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监控毕业设计.doc_第1页
楼宇智能监控毕业设计.doc_第2页
楼宇智能监控毕业设计.doc_第3页
楼宇智能监控毕业设计.doc_第4页
楼宇智能监控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毕 业 实 践 类 别 毕业设计 题 目 楼宇智能监控 系 名 称 电气工程系 专业及班级 _ _ 学生姓名 _ 学 号 _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年 11月 23 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任务书 系 名 称电气工程系 专业及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毕业实践题目:自动电子安平仪控制系统设计 指 导 教 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 主 任(签字): 2010年 11 月 23 日28毕业实践课题及任务课题简介 该课题以光电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实现对自动电子安平仪的控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有较重要的意义。学生应具备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子CAD、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感器设计及单片机设计知识,熟悉PID控制算法和抗干扰技术,能进行系统的测试、调试等。课题任务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概述: 介绍了以硅光电池作为安平仪敏感元件的光电式角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自动电子安平仪的硬件电路,介绍了软件系统的主要设计任务和总体思路,采取数字滤波滤除了干扰信号,采取PID控制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实验对自动电子安平仪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自动电子安平仪两个主要指标,即安平精度和安平时间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一)、系统硬件设计1、自动电子安平仪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2、光电式角度传感器的设计3、前置通道电路设计4、A/D转换器MAX144的简介5、单片机AT89C2051简介6、后置电路的设计直流电机的PWM驱动设计(二)、系统软件设计1、主程序设计2、模数转换子程序的设计3、数字滤波技术4、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算法(三)、 系统软硬件调试1、仿真软件MedWin6.2简介2、传感器性能测试3、系统硬件的调试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毕业设计论文应有详细的设计方案、控制电路、控制程序及分析说明。2毕业设计论文应在规定的间内完成。3毕业设计论文应严格按设计规范打印、装订。进程安排第1阶段:毕业设计第1步: 根据课题要求,查阅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相关理论书籍、设计参考书,了解自动电子安平仪的工作原理,画出其总体结构,进一步加深对设计课题的理解和认识;第2步:设计光电式角度传感器,画出原理图;第3步:其它硬件结构设计:前置通道电路设计,A/D 设计,直流电机的PWM驱动设计;第4步:系统软件设计: 主程序设计, 模数转换子程序的设计, 数字滤波技术, 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算法;第5步: 系统软硬件调试:仿真软件调试,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硬件的初步调试第6步 (:系统的调试、修改、完善及设计资料的准备、修改、完善,准备毕业答辩。第2阶段):毕业实习地点:湘计算机、三一重工、长沙电机厂、曙光电子管厂、长沙水泵厂;形式:参观学习;内容及要求:了解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生产、装配及加工工艺流程,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调查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人才特点,写出独立的实习报告(3000字以上)。第3阶段:毕业答辩参考资料1、电路与磁路 高教出版社 蔡元宇主编2、电子技术 高教出版社 胡宴如主编3、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王晓明主编4、电子线路CAD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廷才主编5、一种新型数字式水平仪: 原理与实现 传感技术学报 李佳列, 颜国正, 丁国清6、二维高准确度水平传感器的研制 传感器技术 余和五7、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王雪文主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开题报告书 电气工程 系 机电一体化 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题名称课题准备情况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阅资料,参考由姚卫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楼宇设备监控及组态;刘世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楼宇监控技术;赵永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楼宇的门禁监控及车库管理系统;及网站/。思路和方法现在的楼宇越来越高,要使其智能化,自动化,现实节约人力和资源目的,得依靠现代的自动化技术,使人们在楼宇里面拥有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智能楼宇的实现应依靠Windows NT基本型建筑自动化系统;采用集散型管理制方案管理;门禁系统功能的配合;再加入“一卡通”的管理。拟重点解决的问题1. 如何连接各种装置,使其实现相应的功能;2. 系统实现功能的灵敏度;3. 办公自动化需要的通信商之间的配合;4. 智能楼宇的成本高。