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知识基本介绍.doc_第1页
煤气知识基本介绍.doc_第2页
煤气知识基本介绍.doc_第3页
煤气知识基本介绍.doc_第4页
煤气知识基本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煤气知识:第一节:一般煤气知识:1、 煤气的种类: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混合煤气、天然气。2、 各种煤气的化学成份:名称化学符号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一氧化碳CO2730756.761.2二氧化碳CO281233.517.918.9氮气N25557780.370.44甲烷CH4202319.0322.4氢气H21.51.858601.5氧气O20.30.43、各种煤气的主要性质:性质 种类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热值kJ/m3300044001670018800重量kg /m31.2950.450.551.2951.350燃点温度700650700理论燃烧温度1400188013001400爆炸范围(体积%)40703304070理论空气量m3/m30.750.853.64.00.700.85特性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无色有臭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转炉煤气的发热值:煤气C0含量(%)304050607080低发热量(kJ /标米3)94412461548185021522454注:表内数据系按氢气含量1.5%计算。什么叫煤气的发热值。煤气的发热值:单位体积的煤气完全燃烧,并冷却到参加反应时的起始温度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煤气发热值,又叫煤气的热值或煤气的发热量。根据煤气燃烧时产生物中水分存在的状态不同,又分为低发热值和高发热值。低发热值:单位体积的煤气燃烧后,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不冷凝成20的液态水,而是冷却至20的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高发热值: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凝成0的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实际上,燃烧产物的水蒸气不能冷凝成液态的水,所以广泛应用的是低发热值。其计算煤气低发热值的公式为:低126.44CO+108.02H2+358.81CH4+636.39C2H6+598.71C2H4+234.46H2S (kJ/m3)式中: CO 、H2、 CH4 湿煤气各成份的体积百分数;(%)各系数为每m3煤气中含1%体积的各个可燃烧成分的发热量;(kJ /m3)煤气燃烧有什么特点:任何一种煤气的燃烧,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混合气体的活化和燃烧。煤气与空气混合阶段,是指煤气中的可燃烧成分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相接触的过程,混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化学反应提供条件。在实际燃烧中,由于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条件不同,燃烧速度也不同,因而火焰的形状和结构也有所不同。混合气体的活化阶段是指混合物从开始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起,温度逐渐升高达到开始剧烈反应(燃烧)之前一段过程,这一过程可靠外热源加热到燃烧点,也可以靠自身化学反应热的积累达到着火温度。实际上燃烧室内的燃烧都是靠高温外热源来实现着火的。燃烧阶段是指从着火开始到完成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一般情况下,燃烧阶段一般都是极为迅速的。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煤气的混合过程是一个主要环节,燃烧过程的速度主要决定于煤气的混合阶段的长短。哪种煤气的毒性最大:煤气的毒性的大小,取决于煤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的含量。一氧化碳的含量越高,煤气的毒性就越大。在冶金工厂中,所用的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的毒性都很强,因为转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6070%,发生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2631%,而高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2730%。可见一氧化碳的含量都是比较高的。高炉炉缸的煤气的毒性要比高炉炉顶上的煤气的毒性要大的多。焦炉煤气的毒性较小,可是焦炉煤气有使人体窒息性。日常使用煤气应注意哪些问题1、煤气设施要严密不泄漏煤气,一旦发现有煤气泄漏点,要及时的处理。2、煤气管网内的煤气压力必须保持正压,煤气压力骤然下降时,应立即关闭使用煤气设施的阀门或减少煤气使用量。3、使用煤气时,必须先点火,后给煤气,如果煤气没有点着时,应迅速切断煤气来源。待通风几分钟后,再重新点火。以上三条可归纳为使用煤气的三顶原则;即:不泄漏、保正压、先给火。第二节:煤气设施上的安全装置:煤气设施上有各种安全装置,其主要的安全装置有下例几种:一、煤气切断装置:煤气切断装置安装的部位(1)、各单位煤气总管与厂区煤气总管接出处应装置切断设备。如接点到厂房的距离超过150米以上或距离虽短通行极不方便,在靠近厂房处应再安装第二个切断设备。(2)、厂区总管或分管经常切断煤气处应装置煤气棂设备。(3)、每个用煤气的器具或用户支管引出处应装置煤气切断设备。煤气切断设备的选择(1)、叶形插板;煤气压力低于1000Pa,且需要经常切断的室外煤气管道,应首先考虑安装叶形插板,如热风炉、锅炉等用户。(2)、密闭蝶阀;具有重量轻、操作方便的优点。安装在高炉煤气非主要管道上,凡不宜选用机械叶形插板的部位,可以采用密闭蝶阀。(3)、罐形水封;凡需要设置第二道切断煤气设备时,也可以设置罐形水封安全装置。(4)、闸阀;用途较广,可用于净煤气管道中的任何部位。但设备比较重,切断的性能比较差,选择时应注意下面两点:一、应选择明杆双阀板阀,不应选择暗杆阀。二、经常操作的闸阀,宜采用电动阀。(5)、眼镜阀、扇形阀;一般不作为煤气切断设备。在经常操作的部位,多设置在密闭蝶阀的后面,可靠地切断煤气。一般可按下列情况配置:D 800mm,P2000Pa的室外管道,应配置眼镜阀;D 900 1200mm,P1000Pa的管道,有条件时,应采用扇形阀。P1000Pa,应配置眼镜阀。(6)、盲板;一般不作为独立的切断煤气的设备。在经常操作部位或在D1000 mm,D2000 mm,的煤气管道上,配置在闸阀、密闭蝶阀的后面可靠地切断煤气。