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设计目的.二、内容及要求.三、设计思想.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一)、 电源部分.(二)、 单脉冲产生部分.(三)、译码驱动显示部分(四)、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五、总体电路设计图、工作原理及元器件清单六、 硬件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七、 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八、 收获、体会九、参考文献.设计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一、设计目的:1.熟练掌握计数器的应用。2.加深对加减循环计数和显示电路的理解。二、内容及要求:1. 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2.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3. 输出用数码显示。根据功能要求构建总体设计思想,比较和选定设计的系统方案,确定整个电路的组成以及各单元电路完成的功能,画出系统框图。三、设计思想: 根据功能要求构建总体设计思想,按照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各单元部分;基本思想如下: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数脉冲。3、译码驱动显示部分:计数输出结果送至译码驱动显示部分。4、控制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5、计数部分:完成BCD码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系统方框图如图1所示。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方框图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 (一)、 电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组成。1、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稳压二极管稳压,主要优点是简单;缺点是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离散性较大,限流电阻的阻值和功率计算比较繁琐。方案二: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三端集成稳压器系列齐全,稳压效果好,性能可靠,使用也非常方便。确定方案: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决定采用方案二。2、元器件型号的选择及参数计算:整个系统IC均由74系列的相关芯片组成,故系统只需单一+5V电源。三端集成稳压器:选用L7805CV;变压器:经过全波整流后7805的输入电压约为U21.2;由于7805的输入电压范围是7V-15V,采用220V/9V(3W)小型变压器,则7805的输入电压范围是91.211V,满足7805输入电压的要求。整流桥:选择2W10/2A桥; C1、C2、C3、C4为滤波电容,C1、C2 采用电解电容,C1= 1000F/16V,C2= 1000F/10V,C3、C4为高频滤波电容,C3=0.33F ,C4=0.1F。3、电源部分原理图,见图2。图2 电源部分原理图(二)、 单脉冲产生部分1、方案论证产生单脉冲的方法有很多,如用集成555定时器、TTL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74121、74221、74LS221都是不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属于可重复触发的触发器有74122、74LS122、74123、74LS123等。有些集成单稳态触发器上还设有复位端(例如74221、74122、74123等)。通过复位端加入低电平信号能立即终止暂稳态过程,使输出端返回低电平。方案一:用集成555定时器产生单脉冲,见图3(a)。 (a) (b)(c)图3 单脉冲产生电路方案二:用TTL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见图3(b)。方案三:用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与手动开关,见图3(b)用74LS00中的两个与非门构成基本RS触发器,手动开关反复波动一次,则触发器输出端将产生一个计数脉冲。确定方案:由于系统中其它部分用到一个与非门,在74LS00中还剩下3个与非门没有使用,则刚好用其中的两个与非门构成基本RS触发器。如果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还要另外增加器件。所以计数脉冲产生部分采用方案三。2、元器件型号的选择及参数计算:与非门74LS00,R1=R2=1K,手动开关S1选用微型按钮开关。(三)、译码驱动显示部分1、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74LS47 TTL BCD7段高有效译码/驱动器,数码管需选用共阳极数码管。方案二:74LS48 TTL BCD7段译码器/内部上拉输出驱动。采用74LS48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确定方案:故采用74LS48。由于74LS48输出是高有效,所以显示数码管选用LTS547R共阴极数码管。2、元器件型号的选择及参数计算:数码管LTS547R,译码/驱动器74LS48;限流电阻的计算,数码管压降一般为1.82.2V,工作电流1020mA,经试验,静态显示时10 mA亮度相当可观,所以限流电阻R1R7=(5V-2V)/10mA=300,功率为0.012300=0.03W,故电阻选用R1R7=300(1/16W)。3、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的设计74LS48的引脚见图4,74LS48的功能表如表1所示,其中,D C B A为8421BCD码输入端,ag为 7段译码输出端。