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画艺术欣赏第八讲 严欣 要目 一 中国画的起源及发展 一 原始时期的绘画 二 先秦绘画 三 秦汉绘画 四 南北朝绘画 五 隋唐绘画 六 五代两宋绘画 七 元代绘画 八 明清绘画二 中国画的分类三 中国画的主要流派 一 中国画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画 简称 国画 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 它用毛笔 墨 和中国画颜料 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在题材上有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 卉 画动物画等之分 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 各有蹊径 互有特色 中国画在人物画方面 从晚周至汉 魏 六朝逐渐成熟 山水 花鸟等至隋唐之际 始独立形成画料 到五代 两宋 流派繁多 为高度发展阶段 元化水墨画盛行 明 清和近代 大体录袭前规 在各个时期中 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 在世界美术领导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 在描绘物象上 主动运用线条 墨色来表现形体 质感 有高度的表现力 并与诗词 款赋 书法篆刻相结合 达到 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的效果 中国画 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 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一 原始时期的绘画 1 岩画岩画是居住在山乡僻壤的农牧人为记叙生活 沟通思想感情在岩石上随意刻画的痕迹 如果称这些痕迹为美术作品的话 那么从远古到现代一直都有这样的美术作品产生 中国的岩画 以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为最多 有关专家认为青铜时代是我国岩画产生的鼎盛期 祭神舞蹈 战争图 兽迹印迹 车 战斗 行猎 2 陶绘 鱼纹盆 鹤鱼石斧彩陶缸 龙首蛇身纹 舞蹈纹盆 八面鱼纹盆 二 先秦绘画 战国帛画 龙凤人物图 人物驭龙图 三 秦汉绘画 1 墓室壁画 吏书图 乐舞百戏图 二桃杀三士 2 帛画 升天图 3 画像砖 荆轲刺秦王 4 画像石 乐舞杂技画像砖 四 南北朝绘画 石窟壁画 飞天 五百强盗成佛图 九色鹿本生图 顾凯之 洛神赋图 五 隋唐绘画 吴道之 天王送子图 六 五代两宋 苏轼 枯木怪石图 赵佶 芙蓉锦鸡图 张禹 文姬归汉图 七 元代绘画 王冕 墨梅图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八 明清绘画 郑燮 竹石图 石涛 山水清音图 唐寅 牡丹侍女图 二 中国的画分类 宗教画院体画民间画动物画扇面画浅降山水画青绿山水画美骨 法 画工笔画 主题画写意画界画指画山水画水墨画花鸟画 花卉画 小品画水墨画 彩墨画白描画禅宗画侍女画静物画 宗教画宗教画 取材于宗教之教义 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 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画像 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画 中国道教题材的绘画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画 佛教绘画兴盛于中古时代的印度 后流传入中国 随佛教流传 后 逐渐被中国古代画家用中国绘画的形式描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佛教绘画 院体画院体画 我国唐代已设徐诏 供奉等 五代时 西蜀 南唐设置画院 宋代设翰林图画院 选优秀画家 为皇室宫廷服务 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 花鸟 人物等 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 整细致 富丽堂皇 构图严谨 色彩灿烂 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 称之为院体画 民间画民间画 在中国画中指除专业画家 文人画家等之外的专以绘画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习俗而从事绘画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画作 其作品倾向艳丽甜俗细腻 不同于专业画家 文人画家 所作的画作较为讲究诗意 画境等文化内涵 而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喜爱 民间画又称匠人画 比起院体画缺乏严格的技巧训练 比起文人画 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 但是 它有些又趋于朴实 热烈某些优点也是文人画与院体画所不及的 也有时为文人画和院体画所吸收 动物画动物画 在中国画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 以表达人的希望 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 描绘的题材很广泛 凡动物均可入画 但主要对象为人们常见的家禽 家畜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动物画不要求维妙维肖 允许夸张与变形 但要有个性 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生活美的联想 扇面画扇面画 在中国画门类中 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 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 存字和画的扇子 保持原样的叫成扇 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 从形制上分 又有圆形叫团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 