盲板作为临时的切断煤气设备时,仅适用于管道检修或扩建延抻而多年操作一次的部位。一般有如下地点:1)、供两座以上焦炉使用的高炉煤气总管的始端。2)、煤气管道的预留接头处。3)、煤气管道有可能扩建延伸的未端处。4)、停气极少的高炉煤气区域性总管的始端处。5)、补偿器采用搭接板连接时,在厂区煤气总管的分支管后(按煤气流向)应留一对法兰,以备管道检修时分段切断煤气。煤气切断设备安装要求(1)、D400 mm的闸阀,不宜装在立管上;在重迭布置的下层管道,闸阀垂直安装有困难时,阀杆与水平夹角不小于15度。(2)、罐形水封的给水管应有逆止阀,排水管应有溢流不封,水封灌满时间应在5 15分钟范围内。(3)、布景眼镜阀时,应使阀板直立。眼镜阀布置在闸阀后面时,闸阀与眼镜阀之间应有支点,以免闸阀与眼镜阀受弯曲应力,保证眼镜阀的密封性。安装盲板时应注意事项目(1)、盲板应垂直操作。对于加强筋突出其法兰的闸阀应另行设计一对法兰,以便安装盲板。(2)、必须配有足够高度和刚度的撑铁。当撑铁焊于异径管上时,应防止歪斜。(3)、盲板前后管道,应有一端能自由变形,以便操作。(4)、为方便操作,石棉绳垫圈宜安置在盲板上,石棉绳的固定是依靠3 mm铁丝点焊于盲板上,再用细铁丝扎紧。二、煤气排水器 煤气排水器的设置 (1)、厂区室外管道,每200 250米应设置一个排水器。阀门后的煤气使用单位管道亦应设置煤气排水器。(2)、排水器的水封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加500 mm。但距大型高压高炉净煤气总管300米以内的厂区煤气管道上的排水器,水封高度不应小于3000 mm,以免高炉由高压转常压时,排水器冒煤气。(3)、水封高度小于2000 mm的煤气排水器,一般采用单室;水封高度超过2000 mm的煤气排水器,一般采用双室。(两根管排水管插入一个排水室,但水封高度应以较高的一种煤气压力计算。排水直径不应小于100 mm。双室排水器必须采用压力给水,给水管上应设置“u”型水封,水封高度应不低于排水器的水封高度。)(4)、煤气管道上的排水漏水斗直径不应小于300 mm。排水管靠近漏斗处应设置闸阀,担高炉煤气管道的排水管可以设置一对法兰。排水管下部应安装闸阀,闸阀之上应有检查管,并可接通蒸气之用。(5)、在冰冻地区,排水管上部漏斗应用蒸气管环绕1 2圈子,并加保温层,防止堵塞,排水器应有防冻措施。三、煤气补偿器煤气管道上使用的补偿器,一般有波型、鼓型、填料型、方型四种。(1)、波型煤气补偿器制作比较困难,壁薄易腐蚀,对固定支架产生的推力大,投资高,低压煤气管道上不宜采用,在压力较高及腐蚀较小的管道上可采用。(2)、鼓型煤气补偿器适用于高炉煤气及直径较大的混合煤气管道上。(3)、填料型煤气补偿器制作较困难。但壁厚耐腐蚀,焦炉煤气及直径较小的混合煤气管道上可以采用,室内管道则严禁使用。(4)、方型煤气补偿器低压煤气管道很少采用。一般用于中压天然气管道。方型煤气补偿器不应使用于焦炉煤气管道上。四、人孔(或手孔)与检查管人孔(或手孔)的安装与结构1、在煤气切断设备的后面,预留盲板的后面、补偿器与蝶阀附近,均需设置人孔或手孔;管道局部需清扫处以及直线段每150250米处亦需设置人孔或手孔。2、D1600 mm的煤气管道,人孔或手孔一般设置在水平中心线上。有时为统一布置平台,D1000mm的煤气管道,也可以设置在垂直中心线上。3、D1700mm的人孔,一般设置在水平中心线以下,使人孔中心线到管底距离为600800mm。4、焦炉煤气及混合煤气管道的人孔或手应带吹刷管,吹刷管一般10 mm,但在吹刷起点(如切断煤气后面)与直线段为300500米时,吹刷管直径应增大一倍。(吹刷管的阀门应采用闸阀)检查管的设置:焦炉煤气管道为了检查内部沉淀物的高度,在转弯处及直管段每300500米设置检查管,检查管必须朝上安装,并采用直径10 mm闸阀。如吹刷管已朝上安装,则可不必另设检查管。五、煤气管道吹刷用的放散管:1、煤气管道的末端、切断煤气设备及盲板的前面,以及管道容易积煤气而吹不尽的部位,均应安设煤气吹刷用的煤气放用管。2、煤气放散管的直径,应根据吹刷时间1560分钟来选定。厂区煤气总管道及各煤气使用用户煤气管道,一般按下列数据配置煤气放散管;煤气放散管直径的配置煤气管道直径(mm)煤气放散管直径(mm)300600304070010004060100015001252001600以上150300、煤气放散管长度超过2公里或小于0.5公里时,放散管的;径可适当加大或减小。、放散管的闸门前应安置煤气爆发试验的取样管。3、放散管上部应能防雨,、D150 mm的煤气放散管一般采用锥形帽口,D125mm的一般采用弯管。3、 煤气放散管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走道平台、操作平台4米,并离地面不小于10米;各煤气使用用户或不经常使用的煤气放散管,应高出周围的建筑物。第三节:煤气用户对煤气供应的要求:第二章:气体置换:第一节:停煤气的气体置换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进行检修、停产、更换零部件,都要进行煤气的置换工作。煤气的置换工作在煤气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是比较危险的煤气操作。置换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中的煤气工作,主要是利用气动力学的几何压头的变化,其理论根据是利用蒸气、煤气、空气的重量不同,使煤气由低处向高处逐渐被空气所置换,把煤气驱逐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之外,其关系公式如下:h = H (O11+Oa1)- (O21+Oa2) 式中:h 气体的几何压头;(Pa) H 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蒸气氮气、空气入口和煤气放散出口的高度差;(m) O1、O2 空气与煤气在标准状态下的重度;(kg/m3) A 气体的热膨胀系数;(1273) a1、a2 空气与煤气的温度;()第一节:停煤气置换空气一、操作程序1、停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之前,要取得煤气管理调度的同意方可进行停止使用煤气和煤气置换工作。2、停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之前,要停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管道,停止使用煤气。3、停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周围,不准有明火或高温物体。4、关闭煤气来源方向的煤气开闭器,必要时可用水封进行煤气的来源切断。5、要停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通入大量的蒸气或气氮气。6、打开要停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煤气放散阀。7、一段时间后,开启要停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水槽水封。8、要停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在取样孔进行取样合格后,关闭蒸气或氮气。9、打开要停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人孔。