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命题人: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B.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C.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属于人臣的典范,后人宣扬周公的圣人形象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进而推广自己的主张,C正确;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历史人物的同期记载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真实可信,排除B;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2.汉末至唐代,婚姻受门阀制度影响极大,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宋代时,婚姻“不问阀阅”,士庶婚姻成为风俗。这一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源于A. 等级观念的淡化B. 人口大量迁徙流动C. 理学思想的影响D. 社会阶层流动频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从汉末到宋代,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源于社会阶层流动频繁,故D项正确;A C是思想,B则不是原因。答案是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婚姻观念的变化3.“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 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B. 罗马法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C. 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 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材料体现了公民与贵族在婚姻、经济上享有的平等权利,材料体现了公民法律地位平等,因此选择A。B是成文法诞生的作用,C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公民法律地位平等4.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 批判神权统治B. 鼓吹人性解放C. 倡导思想自由D. 构建理性王国【答案】D【解析】D根据题意可知,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是指启蒙运动。其突出特点是反对封建王权,构建理性王国。5.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 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 治国措施深刻性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答案】A【解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表明他的弟子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故A正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弟子对儒学的继承,无法体现“传播阶层的广泛性”,排除D。6.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A. 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B. 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C. 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D. 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答案】D【解析】由于国民党敌后游击队的抗日态度、对游击战重视的程度及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最终战斗力日益下降,即国共两党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导致了材料所述现象的形成,但武器装备、游击战战略地位以及作战区域等均非主要原因,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7.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羡(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他们共同强调A. 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B. 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C. 调节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D. 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提供补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干预消灭了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视国美不足而御其财物”“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政府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增加粮食生产,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的调整8.1919年10月晨报刊登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发展工业必有精良机器。下联是:挽回利益者当与本国制造。横批是:美典公司。这主要表明A. 五四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B. 民族矛盾上升主要矛盾C. 国民革命推动实业救国思潮D. 民族工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和对联的内容。 “挽回利益者当与本国制造”。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材料反映了群众提倡国货运动,关心民族利益,因此选择A。B史实错误,提倡国货运动推动实业救国思潮C错误,“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逐渐萧条,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族工业的兴起提倡国货运动。9.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A. 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B. 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 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D. 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英国的工场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和技术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些因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条件,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故答案为C项。英国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英国在世界上的殖民扩张状况,排除B项;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展,不存在机器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排除D项。10.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A. 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 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D. 公平贸易促进亚洲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出现明显的转移趋势,B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C不正确;D“公平贸易”的说法不准确。11.明代一位名叫顾清的官员,在松江府志中描述了当时松江地区民风向奢的23种常见变化,并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这一现象说明A. 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B. 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C. 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观念D.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官员对民间向奢消费行为进行批评,说明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故B错误;材料反映松江地区民风向奢,说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出现向奢民风,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故D错误。12.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虑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革【答案】C【解析】【详解】民国以来,政府大力移风易俗,近代中国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显著,排除A;材料中“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说明存在对缠足习俗面临挑战,说明妇女缠足习俗的社会基础正在动摇,排除B;由材料中对放足存在不同的态度,说明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故选C;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而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大变革,排除D。1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历史文献,并且材料内容中体现出来的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显然与农民阶级的需求不相符。C项与史实不符合,D项也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不相符,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14.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充分反映了明末上海商业的发达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上海棉布贸易十分兴盛,富商巨贾云集上海,项正确;依据材料“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可知,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项正确;“奉布商如王侯”意为牙行可以从中获利,从而看重布商们,并非“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项错误;牙行的出现说明了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项正确,所以项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项错误,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5. (09年四川卷)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之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 海外市场的形成B. 垄断组织的出现C. 圈地运动的推进D. 