计划进度暑假第1-2周: 根据课题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书,进一步加深对毕业实践课题的理解和认识;完成开题报告,并写出毕业实践的摘要及目录;暑假第3-4周:根据课题要求,设计硬件电路,并写出工作原理;暑假第5周-2010下期第16周:进行硬件及软件安装、调试及软硬件联调;2010下期第17-18周:课题资料的整理、修改、完善、装订,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年 月 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考核表 电气工程 系 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题名称 课题完成情况及自我评价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这个课题终于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努力的在做,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收获,我明白了任何一项设计都离不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辛勤的汗水。感谢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指导教师评价评语评分 签名: 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价评语评分 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价评语评分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毕业实践评审组审核 经综合考核该学生毕业实践评定为 组长签名:年 月 日摘要:近几年,房地产热,各大城市楼宇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甚至在长沙出现6天建成15曾高楼的奇迹。然而,前段时间伤害特大火灾的发生,这么多高楼,需要管理,因此,楼宇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很重要,尤其是安全消防监控系统。这里,将介绍楼宇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楼宇智能化,楼宇办公自动化,门禁系统安全化以及智能建筑“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或称楼宇管理系统BA系统)是由中央管理站、各种DDC控制器及各类传感器、执行机构组成的,能够完成多种控制及管理功能的网络系统。它是随着计算机在环境控制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管理网络。目前,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已从过去的非标准化的设计生产,发展成标准化、专业化产品,从而使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扩展更加方便、灵活,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投资大大降低。关键词:楼宇 智能 门禁 “一卡通”目录摘要4一 前言6二 智能楼宇的概念6三 楼宇管理系统结构简介6完善楼宇智能管理的原因6集中及分散管理系统的优点7BA系统主要监控机电设备7BA系统网络组合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8四 楼宇智能控制系统内容8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8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9五 楼宇办公自动化111.办公自动化的模式112楼宇网络通信系统113通信网络系统的内容12六 智能楼宇安全管理系统门禁系统121门禁系统的微机管理功能系统管理122防盗报警系统的功能模式133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式144监控系统的功能控制14七 智能建筑“一卡通”系统的应用15智能建筑的内容15智能一卡通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16经济效益分析17如何实现系统集成17实践中的体会19展望智能一卡通技术前景20楼宇智能控制系统一 前言 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或称楼宇管理系统BA系统)是由中央管理站、各种DDC控制器及各类传感器、执行机构组成的,能够完成多种控制及管理功能的网络系统。它是随着计算机在环境控制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管理网络。目前,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已从过去的非标准化的设计生产,发展成标准化、专业化产品,从而使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扩展更加方便、灵活,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投资大大降低。 二 智能楼宇的概念由于楼宇建筑发展历史较短,关于智能建筑,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但如今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某一建筑物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才能称得上是智能建筑。(1)具有先进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动调节楼宇内的各种机电设备,包括电梯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治安系统及消防系统等,以创造适合不同需求的人们所要求的不同的舒适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2)先进的办公自动化(OA)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办公事务快捷而方便、包括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公共信息库、电子邮 件、大楼物业管理等。(3)先进的通信系统能高速、准确的提供建筑物内外的一切通信需求,包括数据通信、电话、传真、图像、多媒体、光纤通 信和卫星通信等。(4)具有支持上述三大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全面兼容、传输楼宇内各系统弱电信号的传输平台。