-2,98人;机电08-1,48人;数控09-1,90人;机电09-1,92人;机电09-3,79人数控10-1,88人,机电10-1,78人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山东省教育厅 6万 2009至2012三、教学获奖1. 复杂零部件造型、数控编程及加工 一等奖 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育厅 2010.52. 零件CAD与数控加工 三等奖 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育厅 2010.5 3. 复杂零部件造型、数控编程及加工 三等奖 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育厅 2011.5 4. 零件CAD与数控加工 二等奖 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育厅 2011.55. 山东省大学生数控竞赛 优秀奖三项, 山东省教育厅 2007.16. 山东省大学生数控竞赛 优秀组织奖一项 山东省教育厅 2007.12-2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及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论文1. 磁选机选型的探讨, 佛山陶瓷, 第一位, 2011.62. 橡胶内衬球磨机的性能研究, 佛山陶瓷, 第一位, 2011.10主讲教师(二)基本信息姓名张建雷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08最终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电终学位学士职务教师传真无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2号山东协和学院(北校区)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2-1教学情况一、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必修 ,2学时/周,机电09-3,79人;机电09-4 90人;机电10-1,78人;机电10-2, 49人;机电10-3,72人2.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专业必修,4学时/周,机电09-3,79人;机电09-4,90人;机电10-1,78人;机电10-2,49人 3.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验 专业必修,18学时,机电09-3,79人;机电09-4,90人;机电10-1,78人;机电10-2,49人 4.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验 专业必修,18学时, 机电09-3,79人;机电09-4 90人;机电10-1,78人;机电10-2,49人二、主要教学研究课题1. 山东省工程制图精品课程 山东省教育厅 2010年2. 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山东省教育厅 2009年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 山东协和学院 2009年4. 创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山东协和学院 2010年三、教学获奖 1. 复杂零部件造型、数控编程及加工 一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102. 零件CAD与数控加工 三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10 3. 复杂零部件造型、数控编程及加工 三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11 4. 零件CAD与数控加工 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112-2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及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主讲教师(三)基本信息姓名孟维云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07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电终学位硕士职务助教传真无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2号山东协和学院(北校区)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机械优化设计2-1教学情况一、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 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必修,3学时/周,机制09-1,82人;数控09-1,78人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必修,3学时/周,机电10-1,78人;机电10-2,49人3. 机械设计基础 专业必修,4学时/周,机电11-2,114人;数控11-1,55人;机制11-1,107人4.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本科辅导, 专业必修,4学时/周,机设11-1,76人 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专业必修,30学时,机制10-1, 88人;数控10-1, 86人6. 机械制造基础基础 专业必修,30学时, 机制10-1,88人; 数控10-1,86人二、主要教学研究课题1. 山东省工程制图精品课程 山东省教育厅 2010年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 山东协和学院 2009年3. 创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山东协和学院 2010年2-2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及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科研课题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ZRB01005” 山东科技厅 第四位 2007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2007A03” 山东科技厅 第四位 20073.“曲柄摇杆机构的综合优化及见面开发” 山东协和学院 第一位 2011 二、科研论文1. 曲柄摇杆机构的总和优化 机械研究与应用 第一作者 20082. 磁选机选型的探讨 佛山陶瓷 第二作者 2011.06 3. 橡胶内衬球磨机放入性能研究 佛山陶瓷 第三作者 2011.11 3教学队伍人员构成(含外聘兼职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学科专业承担教学任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所在单位闫鹏男197808讲师机械设计负责人专任教师刘兴国男195812教授高校教师轻工主讲专任教师张建雷男198208讲师高校教师自动化主讲专任教师孟维云女198307助教高校教师工程力学学主讲专任教师张光腾男198009讲师高校教师机械设计辅导专任教师宋开功男198307助教高校教师机械设计实验专任教师吕海强男198501助教高校教师机械设计辅导专任教师朱泽平男195209教授高校教师机械制造辅导专任教师赵庆营男198310工程师机电工程实验兼职教师济南法因数控练军峰男197707高级技师机电技术实训兼职教师济南技师学院马磊女198110助教高校教师制浆造纸工程辅导专任教师李龙男198703实验员技师数控技术实训专任教师焦玉寒男198112实验员中级维修电工物理学实训专任教师乔英明男198711实验员通信工程实训专任教师3-1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参与情况以及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情况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组共有14名教师,承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的教学工作。1.专任教师的“双师”结构专任教师数双师型教师数双师比例12650%2. 专兼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数兼职教师数专兼教师比例1226:1课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并能承担以数控实训为主的较合适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3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 12名专任教师分别毕业于7所不同的院校,学缘结构比较合理。4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年龄50岁以上35-50岁35岁以下人数(名)255比例17%42%41%老中青教师比例比较合理,有利于课程的近、中、长期建设。5. 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职称高级中级初级人数237比例17%25%58%我教学团队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2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几年来,我教学团队积极进行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一、 数控机床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山东省教育厅教研项目)通过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利用我院先进的教学设备,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科技优势,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专业车间”的实践教学体系。机械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性行业,其机械加工车间包含的岗位是以机械制造为核心,涉及产品工艺设计、工装、检测技术、现场管理、设备的维护及维修等一系列的岗位群,按生产车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现代企业“员工”的各项职业技能。2、本专业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专业+车间”等人才培养的途径,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在现场专家的参与下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把学校教学与行业的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面向工程、面向行业实际需要培养数控应用性人才。