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1页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2页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3页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4页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蛙是有名的捕虫能手,它能捕捉的害虫有二三十种,有蝗虫、蚜虫、蚊子等。青蛙的食量很大,一只青蛙一年就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这个捕捉害虫的小行家,对保护农作物生长,功劳不小吧!(1)短文有_句话,用“”标出来。(2)青蛙能捕捉_种害虫。(3)找出写青蛙食量很大的句子。(4)青蛙是_。(5)从短文中找出四个不同的整体认读音节写下来:_。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他们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下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高_好_进去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骆驼认为_,羊认为_。骆驼吃到了_,羊吃到了_。(3)把老牛说的话写出来。(4)你认为谁的话有道理?为什么?3.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A.因为 B.但 C.果然(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第句:男孩在想_。 第句:列宁在想_。第句:男孩在想_。 第句:列宁在想_。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4. 阅读桂林山水片段,完成练习 我看见过波澜(lun l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xi x)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波澜_(lun ln) 瑕_(xi x)(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玩赏_ 反义词:扩散_(3)作者把漓江的水与_、_作比较,突出了漓江水的_、_、_的特点。(4)在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然后再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收集阳光 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到那个小男孩的。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 他在做什么呢?按照你的常识,农村的孩子常捉蚂蚱甚至蜻蜓装到瓶子里玩。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然后,他一手捂住瓶子,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里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光线灰暗的屋里,小男孩正在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演示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我注意到床头的盛(chng shng)满清水的罐头瓶子里插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散发着一种浓浓的原野气息。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小男孩在野外拿的那一个。 老人得(di d)的是老年偏瘫,长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一项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真的,说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长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相反,还有些许明快的调子。或许是因为那瓶用心收集来的阳光吧。 听朋友说,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chng zhng)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小男孩还是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美好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1)请选择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盛_(chng shng)满 得_(di d)的是长_(chng zhng)他两岁的姐姐(2)读句子,完成练习。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他这么做是想_A捉蚂蚱和蜻蜓 B装清澈的溪水 C收集最灿烂的阳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用“_”在文中画出来。(3)读文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_。小男孩此时可能在想:_。(4)在你眼中,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呢?读画线句,完成练习。从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的孩子;从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的孩子;从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的孩子。6.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喝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1)请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波澜壮阔”的意思。波澜壮阔:_(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3)“音乐会”“小曲”“大合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连一连。音乐会_ 大海哗啦啦小曲_ 小雨滴敲敲打打大合唱_ 小溪淙淙(4)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特别注意加点词语,并仿写一句。7. 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1)这段话主要写_热烈欢迎_。(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3)“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指的是什么?(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林区像花园一样美丽。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白色的花,_的白翅鸟在树上欢乐地歌唱 , _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地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山上的积雪被春风吹化,变成水从大小河里往下流,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夏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什么颜色都有。多么美丽的大花坛啊!山谷里_地传出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zi zi)着木材,_地运往祖国各地。 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都成熟了,“都嘶”是一种像野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也可以用它来酿酒;“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在这里,木耳、蘑菇到处都有,人参(shn cn)等珍贵的药材也可以采到。 冬天,_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里大雪纷纷,千万棵树披上_的银装,好(ho ho)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jn jn)的大宝库。(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满载_(zi zi) 人参_(shn cn)好_(ho ho)一派 取之不尽_(jn jn)(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耀眼 小巧 凛冽 凶猛 源源不断 断断续续_的白翅鸟在树上欢乐地歌唱,_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多么美丽的大花坛啊!山谷里_地传出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zi zi)着木材,_地运往祖国各地。冬天,_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里大雪纷纷,千万棵树披上_的银装,好(ho ho)一派北国风光。(3)这篇短文按_顺序,描写了大兴安岭_的景色以及_的物产,表达了作者_之情。(4)第段写的是大兴安岭_(填季节)的景色,用“_”画出具体的景物。从这些景物中,我读出了大兴安岭的_。(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冬天的大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短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把白翅鸟当作人来写的。9. 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这是什么_那是什么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动物以及宫室_器用_名目有四十多_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2)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这是什么_那是什么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动物以及宫室_器用_名目有四十多_(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看_ 黑暗_(4)找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5)找出写内洞很宽的句子。(6)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7)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请你发挥想象,它们还可以比做什么?写两种。10.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 伏 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 探 伸)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1)选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头(放 伏 枕)_在 (照 探 伸)_了进来(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嘱_ 怔住_(3)我为什么怔住了?(4)写出我看到的情景和我联想到的情景。(5)文中作者用_渲染环境,抒发感想,用_和_等词把阳光写得像人一样有感情了。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会想伤害蝴蝶啊【美国】贝芙莉克莱瑞2月7日 星期三 今天放学以后,心情很坏,决定出去走走。我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只是随便走走。从我们住的这条街开始往下走,经过油漆店、古董店、面包店和一大堆其他的商店,过了邮局之后,我看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蝴蝶树林,我听过很多关于这个树林的故事,有成群的大桦斑蝶飞了几千英里到这里过冬。