(5)楼宇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集成和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和控制楼宇内各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创造一个高效、节能、舒适的工作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智能建筑:在某一特定建筑环境内,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系统集成管理中心能利用综合布线系统来控制和管理系统,以创造一个高效、节能、舒适的工作环境,它是上述各系统和特定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产物。三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结构简介 1 完善楼宇智能管理的原因为什么在先进的综合性大楼,商场,酒店或生产厂内,都必须具有完善的中央管理及自控系统。(1)能提供中央整体监察,对机电设备故障能作出即时察觉及分析,减少因小故障而引起的其它问题,同时节省时间和资金; (2)配合自控系统的节能程式操作,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可达到平均节省百分之五到十五的水平;(3)提供防范性保养,对可能发生的设备问题作出事先维修;(4)提高对楼宇的整体管理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5)可通过分层式网络监控系统充分控制地区性大楼及厂房,达到智能分散管理效果,提高能源分配使用和故障维修能力,并减少工作人员和机电设备维修费用;(6)相比之下,所需中央管理系统投资可在短时间内回收。2 集中及分散管理系统的优点(1)分散型智能网络,先进的设计,减少故障影响,从而提高可靠性;(2)开放式系统设计,能与不同的系统软件兼容:中央冷量及电量计费系统、具有软件兼容性的变电系统监测仪表、机电设备情况显示屏;(3)主要的智能控制器都能完全独立操作,减少因网络故障而影响运作;(4)提供不同类型的控制器,配合各种机电设备使用,最理想是由12个点到296个点;(5)完善了手动/自动开关控制,包括所需的控制器及阀门,因此降低了因系统故障而引起的用户不便,并提供调试和保养;(6)可提供特大的不会消失的记忆容量,程式方面可采用单一式数据处理,减少出错机会且运行简便;(7)可连接高速以太网或远程通讯,扩大网络监测范围;(8)保证新旧设计系统版本的兼容,确保用户不需因技术更新而花费大量费用,并可保证在15年前的系统与最新的系统在同一根通讯线上使用;(9)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BA系统主要监控机电设备(1)中央空调;冷冻机房自控、新风及空调机、主要的供风和排风机、空调系统分区开/关监控、中央空调计费系统;(2)给水/排水设备;(3)公共照明系统分区分层开/关监控;(4)变电系统监控、高压及配电监控、通过电力变送器对整个楼宇供电情况作模拟监控;(5)自动扶梯和电梯监控;(6)消防系统报警监控;(7)锅炉机房及热水供应监控系统;(8)防盗系统。 BA系统网络组合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BA系统网络组合最理想是采用多层网络结构的先进技术,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技术水平。(1)高层网络:包括中央图形及管理电脑工作站,可进入以太网络进行大型数据管理,工作站内具有兰吉尔管理软件。(2)中层网络:工作站通过同层式总线共享无主从网与独立模块式现场控制器进行沟通控制。每一台必须能独立通讯及自行操作。 (3)局部区域网络(LAN):独立模块式控制器能提供局部区域网与较小型的独立式工业应用控制器进行通讯,达到分散式智能监控效果。 (4)传感器,变送器及驱动器通过输入输出信号来监察和控制。 四 楼宇智能控制系统内容1 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基于Windows NT的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站可以配置成文本显示中央操作站,也可以配置成全功能化的图形终端。它在Windows NT环境下操作,局域网可以是以太网或令牌环网,在一个多建筑物的校园内,可以配置多个分布式工作站。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插上就运行的系统,系统可以在线快速投入工作,减少安装工时和节省系统启动费用。由于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它既满足用户当前的需要,又是未来功能增强和革新的一个平台。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每个PC工作站都体现着工业标准的Microsoft Window、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特征。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规模可大可小的结构,可以从单台PC到基于网络技术的局域网;(2)工作环境简易。支持各种PC机,支持高速控制器总线,支持MS-Windows 或 Windows NT;(3)有符合用户需要的各种联结方式。方便用户与控制总线、局域网或广域网联接;方便用户使用调制解调器和拨号控制;方便用户与控制器端口的直接联接;(4)具有开放的系统结构。支持Open link、DDE接口和多种网络通讯协议;(5)适应主流的网络工作环境 ,如支持Windows NT、TCP/IP和DDE;(6)适应主流计算机结构 ,如适应Microsoft环境适应Novell、IBM或Microsoft LAN; 适应和支持硬件与外围设备的灵活性;支持第三方软件的应用;(7)具有通用的BMS功能 。支持点的显示和命令、历史数据采集、图形、报表,便于安装、学习、使用和维护。综合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在基本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综合型可以监控来自系统的数据,包括同层总线、防火与保安总线、S总线设备等,可以将多个工作站连接至Novell LAN,以提供与其它分支维护管理的接口。开放型建筑物自动化监控系统开放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是基于Unix的,它监控多种分布式子系统,像空调自控、防火与保安,并且可以把其它公司的产品综合在一个网络系统中。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LAN通信、相关数据库和图形系统。它生成同类的单一窗口供建筑自动化系统使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技术的未来发展。