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加湿器性能(报批稿).doc_第1页
4 加湿器性能(报批稿).doc_第2页
4 加湿器性能(报批稿).doc_第3页
4 加湿器性能(报批稿).doc_第4页
4 加湿器性能(报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加湿器性能(报批稿) n ICS97.180Y6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xx加湿器Humidifiers(报批稿)xx-发布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xx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35技术要求?46试验方法?67检验规则?8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加湿量测定方法?11附录B(规范性附录)加湿器噪声试验方法?13附录C(规范性附录)软水器性能试验方法?15I GB/Txx前言本标准规定了加湿器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性能方面主要对加湿器的加湿量、噪声、水位保护、蒸发芯(器)寿命、软水器寿命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对加湿效率进行分级,并明确规定了各类性能的检测方法及限值。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家电产品的具体情况,并参照国外先进的加湿器标准而制订。 本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指标,随着产品相关技术、标准及市场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发展、完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美的集团有限公司、阿蓝德电器(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卉、鲁建国、曾文礼、黄仲盤、陈兰娟、王静、宋力强、陈涛、高利生。 本标准首次发布。 II GB/Txx加湿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加湿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加湿器。 本标准也适用于在公共场所使用的加湿器。 注意下述情况使用的加湿器可能需要附加要求交通工具(如车辆、船舶、飞机等)上使用的加湿器。 其他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上的加湿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专为工业用途而设计的加湿器。 在经常产生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如粉尘、蒸汽和瓦斯气体)特殊环境场所使用的加湿器。 具有医疗用途的加湿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2828.1-xx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xx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14.1-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4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加湿器的特殊要求GB/T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GB/T5750.4-xx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13306标牌GB/T18801空气净化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湿器humidifier用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器具。 3.2超声波式加湿器ultrasonic humidifier通过超声波将水雾化,并将水雾分散到空气中达到加湿目的的器具。 3.3直接蒸发式加湿器evaporative humidifier1GB/Txx使空气通过湿润的蒸发芯(器),达到空气加湿目的的器具。 3.4电热式加湿器electrical heatinghumidifier通过电加热方式使水汽化,产生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器具。 包括下列两种型式a)电加热式加湿器通过电加热器使水汽化,产生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器具。 b)电极式加湿器将电极对放入水中,在水中通过电流对水加热,水汽化产生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器具。 3.5光波式加湿器lightwave humidifier以特定波长的光波照射水面,水吸收光波能量后汽化蒸发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器具。 