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8河北保定一模)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答案A根据材料“农历”“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所学可知,二十四节气都与农业相关,服务于农耕经济,故选A项。2.(2019湖南永州一模)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答案C据题干材料“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信息,可知三国时期,人们对火药材料有一定的认识,故选C项。3.(2018重庆调研)宋书版刻风格多样,浙本多用欧体,蜀本多用颜体,江西刻本则欧、柳兼具。清末民初,西泠印社仿刻宋版字体、拼版印刷,是为“仿宋体”的由来。据此可知()A.宋代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B.宋代书法崇尚唐楷法度C.宋体是书法和雕版技术的产物D.仿宋体具有多种字体字形答案C据题干材料使用雕版且用欧体、颜体或者兼用,“清末民初,西泠印社仿刻宋版字体、拼版印刷,是为仿宋体的由来”可知,宋体是书法与雕版印刷技术的产物,故选C项。4.(2018山东烟台模拟)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B题干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是观念问题,导致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需求,C项错误;材料中“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科技发展基础很好,D项错误。5.(2018湖南株洲统测二)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C.儒学渗透社会各个方面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答案B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明清著作多是总结性巨著,体现了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故选B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A项错误;材料中的巨著内容没有体现儒学内容的影响,因而与儒学渗透无关,C项错误;材料中明清传世著作多,但不能体现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D项错误。6.(2017课标)下面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说明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频繁使用促使人们简化字形,以利于书写,故A项正确。西周至战国,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或镌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地使用竹片、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但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B项错误;各国变法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对字形的变化影响不大,C项错误;“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六国以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7.(2018河北衡水一中分科综合考试)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玮”,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答案C据题干“楷书规矩之森严”“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玮”中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故选C项。唐朝楷书非常规整,而草书雄起,说明唐代书法中的草书、楷书都有巨大的成就,A项错误;题干反映不出书法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完全”二字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教合一,D项错误。8.(2018河南濮阳二模)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深全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答案B根据题干中“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属于书法家,同时“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可知,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故选B项。A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题干并未牵涉地区之间与全国之间的文艺进步,C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作诗之人也同样擅长做书法,与文人画不相符,D项错误。9.(2018江苏扬州期末)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答案C据题干图文材料竹石图所展示出来的意境可以看出此画属于文人画,写意画注重个性的表达,有抒情达意的特点,故选C项。风俗画才是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写意画,B项错误;此画属于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而不是写实描绘,D项错误。10.(2018四川乐山一模)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答案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盛行汉赋的不同风格,西汉时期国力强盛,东汉时国力衰弱,故反映出汉赋的风格不同,故选C项。文学艺术的盛行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不是皇帝喜好决定的,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士人颂扬国运会导致盛行的汉赋风格不同,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和东汉盛行的汉赋风格不同,不能体现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D项错误。11.(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B.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C.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D.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答案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对关羽的态度,以及有关关公的戏曲经久不衰,说明当时关羽身上体现的“忠”“信”思想有利于教化人们,故选C项。市民阶层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A项错误;材料中是将关羽世俗化,体现的是儒学世俗化的特点,不是神化,B项错误;材料是对戏曲这一形式的论述,不是宗教发展,D项错误。12.(2018安徽五校联考)据朱文公文集记载:仲友(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曾知台州)自到任以来,关集刊字工匠,在小厅侧雕小字赋集,每集二千道,刊版既成,搬运归本家书坊货卖。凡材料、口食、纸、墨之类,并是支破官钱。这反映了()A.政府不再限制官员的经商行为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C.政府垄断书籍生产和销售市场D.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文教的风气答案B据题干材料“刊版既成,搬运归本家书坊货卖”,结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可知南宋时期印刷业推动了书籍销售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传播,故选B项。据材料中“南宋绍兴年间”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不能得出政府不再限制官员经商行为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中“凡材料、口食、纸、墨之类,并是支破官钱”,反映出仲友利用公费印刷书籍货卖盈利,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整个政府对书籍的垄断,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书籍印刷销售的史实,并未强调重视文教的风气,D项错误。13.(2018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一)宋、元以来,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A.古代文学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A题干材料中突出强调八仙故事成了“老百姓”心中神仙的代表,受到“群众”的喜爱,说明这些文学形式更多的是满足市民的需求,其世俗化趋势加强,故选A项。民间故事迎合的是百姓需求而不是统治阶级的需求,B项错误;民间故事只是迎合百姓需求,并没有提高道教的政治地位,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出来,D项错误。14.(2018课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题干中“官腔”“雅乐”“郡邑大夫”“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等说明昆曲的流行是因为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项正确。陆王心学注重内心自省,与材料中所体现的士大夫展示其高雅品味不符,故A项错误。明代京剧尚未产生,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昆曲流行是社会等级观念强化的反映,故C项错误。15.(2018山东德州期末)明清小说中很多作品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合理性,抨击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这主要是因为()A.市民阶层发展B.礼教地位动摇C.社会道德败坏D.小说创作繁荣答案A根据题干材料“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合理性”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发展,使很多作品越来越弱化礼教的影响,关注情欲作为人性的一面,故选A项。礼教地位动摇,与史实不符,礼教依旧是社会正统主流思想,B项错误;道德败坏与材料“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合理性”理念不符,C项错误;材料叙述了小说内容上的特点,不涉及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总体发展状况如何,D项错误。16.(2018课标)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个人出版著作之风盛行,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说明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选D项。出版个人著作和士大夫之间以书为礼并不能说明学术文化水平提升,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士人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2016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6分)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抵押物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职业规划咨询居间合同
- 2025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作担保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流平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版白酒产品售后服务合作协议
- 2025版发动机大修与动力性能再生产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城市景观绿化工程招投标合同及养护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姜云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与子女教育
- 二零二五年度家具租赁合同与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商业秘密许可合同:企业授权合作伙伴使用其商业秘密协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围出院期管理与随访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报案材料范文模板
- 60万lng天然气液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 电商合伙经营合同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HG+20231-2014化学工业建设项目试车规范
- 汽车贴膜店承包合同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一)
- 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