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标 准 实 验 报 告(实验)课程名称 电磁仿真综合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 子 科 技 大 学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陈国维 学 号:2904204016 指导教师: 王秉中、梁锋实验地点:211大楼206机房 实验时间:2012年5月6月一、实验室名称:物理电子学院仿真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电磁仿真综合实践I级三、实验学时:36学时四、实验原理:电磁仿真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五、实验目的: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对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有初步实践;初步掌握一种纯数值电磁仿真方法时域有限差分法;初步学会综合应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科学与工程计算;增强科技报告写作能力,学会相关软件使用。六、实验内容:1. 均匀平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仿真2. 带挡板的平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仿真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电子计算机八、实验步骤:1电磁仿真的时域有限差分法。(1)数值差分原理:数值差分是对连续函数导数的数值计算,通过对函数进行离散取值近似求解其导数,其中一阶差分公式为:(2)时域有限差分法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是一种直接对Maxwell方程(微分或积分方程)进行数值离散化的方法,其离散单元巧妙地直接反映出电场与磁场的旋度关系。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三大要素是:差分格式、吸收边界条件和解的稳定性。1)Yee网格 场分量取样节点在空间和时间上采取交替排布,利用电生磁,磁生电的原理 如图1所示,Yee单元有以下特点:图1 Yee元胞的各场分量空间编号示意图a) 与分量在空间交叉放置,相互垂直;每一坐标平面上的分量四周由分量环绕,分量的四周由分量环绕;场分量均与坐标轴方向一致。b) 每一个Yee元胞有8个节点,12条棱边,6个面。棱边上电场分量近似相等,用棱边的中心节点表示,平面上的磁场分量近似相等,用面的中心节点表示。c) 每一场分量自身相距一个空间步长,和相距半个空间步长d) 每一场分量自身相距一个时间步长,和相距半个时间步长,电场取时刻的值,磁场取时刻的值;即:电场n时刻的值由时刻的值得到,磁场时刻的值由时刻的值得到;电场时刻的旋度对应时刻的磁场值,磁场时刻的旋度对应时刻的电场值,逐步外推。e) 3个空间方向上的时间步长相等,以保证均匀介质中场量的空间变量与时间变量完全对称。应用这种离散方式,将含时间变量的Maxwell方程转化为一组差分方程,并在时间轴上逐步推进地求解空间电磁场。由电磁问题的初值和边界条件,就可以逐步推进地求解以后各时刻空间电磁场分布。2)差分格式每个磁场分量被四个电场分量环绕,每个电场分量被四个磁场分量环绕,和的空间取样位置相差半个空间步长,和的时间取样位置相差半个时间步长。3)蛙跳格式图2 FDTD在时间步进上的蛙跳计算示意图4)稳定性条件解的稳定条件为5)数值色散在网格中,数值波模的传播速度将随频率改变,即色散,这种色散由数值网格引起,而非物理上客观存在。为减小色散,使用中通常取空间步长满足2均匀平行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一维FDTD)的仿真。(1)一维的差分网格(2)网格划分 将传输线均匀分为份,电场和磁场取样点分别为和(3)边界条件对终端短路的情况,边界条件为;对终端匹配的情况,边界条件为3.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二维FDTD)的仿真.(1)二维的差分格式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均匀平行板传输线(一维FDTD)的仿真(终端短路和匹配)(1) 流程图已知条件激励源技术边界条件(终端短路和匹配)观侧面电压波形(2) 仿真结果及分析 图3 一维FDTD(终端短路)仿真图 图4 一维FDTD(终端短路)仿真图图5 一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图图6 一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图由图3和图4知当终端为短路条件时,Ex传送到终端后会反相后被反射而Hy传送到终端后直接被反射。由图5和图6知,当终端条件为匹配条件时,Ex和Hy全都被吸收2.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二维FDTD)的仿真(终端匹配)。