10、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要置换空气时,蒸气或氮气压力不得小于1500Pa。二、安全注意事项:1、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工作,必须要煤气技术专业人员进行操作。2、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工作,要取得煤气管理调度人员、煤气负责人员的同意后方可进行煤气的置换工作。3、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必须要有煤气救护站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护。4、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要置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区域30 m之内不准有行人行走或逗留。5、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要置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放散阀周围不准有人工作。6、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不准在附近施工动火。7、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蒸气或氮气的压力不能低于要求,更不能中断。8、煤气置换空气完毕后,要在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动火必须取得煤气负责人的同意后,方可进行动火工作。第二节:送煤气置换空气一、操作程序1、送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之前,要取得煤气管理调度的同意方可进行送煤气和煤气置换空气的工作。2、送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之前,要送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管道,关闭所有的人孔、水封水槽的阀门。3、送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周围,不准有明火或高温物体。4、要送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通入大量的蒸气或气氮气。5、开启煤气来源方向的煤气开闭器。6、打开要送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煤气放散阀。7、在要送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在取样孔进行取煤气样,合格后,关闭蒸气或氮气。9、关闭要送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放散阀。10、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要置换空气时,蒸气或氮气压力不得小于1500Pa。二、安全注意事项:1、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工作,必须要煤气技术专业人员进行操作。2、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工作,要取得煤气管理调度人员、煤气负责人员的同意后方可进行煤气的置换工作。3、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必须要有煤气救护站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护。4、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要置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区域30 m之内不准有行人行走或逗留。5、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要置换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放散阀周围不准有人工作。6、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不准在附近施工动火。7、煤气置换空气的操作过程中,蒸气或氮气的压力不能低于要求,更不能中断。8、煤气置换空气完毕后,要在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动火必须取得煤气负责人的同意后,方可进行动火工作。煤气与空气、空气与煤气置换的原则;在煤气与空气、空气与煤气置换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稀释、断源、禁火、敞开”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具体内容如下;稀释:在要处理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用蒸气或氮气稀释煤气,使煤气的浓度含量达不到爆炸范围,再打开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的煤气放散阀进行放散,用蒸气或氮气来置换煤气,直到没有煤气为止。断源:切断煤气有来源,使煤气来源气体与所要处理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完全断开。禁火:在处理煤气中禁止在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和附近动火,使煤气没有爆炸和燃烧的条件。敞开:根据情况的需要,敞开所有要处理煤气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的人孔,放散阀,放掉容器内的煤气和蒸气或氮气的混合物。如何做煤气爆发试验:用点火爆发法检验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的煤气纯洁度的试验,叫煤气爆发试验。通过爆发试验来检验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的煤气中是否有空气,或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空气中是否有煤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煤气爆发试验是用煤气爆发试验简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末端取样口取出煤气气样,然后拿到离煤气区域10 m的地方,进行点火燃烧,观察煤气取样简内的煤气样的燃烧情况来判断煤气样的煤气是否纯洁。如果试验简内的煤气样点燃后有爆音产生并迅速烧光,说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有可爆炸的混合物。