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赏析.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赏析.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赏析.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赏析.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赏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底两万里:奇幻的美景与冰冷的心灵阅读导引同学们,当你徜徉大森林时,那参天古木,奇花异草是那么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在海底深处也有一片大森林,那该是怎样的令人神往啊?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291905)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描绘出了海底森林的奇幻景象:林间空地,寸草皆无;丛生的灌木枝条,既不趴在地上蔓延,也不弯腰下垂;树枝没有一根呈水平状伸展。所有的枝条,一律伸向洋面。任何一根细茎,任何一片带状叶子,不管多细多薄,无不像铁丝一样笔直。墨角藻和藤本植物,受海水密度的控制,都挺拔地直线向上生长。这些植物平时一动不动,但我用手一分,就会立即恢复原状。这里是垂直的线的王国。所有这些植物界的生物,都仅仅由表面的根突固定在海底地面上。这些生物没有根,只要是固体,不管是沙子、贝壳、甲壳还是鹅卵石,都可以支撑它们,而它们要求于这些物体的只是一个支点,不是营养。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在“鹦鹉螺”号上看到过的东西,但不是干了的标本:张开了像一把扇子、让人见了就生凉意的孔雀团扇藻,猩红的瓷贝,拖着长长的可食嫩芽的片形贝,高达十五米的细而弯曲的古铜藻,茎在顶端处变大的一丛丛瓶形水草,还有许多其他远洋植物,都不开花。一位博物学家风趣地说:“在海洋这个奇怪的环境里,有一种奇特的反常现象:动物界的东西开花,植物界的东西不开花!”在大得像温带地区的各种灌木中间,在这些灌木“湖湿”的阴影之下,长满繁花盛开的荆棘丛,成排的植型动物;植型动物上长着满身是弯弯曲曲皱纹的脑珊瑚,触角透明的淡黄色石竹珊瑚,像草地般丛生的六放珊瑚。为了使幻象更加完美,空中有成群的蝇鱼,像蜂鸟似的在树枝中间上下翻飞,脚下有颔骨上翘、鳞甲尖利的黄色囊虫鱼以及飞鱼和单鳍鱼,似成群的沙锥一样游来游去。即使是埋葬“鹦鹉螺”号海底勇士的海底公墓,奇幻的景色也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有的是大片的森林,是巨大的矿化植物,是变成了化石的参天大树。大树被花彩状珊瑚纠集着,这是一些海生“藤本植物”,袅娜多姿,五光十色。我们从大树伸展在昏暗海水中的高大树枝下顺利通过,脚下却是另一番景色,那是由笙珊瑚、脑珊瑚、石珊瑚、星形贝和菌贝铺就的五彩缤纷的花毯。林间空地的中央,在一块用石块草草搭起来的台座上,立着一个珊瑚十字架。十字长长的,像石化了的血做成的。即使在“鹦鹉螺”号困于南极倒置冰山之中的绝境,小说依然为读者描绘出令人心醉的奇观:“鹦鹉螺”号天花板上的灯灭了,但客厅里仍然十分明亮,因为冰墙把舷灯的光明晃晃地反射到客厅里。电光在不规则地裂开的大冰块上造成的效果我无法描述;冰块的每个角,每个棱,每个面,都因冰内纹理的性质不同而反射出不同的光;就像一座让人眼花缭乱的宝石矿,特别像一座蓝宝石矿,蓝宝石把自己投射出来的蓝光和祖母绿投射出来的绿光交织在一起。在像钻石般明亮、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的光点中,弥漫着温和无比深浅不同的乳白色。作为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是丰富的幻象和科学知识融合的结晶。它既是一部充满梦幻色彩的海底世界画卷,又是富有幻象色彩的科学预言。凡尔纳的这部小说发表于1870年,那时现代潜水艇才面世不久。资料显示,早期的潜艇都是使用人力推进的,航速很慢。直到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艇,使用功率58.8千瓦(80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航速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12米。海底两万里就是在这样的科技发展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然而作者却以广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发挥惊人的想象力,为我们建造了一条号称“动中之动” 的“鹦鹉螺”号潜艇,带读者游历了五光十色亦真亦幻的海底世界奇观。海底两万里是科学与文学熔铸的晶莹宝石。一百多年来,这部著作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心往神驰的心灵愉悦,还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启迪。