(1) 流程图已知条件二维FDTD方程吸收边界条件(终端匹配)在挡板前后区中取两个观测面,记录电压波形分析入射电压,反射电压,投射电压傅立叶变换求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2) 仿真结果及分析图7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二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图图8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二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图图9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二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图图10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二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图由上面几图可知,当电磁波未到达挡板处时, Ez几乎为零,当电磁波到达挡板处时,Ez有一个峰值;当电磁波到达终端时,由于此时为匹配边界条件,所以波被吸收了大部分,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来回传播减小,最终消失。图11 带挡板的平行板传输线(二维FDTD终端匹配)S参数曲线由上图可知,S11的绝对值随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S21的绝对值则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两者的平方和基本保持在1左右,只有很小的波动。3. 测试题 仿真结果及分析图12 测试题二维FDTD仿真图图13 测试题二维FDTD仿真图图14 测试题二维FDTD仿真图图15 测试题二维FDTD仿真图由上面几图可知,当波传送到实体处时,在实体的地方是传送不过去的,只能在它的上下两方看见波形,当走完实体时,波形又全部有了,在终端处半匹配半短路,波形也会被反射图16 测试题S参数曲线在老师的修改下对了,S11的绝对值在1附近波动,不过这次波动范围比较大。十、实验结论:(1)终端短路时,电场分量Ex会发生反向,Hy保持原来的方向;(2)终端匹配时,电场和磁场会被吸收,但是电场和磁场不能被完全吸收,剩余的电磁场会在平行传输线内来回传播直至消失;(3)当在传输线内增加挡板时,电场分量Ez在电磁波传播到挡板处时会激起一个峰值;(4)当终端匹配时,S11和S12的平方和会稳定在1附近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作文1篇,1000字以上)天下事有难易乎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说真的,当初上实验课的时候我第一节课是认真上了的然后到了写二维程序的时候我觉得太难,就干脆在那里玩,就看着同学写,自己想反正后面交报告的时候抄同学的时候就ok了。所以前几次实验都没怎么用心,到了后面有一次老师说交了报告后如果发现雷同的会不给成绩,我当时就想的不要因为自己反而害了同学。那节课我就让同学给我讲了一下,然后自己就慢慢写二维的程序,有些地方还是写不对,不过在同学的帮助了勉勉强强还是全部给写完了,然后自己运行了一下结果是正确的。当时感到特别高心,那次实验课是认认真真在那里学习了3个小时,我觉得会写过后自己的兴趣就来了,在理论课上就更认真了。所以拿到自己的测试题过后,我自己就把他做出来了,虽然是错的,不过我还是找不到哪里错了,我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了边界条件和挡板条件。最后的S11的图形还是不对。现在虽然还没有要交第二次的报告,不过下载正在写那个程序,觉得比前面的简单多了,这就是因为自己有了兴趣而去认真学习的原因。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比较适合我学习了这个课程所得到的体会。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既然我们都考进大学里面来了,那么智商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那就是态度的问题了。你说这个课程难吧,只要认真学了他又不难。你说他不难吧,有很多地方确实不会。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为之。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还有一点就是,虽然以前有个课程叫数学实验,里面讲过matlab的用法,可是自己也没有认真的学习,经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也学会了matlab的基础用法。当然在其他方面也有收获,比如对自己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知识的巩固、深入的理解等。