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负责完成大厦中的空调制冷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及电梯等的计算机监控管理。楼宇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监测、控制、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大厦中的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为大厦的经营者减少能耗并降低管理成本,为物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它的主要控制部件如下:(1)空调监控系统:其监控要求为: 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新风、回风;排风的控制;制冷器的防冻监控;过滤器的状态监测;风机的状态及故障报警。(2)冷冻站监控系统:包括对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自动控制,以及冷水机组台数的节能控制和冷冻水系统的压差控制,还包括中央管理站对冷冻站的控制,因此需解决如下问题: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冷却水泵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冷水机组冷却水进水温度监测及控制;冷却水泵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及故障报警;冷水机组冷却水出水温度、流量监测及控制;分水器、集水器压差监测和控制;冷水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3)给排水监控系统:对大厦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污水、冷冻水箱等给排水装置进行监测和启停控制。其中包括压力测量点、液位测量点以及开关量控制点,并要求显示各监测点的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非正常状态的故障报警,并控制相关设备的启与停。(4)变配电监控系统:包括低压配电系统、计算机不间断UPS电源系统、冷冻站配电、变压器、高压系统和高压二次线中的各个点进行监测控制。它主要包括电流量、电压量、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数、温度等的测量和开关量的控制,并要求实时监测和计量供电系统的运行参数,显示主接线图、交直流系统和UPS系统运行图及运行参数,对系统各开关变位和故障变位进行正确区分,对参数超限报警,并对事故、故障进行顺序记录,可查询事故原因,并显示、制表和打印,可绘制负荷曲线,并显示、打印运行报表。(5)热力站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系统监测热交换器的热水出水温度、热水流量和控制热水泵的启停。(6)照明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系统按每天预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开关控制,监视其开关状态,工作状态可用文字、图形显示,并经打印机打印。(7)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是智能大厦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安全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系统可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安全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 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出入门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出入。每一项出入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整个防范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侵入报警或出入门非授权侵入时,在中央控制室接到有关报警信息,通过信息交换,安全监视系统打开报警地点附近的摄像机,并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监视,同时打开视频录像机自动记录现场情况,以便查询使用。(8)背景音乐、消防广播系统 消防系统的设计必须征询公安、消防部门并得到认可,切不可自作主张,自行其事。设计的要点为:背景音乐系统主要为大厦工作区及公共场所提供平时播放背景音乐、语音广播等功能。当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时,则可作为事故报警广播,引导疏散,指挥处理事故;公共广播音响的设计应与消防报警系统相互配合,实行分区控制;在出现非常事件或火灾时,系统能够接受消防中心的强制切换,并自动投入事故广播和火灾报警广播,将着火区平时播放的背景音乐立即切换为事故广播。在技术性能上要求扬声器基本上按间隔等于22.5倍层高的要求分布;满足消防报警的要求,即扬声器间隔小于25米,功率不小于3W,能满足实现本层和上下两层的同时报警;性能上要求最大响度不小于80分贝,声场均匀度不小于8分贝,语音清晰大于85%。美国、新加坡等国认为,智能大厦的BAS应由办公自动化(OA)、楼宇控制自动化(BA)和通信自动化(CA)组成。而我国学者认为应将BA中的火灾报警、消防系统(FA :Fire Automation )和大楼信息管理(M: Maintenance Automation )独立出来,由3A变成5A。(9)FA火灾报警消防系统 该系统将涉及建筑设计、保卫和公安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协调努力。掌握的原则是:充分了解厂商的产品性能特点;厂商的现场安装技术支持程度;公安、保卫、楼宇建筑者和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度;性能/价格比。(10)MA大楼信息管理自动化 这是对各个系统集成后的集中监控管理,掌握的原则是权限集中、界面友好、灵敏度高、反应快速、功能齐全。 五 楼宇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现办公自动化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 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防止或减少人为的差错和失误。