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说:“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的方向去幻想。”法国科学院院士利奥泰盛说:“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小说主人公阿罗纳克斯是一位博物学家,他的仆人孔塞伊是痴迷生物分类的学者;“鹦鹉螺”号艇长不仅是舰艇专家,还是海洋专家。你知道海洋生物的界、纲、目、属、种吗?你知道大洋之间是如何循环,海洋是如何呼吸的吗?你知道墨西哥湾暖流如何形成,飓风或龙卷风是怎样产生的吗?你知道海洋漂浮物为什么会集中在马尾藻海域吗小说借助人物的观察和讨论向你娓娓道来,与人物的探险经历和命运融为一体,饶有兴致。从中你不仅可以欣赏海底世界奇观,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丰富的海洋知识。故事发生在1866年。人们在不同海域发现了一个形如鲸鱼的庞然大物,把它和扑朔迷离的海难联系起来。种种流言使港口居民惴惴不安,内陆公众惊诧不已。商人、船主、海员、海军军官,以及欧美各国政府高度关注。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登上“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参与清除这个“海怪”的惊世之举。同时被邀请到驱逐舰上的还有一位捕鲸高手。结果驱逐舰被重创,海军官兵不知所终。落难后的博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那位捕鲸高手,被“海怪”拯救,成了俘虏。原来,这个“海怪”是一艘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俘虏们受到优待,但艇长内莫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永远不许他们离开。博物学家和他的两个同伴,别无选择,只能囚居在“鹦鹉螺”号上。海底两万里的行程由此开始,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冰洋。“鹦鹉螺”号艇长内莫是何许人士,“鹦鹉螺”号在哪里建造,它从哪里获得能源,为什么它的船员都用一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方言沟通,他们来自哪里?更重要的是,内莫艇长为什么隐居海底,他从海底打捞的巨额黄金送给了谁?这些,细心的读者都会在阅读中获得蛛丝马迹。现在,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和他的仆人以及那个捕鲸高手最终逃出了“鹦鹉螺”号潜艇了吗,“鹦鹉螺”号结局如何?直到小说的结尾,悬念仍然给人留下深深的回味:我希望内莫艇长那动力强大的潜艇战胜了海洋中最可拍的漩涡,希望它在那个大量船只葬身的地方绝处逢生!如果真能这样,如果内莫艇长依然住在大洋这样一个他自己选定的祖国,但愿仇恨能够在他那充满敌意的心中平息!但愿他终日徜徉在海底的奇珍异宝中间,赏心悦目,使他心中复仇的火焰熄灭!但愿那个伸张正义者的内莫已经隐退,而那个学者的内莫继续静静地进行着海洋探测!下面做几点必要的说明:海底两万里,指的是法国古里,而法国古里又有海陆之分,一古海里约合5.556公里,一古陆里约合4.45公里。“海底两万里”约为11万公里以上,这与“鹦鹉螺”号行程大致相符。作者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以第一部科幻作品为气球上的五星期闻名于世,此后以科幻三部曲享有声誉,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鹦鹉螺”号艇长的名字“内莫”在拉丁文中是子虚乌有之意。1801年,美国人R.富尔顿建成“鹦鹉螺”号潜艇。艇体为铁架铜壳,艇长7米,携带两枚水雷,由4人操纵。水上采用折叠桅杆,以风帆为动力。水下采用手摇螺旋桨推进器推进。早期潜艇是使用人力推进的,航速很慢。1886年,英国建成“鹦鹉螺”号潜艇。该潜艇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航速6节,续航力约80海里。1954年,美国“核潜艇之父”海曼乔治里科弗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鹉螺号”(USS Nautilus SSN-571) 。这一命名是为纪念1801年美国人R.富尔顿建造的潜艇。该潜艇1957年1月17日开始试航。1958年首次成功地在冰层下穿越北极,与海底两万里情节相似。思考与探究1.小说中揭示了哪些科学奥秘,小说中的哪些科学幻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2.小说中的内莫艇长是个神秘人物,他为什么隐居海底世界,从哪些细节中可以窥见他的身世和内心世界?3.如今爱护海洋生物是一个重要的环保话题,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