3、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构建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业流程”,是指在企业里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任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一工作程序一般由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四个要素构成。生产复杂的产品可能需要经过多个“作业流程”,多个“作业流程”则构成了生产产品的加工过程。该实践教学体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二、 课程体系的改革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为了更好的培养技术性人才,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构建了适应高职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模块:基本能力模块(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维修的常用方法)、专业能力模块(机械本体和电气控制故障诊断)、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实习实训)。该课程体系的实施,旨在使学生(1)由基本技能型向专业技能型转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利用数控车床电控系统原理及维修实验台NCESL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三、教学内容的改革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数控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的多样化及功能的不断扩展,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扩大信息量,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我院近几年购进了五轴、四轴等加工中心6台、数控机床50台,以及激光切割机、龙门铣床等大型先进数控设备,总价值1200余元。随着不断更新的设备条件,教学内容不断扩展与更新,从数控机床基本结构、电气基本原理,到,从机床操作到对程序的执行、校验、调试和加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实验实训教学课时,提高了实际操作加工校验的比重,并在实训、实际操作的内容上,注意了技术性、综合性与探索性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保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我们采用了“五结合”教学法,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故障能力、维修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五结合”教学法包括:1. 课程学习与工程训练相结合。学习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理论知识时,要做到讲练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到项目引领,即通过项目的实施与完成,让学生掌握故障分析能力和针对故障进行维修的技能;在实验实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和多层次教学,全方位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2. 产学研结合。结合教师的实际科研课题进行教学,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参加部分课题的研制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数控大赛。3. 课内外结合。学生课内在数控技术实验室上机实验;课外,学生通过开放实验室、课程网站、考证培训、数控大赛、技术服务等活动进行学习。4.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实训,采用数控仿真软件辅助教学;课外,学生可在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登陆本精品课程网站学习或与教师交流。5. 课程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相结合。学生学完本课程,可通过学院组织的数控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证书,为就业打下基础。目前我院的毕业生有90%以上都获得了相应职业证书。五、教材建设在教学中,优先选用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评选出的优秀(精品)教材和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规划教材,或者全国重点大学编著并适合我专业教学实际的教材。逐步建立起以优秀(精品)教材和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规划教材为重点,门类齐全的教材使用体系。如我们使用的教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2011年由刘豫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高职高专“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2008年由刘永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是长春市精品课程教材。六、考试方法的改革理论课采用考试,实验与实训课采用考查的考核方法。考查课制订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实验课主要根据学生对题目的故障分析和维修结果进行评定;实训课主要根据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表现及加工出的产品质量评定成绩。七、教学成果 1.教科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源年限1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山东省教育厅2009-20122智能控制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复合加工技术研究(No.505751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07至2009.073超声振动辅助精密微铣削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No. 50875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7至2011.074多传感器监测和信息融合在磨削-脉冲放电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2011.07-2014.075曲柄摇杆机构的综合优化及见面开发20116固液双态通用高效蒸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117山东省工业设计特色专业山东省教育厅20098山东省高等学校产品设计模型精品课程山东省教育厅2007-20119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工程制图)山东省教育厅2007-201110工业设计(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省教育厅2010-2011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制图(高职)精品课程山东省教育厅2009-20142.教科论文 序号课题名称出版社发表人年限1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加工表面粗糙度研究中国机械工程闫鹏20082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复合加工工艺研究.中国机械工程闫鹏20083超声振动辅助磨削-电火花脉冲放电复合加工数据库构建与开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闫鹏20074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Ultrasonic Vibration Aided Electrical Discharge Grinding Process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Sept闫鹏20085基于力和放电状态信号的磨削-电火花脉冲放电加工智能控制.电加工与模具闫鹏20086磁选机选型的探讨佛山陶瓷刘兴国、孟维云20117橡胶内衬球磨机的性能研究佛山陶瓷刘兴国、孟维云20118常用细化算法在纸浆纤维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马磊20089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纸浆纤维特性参数的研究浙江造纸马磊200810在Windows平台下利用 VB 实现电脑与三菱 Q00PLC 的串行通信控制与传动马磊200811基于virtools塔式起重机虚拟培训系统三维模型的研究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宋开功20103.教学获奖序号获奖名称级别授予单位时间1复杂零部件造型、数控编程及加工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102零件CAD与数控加工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103复杂零部件造型、数控编程及加工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114零件CAD与数控加工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115机械制图(及习题集)一等山东省教育厅20116教育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教育部20097教育部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教育部20108教育部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教育部20099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教育部200610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教育部200611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1012一种家庭温度远程采集与自动预警系统专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2011 3-3青年教师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学历师资非常缺乏,因此我们对引进的青年教师采取如下措施来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业务水平:1 首先针对青年教师的学历与业务水平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和进修计划。