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古诗三首望洞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引入新课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 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 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 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 不禁诗兴大发 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 他正在吟诵呢 引入新课 刘禹锡 772 842 字梦得 河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 有 诗豪 之称 有 陋室铭 竹枝词 乌衣巷 等名篇 我会认 庭 未 磨 盘 t ng w i m p n 我会写 磨 镜 镜子 m 磨刀 m 推磨 和 h 和平 hu 和面 遥 遥望 未 未曾 银 银光 磨 磨平 盘 盘子 我会写 和 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 湖面 镜未磨 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 遥望 远远望去 洞庭 即洞庭湖 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青螺 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课文讲解 望洞庭 唐 刘禹锡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无风 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准节奏 课文讲解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要求 理解诗句大意 课文讲解 要求 朗读诗歌第一句 思考 诗人看到了什么 那是怎样的景象 看到了湖光 秋月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 湖面上波光粼粼 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课文讲解 要求 朗读诗歌第二句 思考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 诗人凝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他想到了什么呢 他是怎样写的 诗人看到这湖面想到了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人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给人一种模糊 朦胧的感觉 课文讲解 要求 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 在这朦胧的月色中 诗人眺望远处 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 这景色有什么特点 看到了山水美景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 山愈显青翠 水愈显清澈 山水相互映衬 浑然一体 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课文讲解 要求 朗读诗歌第四句 思考 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联想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联想到白银盘 青螺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 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一只青螺 生动形象 语言优美 课文讲解 要求 齐读诗歌 思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归纳总结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 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 诗人举重若轻 自然淡泊 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 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 拓展延伸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 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 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课堂小练 望洞庭 这首诗中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中的 白银盘 指的是 青螺 指的是 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洞庭湖的湖面 洞庭湖中的君山 山水的色彩美 课堂小练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诗题为 望洞庭 是 时候望洞庭的 a 早晨b 中午c 夜晚 c 诗中 翠 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