我顺着指示牌往前走,直到眼前出现一片布满苔藓的松林和油加利树,树上的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旁边还有一块大告示板,上面写着警告!伤害蝴蝶者,罚款五百元。我笑了起来。谁会想伤害蝴蝶啊? 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我不由得踮起脚尖轻轻地走。树荫很浓密,起初我以为那些关于蝴蝶的标示只是用来唬观光客的,因为我只看到三四只大桦斑蝶在空中飞舞。然后我注意到许多枝干看起来怪怪的,好像覆盖着一层棕色的小树叶。 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间露出脸来。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满天的蝴蝶真是美极了,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雾气渐渐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棕色的小树叶。这让我想起妈妈讲的一个故事: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 我觉得心情舒畅极了,就一路跑回家。(节选自亲爱的汉修先生)(1)写出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那里好安静 , 简直像教堂一样。_树荫很浓密。_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_(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急促而连续地振动。_形容心情开朗愉快。_(3)数千只蝴蝶漫天飞舞,非常壮观。找出描写这一景象的句子。(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我”之所以会想起妈妈讲的“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这个故事,是因为看见了_。(5)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其用意是告诉游人( )(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前后变化很大。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描写心情的词语。_(7)“我”后来心情变好的原因是( )12.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望洋兴叹: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 )_。(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现在多比喻_。“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原意/比喻意)。13.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l lu)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 )朵儿,看起来饱(张 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h s)的。(1)选择文中正确的字或读音。露_(l lu)出 花骨_( )朵儿饱_(张 胀)得 似_(sh s)的(2)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_。这句话把_比作_。(3)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 _、_(4)课文写白荷花时,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请你也试着用这个句式造一个句子吧!_,同学们有的_,有的_,有的_。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争吵 一棵梨树被虫咬伤了,两只啄木鸟看见了,讨论怎么给树治虫。 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尖治起,因为树尖是发芽成长的部分,很重要。”另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根治起,树根是根本,没有根,怎么能使树发芽呢?” 两只啄木鸟争执不下。争论一天,没有结果;争论两天,还是固执己见。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还是僵持着。而病树呢,已被虫蛀空,风一吹,倒了! 这时,两只啄木鸟还在争吵,不过,争吵的不是怎样治,而是责任应该由谁担负。(1)组词。应 yng_ yng_倒 do_ do_担 dn_ dn_(2)根据短文填空。两只啄木鸟争吵,一只啄木鸟认为_,另一只啄木鸟认为_,结果_。(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5. 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大家的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1)句和句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英子?请填一填。句:_句 :_A.掌声后。 B.掌声前。(2)句和句中的英子有什么不同?请填一填。句:_句:_A.孤独、沉默、自卑。 B.自信、勇敢、开朗。(3)英子的表现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 )。(多选)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1)这段话有_句。(2)文中的“她”指的是_。(3)文中表示动作的词有:看、_、_、_、_、_、_、_。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1)这段话是按照从_到_的顺序写的,描写的景物有_、_、_、_、_、_。(2)这一段细节描写对全文表达中心的作用是_。(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焦美,枝干遒劲,_饱经风霜,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_饱经风霜,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2)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是因为 _。(3)细读选文,回答问题。用波浪线画出,迎客松能够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原因的句子。选文中划线部分的“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4)请从景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关于描写迎客松的句子。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太阳和彩虹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的彩虹。人们都赞美彩虹。彩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 太阳对彩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彩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傲了。太阳摇摇头,立刻躲进云里,彩虹就不见了。(1)这篇文章讲了_和_的故事。(2)彩虹不相信太阳的话,结果怎样?(3)太阳对彩虹说了什么话?(4)彩虹为什么骄傲?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着孩子,像是说:“孩子,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也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节选自宗介华带刺的朋友)(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调_过头去(dio tio) 捉迷藏_(zng cng)(2)“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着孩子。”句中的“亲昵”可用“_”一词代替。(3)“刺猬可真鬼头”中的“鬼头”的意思是_。(4)画线部分写得好在哪里?请写一写。(5)“刺猬的本事太大了。”短文中刺猬的本事大表现在哪里?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1)选文共有_句话。(2)比一比,来组词。青_ 晴_ 请_清_ 睛_ 情_(3)你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1)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_ 在这句话中,把_比作_。(2)填表。时间早晨_草地颜色绿色_花的形态合拢_(3)为什么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会变颜色?从文中找出来(4)这段话主要写了( )23. 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游览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这时候是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元的门票。(2)李萌准备10:00入园,18:00离园。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2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可以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的,草地也是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的了。(1)认真按原文填空。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观察下面的图片,试着判断一下吧。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可以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的,草地也是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的了。草地的颜色:_时间:_草地的颜色:_时间:_总结:草地在一天中变色的原因是_。(2)这段话是按照_的顺序展开叙述的。先写“我”发现_、_时草地的颜色和_时不同,然后产生了_,最后经过_找到了原因。(3)你从选文中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严。 先生拿着戒尺_走到孙中山跟前_厉声问道_你会背了吗_ _会背了_孙中山说着_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霎时:_。照例:_。(2)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_(3)给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加标点。先生拿着戒尺_走到孙中山跟前_厉声问道_你会背了吗_会背了_孙中山说着_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_,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_,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_,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_,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1)将下面词语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凝视远方眼如铜铃,神态庄重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_,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_,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_,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_,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_。这段话又是围绕“_”一词来写的。(3)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续写一句:_。(4)从“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这句体会到_。27. 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完成练习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