图4 74LS48引脚图表1 74LS48引脚功能表七段译码驱动器功能表十进数或功能输入BI/RBO输出LTRBID C B A abcdefg0HH0 0 0 0H11111101Hx0 0 0 1H01100002Hx0 0 1 0H11011013Hx0 0 1 1H11110014Hx0 1 0 0H01100115Hx0 1 0 1H10110116Hx0 1 1 0H00111117Hx0 1 1 1H11100008Hx1 0 0 0H11111119Hx1 0 0 1H111001110Hx1 0 1 0H000110111Hx1 0 1 1H001100112Hx1 1 0 0H010001113Hx1 1 0 1H100101114Hx1 1 1 0H000111115Hx1 1 1 1H0000000BIxxx x x xL0000000RBIHL0 0 0 0L0000000LTLxx x x xH1111111 灯测试输入使能端。当LT0时,译码器各段输出均为高电平,显示器各段亮,因此,LT0可用来检查74LS48和显示器的好坏。 动态灭零输入使能端。在LT1的前提下,当/RBI0且输入BDCA000时,译码器各段输出全为低电平,显示器各段全灭,而当输人数据为非零数码时,译码器和显示器正常译码和显示。利用此功能可以实现对无意义位的零进行消隐。 静态灭零输入使能端。只要BI0,不论输入BDCA为何种电平,译码器4段输出全为低电平,显示器灭灯(此时/BIRBO为输入使能)。 动态灭零输出端。在不使用功能时,BIRBO为输出使能。该端主要用于多个译码器级联时,实现对无意义的零进行消隐。实现整数位的零消隐是将高位的RBO接到相邻低位的RBI,实现小数位的零消隐是将低位的RBO接到相邻高位的 RBI。数码管显示原理见图5。图5 数码管显示原理4、译码驱动、显示电路原理图见图6图6 译码驱动、显示原理图(四)、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1、方案论证方案一:74LS191 TTL为4位二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方案二:74LS190 TTL BCD同步加/减计数器。方案三:74LS192 TTL 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方案四:74193 TTL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双时钟可逆计数器。确定方案:经过比较,结合系统要求,决定采用方案二。2、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设计集成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CT74LS190,逻辑功能示意图见图7。 图7 逻辑功能示意图见(2)190功能表见表2 表2 74LS190功能表 主要逻辑功能。 74LS138 TTL 三8线译码器逻辑图见图8,外引线见图9,功能表见表3图8 逻辑图 图9 外引线图表3 138功能表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0所示。 图10 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电路原理图状态图如图11所示。图11 加减法状态图五、 总体电路设计图、工作原理及元器件清单1、39可逆自动循环加或减计数器总体电路如图12所示。 2、工作原理由单脉冲产生单元产生的计数脉冲送至74LS190的CP端,做加法时,190的D/端需接地,通过手动开关S2实现。加法计数当加过9时,在CC/CR端将发出一个进位正脉冲,9再加1按照题目要求应该变成3;做减法时按照题目要求3减1应该变成9,在此利用74LS298双4位2选一数据选择器将预置数据3(0011)或9(1001)选择一个数据送给190的预置数据端DCBA,实现的方法是,将加9后产生的正脉冲反相后与减法时减到2由138译码得到的负脉冲进行或运算送至298的CLK端,CLK将预置的无论加或减的预置数0011或1001数据送至190的与之数据端,298的WS端为数据选则端,即WS=1选0011加法预置数,WS=0选1001减法预置数。3、元器件清单见表4表4 元器件清单表类别编号型号及参数功能及类别集成电路IC174LS00四2输入端与非门IC274LS04六反相器IC374LS1383-8线译码器IC474LS298四位2选一数据选择器IC574LS190BCD同步加/减计数器IC674LS484线-7段译码器IC77805三端集成稳压器+5V电阻R1R7300(1/2W)碳膜电阻R9R91K/(1/16W)碳膜电阻C11000F/16V电解电容C21000F/10V电解电容C30.33F独石电容C40.1F独石电容整流桥2W10/2A变压器220V/10V( W)数码管LTS547R开关S1按钮开关S2按钮开关S3排开关六、 硬件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1、电源部分焊接完毕后,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只有3.9V,工作不正常,仔细检查发现滤波电容C1、C2在焊接时由于疏漏,负极端忘记与7805的地端相连,怀疑可能由此引起,焊接后,电源工作正常了,输出电压5.02V,很理想。2、所有原件焊接完毕后,通电前测量+5V与地之间出现短路现象,此时焊点已经比较多了,查找起来比较困难了,但是由于是电源出现短路,因此决不能通电检查,所以一点一点,一个器件一个器件地反复排查,终于发现由于导线的毛刺引起的,用刀修剪处理后,故障排除。3、通电检查,通电后做加法时,数码管又反应,但显示数据不正确,怀疑是段码焊接有误,经查果然如此,经重新调整,故障排除。七、 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本方案设计电路的特点是,除了满足题目要求的指标外,还补充了电源设计。优点:电路设计比较简明,易于实现,有些内容超过了题目要求,例如,单脉冲产生部分和电源部分。缺点:74LS298数据选择器可能由于不是常用器件,没有购到,以后再遇到设计问题,会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八、 收获、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我收获很大;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计算,掌握了一点数字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电路设计能力。同时学会了如何通过网络资源、书刊、教材及相关的专用手册等来查阅所需资料。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初步学会了怎样合理地选用。初步掌握了普通电子电路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了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整个设计过程从一开始不知所云到现在能动手设计和安装、调试,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都一一克服了,是我深深体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