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榜路高填方路堤施工监控方案-To罗.doc_第1页
通榜路高填方路堤施工监控方案-To罗.doc_第2页
通榜路高填方路堤施工监控方案-To罗.doc_第3页
通榜路高填方路堤施工监控方案-To罗.doc_第4页
通榜路高填方路堤施工监控方案-To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 实实 施施 方方 案案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6 年元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目目 录录 1 工程概况 2 2 相关技术要求 3 3 监测项目及目的 3 3 1 监测项目 3 3 2 监测目的 3 4 测点布设方案 4 4 1 沉降观测点 4 4 2 堤身土压力测试 6 5 时间安排 7 6 基准网布设 7 7 测试精度与频次 8 7 1 测试精度 8 7 2 测试频次 8 7 2 1 路堤填筑期间 8 7 2 2 路堤填筑完成后 9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境内 通渭县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 道 是连接兰州 白银 平凉 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 也是中国工农红军 途径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之一 红军长征榜罗会议遗址已被列入全 国红色旅游100个景点之一 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极具开发力 由于 近年来大 重型车辆的急剧增加 现有道路 X107 县道 路基路面损坏较为 严重 造成现有路况较差 行车速度缓慢 已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制约了 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沿线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 为沿线 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名优土特产 旅游资源等外运和开发提供便利的交通 条件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起点接S207 线通渭县平襄镇冉家村村东头 路线利用现状 S207 线改造至田家坡桥桥头 与在建S207 线县城段 通渭县南街共线至 县中学 折向西与规划滨河路共线 与规划滨河路共线4 919km 由滨河 路实施 经宋家堡向北与西城大道平交后 于新店子村南侧下穿在建宝 兰客运专线 跨越牛谷河 经郭家屲 跨越深沟后 至侯家坡村 经上贾 家村后折向南 经陈家沟村 杨家屲 白虎地 底下坪 于石家庄接入 X107 线并改造老路至席家川 跨越苦水河 经席家大湾 桔家湾 跨越 古城沟 向南经小河口 宗荣湾 油房渠 于孟王家西侧接入马陇公路榜 罗支线 路线总体走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路线总长56 713km 温泉支线与 主线K13 269 667 处相接 向西南跨越牛谷河 于董家庄东侧下穿宝兰客 运专线 向南接入现状X107 县道 并对X107 进行加铺改造 终点至温 泉度假村 温泉支线总长3 888km 全线路线总长60 601km 全线设置1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处断链 该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部位是高填方路基的施工 在高填方地段分别以 坝式路基和高填路基进行施工设计 其中路基中心 边坡 最大填土高度 超过30m的有7处 在上述7处中施工长度为161 0m的K42 832 K42 993段 内的路基填方为最高 其路基中心的最大填土高度为56 6m 路基边坡的 最大填土高度为69 9m 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变形动态 必须进行路 堤稳定和沉降的动态观测 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 另一 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 使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2 相关技术要求相关技术要求 1 技术服务合同 2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路基部分施工图 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 2004 4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2 3 监测项目及目的监测项目及目的 3 1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1 地基沉降 2 路堤分层沉降 3 路堤顶面总沉降 4 堤身内土压力 3 2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1 控制路堤填筑速度 2 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 确保路堤稳定 3 开展路堤顶面沉降监测 确定路面施工时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4 动态掌握堤身内的应力变化情况 5 观测路基工后沉降量 为路面的施工提供技术参数 4 测点布设方案测点布设方案 4 1 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 选取 K23 200 K23 340 K31 280 K31 340 K32 660 K32 800 和 K42 832 K42 993 共 4 段布置沉降观测装置进行路堤稳定和沉降的动 态观测 具体布设详见下表所示 观测设施观测设施 序号序号断面位置断面位置 沉降观测板沉降观测板 位移边位移边 桩桩 分层分层 沉降标沉降标 分层沉降分层沉降 观测仪观测仪 备注备注 1K23 240 2K23 290 3K31 290 4K31 330 5K32 670 6K32 720 7K42 840 8K42 900 9K42 