2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每一个新到青年教师,均指定老教师传帮带。指导教师要督促检查年轻教师的教案编写、讲课方法、作业批阅与辅导答疑等工作,传授教学经验,使其能尽快独立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3 安排青年教师多听课,不但要听本教研室教师的课,也要听兄弟院校相关课程的课。通过这种听课活动,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丰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指导教师、学校督导组及学院领导也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并及时反馈意见督促其提高教学质量。4 安排青年教师定期到工程训练中心或实习教学基地锻炼实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5 定期举行教学研究活动,讨论对教材的处理及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交流教学经验。6 鼓励年青老师积极参加教研与科研项目,承担公司企业的设计课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7 有计划的安排青年教师到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师资水平。经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效显著:目前教研室的所有青年教师均能独立承担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评分均在95分以上。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指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联合课程名称(单门课程不填)数控技术系列课程课程名称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4-1课程概述:课程的历史沿革、设计理念以及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专家们预言: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控机床的大量应用,这就需要大量的操作、编程、维护和维修技术人才。我院在 2007年首次开设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我院多个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课程的历史沿革我院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发展历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1课程的初步设立与探索阶段(2007年至2008年)2007年,我院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作为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我们成立了由富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数控专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入工厂调研和学习,了解企业对数控类人才的需求,制定了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了比较完善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理论和实验大纲),聘请了富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该课的主讲教师,并安排部分年轻教师随堂听课和学习,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硬件方面,我们建立了数控技术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新购进12台数控车床、1台数控铣床和1台加工中心,为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课程的提高发展阶段(2009年至2011年)从2009年开始,我们逐渐的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推广到机械类其它专业: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科专业,成为我院多个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重组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了理论学习、技能培养与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块。教学中依托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将各教学模块构建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同一个模块的理论和实验,随堂进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环节,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到工程训练中心集中进行。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教学、学习知识,突出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变解释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打下基础。另外,我们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纳入到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之中,将学历教育覆盖职业资格培训,使课程教学内容融入职业技能鉴定的应知与应会范畴,构建新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近几年,我院已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职业证书的培训并拿到了数控机床的证书。在硬件建设上,这两年又相继购进了大批设备用于该课程的实验与实训,目前工程训练中心拥有数控车床50台、数控铣床1台、数控线切割机1台、价值152万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1台、65万的四轴加工中心1台、一般加工中心6台。各种机床设备总数178台(套);设备总资产1301余万元。二、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本着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技能操作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见下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行三模块教学法:机床认识与理论模块、试验台模拟故障模块、实训基地现场维修模块;分三层次教学:单项基本技能操作、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聘请公司企业技术人员讲课、参与公司企业数控设备的故障维修。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根据本专业的工作性质,分析数控设备诊断与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然后与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专任教师共同确立本课程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在教学模式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围绕数控设备维修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内容设置,使“技能、理论、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让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技能,扎实的理论,更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本地区工业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围绕数控设备维修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充分利用本地区企业技术资源,邀请了中国重汽集团、德国采埃孚商用车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根据数控设备维修岗位确定学习任务,根据济南及周边地区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对设备诊断与维修岗位要求设计学习情境。把数控机床作载体,以常见及典型故障作为学习情境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处理具体的数控机床故障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维修技能与方法。总之,我们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贯穿始终,并作为本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让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情境与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工作场景,这就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与思路。