当煤气取样简中的煤气燃烧不稳定或燃烧不到煤气取样简底时,说明还不正常,也可能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中残留有空气。如果煤气取样简中的煤气在简内平稳的燃烧并一直燃烧到煤气取样简底才熄灭,说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中的煤气是纯洁煤气。做煤气爆发试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取煤气样时,一定要把煤气取样简的放散口打开,以便将煤气取样简内的空气全部排除干净,否则试验就不真实,就会造成煤气取样工作的误判断。2、做煤气爆发试验的工作必须远离煤气放散区域。3、做煤气爆发试验的工作必须两人以上。4、做煤气爆发试验必须三次全部合格,其中一次不合格,应重新做三次,直到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煤气。5、做煤气爆发试验时,操作人员的面部应避开煤气爆发试验简口,以免煤气燃烧时,烧伤操作人员的面部。第三节:煤气管理一、煤气区域的划分及有关安全规定煤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煤气区域的煤气浓度进行划分的。一般把煤气区域 划分为三个类别;一类煤气区域划分;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进行工作、有煤气泄漏的地点、更换煤气设施上的设备、进入煤气设施内清理杂物等。一类煤气区域工作安全规定:1、工作人员必须事先办好煤气工作证,工作时必须佩 带氧气呼吸器,同时要有煤气 救护站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护。2、煤气设施属于日常设备设施检查,时间若超过30分钟,按第一条办理上述手续,但必须有二人以上才能进行工作。3、煤气维修工、检查工,在工作时应二人以上并看好风向,并检查确认煤气设施是否有无泄漏情况,如检查确认煤气泄漏严重,则必须佩服带氧气呼吸器主可进行工作。4、凡属于第一类煤气区域工作时,又影响到其它单位时,心须经煤气调度室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5、在一类煤气区域的工作人员要有防煤气中毒的经验。及抢救煤气中毒的相关知识。6、在一类煤气区域工作时,如必要佩戴氧气呼吸器,在佩戴之前要认真检查氧气呼吸器的情况。7、在一类煤气区域工作时,煤气救护站人员有权根据天气的变化和特殊情况,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计划或停止煤气区域的施工。8、一类煤气区域工作前和工作完毕要与煤气调度室联系,取得煤气调度室的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二类煤气区域划分煤气发生器的平台、(高炉平台、焦炉平台等)煤气设施外部的设备检修、停、送煤气或做煤气爆发试验、煤气设施清灰除锈清理杂物等;二类煤气区域工作安全规定:1、到二类煤气区域工作时,必须办理煤气危险区域工作证,必要时佩带氧气呼吸器和煤气救护站人员到现场进行安全监护。2、属于日常设备检查,可不办理煤气区域工作证,但必须二人以上方可进行工作,工作时要注意风向的变化情况。3、煤气危险区域工作证,必须有煤气专职人员、安全部门盖章或签字,否则无效。4、二类煤气区域工作人员要进行煤气的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上岗工作。三类煤气区域划分煤气产生的设施周围、煤气管网及使用煤气的器具。三类煤气区域工作安全规定:1、在三类煤气区域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如工作时间过长可轮换进行作业。2、严禁在三类煤气区域内,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休息、取暧、打盹、睡觉。3、在三类煤气区域的工作岗位要二人以上。二、煤气的管理及煤气设施的维修煤气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煤气调度室进行管理。煤气调度室的任务煤气调度人员通过生产调度室内配置的煤气生产仪表和对生产的调查研究,掌握煤气发生、使用和煤气设备运行及检修情况。按照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领导的批示,正确地指挥煤气的生产和煤气供应工作。保证煤气系统的安全运行。煤气调度室的设置原则1、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燃气车间均应设置煤气调度室。煤气使用单位较多、厂区较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可在煤气清洗管理室、煤气加压站、煤气发生站等煤气生产或使用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区域煤气调度室。2、小型钢铁联合企业,煤气用户较多时,应配置专职的煤气调度员负责企业的煤气调度工作。用户较少时,煤气调度可与煤气生产班组合并。如煤气只供热风炉和锅炉作燃料时,煤气调度工作可由高炉煤气清洗管理室值班人员兼职。使用煤气的纪律1、各使用煤气的单位,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对煤气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2、在煤气使用上必须严格听从煤气调度室、煤气负责专如人员的指挥,如煤气压力低时,接到减量或停止使用煤气的通知后应立即执行,不得借故拖延。3、当煤气压力恢复正常后,没的接到煤气调度室的通知,不淮私自点火使用煤气。4、未经煤气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准私自接管道和使用煤气用具,使用煤气。5、煤气使用户发现煤气压力降低时,应自动减少煤气的使用量,并报告煤气调度室。当煤气压力低于1500Pa时,停止使用煤气,并报告煤气调度室。6、停止使煤气时、或煤气使用量变动时要取得煤气调度室的同间后方可进行操作,不准私自加减煤气的使用量。7、停、送煤气的操作,要听从煤气调度室的指挥。8、严禁一人进行煤气工作的作业工作。9、有关煤气的规定、指令必须无条件的执行遵守,任何人不准违反。10、各煤气使用单位,煤气设施上的仪表、安全装置要完好无损。煤气设施的维修煤气设施的维修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其工作任务如下;1、 要有煤气设施的维修机构,负责企业内部燃气车间及各种煤气设施的中、小修及煤气管道的检修工作。2、煤气设施检修分为带煤气检修和不带煤气检修。不管那种检修都要遵守煤气纪律。3、严格执行煤气检修制度。4、作好确认工作后方可进行检修。第三章:煤气事故的处理方法第一节:煤气爆炸的产生及预防煤气爆炸的产生就是煤气在瞬间的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造成强大的冲击破坏力。这就是煤气的爆炸。煤气的爆炸有两种爆炸形式;一种叫物理爆炸,一种叫化学爆炸。煤气物理爆炸就是煤气不燃烧产生的爆炸,由于煤气压力大于煤气设施所承受的负荷,造成煤气设施爆炸这就叫做煤气物理爆炸。煤气化学爆炸是煤气在煤气设施中燃烧产生强大的压力使煤气管道中的压力升高,煤气燃烧产生高压超过了煤气设施承受的负荷,造成煤气设施爆炸这就叫做煤气化学爆炸。