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卓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经验总结.doc_第1页
史大卓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经验总结.doc_第2页
史大卓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经验总结.doc_第3页
史大卓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经验总结.doc_第4页
史大卓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经验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大卓教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经验总结【摘 要】 史大卓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及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出肝肾阴阳失调、冲任气血失和是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痰浊、瘀血、肝阳、气滞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上提出了调和阴阳、畅达气血、柔肝疏肝、活血化瘀等治法治则,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用药原则,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关键词】 史大卓;更年期;高血压;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0-0082-03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主要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2014年卫生部公布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5%,全国第五次高血压调查初步数据(12个省)显示目前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由此可见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2。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是属于特殊人群的高血压,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中医学文献记载中没有“更年期高血压”的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传统医学中“眩晕”、“头痛”、“郁证”、“肝风”等范畴。史大卓教授从事临床30多年来,在更年期高血压的中医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同,故形坏而无子。”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主张因风致眩,指出:“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丹溪心法头眩曰:“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历代医家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精亏虚、肝肾阴虚、痰气交阻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史大卓教授在总结前人对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辨证,强调此病病机是以肝肾阴阳失调、冲任气血失和为本,以痰浊、瘀血、肝阳、气滞为标。史教授认为:从中医角度讲,女子七七,肾气衰,天癸竭,冲任虚衰,精血不足,肾水亏虚,水不涵木,肝阴不足,阴虚阳亢,阴阳升降失调,气血不足,加之更年期女性,临床上常伴有痰浊中阻、瘀血阻络、气机失调,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开始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使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精神情绪的变化、血管舒缩功能的失调、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等3。此外,更年期女性神经内分泌变化,使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脂肪堆积,动脉斑块形成,血管压力增高,从而也增加了患高血压病的风险4。2 更年期高血压的中医治法21 重于益肾精、温肾阳 史大卓教授认为:肾精亏虚、天癸渐竭、冲任虚损是更年期女性易发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应善于运用二仙汤加减治疗此类患者,方中仙灵脾、仙茅、巴戟天益肾精、温肾阳,黄柏、知母泻相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该方寒温并用,阴阳同调,特别适合更年期女性气血阴阳俱虚的特点。且结合现代药理分析5,仙灵脾、仙茅、巴戟天具有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样副作用,能够调节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促进雌激素分泌。另外,史大卓教授还善于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入川牛膝与葛根,川牛膝性善下行、入血分,葛根轻扬升散、入气分,两药相合,一升一降,调和气血。且结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张仲起等6认为,川牛膝的有效降压成分存在于其水煎醇提物中,能够显着降低SHR大鼠血压,它是通过增加血浆中PGI2的合成量而发挥降压作用的;川牛膝药物血清还能够有效预防和修复LP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张年宝等7认为,葛根可促进血管侧支循环的开放和行成,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从而使血压下降。此外,史大卓教授主张在补肾时加入养肝血的药物,如当归、白芍、鸡血藤,取其乙癸同源,肝肾同补,使冲任气血调和之意。22 善于柔肝、疏肝 高血压病常常以头晕、头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很多医者往往把头晕头痛归结为肝阳上亢,治疗时应用大量平肝潜阳药。史大卓教授强调,血压升高并不等于肝阳上亢,不可过度使用镇肝潜阳之品,尤其是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常伴有气短乏力、腰膝酸软、两肋胀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等特点,这些症状都是“肾精不足、肝阴虚阳亢、肝郁气滞”的表现。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所说“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相寄,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加之更年期女性易情志不畅,肝脏疏泄失调,肝郁日久化热,灼伤肝阴。如果此时大量使用镇肝潜阳之品,反而增其刚烈之性。因此,史大卓教授在治疗上多用白芍、生地、柴胡、香附、枳壳、苏梗等柔肝疏肝,使肝体柔和,肝木调达,气机顺畅,则肝阳自平。若临床上见头晕、面红、气急、性格暴躁、舌红脉弦者,提示肝阳亢甚,则使用代赭石、生牡蛎、珍珠母等重镇潜阳之品,但同时也需加入柴胡、麦芽、桑叶等疏肝升肝之药,取其欲降先升之意。23 善温散升阳 很多学者认为,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肝阳本已偏亢,再用温散升阳之品更易“阳动上升”,因此临床上慎用此类药。史大卓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临床用药时要学会灵活变通,不可拘泥于一端。针对临床上脾虚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或肾阳虚不能化气升清者,运用温散药能使清阳升、痰浊化,清窍自利。而升阳散风药中,史大卓教授善用天麻,用量可达30g。本草纲目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日华子本草云“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其性辛而不过升散,味甘而不滋腻,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张莹等8认为天麻能增加心脑血管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24 善活血祛瘀 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血管张力增加、血小板活性增高,易于粘附、聚集9。中医认为这些病理改变除为肝风外,另为血瘀。因此,治疗时应伍用活血化瘀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诸多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丹皮、地龙、赤芍、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