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比较阅读1.doc_第1页
文言文比较比较阅读1.doc_第2页
文言文比较比较阅读1.doc_第3页
文言文比较比较阅读1.doc_第4页
文言文比较比较阅读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比较比较阅读一、(河南省201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读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注:岚:林中雾气。箨(tu):竹笋皮,笋壳。纨:白色的丝绢。拊(f):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二、宁德市2011)(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17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弈者胜 弈: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以其境过清 清: 6.翻译下面句子。(4分)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译文: 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8.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林幽静的语句是“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9.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4分)答: 三、2010辽宁锦州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lng gn ):像珠子的美石。潆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l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l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四、(2009崇左市)阅读小石潭记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811题。(10分)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足够、足有)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C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0本文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2分)11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佳作,作者写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是“ ”,可游到最后,心情却感到“ ” (前两空用原文填写),只好离开,这是为什么?(3分)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心乐之(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21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答: 22理解填空。(2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23请用第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2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2分) 25请用第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26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2分) 五、(2007厦门市)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回答7-11题。(18分)(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4分)太守谓谁(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8翻译下列句子。(4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9.(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_的思想。(2分)10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11“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揭晓,下面是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4分)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六、(2006重庆市)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2分)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七、(2006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文章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2分)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何时而乐耶?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答,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天涯海角 涯:日薄西山薄:白头偕老 偕:如临大敌临: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译文:。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 的文字。(3分)八、2010年安徽省)(15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节选)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3)而或长烟一空 一: (4)把酒临风 把: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4分)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18依据选文,填写下表。(3分)篇目写人的活动的语句相同的内心感受醉翁亭记(节选)岳阳楼记(节选)(15分)九、2012年中考语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莆田市】【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