煤气爆炸要有一定的条件和必要的环境才能产生煤气爆炸。一般煤气爆炸要具备下面三个条件:1、煤气爆炸的事故要发生在煤气设施内部,就是煤气在容器内才能产生煤气爆炸事故。2、煤气中混入空气或空气中混入煤气,并达到一定的比例。达到煤气爆炸范围,就会产生煤气爆炸。3、遇明火、电火或与达到煤气着火温度的温度就会产生煤气爆炸。产生煤气爆炸事故一般有下面几种原因:1、违章使用煤气,如先给煤气后给火。2、使用煤气中,煤气火熄灭,再点火之前未作通风处理。3、煤气设施接煤气后,未作煤气爆发试验。急于点火使用煤气造成煤气设施爆炸。4、停、送煤气气体置换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操作程序混乱,造成煤气发生爆炸事故。5、煤气来源中断,没有及时发现,使煤气回火,造成煤气爆炸事故。6、煤气压力突然降低,使用煤气用户没有发现,并做到及时进行煤气减量的操作。使煤气系统产生负压,煤气系统产生煤气爆炸事故的发生。7、煤气系统产生负压,没有进行及时的用蒸气或氮气进行补压,使煤气系统产生煤气爆炸事故。8、煤气系统违章动火。9、煤气与空气置换时,操作不当,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0、空气与煤气置换时,操作不当,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预防煤气爆炸的安全措施:1、停煤气,应按规定将煤气管道和煤气设施用蒸气或氮气吹扫残留的煤气,并用空气置换蒸气或氮气。2、送煤气,应按规定将煤气管道和煤气设施用蒸气或氮气吹扫残留的空气,并用煤气置换蒸气或氮气。3、各使用煤气用户,在使用煤气时,应做到先点火,后给煤气的使用煤气的基本原则。4、送煤气后,必须做煤气的爆发试验,不做煤气爆发试验的煤气不能进行使用。5、送煤气后,煤气爆发试验必须连续做三次以上,做煤气爆发试验连续三次中一次不合格,必须再连续做三次煤气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煤气。6、煤气量供应量不足、或煤气供应量减少时,应及时的减少各煤气使用用户的煤气使用量。7、所有煤气设施需要动火时,应按规定办理煤气设施动火证后,方可进行动火。8、所有煤气设施应安装,煤气防爆炸的装置。9、按操作规程进行煤气与空气的置换操作。10、按操作规程进行空气与煤气的置换操作。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产生的煤气爆炸有下列原因:1、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开始送煤气时,由于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或高温即可发生煤气爆炸事故。2、如送煤气时,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由于某种原因,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有火源,就可能在送煤气的过程中产生煤气爆炸事故的发生。3、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在停煤气时,如煤气没有处理干净而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物,遇火或高温也会发生煤气爆炸事故。4、在生产过程中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由于某种原因产生负压,空气通过未关闭的燃烧器或其它不严密处渗透到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或高温产生煤气爆炸。6、有时在停用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有煤气的沉积物,不通蒸气,进行动火作业,使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的沉积物挥发,这种挥发物浓度逐渐增加并达到煤气爆炸范围而引煤气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爆炸的安全措施:1、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在开始送煤气之前,应用蒸气或氮气进行吹扫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的空气,并做好熄灭火源的工作。2、停用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除将煤气开闭器关闭严密外,要堵好盲板或封好水封。还应打开两个煤气开闭器之间的或两个水封之前的放散管。同时应将停用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末端的放散管也打开并用蒸气或氮气将管内的残余煤气处理干净。3、防止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产生负压,当煤气供应量减少时各使用煤气的用户要减少煤气的消耗时。4、当煤气供应突然中断时,要迅速停止使用权煤气,如果煤气压力继续下降时,低于1000Pa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即关闭煤气总开闭器,封好水封,并做好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充压工作。5、在停产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上动火,应办理煤气区域动火证。并应将动火处的两侧23m的沉积物清除干净,并在动火过程中始终不能中断蒸气的通入。表:43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浓度极限气体名称气体在混合物中的含量按体积计算(%)按重量计算(%)下限上限下限上限水煤气6955703045275350高炉煤气3574315666转炉煤气4080358700焦炉煤气5.331.022.3130.2第二节:煤气着火的产生及如何预产生煤气着火事故一般有下面几种原因:1、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有煤气泄漏之处。2、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有煤气泄漏的地方有明火,或有产生高温的物体。3、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违章动火。4、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使用时间比较长,造成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突发性损坏,并遇明火或高温物体。5、煤气与空气进行置换时,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中有残余的空气,如遇明火或高温物体可能发生煤气着火事故。6、空气与煤气进行置换时,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中有残余的煤气,如遇明火或高温物体可能发生煤气着火事故。