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东与沅江市隔湖相望,南和资阳区、桃江县接壤,西与鼎城区毗邻,北与贺家山农场、西湖区交界。地理座标:东经1114259-1121800,北纬283628-29645。东西最大宽度58.65公里,南北纵长56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034平方公里(折305.1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2004年前,全县辖34个乡镇(场),548个村(居)民委员会,2004年末通过乡镇合并,尚有29个乡镇,其中15个镇、14个乡。全县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划分为5个行政片。西湖片:有酉港镇、鸭子港乡、文蔚乡、洲口镇、罐头嘴镇、坡头镇;中心片:有新兴乡、沧港镇、龙阳镇(系原城关镇、西竺山乡、围堤湖乡、夹堤农场和南湖渔场合并)、周文庙乡、岩汪湖镇;太子庙片:有株木山乡、大南湖乡、太子庙镇、崔家桥镇、三和乡、毓德铺镇;毛家滩片:有聂家桥乡、毛家滩乡、岩嘴乡、朱家铺镇、东岳庙乡、丰家铺乡;龙潭桥片:有龙潭桥乡、月明潭乡、军山铺镇、百禄桥镇、蒋家嘴镇(系原蒋家嘴镇与阳南塘乡合并而成)、洋淘湖镇。第二节农业生产条件一、人口及劳动力1990年末,全县有172870户,其中农业户162873户,总人口738674人,其中男性383742人,女性354932人,农业人口655564人。2004年末,全县24.19万户,其中农业户157770户;总人口769795人,较上年增长3.7。其中男性400932人,女性368863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59520人;乡村劳动力393014人,其中劳动年龄内劳动力376507人。全县人口年递增2.95。二、从业情况2004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2.54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379197人,乡村从业人员中劳动年龄内人员364845人;按性别划分:男性198666人,女性180531人;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农业从业人员263976人,较上年减1.1%,工业从业人员12786人,较上年增7%,建筑业从业人员13052人,较上年增3.7%,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9723人,较上年增1%,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从业人员266人,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9447人,较上年增1.7%,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4075人,较上年增2.8%,其他从业人员65872人,较上年增2.9%。三、农村基础设施1.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通过近几年将洋淘湖的青山垸、蒋家嘴的沙湖垸、新兴的桔林垸还湖后,目前我县湖区尚有105个大小堤垸,防洪大堤总长117.6公里。2004年末,全县有各类蓄水工程7128处,其中山丘区有朱家铺江东市、株木山清水坝2座中型水库,19座小型和191座小型水库,共计蓄水量12227万立方米;山塘6599口,蓄水量3871万立方米;河坝320处,蓄水量807万立方米。经过近十几年的农业商品基地项目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沟渠纵横交错,基本畅通,排灌设备已基本配套完善,2004年末全县有电力排灌机埠460处,装机容量623台6万多千瓦,其中大型电排8处48台2.07万千瓦。全县旱涝保收面积达54万亩,占水田面积的75%以上。2.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汉寿是历史上著名的“水乡泽国”,沅水经此注入洞庭湖,澧水沿北缘与沅江汇合于目平湖。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水上交通十分发达;319国道、常长高速公路,S205省道,石长铁路穿越县境,村村均已通车,大小公路纵横交错,县内已硬化乡镇公路170余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3.通讯设施完善。汉寿通讯设施完善,村村均有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有线电话已实现了“达村入户”。2004年末拥有移动基站7个,实现网络无缝覆盖;新建小灵通基站9个;全县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0.46万户,宽带上网用户6617户,小灵通用户1.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185户。4.饮用水质迅速提高。近年来农村饮用水基本实现了摇井取水,水质量普遍提高,2004年末自来水受益村已达91个,较上年增加了49个。四、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质消耗1.农村电力。汉寿电力十分发达,村村均已通电,且于20022003年国家投资1.3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2004年全县农村用电量达到了10495万千瓦小时,较上年增加16.5%。2.农用塑膜使用量。随着覆膜高产栽培和温棚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农用塑膜使用量逐年增加,2004年度全县使用量达470046吨,较上年增长3.7%;其中地膜使用量达376265吨,较上年增长5.3%;地膜覆盖面积达8.37万亩,较上年增长8.3%。3.农用柴油使用量。据统计,2004年度全县农用柴油使用量为5526吨,较上年增长17.6%。4.农药使用量。据统计年报,2004年全县农药(实物)使用量达1242940吨,较上年增长4.8%。第三节自然资源条件一、地形、地貌汉寿县南部属雪峰山余脉,境内有山峰10座,海拔分别为:金牛山344.5米,南庵山309.9米,天宝岩302.5米,芭茅岭296米,横山岭292.5米,笔架山286.8米,蜈蚣寨251.5米,中寨口241.5米,太常山238米,蔺家山219.3米。全境海拔在24344.5米之间,南高北低,平均比降18.78%,坡度缓而不陡。