浅绛山水画浅绛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 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 统称浅绛山水 其方法是先用浓淡 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 再施以淡的赭石 或掺少稍失砂类 染山石 树木结构处 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画 兼金碧山水 系中国画中施用浓重的矿物颜料的石青和石绿颜料为主 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 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 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水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氏的李思训 北宋的王希孟所画的 千里江山图 也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一 没骨 法 画没骨 法 画 中国画传统花卉 花鸟 画的一种画法 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 而没有 笔骨 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据宋代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 记载 这样画法始于五代的徐熙 徐崇嗣祖孙 其实始于黄筌 徐崇嗣仅是 郊诸黄之格 而已 宣和画谱 著录有黄筌 没骨花枝图 一件 洞天清录集 说黄筌 真似粉堆 而不作圈线 注 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 这即 没骨画法 工笔画工笔画 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 画法比较工整严谨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 相对于 写意画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 而言 总的来讲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 敷色层层渲染 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故称 工笔 主题画主题画 在中国画中 画家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 场景 题材展示给欣赏者的地社会和人生的某种看法或感想 或对某些历史故事事件的等的形象与场景的形象刻划与再现等 具有一定的再现性 真实性 或揭示性 一般每幅画的立意比较明确 时间 事件等较为明晰 写意画写意画 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 相 工笔画 而言 用豪放 简练 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 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 夸张的手法 丰富的联想 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 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 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 落笔要准确 运笔要熟练 要能得心应手 意到笔随 界画界画 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 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 故名 界画 起源很早 晋代已有 顾恺之有 台榭一足器耳 难成易好 不待迁想妙得也 的话 到了隋代 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 历代各画记 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 触物留情 备皆妙绝 尤垂生阁 评董伯仁的界画 赞他 楼生人物 旷绝古今 李思训的 九成宫纨扇图 宫苑图 等 也是很高成就的 到晚唐出了尹继昭 五代有卫贤赵德义 赵忠义等人 宋初有郭忠恕 元代有王振鹏 李容槿 明代有仇英 清代有袁江 袁耀等 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 阙楼图 是目前我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 宋代的著名界画有 黄鹤楼 滕王阁图 等 指画指画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 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 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 故被称为指画 历史上清高其佩近人潘天涛 洪世清所作指画作画作品其影响较大 山水画山水画 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 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 形成独立的画料 到唐代已完全成熟 山水画 是禀爱自然的精华 天地的秀气 所以阴阳 晦冥 晴雨 寒暑 朝昏 昼夜有无穷的妙趣 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 但他们的笔法 位置却很古拙 到了李思训 王维 张等便较为完善了山水画的画理 画法 章法 构图 逐渐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面貌 五代的荆浩 关同更有新的创新 一流陈规旧习 出现了新的局面 到了宋代 范宽 李成三家鼎立 前无古人 山水画法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界 花鸟画 花卉画 花鸟画 花卉画 系中国绘画门类中特有的一种绘画画种 以描绘花卉 竹石 鸟虫等为作画主体 