3.6离心式加湿器impeller humidifier通过离心力将水甩成微粒,并吹散在空气中达到加湿目的的器具。 3.7复合式加湿器hybrid humidifier同时使用上述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原理实现加湿功能的器具。 3.8额定加湿量rated outputof humidity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加湿器在最大加湿状态,1h雾(汽)化水的能力。 用字母Q表示,以毫升每小时(ml/h)为单位。 3.9加湿效率efficiency ofhumidify加湿器单位功耗所产生的加湿量。 用字母表示,以毫升每小时瓦(ml/h/W)为单位。 3.10普通型加湿器ordinary humidifier无湿度显示设定功能,加湿工作状态需用手工转换的加湿器。 3.11自动控制型加湿器auto-control humidifier具有湿度显示设定功能,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湿度,自动控制加湿工作状态的加湿器。 3.12主机main unit主要电器部件的安装部分。 3.13水箱water tank用来储存水的容器。 3.14开放式水箱openable water tank注水口不能密闭的水箱。 3.15封闭式水箱airtight watertank注水口能够密闭的水箱。 3.16水箱容量watertankcapacity2GB/Txx水箱加到规定刻度(无刻度水箱加满)时所容纳的水量,以升(L)为单位。 3.17水槽trough用于盛装直接加湿用水的部分。 3.18水位保护功能water levelprotection function当水槽内水位超出设定范围时,加湿器停止加湿工作的功能。 3.19蒸发芯(器)使用寿命evaporating wicklifetime当加湿量降低至初始加湿量50%时,蒸发芯(器)的使用时间。 以小时(h)为单位。 3.20软水器water softener一种能有效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质硬度的装置。 3.21水质硬度water hardness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以每升水中碳酸钙的毫克数表示,以毫克每升(mg/L)为单位。 3.22初始硬度primary hardness指软化之前的水质硬度。 3.23软化水硬度outlet waterhardness指软化之后的水质硬度。 4分类4.1型式4.1.1按加湿方式分类a)超声波式;b)直接蒸发式c)电热式;d)光波式;e)离心式;f)复合式。 4.1.2按控制方式分类a)普通型;b)自动控制型。 4.2规格和型号4.2.1规格用以升(L)为单位水箱容量值乘以10表示。 4.2.2型号及其含义3GB/Txx-设计代号改进设计代号,按英文字母A、B、C?,或阿拉伯数字 1、 2、3?顺序表示。 原型省略;规格代号水箱容量值10;系列代号以英文字母A、B、C?和阿拉伯数字 0、 1、 2、3?的任意组合表示;控制方式型式代号K-自动控制型,普通型省略。 加湿方式型式代号C-超声波式,Z-直接蒸发式,R-电热式,G-光波式,L-离心式,F复合式;产品名称代号“湿”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头“S”。 型号示例SCK-0A20即水箱容量为2L的0A系列自动控制型超声波式加湿器,原型设计。 SZ-2B30B即水箱容量为3L的2B系列直接蒸发式加湿器,第二次改进设计。 SL-CB70C即水箱容量为7L的CB系列离心式加湿器,第三次改进设计。 5技术要求5.1使用条件5.1.1使用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1040;b)环境湿度不大于80RH(温度为25)。 5.1.2使用水条件初始工作水温不低于10。 5.2一般要求5.2.1加湿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2主要零部件应采用安全、无害、无异味、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材料制造,并坚固耐用。 5.3安全性能加湿器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4706.1和GB4706.48的要求。 5.4外观加湿器的外观不应留有明显缺陷。 5.5试运转按照加湿器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加湿器应能启动工作,并能完成产品使用说明书所述功能(关于这些功能的技术要求,如本标准未规定,可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备案的企业标准的要求)。 5.6加湿量加湿器的加湿量按本标准试验时,不允许低于额定加湿量的标称值。 5.7加湿效率分级及限值5.7.1加湿效率加湿器加湿效率按下列公式计算4GB/Txx?Q? (1)W式中加湿效率,以毫升每小时瓦(ml/h/W)为单位;Q加湿量实测值,以毫升每小时(ml/h)为单位;W功率实测值,以瓦(W)为单位。 注加湿器若具有可分离的其他功能,则加湿效率计算时的实测功率,只考虑实现加湿功能所消耗的功率值。 5.7.2加湿效率分级各种类型加湿器加湿效率根据耗能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级,具体指标见表 1、表2及表3。 5.7.2.1超声波式加湿器加湿效率分级见表1。 