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信札成投资新热 不为学术研究勿盲目入手.docx_第1页
名人信札成投资新热 不为学术研究勿盲目入手.docx_第2页
名人信札成投资新热 不为学术研究勿盲目入手.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人信札成投资新热不为学术研究勿盲目入手近年来,名人信札在拍卖场上频频出现,其成交价格也不断刷新。去年的嘉德秋拍上,鲁迅于1911年所写手稿古小说勾沉更是以690万成交。今年年初的南京经典秋拍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成交价达到1207.5万元,创下了中国文人手稿的拍卖新纪录。为什么名人信札越来越受拍卖行的青睐,而且成交趋势愈加激烈?名人信札的价值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广东省收藏协会副主席黎展华。名人信札升温源于投资市场对新板块的挖掘在之前的收藏类别上,名人信札属于比较冷门的一类。国内名人信札的拍卖,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彼时翰海秋拍的拍品中有有一册15通的徐悲鸿行书信札,当时估价10万元,每通信平均6000多元,最终以流拍结束。作为国画领域中备受认可的徐悲鸿,其信札相对国画作品而言,价格自然不高。但在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信札有收藏价值。时间来到2004年,同样是徐悲鸿的信札,仅为3通便以24.2万元落拍,平均每通8万元。相比1994年的15通才10万的信札,升值幅度达到13倍之多。根据数据的统计,最近五年之内,名人信札的价格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2012年,在艺术品市场趋冷的情况下,名人手札的高价成交体现出它的抗跌性。2013年5月,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在嘉德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以11.5倍于起拍价的690万元成交;2013年5月,“曾国藩手书家训”从10万元起拍,最终以230万元成交;2013年11月,出自鲁迅亲笔的致陶亢德信札,全文不过200余字,却拍出655.5万元的天价,一字均价3万元;2014年1月5日,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在南京以1207.5万元成交,创下中国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黎展华认为,名人信札的不断升温,价格不断攀升,主要出于投资市场对新投资板块的挖掘与追求。他说,既有的投资板块中,油画、国画等艺术品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再向从中挖掘到新的、具有巨大利润的板块难度太大。而且这些收藏投资板块当中利润也已经稳定,价格又高,再去进入这些板块并不能满足投资市场的满足。所以,像名人信札这种相对冷门的板块会被挖掘,目前受热捧和价格的攀升正是这种板块出于挖掘过程的体现。名人信札的价值主要在于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名人信札,主要记录名人与友人相交的过程,或者披露了名人不为人所知、不被人重视的一面。所以黎展华认为,名人信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些通信,或者平时手稿上留下的细节,以填补历史、对名人研究的空白。因为有些资料从平常的学术资料难以获得,在信札上反而能够得到极为珍贵的信息。而名人手稿更是具有历史价值,比如鲁迅的古小说勾沉,从学术史上它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这个手稿上流露出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看法,对新小说以后发展道路的看法,如果能获得这些宝贵的资料,也许可以推翻现在现代文学的某个观点,也许丰富某一块的研究,填补研究的空白。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诗歌的手迹,尤其这么集中的诗人手稿,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更是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需要诗歌研究资料的研究机构、图书馆或者大学来说,这种手稿在价格上的不断攀升使得他们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黎展华说,也许由这些研究机构来收藏名人信札,能很大程度地发挥名人信札的价值。但是,既然名人信札出于拍卖的场合,就要遵循市场的规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不为学术研究用途,勿盲目收藏由于名人信札的升温,将有许多藏家受其吸引,想要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名人信札火热的势头是否能一直保持下去,作为一种投资升值的手段是否可行?黎展华说,名人信札作为投资市场新挖掘的板块,其前景如何不敢保证。而且由于其的特殊性,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研究,很难体会名人信札的价值。虽然有些名人的书法不错,但是信札不像书法作品,不能裱起来欣赏。一旦投资者在这个板块挖掘到足够多的利润,这个板块将继续重归于冷门。这对于想要以此来投资的藏家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其次,名人信札的市场上如今也有假货出现。黎展华表示,经其手下鉴定的赝品已经有很大的规模。“有些赝品造假手段低劣,漏洞百出。比如错别字、简体字出现在建国前等等,这些很容易可以判断。但是也有一些造假手段很高的,足能以假乱真。造旧手段很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纸张发黄喷水、火烤都会出现。用高科技喷墨打印,从字迹上单凭肉眼是很难判断的,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需要高倍数放大镜才能辨认出。”黎展华说,由于名人信札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收藏板块,在鉴定方面还没专门的技巧和方法,很多鉴定专家是依靠传统书画的鉴定方式鉴定,对名人信札不一定适用。比如信札使用了钢笔,但是钢笔书写的历史并不长,不像毛笔字一样可以通过书写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