在我国四 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就出现了简单的鸟鱼图案 可以作为我国最早的花鸟画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载 东晋 南朝宋时画在绢帛上的花鸟画已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画料 到了唐代 已趋成熟 出现了以工笔勾填画风艳丽的边鸾和以墨代色 墨分五彩的殷仲容 五代时发展有两 即 徐 黄二体 一宗徐熙 一宗黄鉴 明代沈启南 孙雪居等 涉笔点染 亦追徐熙 徐青藤的花卉 超然畦迳 经清石涛到 杨州八怪 的花卉 更完善地形成了诗 书 画三绝 小品画小品画 系中国画画家比较自由抒情作品 随意之作 往往在艺术水平达到较高境界 其原因大概是出于在思想上没有过多的拘束 绝属随意发挥所致 水墨画水墨画 在中国画中 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 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 淡墨 干墨 湿墨 焦墨等 画出不同浓淡 黑 白 灰 层次 别有一番韵味称为 墨韵 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彩墨画彩墨画 在中国画里 以 水墨画 为基底 在其上敷色 点彩 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上较为丰富 明快 鲜亮 白描画白描画 在中国画里 纯以笔勾勒线条而不设色 或渲染水墨来描绘景物或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也是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形式之一 对于训练中国画家的造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仕女画仕女画 仕女 古代宫女 仕女画 是指以美女为主要描绘题材的人物画 最早始于战国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载 散君者 善画 齐王妃 九重台 召散君画之 散君久不得归 思其妻 乃画妻对之 齐王知其妻姜 与钱百万 纳其妻 在古代画迹中 象唐周旷 秋风纨扇图轴 宫装仕女图 清改奇 百美图 等作品 均属仕女画珍品 仕女画的特点 大都以工笔重彩为主要表现形式 并富于浓烈的装饰 禅宗画禅宗画 禅 字的含义是沉思瞑想 从而得到精神上自发性的领悟 原为印度佛教教义所包含的参禅观念 约于五世纪末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 融入人中国精神的实用主义 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宗教修行 佛教的本质是对佛的醒悟 即自身的醒悟 禅宗绘画 是宗教思想影响和需要的产物 表现在禅宗绘画上即为自五代开始流行的罗汉图及禅僧的顶相图等 在绘画风格上 变唐以来谨严整饰的画目 形成疏简章略的水墨画法 这种以禅僧墨戏为主动脉的绘画风格标志着水墨画的成熟 这种风格的形成直接来源于禅宗思想的影响 要在顿悟见性 一念悟时 从生是佛 从自心对于客观物象的直接体验 并不受任何拘束的 不经主观刻意的入画 禅画试图把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变为一种神秘的 或是先验的东西 禅画不是说教性的 而是是启示性的 禅宗绘画一般不题长款 也不多用印章 仅落名款甚至一字不题 禅画是沉思入悟的一种形式 不在言辞 挂于是禅寺中旨在使思想平静下来 从理性意识转到意识的直觉状态 禅画风格 分两类 一为即兴性的 即和禅宗悟道的状态相接近 一为兼工带写的风格 技法上写宋院体画相类似又不尽相同甘共苦 以尖而破的中锋枯笔干擦 笔致松秀 苍郁 沉着自然 细节刻划入微 静物画静物画 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 这种物体 如花卉 蔬果 器皿 书册 食品和餐具等等 必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 经过认真的选择 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 使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 都能达到高度表现 总的谐和 能传出物象内在的感情 静物画中所描绘的这些物体 虽很普通 但它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如早在宋代李嵩的 花篮图 精心描绘了堆满花篮的各种春花 给人以春意盎然 百芳争艳 万物扶疏的感觉 宋人 出水芙蓉图 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绘 给人以清新恬静和芙蓉花丰盛 娇柔而挺健的美感 在现代的静物画作品中 如齐白石的 蔬菜 和 樱桃 虽寥寥数笔 却深刻地抒发了画家对今天生活的无限热爱 并使观感者联想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和所必需的一些东西 联想到江南初夏麦黄季节的美好图景 静物画表现生动活泼 鲜明有力 具有给人以鼓舞 使人兴奋向上 引人对生活产生无限热爱的艺术感染力 一幅好的静物画 必须要尽可能的充分表现出有助于描绘出对象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的形象和色彩 三 中国画主要流派 黄筌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 代表画家黄筌 黄居西蜀画院统治地位 入宋后 画风延续将近一百年 当时花鸟画无不以 黄家体制为准 北宋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 中 论黄 徐体异 时说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并指出黄派之画多写禁中珍禽瑞鸟 奇花怪石 用笔工整 设色堂皇 此派画法 以细挺的墨线钩出轮廓 然后填彩 即所谓 钩填法 后人评为 钩勒填彩旨趣浓艳 徐熙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 代表画家徐熙 北宋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 论黄 徐体异 时说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又说 