办公自动化是多层次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综合。一个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包括信息的生成与输入、信息的 加工与处理、信息的存储与检索、信息的复制、信息的传输与交流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功能。传统的办公系统和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最本质的区别是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媒介不同,传统的办公系统利 用纸张记录文字、数据和图形,利用照相机或摄象机胶片记录影象,利用录音机磁带记录声音。这些都属于模拟存储介质,所利用的各种设备之间没有自动的配合,难于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存储介质占用的空间也很大。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系统中存储和流动,软件系统管理各种设备自动地按照协议 配合工作,使人们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息处理、传输和利用。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使办公活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将实现无纸化办公。1 办公自动化的模式事务型办公系统应具有文字处理、文字安排、文件库管理、行文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其他数据处理。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象,声音等处理任务。(1)管理型办公系统 具备事务型的全部功能,应增加管理信息系统(MIS)功能。(2)决策型办公系统 具备管理型的功能,增强辅助决策功能DDS,具有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组成的决策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举例:Intranet/Internet是基于TCP/IP协议建立的内部网与全球网的综合;内部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Internet上的无数web网站的多媒体信息,利用e-mail功能收发邮件,利用FTP收发文件,利用telnet功能访问BBS站,利用ICQ呼叫上网的朋友,利用网络电话节省长途电话的费用;酒店管理系统是面向酒店业务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通信自动化,智能建筑的信息通信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公网、数据网、计算 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2 楼宇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系统目前主要由两大系统组成: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和有线电视网(CATV )。前者是由电信系统方面发展 而来的,后者是广电系统方面发展至今的。今后随着4C技术发展将有可能使智能建筑的通信自动化系统统一。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并能适应楼外电信部门的通信网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及个人化发展的趋势。应考虑到适应公网在接入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方面的发展,向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安全及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包括语言文本,图形、图象及计算机数据等多种媒体的通信服务。客户可自行定义服务通信方式,调整通信服务功能。3 通信网络系统的内容(1)固定电话通信系统:设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或采用公网的集中小交换机。(2)声讯服务通信系统: 1)语音信箱:具有存储外来语音,使电话用户通过信箱密码提取语音留言。可自动向具有那个语音信箱的客户提供呼叫(当语音信箱系统和无线寻呼系统连接后)。通知其提取语音留言。2)语音应答系统:通过电话查询有关信息并及时应答服务功能。(3)无线通信系统:应具备选择呼叫和群呼功能。(4)卫星通信系统:楼顶安装卫星收发天线和VSAT通信系统,与外部构成语音和数据通道,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5)多媒体通信系统:1)INTERNET(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它可以通过电话网、分组数据网(X25)、数字数据网(D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桢中继网(FR)接入,采用TCP/IP协议。2)INTRANET(Intranet) :是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内部计算机网络。(6)视讯服务系统:1)可视图文系统:接收动态图文信息。2)电子信箱系统:具有存储及提取文本、传真、电传等邮件的功能。3)电视会议系统:通过具有视频压缩技术的设备向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显示近处或远处可观察的图象并进行同步通话的功能。(7)电视通讯系统:1)有线电视系统:可接收加密的卫星电视节目以及加密的数据信息;2)公共广播系统。(8)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入口大厅):视频点播(VOD)系统(客房)。(9)同声翻译系统(国际会议厅)。(10)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应由网络结构、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组成。(11)场管理系统:是面向商场业务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六 智能楼宇安全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在建筑物内的主要管理区、出入口、电梯厅、主要设备控制中心机房、贵重物品的库房等重要部位的通道口,安装门磁开关、电控锁或读卡机等控制装置,由中心控制室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多重任务的处理,能够对各通道口的位置、通行 对象及通行时间等实时进行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适应一些银行、金融贸易楼和综合办公楼的公共安全管理。