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2020年春期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全部教案(共13课时)_第1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0年春期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全部教案(共13课时)_第2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0年春期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全部教案(共13课时)_第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0年春期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全部教案(共13课时)_第4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0年春期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全部教案(共13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春期新人教版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课时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2课时9.中国有了共产党3课时10.夺取抗日 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课时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课时12.富起来到强起来2课时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目标 1.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2.了解林则徐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1.欣赏情境毒品的自述一天晚上,全世界的毒品都聚集在毒品王国里开了一个“谁的威力最大”的国际会议。首先发言的是海洛因先生,他说:我海洛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管什么人沾上我,都得陪上性命!我的威力最大!“哈哈哈! ”这是杜冷丁小姐的声音,“我是杜冷丁,在这些年来,我害死了多少个人,破坏了多少个幸福的家庭,我的威力最大!”“住口!”一个洪亮的声音说,原来是鸦片,他发言了: “ 我是鸦片,我的威力大得一直追寻到古代,古代的鸦片大站就是我引起的,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的威力最大!”2.听到这些毒品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3.师:是啊,鸦片确实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它让农民无尽种地,工人无尽上班,军人无心打仗,差点让我国轮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节课,我们便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4.揭示课题: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二、鸦片战争(一)鸦片的危害1.师介绍中国近代发展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就在清朝逐渐走向衰败,英国却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对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垂涎欲滴。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企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自此,中国成了一个灾难深重的大国。2.图说鸦片16601840年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年代单位:箱(一箱的64千克)(1662一1722)2001767超过10001781约20001790约40001824超过100001832超过200001835超过300001838超过40000(1)读表,说说你有些什么发现?(2)师:随着鸦片的输入越来越多,中国吸食鸦片的人也越来越多。欣赏当时在家吸食鸦片的人的图片。(3)猜测:大家都在家吸食鸦片,还有人工作吗?3.鸦片的危害(1)师:你对鸦片有哪些了解?(2)鸦片售价昂贵,它在迫害我国人民身体的同时,更是掠夺了我国大量的黄金白银,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鸦片走私给英国资本家和鸦片贩子带来巨额利润,带给中国的却是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烟毒泛滥,世风日下,使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据统计,1835 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超过200万。上自清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许多人吸毒成瘾,身心俱损。4.鸦片从根本上毁坏我国国民的身体,从经济上掠夺我国钱财。思考: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下去,将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二)虎门销烟1.师: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我们就任人宰割吗?答案肯定是不。就在这危难的时刻,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2.认识林则徐林则徐从小发奋读书,志向远大。他为官清廉、爱国爱民,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林则徐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其中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历史情况。3.林则徐主张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奉朝廷之命到广州查禁鸦片。他郑重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他依靠民众的力量,雷厉风行地开展禁烟运动,采取没收鸦片、抓捕烟贩、严防海关等一系列严厉措施。最终,禁烟取得成功,没收英国商人的鸦片近20000箱。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虎门海滩人山人海,士兵和百姓们用刀劈开箱子,将鸦片取出,切成碎块,混合生石灰投入池中溶解,在场群众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4.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称颂,对中国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请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第一幅烧鸦片。(三)鸦片战争爆发1.师: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 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2.了解鸦片战争(1)师:很多地方都有与鸦片战争相关的遗迹和纪念馆,课前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让我们在小组内分享资料,去感悟英烈们的爱国精神吧!(2)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了解关于鸦片战争的事迹。/f/basicShow/detail?pid=3e807d55b08b46c297ca3c9256e9aa42&categoryId=19053eeacdc84f7e9c7c6cdb0be18949&cid=ff5b47bf6881464fb0d68c8fcbfe4bb8(3)了解关天培的誓与炮台共存亡关天培是广东水师提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他亲临战场指挥,点燃火炮攻击敌人。他说:“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他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大部分士兵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坚持与英军战斗,终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3.拓展练习: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课后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吧!提示:可以看鸦片战争的电影,也可以收集爱国志士的名言,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四)鸦片战争的结局1.观看鸦片战争的结局视频,了解鸦片战争的结局。2. 师: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 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4.思考:为什么说中英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五)香港回归1.观看香港回归的视频,英国国旗降下,我国五星红旗升起,代表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2.回顾香港回归100多年后,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落。7月1日零时整,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香港回归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3.议一议: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三、师总结。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武器装备的落后,及清朝政府的无能,使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150多年后,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充分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四、拓展练习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课后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吧!提示:可以看鸦片战争的电影,也可以收集爱国志士的名言,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板书设计: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签订南京条约 落后就要挨打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当堂检测: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中华民族创造了( )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 )。