预防煤气着火的安全措施:1、各使用煤气的用户,要保证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的严密性,保证煤气的不外泄漏。2、各使用煤气的用户,定期对自己使用的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进行严密性检查。发现煤气泄漏和其它隐患要及时处理。3、煤气区域禁止用明火做为照明用具。4、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动火之前,要事先办理煤气区域动火许可证。5、定期对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进行更换、更新。6、按操作规程进行煤气与空气的置换操作。7、按操作规程进行空气与煤气的置换操作。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的处理方法: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不能盲目,冒险处理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煤气着火事故。应由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煤气着火事故单位、煤气技术专业人员、消防队、煤气救护站人员共同组成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处理指挥机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处理指挥机构必须要慎重、准确、迅速地,作出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的处理方案。一切参加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处理人员,必须听从煤气着火处理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其它与处理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事故无关人员,必须无条件的退离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事故现场。处理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事故的具体方法:1、凡发生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事故,应立即通知煤气救护站人员,马上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煤气着火的事故急救工作,如有人员伤亡,煤气救护站人员先抢救伤员,并通知医院作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同时通知消防救护人员,马上赶到煤气着火事故现场参加煤气着火的救护处理工作。2、煤气着火事故发生在煤气管道上,如煤气管道150mm以下的煤气管道,可直接关闭煤气管道煤气来源方向的开闭器进行熄灭着火。因为直径在150mm以下的煤气管道,不会由于煤气压力的突然下降而产生煤气回火,产生煤气爆炸事故的发生。3、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直径在150mm以上的煤气管道煤气着火,应按煤气压力表的数值,根据煤气压力的情况逐渐关小煤气来源方向的开闭器。降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处的煤气压力,并根据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的火焰的长短情况,逐渐关闭煤气来源方向的煤气开闭器,降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的容器之间的煤气压力。并向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通入大量的蒸气或氮气,进行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熄火。但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的压力不得低于50100Pa。严禁突然完全关闭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和着火煤气来源方向的开闭器。或用水封装置切断煤气来源,防止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点发生煤气回火,造成煤气爆炸事故。4、当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事故发生比较长的时间时,可能发生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被泄漏的煤气着火烧红。此时不可用水进行骤然冷却,防止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发生变形或断裂。5、如果煤气着火事故发生在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部时,则应关闭所有人孔,打开一至二个放散阀,通入大量的蒸气或氮气。并按上述第(3)条进行处理。处理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的事故,应注意以下两点:1、煤气开闭器、煤气压力表、蒸气或氮气各种设施要指派专人看管专人操作。2、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着火时,在封人孔之前,要必须确认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部无火方可进行封人孔的工作。第三节:煤气中毒的产生及如何预防 煤气中毒其实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剌激性的化学气体,它通过人的呼吸系统器官进入人身后,很快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由于人体组织细胞的严重缺氧,导致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减弱而导致死亡。一氧化碳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比重是1:0.97k。熔点199,沸点191。燃烧时呈蓝色火焰,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火花、明火或高温会发生爆炸。不熔解于水,易溶于氨水;活性炭只能少量吸附。当空气中一氧化炭的浓度达到 10% 时,2 3小时就会引起煤气中毒,大于50% 时,很快就会有中毒症状。一氧化炭是由炭或含有炭物质燃烧不完全而生成的。在工业生产上一切用火法冶炼、金属加工、以及炼焦、制碳、烘烧各种瓷器、玻璃、砖瓦等都会产生一氧化炭。此外,煤气、汽车、火车的废气中、炸药爆炸气体、一般的衣物、家具、塑料制品的燃烧气体中也都有一氧化炭。