1 门禁系统的微机管理功能系统管理这部分软件的功能是对系统所有的设备和数据进行管理,有以下几项内容。1)设备注册:比如在增加控制器或是卡片时,需要重新登记,以使其有效;在减少控制器或是卡片遗失、人员变动时使其失效。2)级别设定:在已注册的卡片,哪些可以通过那些门,哪些不可以通过。某个控制器可以让哪些卡片通过,不允许哪些通过。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要设定密码,以控制哪些人可以操作。3)时间管理:可以设定某些控制器在什么时间可以或不可以允许持卡人通过;哪些卡片在什么时间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哪些门等。4)数据库的管理:对系统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转存、备份、存档和读取等处理。事件记录: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各种出入事件、异常事件及其处理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5)报表生成:能够根据要求定时或随机地生成各种报表。比如,可以查找某个人在某段时间内的出入情况,某个门在某段时间内都有谁进出等,生成报表,并可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进而组合出“考勤管理”、“巡更管理”、“会议室管理”等。6)网间通信:系统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系统存在,它要向其它系统传送信息。比如在有非法闯入时,要向电视监视系统发出信息,使摄像机能监视该处情况,并进行录象。所以要有系统之间通信的支持。管理系统除了完成所要求的功能外,还应有漂亮、直观的人机界面,使人员便于操作。 门禁系统的组成:被控制的门;控制器;门磁锁;读卡器及卡片;手动按钮;钥匙;指示灯;与上位机通讯的线缆;上位PC机;专用软件门禁系统的功能。(1)刷卡开门:若卡号不对或属黑名单将闭门并报警;(2)手动按钮开门:门内人员出门用钥匙开门,门禁系统管理员使用上位机指令开关门;(3)在特殊情况下由上位机指令门的开关门的状态及被控信息记录到上位机中,可方便的进行查询上位机负责卡片的管理,发放卡片及登录黑名单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属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范畴,是采用红外、微波等探测器,在一些无人值守的部位,根据不同部位的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要求以及现场条件,例如金融楼的贵重物品库房、重要设备机房、主要出入口通道等进行周界或定方位保护。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获得侵入物的信号,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中心控制值班室,同时报警信号以声或光的形式在建筑模拟图形屏上显示,使值班人员能及时形象地获得发生事故的信息。因该报警系统采用了探测器双重检测的设置及计算机信息重复确认处理,能达到报警信号的及时可靠并准确无误的要求,是大楼的保安技防的重要技术措施。2 防盗报警系统的功能模式(1)探测器:探测器系统在其防范区域内,当入侵发生时不应发生漏报警。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的距离不得小于5m。复合入侵探测器,只能视为是一种原理的探测装置。应设置与探测同步的照明系统,以使探测器启动摄象机的同时开启相应照明系统。紧急报警装置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紧急报警装置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防误触发措施;触发报警后,能自锁;复位需采用人工再操作方式;无线报警装置的发射机应能在整个防范区域内达到触发报警的要求。(2)室外周界报警防护系统:室外周界报警防护系统可采用以下方式:栅栏和振动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砖墙上加栅栏结构,配置振动、冲击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阻挡式微波探测器或地音探测装置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用隔离墙、防盗门、窗及振动冲击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其他周界报警防护系统。例如:脉冲电网,电网。室外周界报警防护系统在入侵发生时,报警信号显示应满足下列之一的要求: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全部周界模拟地形图,并以声、光显示报警具体地理位置,具体位置可进行局部地形放大,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通过控制装置在模拟地图板上以声、光报警显示报警的具体位置;在控制设备上以灯光或其他方式显示周界报警方向和位置。应给出室外周界报警装置及系统适应室外工作环境的具体指标(其内容包括对风、雨、雷、雾、温度的适应程度),并说明抗雷电干扰的具体措施 和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应联动相关的摄象机。周界报警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应连续无间断。(3)系统的微机管理:系统管理计算机将对系统中所有的设备进行管理。在增加或减少区域控制器和探测器时,要注册或注销。系统运行时,要对控制器和探测器进行定时自检,以便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可以对探测区域进行布防和撤防。可以对系统数据进行维护。可以通过密码方式设定操作人员的级别以保护系统自身的安全。报警后的自动处理,采用计算机后,可以设定自动处理程序,当报警时,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比如可以自动拨通公安部门的电话,自动启动保安设备,自动录音录象等。报警的时间地点也自动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监控系统属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范畴,在人们无法或不宜直接观察的场合,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 视控制对象的画面。