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刺参养殖南移温州.doc_第1页
养殖:刺参养殖南移温州.doc_第2页
养殖:刺参养殖南移温州.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殖:刺参养殖南移温州 海参自古产自渤海、黄海,但在几名温州商人大胆“试水”后,这一历史正在被改写。 海参日食海带1000公斤,午后阳光把海水镀成金色,蔡初国带着12名工人,正在浮排上忙着给网箱中的海参准备“晚餐”。 这个浙江省温州市最大的海参养殖场处在温州最南端苍南县霞关镇以南1公里的海面上。“总共约有40万只海参,我们喂的主要是海带,每天要吃掉1000公斤。”蔡初国告诉笔者,这些海参去年10月从山东省运来放养,起初每只重约一两,现在已经长到了三四两,大的已有五六两,今年春节过后,便可以上市。 蔡初国和工人提起海水中的网箱,只见每个网箱里躺着10多只浑身长满肉刺的圆筒形家伙,形状极像狼牙棒棒头。“别看它们样子丑,这可是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刺参,商店里每公斤卖到500多元的海参干品,正是用它们制作而成的。” 海上养殖场面积超过50亩,光木料就用了数十吨,去年1万公斤海参苗共收获了3万公斤海参,创产值1000万元。今年情形更好,这几天,蔡初国也挑了一些0.25公斤以上的海参,供应给温州本地的酒店,“今年3月,收个六七万公斤肯定没问题。”蔡初国点燃一支烟,露出欣喜的笑容。 首次试养海参苗仅剩一半 自古以来,我国的刺参都出自黄海、渤海海域,如今,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也产刺参,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事,专家对此也连连称奇。 蔡初国正是让专家跌破眼镜的温州商人。 蔡初国是苍南县石砰乡人,很早便从事海水养殖,他在北方看到海参特别受欢迎,走亲访友是首选,海参馆食客如云,仅山东省的产业规模就达上百亿元。2005年10月,蔡初国和老乡石岳林等人从山东带了十几公斤刺参苗回到老家石砰乡,放在海水养殖基地的网箱里试养。 蔡初国等人并没有抱很高期望,就想看看海参在温州海域能不能生长。由于海参低于8摄氏度会冬眠、高于22摄氏度会夏眠,在北方,夏秋季节是最适宜的生长期,到了温州,蔡初国等人把养殖期改在春冬两季,他们参照山东养殖户的方法,给小海参吃海带,每次投食时都小心翼翼。 小海参被密切关注着,一个多月过去了,却怎么也不见长大,甚至有些身上出现了斑点,口部也有轻微发炎的现象。起初,蔡初国和同伴以为是海水不合适,请教山东养殖户后,才发现问题出在投食环节。海参没有牙齿,靠吸食动植物碎屑生长,蔡初国把海带干切了直接放进网箱,而没有事先用海水把海带浸泡透,加上投放的频率高,很多没吃完的海带在网箱里腐烂,严重影响了小海参的健康。投食环节的错误被迅速纠正,但患病的小海参还是接二连三死去,海参苗几乎只剩下了一半。 专家惊叹温商敢“试水” 首次试养失败了,但蔡初国和同伴们却坚信换季养海参思路是对的,温州海域可以养海参。 他们开始多方请教,2006年下半年,从山东买了500多公斤海参苗,继续放养、实验。很快,他们发现,和第一批一样,这批海参苗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光吃不长个。蔡初国到青岛海洋大学请教专家,专家听了很吃惊:“海参一直生活在北方,之前从未听说有人引种到南方,温州人真是敢想敢做。”专家千里迢迢赶到苍南县,结果发现,这些不长个的海参其实是“二类苗”、“老头苗”。 “二类苗是指缺乏活力的海参苗,老头苗则至少已被养过一次。”蔡初国告诉笔者,经过专家现场指导,他们学会了分辨苗种。专家同时提醒说,北方海参一般在海水池中养殖,而温州在大海网箱中养殖,网箱在大海中很容易长附生物,要注意网孔通畅,这样海参才能吃到足够的浮游生物。 蔡初国和同伴们与青岛海洋大学的专家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本地海洋渔业部门也伸出援手。在随后的论证中,蔡初国等人的试验被认同温州春冬两季海水温度适中,适合海参生长,并且这个时节避过了台风期。值得一提的是,温州海域浮游生物丰富,海水中含泥沙量也高于北方。要知道,北方养殖海参不仅要多加动物蛋白,还得在饵料中混进一定泥沙,因为泥沙不仅含微量无素,还是海参促进消化的“胃动力片”。 第二次试养有了收获,2007年春共收了1500公斤海参。蔡初国和同伴们意识到,他们的路子闯出来了。 千里选苗海参养殖一炮打响 在苍南县主管部门的扶持下,蔡初国、石岳林等人成立了苍南县海利海水养殖生产合作社,准备大展拳脚,在霞关镇选择了盐分高、更适合海参养殖的海面,搭建起颇具规模的海上养殖场。2007年6月,海参繁殖的季节,蔡初国等人再次出现在山东,他们投资200万元,选购了1万公斤优质海参苗,分成5辆卡车运回温州。2008年3月,合作社投产第一年,收成3万公斤,创产值1000万元。海参养殖在温州一炮打响。 就在蔡初国初尝胜果的同时,其他养殖户迅速开始了行动。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叔森告诉笔者,由于刺参养殖饵料省、价格高,单位亩产值可达紫菜的100倍,近两年,刺参养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目前,苍南县大小刺参养殖户20多户,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苍南已将刺参养殖作为“明星产业”来扶持,准备在未来5年内,发展成育种、养殖、加工一条龙的新兴产业。 据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士介绍,把名贵的北方刺参引种到南方,温州人的确算是“急先锋”,这种尝试对于南方许多地区有现实参考意义。该市台风频发,而刺参是很好的避灾养殖新品,值得大力推广。该市非常重视这一新兴行业,一些县(市)专门请了外地专家给养殖户讲解技术,市里同时积极培育这方面的龙头企业。蔡初国的合作社目前已投资800万元,准备建海参苗育种基地,建成后不仅解除该市养殖户千里运苗之苦,同时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 异军突起海参历史翻新页 据了解,目前除温州之外,福建等地养殖户也开始涉足刺参养殖。业内人士称,南方海域的浮游生物丰富,综合生长速度甚至高于北方,刺参养殖如能迅速发展,很有可能成为与北方相抗衡的产业。 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