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章 机械运动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章 机械运动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章 机械运动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章 机械运动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章 机械运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机械运动 中考考点及考查角度系统复习 考点一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长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2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 1 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 2 使用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 刻度尺和被测物体的长度 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4 记录数据由 和 组成 且数据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 m 米 量程 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平行 垂直 数字 单位 3 时间 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测量工具是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计时工具 其中甲表是 乙表是 若在体育课上要测量400m跑的时间 应使用 表 若要测量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 应使用 表 秒 时和分 4 误差 与 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 1 2 3 提示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可以避免 误差不可以避免 只可以减小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的有效数字应相同 甲 停表 时钟 停表或钟表 乙 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根据测量要求选用 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5 长度的特殊测量 1 累积法 测出多个相同微小量的总长度 除以个数即可 2 化曲为直法 用无伸缩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 作好两端标记 然后将棉线拉直 用刻度尺量出棉线上两个标记间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 3 平移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 如三角板 直尺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 平移 到刻度尺上 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 这种方法叫 平移 法 采用平移法来测量 如测量小球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如图所示 例1 2015 兰州 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 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 立定跳远成绩为6mb 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c 实心球的质量是10kgd 掷实心球成绩为6 5m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 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 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 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 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本题中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m左右 中学生1000m的成绩在200s左右 实心球的质量在5kg左右 中学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在6m左右 d 方法点拨 考查角度1长度 时间的估测 举一反三训练 1 2015 河北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6 b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 6m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d 一块学生常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 5kg c 例2 如图所示 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 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刻度尺使用时要认清量程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的位置 读数时 注意要有估计值 即数据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测量过程中 忘记估读或只看一端就读数是常见错误 在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 由于测量工具和人的估读的不同 最后一位估读数字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差异 4 7 易错点拨 考查角度2长度的测量 4 70 举一反三训练 2 2016 凉山州 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支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2圈 形成一个铜丝圈 再用一把刻度尺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 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cm 0 17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 提示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 宇宙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2 参照物 在研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 被选作 运动 相对于参照物位置 静止 相对于参照物位置 提示 参照物选定后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 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位置的变化 标准的物体 变化 不变 例3 2015 怀化 今年的 五一 假期 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 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 小丽同学是 的 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 小丽同学是 的 均填 运动 或 静止 考查角度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应分析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的改变 若未发生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否则是运动的 本题中小丽同学与观光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以观光车为参照物 小丽同学是静止的 小丽同学与路旁的树木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 小丽同学是运动的 方法点拨 静止 运动 举一反三训练 2 2015 益阳 龟兔赛跑 新篇 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 成了好朋友 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 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 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 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 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兔子为参照物 乌龟是运动的b 以乌龟为参照物 兔子是运动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 乌龟是静止的 兔子是运动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 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d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 要明确研究对象 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 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 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 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 此时乙车相对于甲车 其位置向前移动了 所以乙车上的乘客以甲车为参照物 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 考查角度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 例4 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 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 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 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 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乙车b 甲车c 房屋d 树木 方法点拨 b 举一反三训练 4 2016 泰州 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 其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 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山b 船c 地面d 河岸 b 1 速度 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 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的单位 1m s km h 提示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 2 速度的常见值 1 人步行的速度 2 自行车的速度 3 真空中的光速 考点三速度及其计算 物体运动快慢 路程除以时间 3 6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约1 1m s 约5m s 3 108m s 3 平均速度的测量 变速 大于 例5 一辆长10m的大货车 以36km 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 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 则隧道长为 m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大货车在20s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是隧道长度加上车身长度 v 36km h 10m s 大货车通过的路程 s vt 10m s 20s 200m 因为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 l隧道 l车 所以l隧道 s l车 200m 10m 190m 190 技巧点拨 考查角度1速度的计算 举一反三训练 5 2016 扬州 小明坐在一列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 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 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 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 已知大桥长1000m 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 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 则动车速度是 m s 已知车长150m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 m 所需要的时间是 s 自己 或动车 50 1150 23 例6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如图 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 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若秒表每格为1s 则该实验中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时间 考查角度2平均速度的测量 0 2m s 小于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 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小车运动距离s 0 5m 0 5m 1m t 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1 v2 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方法点拨 举一反三训练 6 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 闪光时间间隔为1s 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 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 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 2m 1 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 m s 2 分别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1 m s 小球a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2 m s 3 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 填 变大 或 变小 0 8 0 5 1 3 变大 中考综合 应用 探究培优拔尖 拔尖角度利用数学图像法描述物体运动 例7 2015 呼和浩特 如图所示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 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 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数学图像法描述物体运动一般有两种情况 在s t图像中 如果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则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且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的是速度的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 表示速度越大 如果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则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v t图像中 如果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则说明物体做匀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