950 对以上所选取的 9 个断面作为监控的重点对象 沉降板分别位于路基 中心及路肩处 路基的中线处的沉降观测板应在路基强夯压实后埋设 路 基填筑完成后再埋设路肩上的沉降观测桩 位移边桩在路基填土前埋设完毕 其设置在路堤两侧趾部 在观测的 每一个断面上路基两侧各埋设 4 个 第一个位于坡脚外 1m 其余分别位 于坡脚外 4 7 和 10m 边桩采用砼预制桩 其中心预埋钢筋并作十字刻 划 位移边桩的设置个数以控制路基稳定为目的而确定 如果路基失稳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路堤两侧一定范围内必定会有隆起的迹象 因此 位移边桩应设在最可能 隆起的部位 分层沉降标位于路基中线上 其由沉降板 测杆 接头和套管组成 沉降板采用钢板 测杆宜为钢管 与沉降板焊接为一体 套管为塑料管 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随着填土增高 测杆与套管也相应接高 每节 长度不宜超过 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 套管上口应 加盖封住管口 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 50cm 为预防施工时损坏沉降板和 测杆 在观测仪器周围应用小型夯实机夯实 套管外侧面应涂一层醒目的 颜色 盖顶加插一面小红旗 以作警戒 分层沉降观测仪埋设于路基中线 一个断面上布置 1 个 由其观测线 路中心处的沉降 地基沉降 路堤分层沉降和路堤总沉降 单点沉降观测 仪的测点沿深度方向由路基顶面往下间隔距离为 5m 最后一个测点位于 地基内持力层比较好的基岩上 布设情况详见图 1 分层沉降观测仪随路 堤填筑进行埋设 与路基检测同步进行 从而不影响路基施工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基岩 沉降观测板 图图 1 分层沉降观测仪布置示意图 单位 分层沉降观测仪布置示意图 单位 m 4 2 堤身土压力测试堤身土压力测试 为监测路堤堤身内的土压力变化情况 采用土压力盒对路堤堤身的土 压力进行动态监测 本次监控只在填方最高的 K42 832 K42 993 段内选 取 3 个断面布设 土压力盒沿深度方向共布设七组 分别位于路基顶面以 上 0 10m 20m 30m 40m 50m 和 55m 的位置 土压力盒在平面上均 布设于线路中心位置 由 K42 900 分别向大 小里程方向每间隔 10m 进 行布设 土压力盒在路段填筑过程中进行埋设 土压力盒 图图 2 土压力盒布设示意图 单位 土压力盒布设示意图 单位 m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5 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强夯压实后 立即预埋分层沉降标和位移边桩 并在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观测 直至工程竣工 6 基准网布设基准网布设 沉降观测基准网按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进行布设 现场共设基准点 3 个以上 按图 3 的形式进行埋设 通过抄平校核各基准桩间的相对高程来 验证基准桩的稳定情况 采用几何水准测量 使用同一仪器及设备 固定 专人观测 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 路基沉降观测初期 试验人员 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对基准桩进行 1 次抄平 后期对基准网的观测频率与路 基沉降观测频率相一致 顶部磨圆 并在上 表面加工一个 十 字标志 确保交叉 点位于中心 焊接钢筋 22螺纹钢 图 3 基准点标石 单位 mm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7 测试精度与频次测试精度与频次 7 1 测试精度测试精度 路基沉降测点 基准网的沉降观测精度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施测 其测试精度及要求详见表 1 的规定 表表 1 沉降观测精度表沉降观测精度表 类类 别别 点点 位位 等等 级级 观测点测站高观测点测站高 差中误差差中误差 mm 往返较差及附合往返较差及附合 或环线闭合差或环线闭合差 mm 检测已测测段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高差之差 mm 基基 准准 点点二 级 1 0n 1 5n 沉沉 降降 点点二 级 0 50 1 0n 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 水平位移监测的相关测量等级及精度 要求见表 2 表表 2 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等等 级级 相邻基准点相邻基准点 的点位中误的点位中误 差 差 mm 平均边长平均边长 m 测角中误测角中误 差 差 最弱边相最弱边相 对中误差对中误差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 300 0 7 1 250000 按国家一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测一 等 1 5 150 1 0 1 120000 按国家二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测 300 1 0 1 120000 按国家二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测二 等 3 0 150 1 8 1 70000 按国家三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测 350 1 8 1 70000 按国家三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测 三 等 6 0 200 2 5 1 40000 按国家四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测 四 等 12 0 400 2 5 1 40000 按国家四等平面 控制测量要求观 测 7 2 测试频次测试频次 7 2 1 路堤填筑期间路堤填筑期间 基底和堤身分层沉降观测 每填筑 3 4 层观测一次 土压力测试 每填筑 1 层测试一次 边桩位移监测 间隔 3 天观测一次 7 2 2 路堤填筑完成后路堤填筑完成后 沉降观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