3 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式一般情况下摄像机采用定焦距、定方向的固定安装方式,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大范围监控区域宜选用带有转动云台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的图像信号应能长时间录像也可以对现场报警图像信号进行实时录像。视频报警系统应具备画面定格和多路报警显示,应能任意设定视频警戒区。室外周界警戒线设置的电视监控系统,应对沿警戒线5m宽的警戒范围实施监控。夜间防护目标处的平均光照度在10-40lX范围内,摄像机灵敏度应能适应防护目标光照度的变化。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要求: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条件下,评定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度按GB7401的规定进行,评分等级采用五级损伤制。4 监控系统的功能控制电动变焦镜头的控制:变焦镜头是在固定成象面的情况下能够连续调整焦距的镜头,它与电动旋转云台组合可以对相当广阔的范围进行监视,而且还可以对该 范围内任意部分进行特写。对镜头的控制有变焦,聚焦和光圈3种功能,每种有长短,远近和开闭控制。云台的控制:电动旋转云台需要左右和上下功能控制,有些云台还有自动巡视功能。切换设备的控制:切换的控制一般要求和云台,镜头的控制同步,即切换到哪一路图象,就控制那一路的设备。公共广播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传播实时信息的重要手段。当公共广播系统有消防广播和背景音乐广播双重功能时,其分区划分也与消 防分区相一致。消防控制中心的传声器和数控式录放机接入公共广播系统,根据需要而切入公共广播系统中。某些公共场所(如会议厅等)的公共广播,还设有自助转接插座,可进行节目自播及演讲。公共广播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背景音乐;用软件程序控制播音。可根据需求,分区或分层播放不同的音响内容;有广播、背景音乐及扬声器线路检测功能;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采用同一套系统设备和线路;当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可根据程序指令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工作状态;火灾报警时,可进行报警层与相邻上下两层的报警广播;提供任何事件的报警联动广播;手动切换的实时广播。七 智能建筑“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并把在其中应用的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的性能结构等介绍给同行,以利于大家共同提高。中国的建筑工业发展一日千里,智能建筑这个新概念诞生至今只有十几年光景,但我国的当代建筑已逐步朝这一新的方向发展。随着建筑物的高效化和多功能化,人们对生产、生活场所的条件越来越要求方便、舒适、高效和节能。现代办公楼、商住楼的办公自 动化、通信自动化、楼宇管理自动化等支撑技术和设备已非人工所能应付,智能建筑也就应运而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北京、上海、广 州、深圳等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化程度的大型公共建筑及住宅小区,尤其是伴随着中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国家信息网全面启动以后,中国信息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次新浪潮,这就大大提高了对建筑智能的需求。1 智能建筑的内容所谓智能建筑是在传统建筑物逐步更新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增添智能化功能,以适应当前与未来 发展的需要。国际上智能建筑物研究机构把智能建筑定义为: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 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的设计,通过采用上述手段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同时又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据国外常规计算,智能建筑可比常规建筑节能30。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其业主、财产管理者、使用者等达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及生活、工作、商务中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综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应能将建筑物内的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系统、商业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某些具有人工智能的智慧卡系统、多媒体音像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综合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能全面实施对建筑物内多种设备,(如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卫星广播电视、闭路电视监控、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巡更管理)、商业业务(如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商务财务结算、停车场收费、商业信息、购物引导)、通信(如内部通信、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形图象通信)、办公自动化(如计算机终端、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诸多方面检测、控制、调节、监视等自动化管理。