因此,由于取火、另热、燃烧是人类每是生活中和工业上不可缺少的,所以一氧化炭是人们接触机会最多的毒气。当一氧化炭进入人体后,便和人体内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部分血红蛋白就不能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并妨碍其它血红蛋白释放氧给其它组织,因此,一氧化炭对人体的危害就是造成人体缺氧,窒息伤亡。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越多,缺氧就越严重,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就越严重。这时虽然人体的脉搏还在博动,血液还在循环,却起不到人体的基本的新陈代谢和维持人体生命的作用,一旦神经系统失去活动能力,心脏失去支配和调节作用,人体也就随之失去了心脏的跳动功能。尤其是指挥人体的大脑皮层细胞,对缺氧的敏感性最高,只要8秒钟得不到氧的供应,就要失去活动的能力。一氧化碳的比重与空气差不多,一旦一氧化碳泄漏,扩散到空气中去,一氧化碳就能在空气中长时间的均匀的混合并随空气一起流动,增加了一氧化碳与人体的接触的机会。同时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剌激性的气体,人体的感觉器官很难查觉出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存在,因此,空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就更容易使人体失去本有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一氧化碳同人体中的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同人体中的血红素的亲合力大300倍。就是说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后,一氧化碳的全部或大部同人体中的血红素非常容易同人体的血红素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素,而氧则很少或完全不能同血红素相结合。反之,一氧化碳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速度又比氧慢3600倍,就是说,一氧化碳又很难从人体的血液中分离出来。这样就使人体中的血液中毒,使人体中的血液失去了带氧的能力,人体的基础细胞缺氧,这就是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含一氧化碳的浓度对人体的中毒范围(%)一氧化碳浓度时 间对人体产生后果0.018小时内人体有不舒服感觉0.051小间以上有轻微的头痛感觉0.11小时以上有周身不舒服感觉0.51020分钟中毒致死1.012分钟中毒致死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与人体反应情况工作环境一氧化碳浓度连续作业时 间人体反应情况30毫克/ m38小时人体无反应50毫克/ m32小间人体无明显后果100毫克/ m31小时头痛恶心500毫克/ m330分钟中毒致死1000毫克/ m312分钟中毒致死凡在含有CO区域工作时,国家劳动卫生标准可以连续作业时间如下表。国家规定一氧化碳区域连续作业时间一氧化碳浓度连续作业时间间隔时间50毫克/ m31小时以内2小时100毫克/ m330分钟以内2小时以上200毫克/ m31520分钟以内2小时以上煤气中毒的原因:1、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泄漏煤气,造成岗位操作人员和外来人员煤气中毒。2、检修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时,没有处理完残余煤气,并没有认真的确认,检修人员就进行施工,造成煤气检修人员煤气中毒。3、带煤气作业时安全措施采用不当,或安全措施不落实。4、煤气系统发生煤气事故,抢险人员冒险抢修煤气设施,致使煤气系统事故变成人员伤害事故。5、煤气岗位操作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炼,处理煤气系统故障不得当,造成煤气岗位人员煤气中毒事故。6、煤气设施在设计上有缺陷,或煤气设施施工单位不按施工标准进行施工。7、煤气使用用户,在使用煤气时煤气燃烧不完全,煤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造成岗位人员和其它人员煤气中毒。8、煤气系统发生煤气事故,事故原因没有完全查清,冒险进行送煤气。9、置换煤气的操作中,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造成置换煤气操作人员煤气中毒。10、煤气设施损坏,没有及时发现。造成岗位人员和其它人员煤气中毒。11、非煤气专业人员进行煤气技术工作的操作。12、煤气岗位规章制度不完善,或煤气岗位管理制度有漏洞。13、煤气管理制度混乱。14、煤气设施上的安全装置不建全。预防煤气中毒的安全防范措施:1、对新建、改建、大修、扩建后的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在投产使用之前,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及严密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行。2、发现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有泄漏煤气之处,应立即组织煤气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定期检查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的严密性,必要时,做一氧化碳定性、定量化验分析。3、停、送煤气空气置换工作,应按制定煤气危险区域作业指示表,进行作业,煤气危险区域作业指示表,要有作业内容、时间,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安全措施可靠。阴雨、雷雨天,夜间原则上不应进行停送煤气的作业。4、带煤气作业,如抽、堵煤气盲板,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进行搬眼,带煤气处理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发生的事故等,必须要带好煤气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5、进入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部作业,必须要做到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如有条件时要做好水封,经检测煤气浓度合格后(一氧化碳含量),方可进入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内部进行作业。6、生活用的管网设施,如上、下水道,蒸气管道等,严禁与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相联通。