所以我觉得开设这门课程还是有必要的,但是我觉得有一点不足的就是时间太过于靠后了,到了后半学期才开始学习,这个时候大多数课程都已经结课了,所以我们处于半放假状态,我觉得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前半学期好,可以考虑把时间挪一挪,放在前面的几周或许比较更好一点。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无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附件附件1:一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源代码c=3e8; mu0=4*pi*1e-7; eps0=8.85e-12;eta=120*pi;Nt=1500;Nz=400;d=0.18;dz=0.015;T=0.5e-9;dt=dz/2/c;t0=3*T;Ex=zeros(1,Nz+1);PEx=zeros(1,Nz+1);Hy=zeros(1,Nz);a=(c*dt-dz)/(c*dt+dz);for n=1:Nt Ex(1)=exp(-(n*dt-t0)2/T2); for j=1:Nz Hy(j)=Hy(j)+dt/mu0*(Ex(j)-Ex(j+1)/dz; end for k=2:Nz Ex(k)=Ex(k)+dt/eps0*(Hy(k-1)-Hy(k)/dz; end Ex(Nz+1)=PEx(Nz)+a*(Ex(Nz)-PEx(Nz+1); subplot(2,1,1);plot(Ex);axis(0 400 -1 1); subplot(2,1,2);plot(Hy);axis(0 400 -3e-3 3e-3);pause(0.01); PEx=Ex;end附件2:二维FDTD终端匹配仿真源代码c=3e8; mu0=4*pi*1e-7; eps0=8.85e-12;eta=120*pi;Nt=1500;Nz=400;Nf=150;d=0.18;Nx=18;dx=d/Nx;dz=0.015;T=0.5e-9;dt=dz/2/c;t0=3*T;Ex=zeros(Nx,Nz+1);PEx=zeros(Nx,Nz+1);Hy=zeros(Nx,Nz);Ez=zeros(Nx+1,Nz);V1=zeros(1,Nt);V2=zeros(1,Nt);a=(c*dt-dz)/(c*dt+dz);for n=1:Nt PEx=Ex; for i=1:Nx for k=1:Nz Hy(i,k)=Hy(i,k)+dt/mu0*(Ez(i+1,k)-Ez(i,k)/dx+(Ex(i,k)-Ex(i,k+1)/dz); end end for i=1:Nx for k=2:Nz Ex(i,k)=Ex(i,k)+dt/eps0*(Hy(i,k-1)-Hy(i,k)/dz; end end for i=2:Nx for k=1:Nz Ez(i,k)=Ez(i,k)+dt/eps0*(Hy(i,k)-Hy(i-1,k)/dx; end end if n200 Ex(:,1)=exp(-(n*dt-t0)2/T2); else Ex(:,1)=PEx(:,2)+a*(Ex(:,2)-PEx(:,1); end Ex(:,Nz+1)=PEx(:,Nz)+a*(Ex(:,Nz)-PEx(:,Nz+1); Ex(1:(Nx/3),201)=0; Ex(2*Nx/3:Nx),201)=0; V1(n)=dx*sum(Ex(:,100); V2(n)=dx*sum(Ex(:,300); if (mod(n,8)=0) subplot(3,1,1);mesh(Ex);view(-10,45); subplot(3,1,2);mesh(Ez);view(-10,45); subplot(3,1,3);mesh(Hy);view(-10,45); endpause(0.01);end Vin=zeros(1,Nt);Vre=zeros(1,Nt);for n=1:Nt PEx=Ex; for i=1:Nx for k=1:Nz Hy(i,k)=Hy(i,k)+dt/mu0*(Ez(i+1,k)-Ez(i,k)/dx+(Ex(i,k)-Ex(i,k+1)/dz); end end for i=1:Nx for k=2:Nz Ex(i,k)=Ex(i,k)+dt/eps0*(Hy(i,k-1)-Hy(i,k)/dz; end end for i=2:Nx for k=1:Nz Ez(i,k)=Ez(i,k)+dt/eps0*(Hy(i,k)-Hy(i-1,k)/dx; end end if n200 Ex(:,1)=exp(-(n*dt-t0)2/T2); else Ex(:,1)=PEx(:,2)+a*(Ex(:,2)-PEx(:,1); end Ex(:,Nz+1)=PEx(:,Nz)+a*(Ex(:,Nz)-PEx(:,Nz+1); Vin(n)=dx*sum(Ex(:,100);endVre=V1-Vin;Vtr=V2;df=1e9/Nf;Gin=zeros(1,Nf+1);Gre=zeros(1,Nf+1);Gtr=zeros(1,Nf+1);for k=1:Nf+1 for n=1:Nt b=exp(-j*2*pi*k*df*n*dt); Gin(k)=Gin(k)+Vin(n)*b; Gre(k)=Gre(k)+Vre(n)*b; Gtr(k)=Gtr(k)+Vtr(n)*b; endend Gin=dt*Gin; Gre=dt*Gre; Gtr=dt*Gtr;S11=Gre./Gin;S21=Gtr./Gin;figureplot(abs(S11),r);hold