地面坡度小于3度的占63.57%,3-5度占0.99%,5-10度占23.85%,10-15度占4.51%,15-20度占3.35%,20-25度占3.2%,大于25度的占0.53%。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递降,南部丘陵,地势波状起伏,相对高差10-50米;北部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0.5-10米。全县平原面积991.5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48.75%,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岗地面积441.81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1.87%,主要分布于中部;丘陵112.9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5%,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水域484.69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3.8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耕地面积56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7.63%。二、气候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其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有:1.日照:据1960-198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日照时数为1466.2-1702.4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3%。平岗区日照时数为1688.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太阳年总辐射106.87千卡/cm2,以七月份的14.52千卡/cm2为最多,12月的5.24千卡/cm2为最少。光能利用率不到2%。2.温度:全年无霜期238-301天,年均274天;年平均气温16.3-16.8,月平均气温每年有9个月(即3-9月)在10以上,北部平湖区平均气温为16.6-16.7,南部丘陵区平均气温为16.8,南北最大温差0.5。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6114.7;1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5291.8,初终间隔日数242天;15的活动积温年均为4530.9,初终间隔日数188天;2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3446.4,初终间隔日数131天。平均地面温度0的年平均只有36天;气温日较差小,年平均为7.1;全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3.降雨:年总降雨量为1240-1700毫米,其地域分布南多北少,南部丘陵区1500-1700毫米,平岗区1300-1400毫米,北部平湖区1200-1250毫米。年降雨日数(包括降雪、雹日)为123-172天,平均为149天,全年以3-5月降雨日数最多,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33.6%,1-2月约10天为最少;平均3月25日进入雨季,7月9日结束,历时107天,其中4-6月最多,雨量为512601毫米。4.气候分区及特点。根据长期形成的农业自然区,按双季早稻中熟品种搭配双季晚稻中熟品种所需热量下限指标,10活动积温5000(保证率80%)作为一级指标,将我县分为二个农业气候区(、),又以晚稻本田期(79月)需水量下限指标350毫米作为二级指标,将区分为二个亚区(1、2)。1-北部温热少雨粮棉水产区。位于县境北部,北靠澧水,沅水横贯中部,形成水面大、湖泊多、沟港纵横的冲积平原。其主要农业气候特点是:光能资源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降雨偏激偏少,年平均气温16.716.8,10活动积温(保证率80%)5110左右,无霜期274天,年降雨量1273.9毫米,日照时数1702.4小时,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平均日较差为7.2,是我县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区域,适种性广;低温冻害严重(严寒出现机率为36%),对冬耕冻垡有利;大风较多:年平均出现大风1112次,瞬时极大风力达1011级,同时,易受冰雹、龙卷风的袭击。2-中部温热多雨粮油经作区。本区位于县境中部,沅水以南,有沧水、严家河、南湖撇洪河等七条溪河穿插其间,海拔50100米,以岗地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土层深厚粘重,多呈酸性。其主要农业气候特点是:光能资源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降雨偏多,年日照时数1668小时左右,年均气温为16.516.7,10活动积温5123,无霜期274天,年降雨量1342毫米左右,是我县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适种性广;冻害较重,大风多,严寒出现机率为31%,年均出现大风约12.4次,瞬时极大风力达四级左右。同时易受冰雹,龙卷风的袭击。-南部温凉多雨粮林区。本区位于县境南部,有百禄河、纸料洲等6条溪河穿插其间,耕地海拔100250米,金牛山、青峰山、天宝庵等山地海拔300米左右,土壤风化层厚,多呈酸性,是我县的粮林区。其主要农业气候特点是:日照不足,气候温凉,降雨量大。年日照时数1466小时左右,平均气温16.316.5,日均气温稳定通适10的初日在3月26日,终日在11月19日;10活动积温49005000;无霜期268270天;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9001035毫米。该区南部的将军、合心、白马、顺里桥等一线以南,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以上,是我县多雨区,但日照少,年均气温低(16.3),农民说:“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是林木集中产区。