表1加湿效率等级A BC D加湿效率范围ml/h/W12.010.012.08.010.06.08.05.7.2.2直接蒸发式及离心式(含直接蒸发式及离心式的复合式)加湿器加湿效率分级见表2。 表2加湿效率范围加湿效率等级A BC Dml/h/W13.011.013.09.011.07.09.05.7.2.3电热式及光波式(含带电热元件的复合式)加湿器加湿效率分级见表3。 表3加湿效率等级A BC D加湿效率范围ml/h/W2.52.02.51.52.01.01.55.7.3加湿效率限值各种类型加湿器加湿效率不应低于D级。 注 1、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加湿器除外。 注 2、为实现加湿功能以外功能所消耗的电能除外。 5.8噪声加湿器的A计权声功率级噪声应符合表4要求。 5GB/Txx表4产品类型加湿量ml/h350350180直接蒸发式及离心式(含直接蒸发式或离心式的复合式)180且500500且10001000其他类型350350噪声限值声功率级/dB(A)3842455055604045超声波式注1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加湿器噪声按GB/T18801要求。 注2为实现加湿功能以外功能所产生的噪声除外。 5.9水位保护功能当工作水位对加湿器工作的可靠性能有影响时,加湿器应具有水位保护功能。 5.10水位指示(显示)5.10.1开放式水箱应有最高水位指示(显示)。 5.10.2正常工作时,水位不可观察的加湿器应有水位指示(显示)。 5.11蒸发芯(器)使用寿命带有可更换式蒸发芯(器)的加湿器,当加湿量下降至初始值的50%时,视为蒸发芯(器)失效。 可更换式蒸发芯(器)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000h。 5.12蒸发芯(器)更换指示带有需更换式蒸发芯(器)的加湿器应具有蒸发芯(器)更换指示。 5.13湿度显示误差具有湿度显示功能的加湿器,在环境湿度为30RH70RH的范围内,其湿度显示误差应为10RH。 5.14整机渗漏要求加湿器不应有渗漏现象。 5.15软水器功能要求加湿器用软水器,其软化水硬度应不大于100mg/L。 可再生式软水器,经再生后单次软化水量小于初次使用软化水量的50%时,视为软水器失效。 软水器失效前的累计软化水量应不少于100L。 软化后的水的pH值应为6.58.5。 5.16包装防护功能5.16.1加湿器的防尘袋应留有透气孔。 5.16.2加湿器的包装防护性能按GB/T4857.5试验后,加湿器应无任何损伤。 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6.1.1试验环境条件6.1.1.1直接蒸发式(含直接蒸发式的复合式)加湿器性能试验环境条件6.1.1.1.1加湿量及蒸发芯(器)使用寿命测试试验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2026GB/Txxb)环境湿度30RH5RH6.1.1.1.2其他性能测试试验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205b)环境湿度30RH70RH6.1.1.2其他类型加湿器测试试验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205b)环境湿度30RH70RH6.1.2试验水温试验水温2056.1.3试验水样按GB/T5750.4-xx中7.1.5条的要求测定,试验用水初始硬度应为250mg/L10mg/L。 选用硬度大于250mg/L的城市自来水,用软水器处理至标准试验水硬度250mg/L10mg/L。 若城市自来水硬度小于250mg/L,则用水处理装置(纯水机)处理至标准试验水硬度250mg/L10mg/L。 6.2试验仪器条件6.2.1用于型式检验的电工测量仪表,其精度不低于0.5级,出厂检验应不低于1.0级。 6.2.2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准确度0.5。 6.2.3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0.5。 6.2.4测量质量的衡器以千克(kg)计,准确度级。 6.2.5水量计以升(L)计,准确度0.1升(L)。 6.2.6湿度表准确度2RH。 6.3安全检验项目按GB4706.1和GB4706.48进行检验。 6.4加湿器的外观质量视检其是否符合5.4条的要求。 6.5试运转试验加湿器接通电源后,按照加湿器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应符合5.5条的要求。 6.6加湿量测定试验加湿量测定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6条的要求。 6.7加湿效率试验按GB4706.1和GB4706.48规定测定加湿器在最大加湿工作状态下的输入功率。 按5.7.1条、5.7.2条的规定计算加湿器的加湿效率并核对等级,结果应符合5.7.3条的要求。 6.8噪声测定试验噪声测定试验按本标准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加湿器在最大加湿工作状态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5.8条的要求。 6.9水位保护功能试验6.9.1高水位保护功能试验带有高水位保护功能的加湿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继续向水槽内注水,当水位超出设定保护水位时,观察加湿器能否自动停止加湿工作。 