onplot(abs(S21),y);plot(abs(S11).2+(abs(S21).2),g);附件3:测试题源代码clear all;clc;c=3e8; mu0=4*pi*1e-7; eps0=8.85e-12;eta=120*pi;Nt=7500; Nz=400;Nf=150;d=0.18;Nx=18;dx=d/Nx;dz=0.015;T=0.5e-9;dt=dz/2/c;t0=3*T;Ex=zeros(Nx,Nz+1);PEx=zeros(Nx,Nz+1);Hy=zeros(Nx,Nz);Ez=zeros(Nx+1,Nz);V1=zeros(1,Nt);V2=zeros(1,Nt);a=(c*dt-dz)/(c*dt+dz);for n=1:Nt PEx=Ex; for i=1:Nx for k=1:Nz Hy(i,k)=Hy(i,k)+dt/mu0*(Ez(i+1,k)-Ez(i,k)/dx+(Ex(i,k)-Ex(i,k+1)/dz); end end for i=1:Nx for k=2:Nz Ex(i,k)=Ex(i,k)+dt/eps0*(Hy(i,k-1)-Hy(i,k)/dz; end end for i=2:Nx for k=1:Nz Ez(i,k)=Ez(i,k)+dt/eps0*(Hy(i,k)-Hy(i-1,k)/dx; end end if n200 Ex(:,1)=exp(-(n*dt-t0)2/T2); else Ex(:,1)=PEx(:,2)+a*(Ex(:,2)-PEx(:,1); end Ex(Nx/3+1):(2*Nx/3+1),Nz+1)=PEx(Nx/3+1):(2*Nx/3+1),Nz)+a*(Ex(Nx/3+1):(2*Nx/3+1),Nz)-PEx(Nx/3+1):(2*Nx/3+1),Nz+1); Ex(1:(Nx/3+1),Nz+1)=0; Ex(2*Nx/3+1):Nx+1,Nz+1)=0; Ex(Nx/3+1):(2*Nx/3+1),(Nz/4+1):(3*Nz/4+1)=0; Ez(Nx/3+1):(2*Nx/3+1),(Nz/4+1):(3*Nz/4+1)=0; V1(n)=dx*sum(Ex(:,50); V2(n)=dx*sum(Ex(:,350);if (mod(n,8)=0) subplot(3,1,1);mesh(Ex);view(-10,45); subplot(3,1,2);mesh(Ez);view(-10,45); subplot(3,1,3);mesh(Hy);view(-10,45); endpause(0.01); end Vin=zeros(1,Nt);Vre=zeros(1,Nt); Ex=zeros(Nx,Nz+1); PEx=zeros(Nx,Nz+1);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成都诸葛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高级投资经理等岗位5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卷
-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标准与流程
- 2025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技术员等岗位测试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卷
- 2025云南玉溪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用工人员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卷
- 2025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60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卷
- 2025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中心支公司招募(浙江)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卷
- 证券投资财务管理
- 单位用工合同法律文本模板合集
- 线上AI培训项目方案
- 幼儿园大班配班教师述职报告
- JCT2460-2018 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 芯片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认知行为疗法(CBT)实操讲座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重说二十年前的作品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 身份证前六位与省市县区对照表可直接存入数据库
- 内分泌专业临床路径大全
- 党建知识题库附答案
- 竖井施工方案
-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
- 制梁场制存梁台座检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