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 )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 ),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陷入( )的境地。2. 1835年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超过( )。3. 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 ),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 )。4. 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 年6月,( )正式爆发。5.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 妥协求和 )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 )割让给英国。6.1997年( )月( )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二、判断。1.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2.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关天培说的。( )3. 从鸦片战争让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 )4. 1840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5. 1839年6月林则徐亲自指挥了虎门销烟。( )6. 有人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错的,由于禁烟才引发了战争。” ( )7.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8. 清朝末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最终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三、简答题。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一、填空。1. 中华民族创造了( 辉煌灿烂 )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 突出贡献 )。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 “闭关锁国” )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 衰败 ),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陷入( 落后挨打 )的境地。2. 1835年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超过( 200万 )。3. 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 巨大灾难 ),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 林则徐 )。4. 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 年6月,( 鸦片战争 )正式爆发。5.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 妥协求和 )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南京条约 ),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 香港岛 )割让给英国。6.1997年( 7 )月( 1 )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二、判断。1.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2.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关天培说的。( X )3. 从鸦片战争让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 )4. 1840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X )5. 1839年6月林则徐亲自指挥了虎门销烟。( )6. 有人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错的,由于禁烟才引发了战争。” ( X )7.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8. 清朝末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最终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三、简答题。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答:南京条约的内容是:(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 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目标 1.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2.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发给二课时一、故事引入1.师:上节课结束时,我们布置了“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这节课我们便来讲讲孩子们收集的故事。2.在小组内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故事。3.全班请两三名同学代表交流。4.师:这些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的历史故事。5.揭示课题: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圆明园的诉说(一)了解圆明园及其毁灭的真相1.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视频/x/page/v30155km85r.html2.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3. 外国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看法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维克多.雨果(1)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2)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4.师小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圆明园的延伸1.观看电影圆明园或圆明园的毁灭,写观后感。(课后任务)2.阅读别人写的观后感。圆明园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纪录片圆明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野蛮无礼的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他们被圆明园的美景和园中数不胜数的珍宝惊呆了,震惊之后就开始了疲狂的抢劫。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毁掉。他们用大斧把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砸碎,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又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园内有几百人被活活烧死,真是惨不忍睹。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就这样被毁了。看到这里,我紧握着拳头,感到十分屈辱,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盛,我一定要努力学习!(1)认真阅读这位同学的观后感。(2)说说你读了以后给了你哪些启发?3.辩一辩: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1)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认为应该重建的为正方,认为应该保留旧址的为反方。(2)学生进行辩论。(3)师小结: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的,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这是我国的巨大损失,更是我国的巨大耻辱。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勿忘国耻才能奋勇前行。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而铭记的最好方式就是保留这段见证。所以,让圆明园的毁灭深入人心,继续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4.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夺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活动二:甲午风云(一)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1.学生自由学习书50页上的内容。2.学生交流甲午战争的起因3.师小结: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从而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二)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1. 听民族英雄的故事民族英雄邓世昌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过:“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规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危急时刻,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舰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其射击,致远规不幸中弹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2.思考: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3.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找资料,说一说他们的故事。