7、严禁私接煤气管网,或用煤气取暧,不准在煤气设施或煤气管道附近逗留、取暧、休息。8、在煤气区域作业时,至少要有二人以上,一人作业,一人负责安全监护。并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情况。9、煤气工要精通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开展事故处理演习活动,掌握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煤气事故的操作技能。10、煤气压力、流量监测仪表,一、二次仪表室要做到可靠的分离。煤气岗位的值班室内,不准有煤气压力、流量一次监测仪表的存在。11、在煤气岗位,配置一氧化碳监测设施和多套煤气防毒面具及煤气中毒抢救药具。12、在煤气区域 作业时,一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国家标准。13、严禁违章在煤气设施周围,建筑民用住房,主管部门把好建房的关。14、定期进行煤气安全教育,煤气工要执证上岗。15、对煤气一氧化碳过敏人员,调离煤气区域岗位。16、完善煤气安全管理体制,定期修定、或补充煤气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节:煤气中毒的症状煤气中毒按中毒程度不同,症状也不相同,按煤气中毒症状可正确地判断煤气中毒者的中毒程度。这对于及时而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尽快开展选择急救的措施和救护条件。1、轻微煤气中毒:症状;一般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情绪烦躁、四肢无力甚至意识失控、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半昏迷、颞部压迫感和搏动感,尚有恶心、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轻微煤气中毒者脱离煤气事故现场,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治疗以后,症状可迅速消失。2、轻度煤气中毒:症状;一般有轻微煤气中毒者的中毒症状外,还的下肢失去控制,发生意识障碍,初期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粘膜苍白,并随着中毒加重,面部、前胸及大腿内侧出现樱桃红色,意识朦胧,甚至昏迷。如能 及时抢救,可很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和续发症。3、严重煤气中毒:症状;一般有昏迷不醒、无意识认别能力、呼吸微弱或停止、脉搏停止跳动等症状。煤气中毒者处于假死状态。煤气严重度中毒者:除具有一部分或全部中度中毒证状外,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时间可持数小时至几昼夜,往往出现口齿紧闭、强制性全身痉挛、有大、小便失禁和病理反射。常伴随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肺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煤气中毒者经抢救及时,脱离昏迷后,煤气中毒症状逐渐好转。有的严重症患者在苏醒之后,经过一段“清醒期”后又出现一系例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表现,通常称为“急性一氧化炭中毒神精系统续发症”,其程度与昏迷的深度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精神导常、痴呆木僵、震颤麻痹、肢体瘫痪、失语、偏盲及周围神经炎等4、死亡煤气中毒:症状;一般有下例症状,心脏外观检查已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肌肉由松驰变僵硬、瞳孔扩散、遇强光不收缩、黑暗中不扩大、对光无反应、用线缠手指不变色、不浮肿、切开指肚不出血、出现尸斑,一般视为真正死亡,可是不能停止抢救。另外长期从事煤气工作的人员还可能产生煤气慢性煤气中毒;慢性煤气中毒者症状:长期接触一氧化炭的人员可能发生一氧化炭慢性中毒症其症状表现如下:1、神经系统慢性煤气中毒:以神经衰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如头痛、头昏、失眠、无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血压不稳定、腱肌反射亢进,甚至出现肌震颤,步态不稳和部份机能障碍等。2、心血管系统慢性中毒:出现心肌损害及冠状动脉供血不全的心电图改变,如各种类型的心律不齐、低血压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出现上述表现可能是由于一氧化炭对人体含铁呼吸酶的抑制,阻碍人体组织呼吸,从而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第五节:煤气急救设施的使用方法使用氧更生器代替人工呼吸的方法:氧气更生器是一种代替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的一种仪器。它以机械的力量对因中毒或其它原因而昏迷失去知觉、自主呼吸受到障碍或完全停止,但心脏还没有完全停止跳动的窒息者,强制地输入给大量的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使之得到再生。氧气更生器适用于创伤窒息、出血、各种原因的中毒、溺水、触电、脊髓灰质炎、胸腔外科手术等,造成肺部通气不足,呼吸气促,紊乱,以及皮肤粘膜发病变等现象和心脏具有微弱跳动,而呼吸停止;或心脏已无跳动,而人的机体已处于“临床性死亡”。此种仪器,还有从中毒者的口腔、呼吸道抽吸堵塞物的装置。氧气更生器的适应范围很广,它不象人工呼吸方法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中毒者如果有肋骨、腰、手臂、臀部等骨折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或根本不能进行人工呼吸。而氧气更生器则不受上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管遇难者是属于中毒,还是因其它原因而造成呼吸停止而假死,都可以使用。氧气更生器 是由氧气瓶、压力表、减压器、自动肺、气体裁分配阀、吸物瓶、抽吸真空喷射器、面罩呼吸阀、安全阀、储气瓶、止逆阀等主要部件以及外壳和附属必用的工具所组成。仪器的全部构件均安装在可携带的合金铝制的外壳中。从氧化瓶来的高压氧气,通过接头进入高压导管,经减压器后,降为略低于5k/m m2的压力,然后进入气体分配阀,气体分配阀上有三个各自带开关的端子,抽吸用喷射器是连在第一个端子上,借高速气流的引射作用可产生400 m m/汞柱的真空度。通过吸收瓶,可以抽出遇难者口中和呼吸道中的堵物,如水、痰的唾液等。在中间的端子上,由胶管接到自动肺上,利用压缩氧气的能量通过内部的引射器而发挥作的。它在吸入大气中的空气后,便将混合气体鼓入受难者的肺部,经过吸收交换之后,引射器又自动操纵阀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