徐熙江南处士 多状江南所有 汀花野竹 水鸟渊鱼 此派多作粗笔浓墨 略施杂彩 而笔迹不隐 素有 落墨花 之称 北方山水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 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 说 唯营丘李成 长安关仝 华原范宽 智妙入神 才高出类 三家鼎峙 百代标程 又说 夫气象萧疏 烟林清旷 毫锋颖脱 墨法精微者 营丘之制也 石体坚凝 杂木丰茂 台阁古雅 人物幽闲者 关氏之风也 李 关 范的画风 风靡齐 鲁 影响关 陕 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 南方山水画派 亦称 江南山水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 说 董源工秋岚远景 多写江南真山 不为奇峭之气 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 皆臻妙理 米芾 画史 也说 董源平淡天真多 唐无此品 此派以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 世称 董巨 惠崇和赵令穰的小景 为此派支流 米芾父子的 米派云山 画京口一带景色 显出此派新貌 南宋末法常 牧溪 和若芬 玉涧 等 属南画体系 至元代而大盛 米派 之画 画史上称 大米 小米 或曰 二米 米芾尝与李公麟论古今山水 少有出尘格者 因信笔作之 自称 无一笔李成 关仝俗气 中国的传统山水画 用笔多以线条为主 米芾则以卧笔横点成块面 称 落茄法 打破了线条成规 其特点 能表达烟雨云雾 迷茫奇幻的景趣 世称 米氏云山 友仁继承和发燕尾服家传 善画无根树 朦胧云 每喜自题 元晖戏笔 因父子均居襄阳和镇江 对潇 湘二水和金 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 故能画出水气蒸郁 烟雾弥漫的妙趣 此派为大写意风格 南宋牧溪 元代高克恭 方林义等皆师之 对后世影响甚大 常州画派 亦称 毗陵画派 武进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毗陵 武进皆为江苏常州的古地名 于北宋居宁 南宋于青言 元代于务道 明代孙龙 清代唐于光 恽寿平等 皆属之 祖述徐崇嗣 赵昌的没骨法 以草虫 花卉写生为胜 居宁画迹不复可见 据梅尧臣 1002 1060 诗 宁公实神授 坐使群辈伏 居宁草虫似属禅林墨戏一路 孙龙受其影响 于氏祖孙画迹亦失传 日本知恩院藏有南宋于子明 莲花图 对幅 钤有 毗陵于子 印 或即于青言之作 恽寿平与唐于光实源出于氏 恽寿平尝言 余与唐匹士 于光之号 研思写生 每论黄筌过于工丽 赵昌未脱刻画 徐熙无径辙可得 殆难取则 恽 唐花卉写生 多空灵之感 是徐崇嗣没骨法的继承者 世称 恽派 对后世影响甚大 吴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明代中 晚期代表画派 明中期画坛以 吴门画派 为首 晚期则推崇 松江画派 松江原属吴地 后人遂合称两派为 吴派 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一时 代表画家有董其昌 陈继儒 周天球 莫是龙 李日华 项圣谟 卞文瑜等 董 陈两人为此派中坚 松江画派 简称 松江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晚明松江府治 今属上海市 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 一是以赵左为首的 称 苏松画派 二是以沈士充为首的 称 云间画派 三是以顾正谊及其子侄辈称 华亭画派 其中 苏松派 和 云间派 都导源于宋旭 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 沈士充师宋懋晋 兼师赵左 这些画家 除宋阳外 都是松江府人 风格互有影响 故总称 松江派 当时董其昌的书画 为一时之宗 与陈继儒并称于世 新安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以明末清初渐江 弘仁 为先路 与查士标 孙逸 汪之瑞称 新安派四大家 渐江为歙县人 查士标 孙逸汪之瑞为休宁人 二县皆属徽州府治 晋唐时属新安郡治 故名 亦称 海阳四家 海阳 本名 休阳 三国吴置 避讳改 海阳 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三里 四家的特点宗法倪瓒 黄公望 多写生黄山云海松石之景 着墨无多 用笔坚洁简淡 属于此派者尚有程邃 戴本孝 郑日文 风格沈郁苍古 现代黄宾虹师之 师渐江者有江注 吴定 姚宋 祝昌 被称为渐江的 四大弟子 黄山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以清初宣城 安徽 梅氏一家为嫡系 梅清 梅羽中 梅庚 梅蔚等 与流寓宣城的石涛 都是长期深入黄山 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 新安画派主要亦师黄山 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 但风格不同 正如渐江与程邃各有特色 虞山画派 简称 虞山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清代山水画家王恽 先后师王鉴 王时敏取法宋元诸家 画名盛于圣祖康熙 1661 1722 间 主要学生有杨晋 顾日方及李世倬 上睿 胡节 金学坚等 恽为江苏常熟人 常熟有虞山 因有 虞山画派 之称 其崇古摹以拟风尚 影响颇大 娄东画派 简称 娄东派 一称 太仓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山水画家王原祁 继其祖父王时敏家法并仿黄公望法 名重于圣祖康熙 1661 1722 间 一时师承者甚多 以族弟王昱 侄王愫 弟子黄鼎 王敬铭 金永熙 李为宪 曹培源 华鲲及温仪 唐岱等为著 其后有曾孙王宸 族侄王三锡 以及盛大士 黄均 王学浩等 娄江 即浏河 东流经过太仓 故称 娄东派 此派崇古保守的画风与 虞山画派 相依托 对后世影响颇大 江西画派 简称 江西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以清初画家罗牧为代表 罗牧系宁都 今属江西 人 居南昌 今属江西 画山水初得魏石床传授 后学黄公望 笔意空灵 在江淮地区颇有学之者 海上画派 简称 海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商埠 各地画人流寓上海日众 成为绘画活动中心 