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_第1页
第三节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_第2页
第三节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_第3页
第三节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_第4页
第三节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第一条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1、本条文为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83-2005 1.0.2 的规定。另外,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84-2005 1.0.2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091-2005 1.0.2规定:凡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光传输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096-2005 1.0.2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通信电源,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 50442010 1.0.4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共电信网中使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传输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22010 1.0.8和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 51222010 1.0.5和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 52062011 1.0.6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952010 1.0.4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交换、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002010 1.0.2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地区的公用通信网上使用的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应当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 5190-2010 1.0.2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应当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952010 1.0.2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应当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以上条款规定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号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管理办法要求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的交换类、传输类、接入类、服务器网关类、移动基站类、通信电源类等主要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检测管理,具体设备目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公布。”,第三条:“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地区的公用通信网上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应当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3、以上条款规定了上述设备应用的地区为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电信设备,必须在取得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后才能使用。4、地震烈度:地震发生后在地面上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我国的地震烈度是按12度划分的,一般来讲6度地震就有可能使建筑物和设备受到破坏。有关烈度的划分是由我国国家地震局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并于2001年8月1日实施的。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面积,总计为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2.5%,而大部分城市均位于烈度区划7度以上(含7度)地区,所以电信设备的抗震能力要求为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使用的电信设备。5、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就是按照不同烈度等级要求对实际设备进行模拟现场安装条件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检测和通信技术性能检测,并检查是否符合相应的评判标准,经抗震检测合格的电信设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进行抗震检测合格证的核发。第二条被测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通信技术性能项目应符合相关电信设备的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1、本条文为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1.0.4的 规定。2、本条规定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应同时满足该设备的通信技术性能检测规范。因为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检测同时包括机械结构性能测试和通信技术性能测试两个方面的检测。YD5083-2005规定了四类电信设备的检测流程以及机械结构的检测方法和结构抗震性能合格评定方法。各种设备的通信技术性指标测试方法和评定方法在相关电信设备抗震检测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这些相关电信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检测规范分别为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00-2010和2010年新编制的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90-2010。第三条被测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符合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1、本条文为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 1.0.6和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 1.0.6的规定。另外,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 4.0.1和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 4.0.1和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 5.0.1规定:被测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满足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要求。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 1.0.6规定:本规范在执行时,被测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符合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002010 1.0.5规定:本规范在执行时,被测基站控制器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符合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002010 11.0.1规定: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的结构抗震性能应满足YD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的要求。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90-2010 1.0.5规定:被测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符合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90-2010 5.0.1规定: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的结构抗震性能应满足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的要求。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952010 1.0.5规定:本规范在执行时,被测数字微波通信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符合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952010 5.0.1规定:数字微波通信设备的结构抗震性能应满足YD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的要求。2、以上条款要求相应通信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满足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0832005的规定。(要求是什么)第四条被测设备的抗地震性能检测按送检烈度进行考核,其起始送检烈度不得高于8烈度。1、本条文为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3.4.1的规定。2、本条规定是由于电信设备在8烈度的抗震性能通信技术指标为基础性测试指标,而9烈度的通信技术性能测试指标与8烈度下的通信技术性能测试指标相比,部分指标不做要求,并在8烈度的基础上有所降低。为了准确了解设备的抗震技术性能,做出了此项规定。第五条被测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 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指标要求的有关规定。2. 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被测设备除3.1、3.2节不做要求外,其余项应符合第3章有关指标规定。1、本条文为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 4.0.2的规定。2、本条规定是交换设备抗震检测合格的评判标准,根据抗震检测烈度的不同对交换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该条对抗震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交换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第六条被测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SDH光传输设备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2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光波分复用(WDM)传输设备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电路板不应损坏。2.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误码率不劣于10-6。电路板不应损坏。1、本条文为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 4.0.2的规定。2、本条是光传输设备的抗震检测的评判标准,考虑到地震烈度的不同对光传输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原则,该条对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光传输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条七条通信电源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1. 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2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通信用不间断电源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4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2. 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通信性能检测除2.2.2、2.2.6条,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通信性能检测除3.2.1、3.2.3条,通信用不间断电源设备的通信性能检测除4.2.5、4.2.6、4.2.7、4.2.8不做要求外,其余分别按第2章、第3章、第4章中有关规定执行。1、本条文为通信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 5.0.2的规定。2、本条是通信电源设备(包括高频开关整流设备、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通信用不间断电源设备)的抗震检测的评判标准,考虑到地震烈度的不同对电源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原则,该条对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通信电源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第八条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 在烈度为8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900/1800 MHz TDMA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4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800 MHz CDMA 1X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5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2GHz CDMA2000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6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800 MHz CDMA 1X移动通信高速分组数据(HRPD)基站控制器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7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2GHz CDMA2000移动通信高速分组数据(HRPD)基站控制器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8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9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WCDMA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10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2 在烈度为9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900/1800 MHz TDMA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4.1.2条,800 MHz CDMA 1X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5.1.3条,2GHz CDMA2000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6.1.3条,800 MHz CDMA 1X移动通信高速分组数据(HRPD)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7.1.3条,2GHz CDMA2000移动通信高速分组数据(HRPD)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8.1.3条,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9.1.4、9.1.6条,WCDMA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10.1.4、10.1.6条不做要求外,其余项分别按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有关规定执行。1、本条文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00-2010 11.0.2的规定。2、本条是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包括900/1800MHz T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800MHz 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CDMA2000移动通信基站设备、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W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抗震检测的评判标准,考虑到地震烈度的不同对移动基站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原则,该条对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移动基站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第九条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在震前,7、8、9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的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4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1、本条文为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90-2010 5.0.2的规定。2、本条是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包括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的抗震检测的通信技术性能评判标准, 第十条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在震前,烈度为7度、8度、9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数字微波通信设备的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4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1、本条文为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952010 5.0.2的规定。2、本条是数字微波通信设备的抗震检测的通信技术性能评判标准, 第十一条被测设备在进行抗地震性能考核后,在7、8、9地震烈度作用下,都不得出现设备组件的脱离、脱落和分离等情况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在7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结构不得有变形和破坏。2.在8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应保证其结构完整性,主体结构允许出现轻微变形,连接部分允许出现轻微损伤,但任何焊接部分不得发生破坏。3.在9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主体结构允许出现部分变形和破坏,但设备不得倾倒。被测设备满足以上相应的地震烈度要求,则其结构在相应的地震烈度下抗地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