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1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2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3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4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 出现的背景 二 代表人物及内容 1 政治上 中央专制集权高度膨胀 统治腐朽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3 理学对人性的扼杀和道学家的伪善 2 经济上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李贽 1527 1602 号卓武 福建泉州人 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 1 生活经历和思想特征 2 代表作 焚书 藏书 3 思想主张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批判程朱理学 存天理 灭人欲 思想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除却穿衣吃饭 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 皆衣与饭类耳 故举衣与饭 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 非衣饭之外 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 答邓石阳 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 男尊女卑 改革 农民起义 4 评价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 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贽书皆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惟此书排击孔子 另立褒贬 凡千古相传之善恶 无不颠倒易位 特以贽大言欺世 至今乡曲陋儒 震其虚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乾隆年间官修 李贽说 有好女子便立家 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正获身 非失身 当大喜 何耻为 参见李贽 初谭集 藏书 二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 黄宗羲 1610 1695 当时尊称梨洲先生 浙江余姚人 2 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 3 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认为 人君 天下之大害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明夷待访录 原君 4 评价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建新的儒学体系 三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 顾炎武 1613 1682 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 2 代表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3 思想主张 经世致用 明道救世 实践求真知 君子之为学 以明道也 以救世也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 经济等实际问题 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 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 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 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 并用于社会改革 反对君主专制 亡国与亡天下之区别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 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3 评价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1619 1692 船山先生 湖南衡阳人 四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 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 2 代表作 船山遗书 唯物思想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有规律地变化发展的 天下惟器而已矣 无其器则无其道 认识论可知论 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行先知后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运动绝对 静止相对 太虚本动天地日新 静由动得 动静皆动 4 评价 启示人们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意义 3 思想主张 一 出现的背景 二 代表人物及内容 1 政治上 中央专制集权高度膨胀 统治腐朽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3 理学对人性的扼杀和道学家的伪善 2 经济上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总结 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修正 1 学术地位上 神圣不可侵犯 受到挑战 李贽 2 伦理道德上 存天理 灭人欲 受到挑战 李贽 3 政治上 君主专制 限制君权 黄宗羲 4 认识论上 务虚 格物致知 务实 经世致用 顾炎武 5 哲学上 唯心 唯物 王夫之 1 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 不正确的是 A 倡导个性自由发展B 否定宋明理学C 批判三纲五常D 否定君主专制 D 课堂反馈 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不包括 A 个性自由B 经世致用C 农工商皆本D 民主共和 D 课堂反馈 3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谁的观点 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夫之D 李贽 A 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 4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c八股取士因循守旧d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A abcdB adcC ac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