三、植被我县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属两湖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植被组成上反映了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北部平原区由于人口集中,长期经济活动的结果,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只有在村庄附近,还常见到女贞、冬青、枸骨、作木等常绿阔叶树种及香椿、苦楝、鸡婆柳、泡桐、桑树、枫杨、喜树等落叶阔叶树种。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引进了欧美杨、水杉等速生树种,平原区江河湖汊极多,大量分布着沼泽和水生植物。沼泽植物有:芦苇、水烛、灯芯草、茭笋;水生植物有:莲、萍、芡实、菱等。丘陵区有:油茶、松、竹、棕榈、苦楝、油桐、黄荆、栎、杜鹃、檵木、茅草、蕨类等。还有人工杉林、柑桔和茶树。我县农业历史悠久,平原和岗坡地均已垦为耕地,栽培作物种类较多,主要为水稻、棉花、油菜、豆类、薯类、苎麻、花生、紫云英等。四、水文、水系我县河流、湖泊众多。据1984年土壤普查,全县有大小河流30条,流程117.7公里;大小湖泊70个,总面积达473623亩。1.沅水:从新兴嘴入境,下行37公里至坡头注入目平湖,干流坡降0.594%;多年平均流经量约为643.4亿立方米,年均洪峰流量17433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900立方米/秒。2.澧水:从四百宫入境,下行9公里至姚湾注入目平湖,多年平均流经量314.5亿立方米。3.沧浪河:发源于沧山,经蒋家嘴入西洞庭湖,全长87公里(其中人工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967平方公里,坡降1.45%,多年平均流经量为7.567亿立方米。4.龙池河:发源于七中,经鹿角山入西洞庭湖,全长10公里,流域面积45.7平方公里,坡降0.54%,多年平均流经量0.25亿立方米。5.烟包山河:发源于祝家岭,经烟包山入西洞庭湖,全长16.7公里,坡降1.02%,流域面积99.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经量为0.566亿立方米。6.湖泊:县境内有大小湖泊70个,47.36万亩,其中目平湖28.69万亩,占全县湖泊总面积的60.5%,其余均为垸内调蓄湖泊。第四节农业经济结构一、县内生产总值县内生产总值,1990年为76281万元,2004年已达4406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15%。其中三产业结构分别为:1990年的69.39,11.16,19.45;2000年的36.7,23.5,39.8(详见下表)。表1-190-04年汉寿县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统计表单位:万元年份县内生产总值其中增加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917628152929851414838929087359270146111699295166115898203420742088961936621016004032251700972217611129804262566156982345021071954648880819992489721048375183092260002652231090315489210130001293226114700614241171050231392511630666461131158033593011262758155115147504440645161656103536175453表1-290-04年汉寿县内生产总值(不变价)增长率统计表单位:万元、%年份总值较上年增90761375.791815207.1929283413.99310240610.39411924816.49513164810.49614810012.59716549311.7981810079.4991904665.2002024596.30122331210.3022389447.00326642311.50429493010.7二、农业中五业产值比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5578万元,至2004年已达141392万元,年均递增5.64%;1990年农、林、牧、渔产值所占的比例为70.5:1.8:19.2:8.4,至2004年其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例达38.1:2.0:20.6:34.7:4.6。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参考答案
- 2025年四川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类招聘考试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及解析
- 摄影用光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消毒技术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用地使用权流转协议
- 公司防水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2025新商场店铺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搅拌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插画排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JJF 2195-2025秒表校准规范
-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教育培训
- 蔬菜配送司机劳务合同
- 2025年三方顶账协议模板
- 建筑工程EPC项目管理
- 三国演义测试题100道带答案
- 打包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篇)
- DBJ33T 1003-2024 住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 《养鸡和鸡病的防治》课件
- 楼顶彩钢瓦雨棚合同范例
- 制衣厂管理规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