试验结果应符合5.9条的要求。 6.9.2低水位保护功能试验带有低水位保护功能的加湿器,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持续工作,当水位低于设定保护水位时,观察加湿器能否自动停止加湿工作。 试验结果应符合5.9条的要求。 6.10水位指示(显示)视检加湿器水位标识,结果应符合5.10条的要求。 6.11蒸发芯(器)使用寿命7GB/Txx6.11.1蒸发芯(器)使用寿命符合性试验在标准试验环境条件下,采用250mg/L10mg/L硬度的水进行试验,加湿器以最高档连续运行工作,测初始加湿量。 待加湿器连续运转至1000h时,测终止加湿量。 试验结果应符合5.11条的要求。 6.11.2蒸发芯(器)使用寿命测定试验在标准试验环境条件下,采用250mg/L10mg/L硬度的水进行试验,加湿器以最高档连续运行工作,测初始加湿量。 待加湿器运转至800h或产品标称的使用寿命的前200h(取两者中较长时间)时,开始连续监测加湿量,每间隔48h监测一次,直至加湿量下降至初始值的50%时,终止试验。 从试验开始至终止试验过程中,加湿器连续工作累计时间为蒸发芯(器)使用寿命。 6.12蒸发芯(器)更换指示视检带有可更换式蒸发芯(器)的加湿器是否具有蒸发芯(器)更换指示。 6.13湿度显示误差测试将带有湿度显示功能的加湿器,通电工作1h后,开始测量。 测试试验室内相对湿度应在5.13条规定的范围内,且尽可能均匀,室内任意两点测试的湿度误差不得大于3RH。 读取加湿器上的湿度显示值,同时按附录A中图A.1的要求选定湿度测量点,用湿度测试仪测试湿度值。 用前者减去后者,获得湿度显示误差值。 连续测试三次,每两次测试间隔应大于5min,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其平均值应符合5.13条的要求。 6.14整机渗漏试验按水箱容量盛满水,并按照正常使用状态放置,不通电静置24h后,视检是否有漏水现象。 6.15软水器功能试验软水器功能试验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进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5.15条的要求。 6.16包装防护试验6.16.1视检加湿器的防尘袋,应符合5.16.1条的要求。 6.16.2加湿器的包装防护性能按GB/T4857.5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5.16.2条的要求。 7检验规则7.1检验规则加湿器应按本标准规定测试,经正式鉴定合格后,方能批量投产。 7.2检验说明每台加湿器需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保修单。 7.3检验分类加湿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4出厂检验7.4.1产品出厂检验必检项目产品出厂检验的必检项目见表5序号 2、 3、 4、 5、 9、 12、16的内容。 表5序号123检验项目安全项目标志包装a不合格分类A A B技术要求GB4706.1GB4706.488.18.2试验方法GB4706.1GB4706.48视检视检8GB/Txx表5(续)序号4567891011121314151617检验项目外观质量试运转加湿量加湿效率噪声水位保护功能试验水位指示蒸发芯(器)使用寿命蒸发芯(器)的更换指示湿度显示误差整机渗漏软水器功能防尘袋包装跌落不合格分类C AA B B A B BBBABAB技术要求5.45.55.65.75.85.95.105.115.125.135.145.155.16.15.16.2试验方法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6.16.16.16.2注GB4706.1和GB4706.48中所规定的所有安全检验项目。 本标准与上述两个标准配合使用,在进行性能检验前应首先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并符合标准要求。 7.4.2产品出厂检验抽检项目7.4.2.1产品出厂检验的抽检项目见表5安全项目中电气强度、泄漏电流、接地电阻和序号 2、 3、 4、 5、 9、 10、 12、 13、 14、 16、17的内容。 7.4.2.2产品出厂检验抽样应按GB/T2828.1进行。 检验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由生产厂和订货方共同商定。 7.4.3订货要求订货方在必要时可提出对表5以外、标准范围之内项目进行抽检的要求。 7.4.4检验样品处理经出厂检验后,合格样品可作为合格产品交付订货方;经型式检验的样品一律不能作为合格产品交付订货方。 7.5型式检验7.5.1加湿器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经鉴定定型后制造的第一批产品;b)正式生产后,当结构、工艺和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一年后再次生产时。 7.5.2型式检验应包括本标准和GB4706.1以及GB4706.48中所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 7.5.3型式检验抽样应按GB/T2829进行,检验用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批中抽取二台,寿命试验另抽一台,共计三台。 按每百台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采用判别水平的一次抽样方案。 