(1)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2)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老师拓展介绍民族英雄丁当昌的故事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安徽合肥人,原名先达,也作禹亭,号次章。祖先明初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三)甲午战争的结局1.猜猜甲午战争的结局。2.了解甲午战争的结局黄海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想一想:这些条约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不签吗?5.议一议: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1)马关条约真是亡国的条的啊!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伦为丰封建丰殖民地社会。(3)历史上的屈辱,我们永志不忘,屈辱中的抗争精神,我们要永远继承!(4)中国之所以受欺负,主要是我国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只有让自己不断强大。三、总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拓展延伸查阅资料: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割让的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是何时回归祖国怀抱的?板书设计: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圆明园的诉说:万园之园,洗劫一空甲午风云: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堂检测:一、填空。1.1860年10月6日,( )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2.( 圆明园 )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件。4.( 1894 )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5.我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有( )、( )等。6. ( )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 ( )二、判断。1.1860年,英美联军将圆明园洗却一空。(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圆明园规模宏大,被称为“万园之园”。( )4.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为了称霸亚洲而故意挑起的。( )5.198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及台湾各岛屿。( )三、简答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 )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2.( 圆明园 )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150万 )件。4.( 1894 )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甲午中日战争 )”。5.我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有( 邓世昌 )、(丁汝昌 )等。6. ( 1895 )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 )。7.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 轮番欺凌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 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判断。1.1860年,英美联军将圆明园洗却一空。( X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圆明园规模宏大,被称为“万园之园”。( )4.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为了称霸亚洲而故意挑起的。( )5.198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X )6.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及台湾各岛屿。( )三、简答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第 8 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学目标 1.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2.初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认识到革命党人为了救国救民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3.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孙中山的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师:前面第7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由于清政府的无能,清政府与英国和日本分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如果长此以往,其他国家都觉得中国好欺负,都来入侵中国,那会有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在等着我国,又有多少国土被割让。这都是国人不想看到的。因此,中华儿女想到了推翻帝制。这节课我们便来探究。2.揭示课题: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二、新知探究活动一:革命先驱孙中山(一)认识孙中山1.老师先带大家参观一个地方:中山陵(1)图片欣赏中山陵(2)说说欣赏后的感受(3)除了中山陵,人们还以其它各种方式来纪念中山先生,课前我们也收集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4)师小结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长年迎接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的人们。2.思考:中山陵是人们纪念和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全国还有很多,那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他呢?3.认识孙中山立志救国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4.说一说:孙中山先生给你怎样的印象?(二)孙中山的革命精神1.师:你知道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吗?2.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3.孙中山革命事迹介绍孙中山(1866年-1925年 享年仅有59年)幼名帝象,学名文,普名德明 ,字载之,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朝驻英公使馆诱捕,脱险后曾留居英伦,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因粮饷不济而遭失败。失败后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斗争,并在旅欧学界中发展革命组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1911年10月,听闻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即离美赴欧进行外交活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会议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与其他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及革命党人的妥协,被迫于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曾一度出任全国铁路督办职。“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1913年,因“宋教仁案”,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世凯,宣告失败。1914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进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后又发表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史称“护法运动”。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翌年, 因受桂系军阀挟制,被迫去职,赴上海著书立说,撰述建国方略。4. 师: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们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1)一息尚存,不忘救国。(2)国家之本,在于人民。(3)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4)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5.习近平主席对孙中山的评价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的中国建设的蓝围在百年前因种种条件难以实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这个蓝图早已实现。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逝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活动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一)黄花岗起义1.师: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2.学生欣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照片。3.了解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进攻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奋勇冲杀,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撇退。起义失败后,人们找到了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的遗骸72具,将其合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4.拓展:学生收集黄花岗烈士的故事,开故事会。(二)辛亥革命1.欣赏武昌起义的图片。2.