4-2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2007年,围绕机械类专业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求,通过专家研讨会和行业、企业的职业领域调研、职业岗位调研、职业工作任务调研,完成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内容、教学课时、教学大纲、实验与实训等环节的制定工作,并对原“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按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要求,立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定位,结合山东省、济南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自身实际条件情况进行重新构建,形成“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务实性人才为目的,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使用下列常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万用表、转速表、示波器、欧姆表、 脉冲发生笔、PLC测试仪、吸锡器、电烙铁、扳手、钳子类、等等。并学会维修简单故障;最终争取达到对数控机床的各类故障判断准确,维修恰当,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职业能力零件的普通加工能力零件的数控加工能力数控机床运行保养与维护质量检验和控制能力岗位能力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认证工程图的识读与设计能力工程图的识读与设计AutoCAD认证国家制图员认证机械工程基础应用能力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加工工艺方案制订能力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操作能力数控编程与操作加工(车、铣)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操作中级工数控操作高级工国家数控工艺员CAD/CAM认证维修电工简单零件加工能力复杂零件建模与加工复杂零件加工能力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识读与制订能力数控编程与操作加工(车、铣)数控机床的运行维护能力数控机床故障判断与处理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的运行维护能力数控机床切削精度检验与调整零件的常规检测能力 零件的常规检测 复杂、精密零件的检测复杂、精密零件的检测数控英语应用能力 生产管理能力 项目实施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 社会能力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故障现象为载体收集和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15个学习任务。如表:基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过程任务引领课程内容(课时分布)。学习情境学习任务1、主轴振动故障诊断与维修任务1主轴系统电路检修任务2 主轴系统参数检查任务3 主轴机械调整2、系统跟踪误差过大故障诊断维修任务4 进给系统电路检修任务5 进给系统参数检查任务6 进给传动机械调整3、刀架选刀不到位诊断与维修任务7 刀架电路检修任务8 刀架PMC模块检查任务9 刀架机械调整4、车身结构故障任务10 车身热变形任务11 车身刚度低5、主轴振动故障诊断与维修任务10 主轴系统电路检修任务11 主轴系统参数检查任务12 主轴机械调整6、机床不能启动故障诊断与维修任务13 机床供电回路检修任务 14 机床系统参数设定与备份任务15 NC电源检修在理论教学方面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以“面线点”诊断分析方法“面分析”设置了16个具体任务,每一任务采用“线分析、点检测”,追本溯源方法,从机制原理上分析故障原因。以完成每一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维修工作过程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6S管理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对诊断维修技能的需求,针对其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单一到综合,从一般到先进,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教学过程积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并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训过程和考核要求尽可能符合企业现场实际,并充分运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企业环境与氛围。按照劳动部数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实训和培训工作,满足双证制的要求。 在课程内容中,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加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能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4-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分工恰当、相互支撑,满足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建设双语课程一、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课程重点介绍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如何进行故障分析与维修。 在掌握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和综合性实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以此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需求。针对黄河三角地区特点,增加教学内容,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本课程采用了理论基础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务实性人才为目的,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使用下列常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万用表、转速表、示波器、欧姆表、 脉冲发生笔、PLC测试仪、吸锡器、电烙铁、扳手、钳子类、等等。并学会维修简单故障;最终争取达到对数控机床的各类故障判断准确,维修恰当。二、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从国产经济型数控机床到全功能数控机床,从数控车、铣床到加工中心,从二轴、三轴到四轴机床,课程与数控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步。把学生毕业证与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开展双证书培养模式。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使技能教育正真融入学历教育中,培养目标定位明确。本课程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在课程知识点的讲授上,注明考证的要求,使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三、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分配课程内容按照数控机床类别,分别学习和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及数控冲床与数控雕刻机等数控机床的故障,学生能熟练正确的处理一般故障。序号教 学 内 容讲授实验1数控机床的维护22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以及验收23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14机床主轴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325机床进给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326机床其他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327FANUC数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228数控系统硬件和软件故障诊断与维修429数控机床参数设置以及数据备份2210FANUC维修实例分析311常见系统维修实例分析3合计40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2周四、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三学期,按照大纲要求安排,有两个星期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课,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山东协和学院每年都参加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山东省大学生数控技术大赛屡获一、二、三等奖。学院常年举办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资格培训班,成绩合格发放山东省级证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现在已经与若干大型企业签订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学生的数控机床加工及操作能力。并实行订单式培养,获得企业的好评。4-4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是一门学生难以掌握、教师难于讲授的应用技术型课程。我们通过课程学习与工程训练结合、产学研结合、课内外结合、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课程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结合的“五结合”方式,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