系统集成是高效物业管理的客观需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但是,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在其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阻碍了上述系统集成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缩小我国在建筑领域上与国外高新技术上的差距,推广具有人工智能的智能卡系统在智能建筑和社区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系统集成是建筑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标志,一卡通系统有助于解决系统集成中的若干难题,实现建筑物中若干子系统之 间的通信。不但可以实现一卡通系统与建筑物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的物理连接和信息沟通,进而实现建筑物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统一管理和联动控制。 智能一卡通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目前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一卡通系统,已经覆盖了人员身份识别、宾客资料管理、员工考勤、电子门锁管理、出入口门禁管理、水电气三表数据远传和收费管理、车场收费及车辆进出管理、 员工食堂售饭管理、员工工资及福利管理、人事档案及人员调度管理、商场及餐厅娱乐场所的电子消费管理、图书资料卡及保健卡管理、电话收费管理等等。顺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凤城信用社中央空调循环水泵变频节能控制系统方案1.为什么变频器能节电?以变流变频调速器为核心,并由微机控制系统(DCS、PLC)进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新科技,它可以解决电气传动和过程控制中的许多复杂技术问题,并且能够节能,节能率通常在20%50%之间。中央空调由于长时间投入运转,其中空调系统中大量的水泵、风机,用电量占空调总用电量的30%40%,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如何采取措施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采用变频节能技术对空调循环水系统的水泵(冷冻、冷却)进行节能控制,提高设备效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变频调速节能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流量、压力、转速、转矩之间的关系,如下:流量转速 压力转矩转速的平方 功率转速的三次方即水泵的转速与流量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与流量的二次方成正比,轴功率与流量的三次方成正比,当需求流量下降时,可以通过调节转速节约大量的电能。变频变流量应用的高节电率,主要源自以下两个方面,1):设计余量。由于水泵在设计先型时一般根据系统运行峰值负荷放以10%20%的余量,这一块余量完全可以节约。2):动态节能。制冷机组根据负荷情况可自动加卸载,如果循环水流量追随制冷负荷变化而变化,将可大幅减少循环水泵能耗。在单位用户中,最多的节能率为69%,最少的也在35%,其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由于使用了高速微电脑和IGBT组成的智能模块和;软启动技术,电机的噪音和启动电流得以显著降低,改善了使用环境,减轻了对电网的冲击,并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2. 中央空调设备节能实施办法 凤城信用社中央空调系统由一台日立螺杆组成,型号为RCU180 SC,冷冻水循环系统配备两台22KW水泵,一用一备,流量为135m3/h,扬程为34m;冷却水循环系统配备两台30KW水泵,一用一备,流量为200m3/h,扬程为32 m。根据凤城信用社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情况,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系统可各做一套变频控制系统,一共两套,系统控制流程图如下:(图1)冷冻水泵控制流程图冷却水泵控制流程图以上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控制1号或2号水泵系统技术指标流量调节范围:额定流量的60%100%流量调节方式:追随负荷调节流量电机容量:22KW冷冻泵;30KW冷却泵变频器功率:适配平均节电率:30%电机启动方式:VVVF软启动使用环境温度:-10 40;使用环境湿度:20%90%(无结露)设备电压范围:AC380V10%。3 经济效益分析(1).当制冷量Q一定时,由Q=OGt(C为水比热,G为水供回水温差)知,流量和供回水温差成反比。若使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值趋近于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最佳(经济)值5理想状况下则流量可降10% 30%。如果按流量平均下降20%计,则功率下降率为1-(1-20%)348.8%。取节电率为45%,冷冻泵每年运行8个月,每天平均开启11个小时,电费按1.20元/度计,则一年可节约电费:22KWX8X30X11X45%X1.20 =31363元。(2).若使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值趋近于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最佳(经济)值5;按照上面的分析冷却泵一年可节约电费:30KWX8X30X11X45%X1.20 =42768元。(3).若贵社采用我公司的变频节能系统后,一年共可节约电费74131元,则此套系统投资成本约可在14个月内收回。系统工程报价: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R540系列变频器2台;控制柜1个;辅助材料一批;设计、安装、调试、培训费;维修及服务。在正常使用及正确操作的情况下,保修期为一年,终生维护。负责操作人员的培训,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咨询。 如何实现系统集成前面谈到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那么如何将这些子系统进行有效、合理的集成呢?这就迫切需要有一个各厂商均认可并共同遵守的同一开放的通信协议。目前,在楼宇自动控制方面,被各厂商普遍认同并渐显主流成熟的标准有两个:(1).BACnet 和LonMARK 标准BACnet标准是信息管理域方面为实现不同的系统互联而制定的,上层通过以及网主干线,采用标 准国际网协议,提供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