检验项目见表5。 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定和判定数组见表6。 9GB/Txx表6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定数组Ac ReA3001B6512C10023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8.1标志8.1.1每台加湿器应有铭牌,铭牌按GB/T13306和GB4706.48的有关规定,并标有下列内容a)制造商或责任承销商的名称、商标或标识;b)产品型号及名称;c)主要技术参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输入功率、加湿量、加湿效率等级、噪声;d)制造日期和/或产品编号。 8.1.2加湿器包装上的标志应符合GB5296.2和GB/T191的要求。 8.2包装8.2.1加湿器应按GB/T191和GB/T1019的有关规定进行包装。 8.2.2包装箱内应附有合格证、装箱单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包装箱上应有产品标准编号。 8.3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应详尽。 应有加湿量、加湿效率等级、噪声和过滤蒸发芯(器)更换的提示内容,其他应符合GB4706.48和GB5296.2的要求。 8.4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禁止碰撞、挤压、抛扔和强烈的振动以及雨淋、受潮和曝晒。 8.5贮存加湿器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及爆炸性气体的库房内,并防止产品磕碰。 10GB/Txx附录A(规范性附录)加湿量测定方法A.1测定的标准条件测定的条件应符合表A.1的要求。 表A.1加湿方式试验条件直接蒸发式(含直接蒸发式的复合式)电源电压(V)电源频率(Hz)环境温度(?C)水温(?C)环境湿度(%RH)预运转时间(h)cbeea电极式其他类型220(11%)5012022053051电导率为3070205水质试验水样45010S/cm NaCl水溶液d城市自来水放置方式工作状态试验样机及温度、湿度测定位置水平放置最大加湿量工作状态试验样机及温度、湿度的测定位置如图A.1所示,测定点在距加湿器中部30cm处,确保受风的影响小。 落地式加湿器试验样机可直接落地放置。 a、表中以外的加湿方式,可选择表中最适合的条件进行试验。 b、加湿器加水后进行测试前的运行时间,但不包括对加湿器的前处理所需的时间。 c、如在预运转前将水箱加满水,那么在试验过程中不再添加。 d、纯净水加NaCl配成的溶液。 e、直接蒸发式加湿器温度、湿度测量点选在进风口侧。 注其他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加湿器加湿量的测定参照本方法。 图A.1A.2测定方法加湿器在上述的条件下,在预运转运行后进行下述试验。 11GB/TxxA.2.1加湿器正常工作1h后,对加湿器的全部质量m1(kg),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进行测定试验。 测定试验开始时水箱的水温调到规定水温,加湿器调至最大加湿工作档位。 A.2.2试验时间a)电极式加湿器8h b)其它类型加湿器3h其它类型加湿器若其加湿量随着水位变化明显,则测定时间改为4h。 在规定的测定时间内,若水位降低至加湿器自动停止加湿工作的水位限,则加湿量测定试验提前结束。 A.2.3到规定的试验时间后,加湿器停止加湿工作。 对加湿器的全部质量m2(kg),进行测量并记录。 A.2.4对于直接蒸发式加湿器,其蒸发芯(器)大约经过24h才能达到最佳吸水性能,应对蒸发芯(器)进行预处理。 A.3加湿量的计算加湿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水的密度按1kg/L计算。 Q?m1?m2?1000?(A.1)T式中Q加湿量,以毫升每小时(ml/h)为单位;m1试验开始时加湿器的全部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m2试验结束时加湿器的全部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T加湿量试验的时间,以小时(h)为单位。 12GB/Txx附录B(规范性附录)加湿器噪声测定方法B.1测量依据加湿器噪声测量按GB/T4214.1相关规定进行。 B.2测试条件B.2.1噪声测试环境为半消声室。 B.2.2在测试场地面的几何中心处铺以厚(510)mm弹性垫层,将加湿器放置于弹性垫层上,位于测试场地面的几何中心处。 B.2.3使加湿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正常工作1h后开始进行噪声测试。 直接蒸发式、离心式加湿器调至最高风速档位进行测试,其他类型加湿器调至最大加湿工作状态进行测试。 B.3测量方法B.3.1测试量测试量为A计权声功率级,L WA,以分贝(dB)为单位(基准量1pW)。 B.3.2传声器的布置B.4.2.1如果加湿器的每一边长都不超过0.7m,则测量表面为半球面,带有十个测点。 半球面测量表面的半径r采用1.5m。 见本附录图B.1。 图B.1B.3.2.2如果加湿器的某一边长超过0.7m,测量表面是带有九个测点的矩形六面体。 测量距离d采用1m。 见本附录图B.2。 13GB/Txx图B.2B.3.3声压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