民主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符合题意。16.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有是A. 见面握手,互称“同志”B. 中西餐并行C. 男多留长辫,女多缠足D. 举行西式婚礼【答案】C【解析】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因此民国时期不可能有的是男多留长辫、女多缠足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属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现象,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型即逆向选择题,题干要求选择“不可能有的”的选项,解答时可以先确定“可能有的”的选项。根据教材所学,见面握手互称“同志”,中西餐并行,举行西式婚礼等属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现象,据此确定答案。17.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次“战略转移”的重大历史意义是A.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D. 揭开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序幕【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但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正确;据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与材料信息不符,A错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材料信息不符,B错误; 1937年在陕北洛川会议的指导下,八路军一一五师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揭开建立抗日根据地序幕,与材料反映的信息不符,D错误。18.“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A. 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 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C.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D. 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29-193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而这一时期苏联正在进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使得人们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故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19.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问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A. 长江三角洲的开放B. 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C. 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D. 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开发,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上海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描述,故D项正确。20.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A. 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B. 突显品德的重要性C. 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D. 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答案】D【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意思是人是万物的标准,强调的是人的地位价值与作用。而“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也强调的是人的地位价值与作用,故选D。A和材料相冲突,排除A;C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材料并非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排除B。21.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 政治纷争加剧B. 军事对抗升级C. 文化差异加大D. 贫富差距拉大【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扩大了欧洲各国的对外贸易,使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导致了亚非拉国家的贫穷落后。22.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这表明A. 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B. 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C. 洋务派已明确强与富的辩证关系D. 洋务派认为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同等重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可知,洋务派认识到“自强-饷源-振兴商务”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强军必须保证军队的军费开支,而军费开支的提供又要靠振兴民族企业来保证,因此洋务派先后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并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目的首先满足军需;其次分洋商之利),这表明洋务派明确强与富的辩证关系,C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洋务派不仅重视军事工业,而且重视振兴民用工业,以保证军需,A错误;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镇压人民反抗,B错误;据材料可知,洋务派虽然重视振兴民用工业,但目的是保证军需,故发展军事工业是洋务派的头等大事,D错误。23.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观念而不是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2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制天命而用之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答案】D【解析】选项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具有民主启蒙色彩。二.材料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北宋统治有何影响?【答案】(1)后果:军队战斗力削弱;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积贫积弱”)(2)现象:冗官现象。影响:机构的臃肿,官员人数的增加,不仅造成了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解析】【详解】(1)后果:据材料“(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乙)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可知,兵将之间互不熟悉、军队久居之地,但是却不熟习地形、与当地百姓没有联络,这些都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据材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可知,轮流换防、军队人数增加,这些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积贫积弱”)(2)现象:据材料“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可知,荐辟、恩荫等方式导致冗官现象。影响:据所学可知,冗官导致官僚机构机构的臃肿,造成了政府工作人浮于事,效率的低下,加重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导致北宋积贫局面。26.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了官方禁令下民间发行的“小报”,其发行人多为邸吏、使臣、书店主人等,内容有真有假。明清时期,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人员构成及运作方式与现代报社机构类似,刊发的内容需官方审核,真实性更高、更可靠。报房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报业的技术革新。作为盈利性质的商业报纸,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呈现出古代向近代过渡中的微弱新变。摘编自潘小露宋代“小报”与明清京报比较等材料二 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摘编自王鑫宏晚清民间办报高潮与清政府官方应对材料三 近年来,人类逐渐步入了个人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信息进行自由的采集、过滤、加工并传播给他人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的自媒体以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主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个体性、自由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摘编自张爱军、秦小琪自媒体传播与公平正义演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民间报刊的变化,并说明民间报刊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中国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媒体发展的意义。【答案】(1)变化:非法到合法;技术、管理等更具专业化;内容更真实。作用:反映民众诉求;推动民间报业市场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信息交流与传播,开阔国人视野;报业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嬗进的趋势。(2)维新变法;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保管合同书模板
- 2025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后主管拖延发放工资问题
- 摄像器材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
- 2025铝材采购买卖合同书
- 搬运患者课件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工作主题: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选拔方案面试题及案例分析分享
- GB/T 27703-2011信息与文献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保存要求
- GB/T 27065-2004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 钴领域:华友钴业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课件
-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 设备检修管理流程图
- 最新《心衰指南》课件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3篇(施工单位节能验收报告)
- 堤防工程重点难点
- 卸料平台(落地搭设)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