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井控要求.doc_第1页
施工设计井控要求.doc_第2页
施工设计井控要求.doc_第3页
施工设计井控要求.doc_第4页
施工设计井控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常规作业一、作业过程中出现井口溢流 1、空井筒时,抢下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 2、在起下管柱过程中:抢下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 3、在起下工具过程中:停止起工具,抢下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 4、钻进过程中返出排量大于泵入排量: 停止钻进,上提管柱50米,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2、 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时: 1、空井筒时:a、 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关闭全封封井器,关套管闸门,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b、 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挤注压井作业; 2、起下油管过程中: 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3、在起下工具过程中: 停止起工具,抢下1根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挤注压井作业;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4、钻进过程中: 迅速起出1根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油管传输射孔一、射孔过程中出现井口溢流: 1、射孔后未起管柱时,在保证旋塞阀或套管闸门开启状态下,关闭半封封井器,迅速关闭油管旋塞阀及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2、在起下管柱过程中:抢下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 3、在起射孔枪过程中:停止起枪作业,安装提枪短节、筛管,抢下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二、射孔过程中发生井喷时: 1、射孔后未起管柱时,在保证旋塞阀或套管闸门开启状态下,关闭半封封井器,迅速关闭油管旋塞阀及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2、在起下管柱过程中: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3、在起射孔枪过程中:停止起枪作业,安装提枪短节、筛管,抢下1根油管,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旋塞阀,关闭套管闸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挤注压井作业;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电缆输送射孔一、射孔过程中出现井口溢流:a、 停止射孔,起出射孔器;b、 抢下油管;c、 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油管上部安装旋塞阀(开),关闭半封封井器,关闭套管闸门,关闭旋塞阀;d、 旋塞阀上部、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旋塞阀及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油、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压井作业; 二、电缆射孔过程中发生井喷时,视其喷势,采取相应措施: 1)、若电缆上提速度大于井筒液注上顶速度; a、迅速起出电缆,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关闭全封封井器,关套管闸门,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b、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挤注压井作业; 2)、若电缆上提速度小于井筒液注上顶速度(即电缆产生堆积、打扭); a、剪断电缆,在套管闸门打开状态下,关闭全封封井器,关套管闸门,同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报告; b、套管闸门安装压力表,打开安装压力表一侧的套管闸门,录取套管压力,根据压力情况迅速实施挤注压井作业;气井作业要求1、 按规范配齐、安装好井控系统,做好防喷准备;施工前认真检查,确保防喷设备合格。2、 现场必须配备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和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检测仪,一旦听到检测仪报警,各岗位应立即准备和佩带防护用品,启动硫化氢应急处理预案。3、起下管柱过程中,现场必须有水泥车值班,始终保证液面在井口,4、起下管柱过程中,如有中途停等情况,关闭井口封井器;如果发生井筒流体上顶管柱、溢流或井喷现象,应立即停止起下作业,在保证管柱畅通的情况下,关闭井口防喷装置组合,录取油套压力,再采取下步压井措施;5、放喷管线要牢固,不允许放空口带弯头,必须用地锚固定;6、各类机动设备、现场人员要停、待在上风位置,现场机动设备均要戴防火罩。正循环压井,若循环不通,反循环压井,压井后观察井口2小时无溢流后拆井口,安装相应规格的防喷器并试压合格。7、施工过程中队干部、技术员及全班人员不得离开井场,指定专人观察井口,如有井喷预兆,及时采取措施;8、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按技术标准施工,取全取准各项技术资料;9、关键工序必须专人负责,检查监督施工;10、井场消防器材齐全、好用,备好消防砂;11、发生井喷时,及时上报厂有关部门;12、井下作业公司成立单井井控小组,根据施工进度及时上井监督、指导安全,并做好值班工作。要求小队班干部24小时现场值班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13、其它按井下作业安全规程执行。硫化氢应急程序 a.一旦听到硫化氢监测仪报警,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同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为汽笛长鸣(鸣笛1-3min),各岗位应立即准备和佩戴防护用具,禁止使用电气焊,下风人员应立即向上风方向撤退。 b.听到报警信号后,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赴现场,研究处理措施。 c.当硫化氢气体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控制时,进入紧急状态,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d.一旦无法控制时要迅速组织全体员工撤退至安全地区,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有关单位撤退危险区,同时向地方部门报通报情况。 e.发现硫化氢中毒者,应立即组织抢救,至少三人同行,两人施救将患者撤至安全区,一人监护。f.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的上风向后,应立即给氧。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挤压),并报警求医。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理程序1、事故初始征兆:出现臭蛋气味,导致人头晕、恶心等现象。2、处理方法:硫化氢为无色具有臭蛋昧的气体,比空气重,其相对密度为1.19。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0.035mgm3,人们即可嗅到。随浓度的增加臭蛋味增加,但当浓度超过10mgm3时,由于嗅神经麻痹,臭味反而不易嗅到,这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往往会“闪电式”中毒死亡。加强通风排气;试油过程中严格密闭,防止泄漏;对有可能存在硫化氢的试油井应进行检测,不应超过允许浓度(即在空气中含量10mgm3),也可以在井场上设置能给人们发出警报的仪器和标志。如可以悬挂麻雀笼,当麻雀因硫化氢中毒跌落时,就表示有硫化氢中毒的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要备有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做好工人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3、事故状态(1)轻度中毒:流泪、眼刺痛、咳嗽、胸部紧迫等。(2)中度中毒:眼结膜刺痛、恶心、呕吐、腹绞痛、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3)重度中毒: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即几秒钟后突然痉挛性失去知觉,呼吸及心跳停止,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4、应急处理方案:(l)轻度中毒时应立即远离硫化氢区域,撤至空气新鲜处,并戴上防毒面具,关闭各种阀门及井口,防止硫化氢继续流出,必要时通知上级部门处理。(2)中度中毒:重复(1)外,还应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在转送途中要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