有 海派 之称 其特点 在传统基础上能破格创新 流派自由 个性鲜明 重品学修养 和民间艺术有联系 能达到雅俗共赏 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 画会兴起 切磋成风 代表画家有 赵之谦 虚谷 任颐 吴昌硕 黄宾虹 尚有任熊 蒲华 胡公寿 张熊 吴友如 程璋 吴庆云 任薰 钱慧安 沙馥 黄山寿 倪墨耕 赵子云 王一亭 冯超然 郑午昌等 海上墨林 所记多达七百余人 岭南画派 简称 岭南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 明清以来 画家不下千人 著名的明代有林良 擅长水墨写意花鸟画 笔墨简括劲挺 豪纵爽辣 开岭南一带画风 宗其法者有高俨 山水画 陈瑞 花鸟画 黎简 李魁继起 着重描绘广东山川的特色 前者苍润似吴镇 淡远近倪瓒 后者乃一画工 而技艺精能 清乾隆 1736 1795 间有苏六朋 苏长春 善人物 六朋以人民生活和市井风俗作题材 长春虽常绘神仙佛像 却以南方的凡人作模型 清末有居巢 居廉 善花鸟虫鱼 学恽寿平 现代的番禺高剑父 高奇峰 陈树人早年均师事居廉 高氏兄弟和陈树人后曾留学日本 进修画艺 引进西画技法 作品题材多写中国南方风物 在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 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法 注重写生 创立了色彩鲜艳明亮 水份淋漓饱满 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岭南画派的新风格 六朝四家 六朝指三国的东吴 东晋 南朝的宋 齐 梁 陈 皆以建康 吴名建业 江苏南京 为首都 四家 画史上指东吴曹不兴 东晋顾恺之 南朝宋陆探微 南朝梁张僧繇 唐代张怀瑾评六朝画谓 张 僧繇 得其肉 陆 探微 得其骨 顾 恺之 得其神 六朝画罕见 尤以曹不兴之迹无存 元代汤后土认为曹不兴 兵符图 一卷 笔意神采 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 南宋四家 南宋院体册水画家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四人的合称 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 初无此称 元代汤后土谓 南宋画院诸人得名者 若李唐 周曾 马远 夏圭及李迪 李安忠 楼观 梁楷之徒 仆于李唐差加赏识 其余亦不能尽别也 倡此说者为明代唐寅题刘松年 春山仙隐图 有所谓 李 刘 马 夏 之称 其后屠隆说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 张丑认为 南宋刘松年为冠 李唐 马远 夏圭次之 张泰阶则曰 刘 李 马 夏 俱负重名 而李 马为最 元四家 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 主要有二说 一是指赵孟俯 吴镇 黄公望 王蒙四人 见明代王世贞 艺苑言附录 二是指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四人 见明代董其昌 容台别集 画旨 第二说流行较广 也有将赵孟俯 高克恭 黄公望 吴镇 倪瓒 王蒙合称为 元六家 画风虽各有特点 但主要都从五代董源 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重笔墨 尚意趣 并结合书法诗文 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 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南北宗 明代董其昌关于划分山水画家为南北两个派系之说 容台别集 画旨 禅家有南北二宗 唐时始分 画之南北二宗 亦唐时分也 但其人非南北耳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 流传而为宋之赵干 赵伯驹 赵伯肃 以至马 远 夏 圭 辈 南宗则王摩诘 维 始用渲淡 一变钩斫之法 其传为张噪 荆 浩 关 仝 董 源 巨 然 郭忠恕 米家父子 芾 友仁 以至元之四大家 黄公望 吴镇 倪瓒 王蒙 亦知六祖 即慧能 之后 有马驹 云门临济儿孙之盛 而北宗 神秀为代表 微矣 又云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 维 始 其后董源 巨然 李成 范宽为嫡子 若马 夏及李唐 刘松年 又是大李将军之派 非吾曹当学也 此说与山水画家师承演变的史实不尽符合 且有崇 南 贬 北 之意 明代陈继儒 当时与董其昌并称 董陈 所说尤为明显 李派板细 乏士气 王派虚和萧散 明末清初画坛群起附和 形成以 南宗 为 正统 之见 明四家 明代中叶沈周 文徵明 唐寅 仇英四人的合称 他们之间有师友关系 画艺各具风格特点 对后世颇有影响 沈 文画风较近 后来发展形成了吴门派 明代卓然成家 前期有戴进 中期有林良 吴伟 吕纪 后期有陈洪绶等 沈 文 唐 仇并不能代表整个明代绘事 画中九友 明末清初董其昌 杨文聪 程嘉燧 张学曾 卞文瑜 邰弥 李流芳 王时敏 王鉴等九位画家的合称 见清初吴伟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B证习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防火安全检查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商务专员职业能力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林业草原会计实务模拟试卷及解析
- 2025年广告策划主管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成氨工艺笔试重点突破及模拟题解析
- 课件专利申请
- 课件三维展示
- 如何做跳绳直播教学课件
- 2024年温州市鹿城区区属国有企业社会和招聘聘考试真题
- 法理学和宪法试题及答案
- 静疗行标培训
- 离网系统初步方案
- 无人机驾驶员理论培训教材
- 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纯电动》
-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
- 《广东省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 班组交接班制度模版(2篇)
- 护理老年科小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