师:广州起义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影响下,1911年10月 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3.师小结:武昌起义的胜利,树立了全国革命烈士抗战的信心,同时,民主共和思想也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为清政府的瓦解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提供了先决条件。4.革命精神永留心中(1)师: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2)学生在全班交流想法。(3)根据学生的想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想法一致的同学分为一组,一起开展活动。三、拓展:收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向烈士学习。四、总结。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板书设计第 8 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一往无前 不屈不挠 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广州起义 辛亥革命当堂检测:一、填空。1.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 )。清政府的( )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 )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 )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3. 实现(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孙中山第一次提出( )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5.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 ),以( )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6.1911年4月27日,( )爆发。7. 1911年10月 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 )的枪声。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地方是孙中山的出生地( )A.广东省中山市B.深圳市中山公园C.上海市中山路2、以下与孙中山有关的大学是( )A.南京大学B.北京大学C.中山大学3、孙中山第一次提出的影响深远的口号是( )A.推翻帝制B.振兴中华C.民主科学4、2019年11月11日,是孙中山先生多少周年诞辰? ( )A.151B.152C.1535、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少次武装起义( )A.十多次B.二十多次C.三十多次6、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于以下哪次起义当中( )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中山起义7、以下哪次革命运动推翻了帝制(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红色革命三、简答题。你能写出孙中山说的名言吗?(至少3句)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 )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 救国救民 )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 孙中山 )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3. 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孙中山第一次提出( 振兴中华 )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5.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 民主共和国 ),以( 孙中山 )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6.1911年4月27日,( 广州起义 )爆发。7. 1911年10月 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 武昌起义 )的枪声。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地方是孙中山的出生地( A )A.广东省中山市B.深圳市中山公园C.上海市中山路2、以下与孙中山有关的大学是( C )A.南京大学B.北京大学C.中山大学3、孙中山第一次提出的影响深远的口号是( B )A.推翻帝制B.振兴中华C.民主科学4、2019年11月11日,是孙中山先生多少周年诞辰? ( C )A.151B.152C.1535、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少次武装起义( A )A.十多次B.二十多次C.三十多次6、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于以下哪次起义当中( A )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中山起义7、以下哪次革命运动推翻了帝制( B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红色革命三、简答题。你能写出孙中山说的名言吗?(至少3句)答:(1)一息尚存,不忘救国。(2)国家之本,在于人民。(3)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第 8 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学目标 1.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实现做出的努力。2.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孙中山的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故事引入1.在上节课结束后,孩子们都去收集了黄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这节课我们先来讲讲这些先烈们的英勇故事。2.学生分小组讲英雄的故事。3.全班推荐两三名同学讲英雄的故事。4.师:正是有了这些英雄们的不畏牺牲,才动摇了清政府两百多年的统治。同时,我们也认识孙中山先生和它的“振兴中华”的思想,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还做了哪些伟大的事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5.揭示课题: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二、新知探究活动一:民族共和渐入人心(一)革命党人积极探索1.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究竟还做了哪些伟大的事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2.将全班同学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领一个资料,然后在小组内学习资料。3.学生交流所学资料。资料1 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 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1 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 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 17 个省的45 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正式成立。 资料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约法 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资料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新风潮席卷 一时。剪发辩、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倡女权、易服饰、 禁止贩卖人口、倡导自由婚姻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4.说一说: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吗?5.议一议:你还了解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哪些新风尚?6.拓展:辛亥革命后的新风尚: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 1.剪发辫(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去旧的标志。(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3)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2.易服饰(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4)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改称谓(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2)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2.废跪拜(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4)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1、禁缠足(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4)影响:使女性摆脱了落后封建文化的迫害,参加社会活动更方便,成为提倡女权的先声。 2、倡女权(1)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2)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解放是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说一说:你觉得辛亥革命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历史上起着怎样的作用?2.讲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三、总结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板书设计:第 8 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推翻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成立中华民国当堂检测:一、填空。1.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 )建立了临时政府,( )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